兰红珍;刘莹;凌慧芬
目的 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功能锻炼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功能锻炼方法,干预组采用基于PDCA循环的功能锻炼方法,在出院前评估两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在干预前、干预的第10天、第20天和出院前评定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出院前干预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第10天、第20天和出院前干预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随时间而增高.结论 基于PDCA循环的功能锻炼可提高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纪玉桂;杨春娜;刘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老年病医院护士休闲活动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设计老年病医院护士休闲活动参与现状调查问卷,对187名在岗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休闲活动参与频率:“经常”占18.7%,“偶尔”占36.9%,“无”占44.4%.休闲活动参与类型:家庭活动型得分高(3.78±1.04),其余依序为社交型、室内兴趣型、运动型、户外型;休闲活动项目得分高的前5项依序为:做家务、逛街(购物)、陪家人孩子、看电视(包括上网)、探望长辈;51~55岁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护士休闲活动参与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及职称者(P<0.05,P<0.01).结论 老年病医院护士总体休闲活动参与水平较低,休闲活动以家庭活动型为主,身体活动参与较少并以室内静态化为主,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并积极引导护士参加各种类型休闲活动.
作者:钱新毅;李建军;张燕;郑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应用工作分析法分析儿科专科护士岗位的工作内容,为专科护士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工作日志记录表对某综合性儿童医院所有专科护士进行为期10 d的工作流程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工作开始时间、工作内容、工作结束时间、频次及备注.结合现有资料分析,详尽描述儿科专科护士的工作状况.结果 内科和外科专科护士每日耗时多的工作事件为临床用药,分别耗时70.32 min和82.31 min;ICU和新生儿科专科护士每日耗时多的工作事件为巡视患者,分别耗时63.77 min和84.60min;临床护理服务耗时分别占内科、外科、新生儿科和ICU专科护士工作时间的66.24%、67.88%、54.59%和42.80%.结论 目前儿科专科护士的工作内容已基本覆盖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和要求,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能力和拓展角色.
作者:王颖雯;张玉侠;沈国妹;顾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气囊前端尿管长度与膀胱痉挛及尿道口渗尿的关系.方法 将68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n=23)、B组(n=23)和C组(n=22).A、B、C组选用气囊前端尿管长度分别为2.1 cm、3.0 cm及3.5 cm的F18乳胶双腔气囊尿管,气囊注水均为10 mL.尿管置入后24 h观察三组膀胱痉挛及尿道口渗尿情况.结果 三组膀胱痉挛及尿道口渗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均P<0.0125).结论 留置导尿选用气囊前端长度较短的尿管可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率,减少尿道口渗尿的机会,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马志君;张春红;仇兰香;刘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构建适应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激励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在绩效三维结构理论的指导下,采用Delphi法对25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确立指标内涵、考核方法及权重,建立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果 构建了N0~N4级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和适应性绩效3个一级指标、6~8个二级指标、26~53个三级指标.专家判断系数为0.93,熟悉程度为0.72,权威系数为0.82,第2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0.58.结论 以绩效三维结构理论为基础构建的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用于手术室各层级护士的绩效考核,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
作者:高薇;张静;吴忠辉;高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提高髋人字石膏固定术后患儿的舒适度.方法 骨科9名护士自愿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髋人字石膏固定术后患儿的舒适度”为活动主题,对改进前影响患儿舒适的原因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针对其中三大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儿不舒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目标达成率110.69%,进步率78.79%.品管圈成员在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及和谐度8个方面均有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提高患儿的舒适度,还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及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作者:罗凯燕;徐瑞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临床科室无菌包存放管理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存放质量.方法 调查5种临床科室常用无菌包的存放环境,包外观有无污迹、破损、潮湿、无纺布表面磨损起毛、使用频次和有效期,并观察医护人员接触无菌包前洗手依从性,发现影响无菌包存放质量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持续整改6个月,评估效果.结果 经过6个月督查和整改,无菌包存放正确率由73.7%提高到99.2%,外观合格率由75.9%提高到100%,医护人员接触无菌包前洗手依从性由12.1%提高到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及时发现临床科室无菌包存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能显著提高无菌包存放质量及医护人员接触无菌包前洗手依从性.
作者:任震晴;王素珍;李丽芳;袁阿珍;邱亚玮;窦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实施岗位管理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 将全院护理岗位分为ABCDE 5类,将护理人员分为N0~N5共6级实施岗位管理,对比分析岗位管理实施前后新入职护士岗位意愿、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主动离职率.结果 实施岗位管理后,新入职护士在A、B、C类科室岗位意愿比例显著增加(P<0.01);护理人员在科室管理、排班模式、薪酬和职业价值等方面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均P<0.01);N1、N2级护士主动离职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可改变新入职护士在急危重症科室的岗位意愿、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主动离职率,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有利于护理队伍发展.
作者:胡雪慧;闫沛;张美霞;冯婷;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门诊换药室通常需要对患者术后伤口、皮肤外伤或感染的伤口进行换药处理,为避免敷料脱落伤口暴露或弄脏患者衣物,常规采用医用胶布或医用敷贴对敷料进行固定.而临床应用中,部分患者对医用胶布及医用敷贴过敏,导致患者皮肤与胶布或敷贴接触部位出现瘙痒、红肿、水疱甚至溃烂等过敏症状,增加了患者的不适及痛苦,也不利于伤口愈合.鉴此,我们自制患者伤口敷料固定带,经临床应用取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童良娥;汪锴;孙萍;李复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全面、有效、可行的临床科室护理一级质量控制方法,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建立护士长领导下的质量控制小组负责、高年资护士协助、全员参与的一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并探索运行模式.质量控制小组由3人组成,1人负责终末护理文书质量,1人负责夜班质量,护士长则全面负责.各责任组高年资护士负责小组内病历、危重患者护理的质量控制,责任护士对自己独立管辖的患者的护理安全、护理质量负责.比较质量控制体系运行前后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变化,了解护士对体系运行的主观感受.结果 运行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士对质量控制体系及其运行模式认可度较高.结论 构建一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有助于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周晓荣;岳卫娜;史敏;王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14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房颤患者术中、术后发生急性心脏压塞、栓塞、低血压和恶性心律失常、穿刺血管并发症及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相关并发症等,均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 13例患者左心耳封堵器1次放置成功,1例主动脉损伤致急性心脏压塞转心外科行心脏破裂修补术.术后3~9(5.16±2.31)d出院,随访1~6个月经TEE证实封堵器无移位、无血栓形成.结论 了解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杨满青;陈新梅;袁静;冯艮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ICU非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后Ramsay评分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寻找佳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ICU收住的非机械通气患者共120例,经镇静治疗后根据Ramsay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镇静程度达Ramsay评分2分)、B组(镇静程度达Ramsay评分3分)和C组(镇静程度达Ramsay评分4分)各40例,观察镇静前后三组患者呼吸、循环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镇静前相比,三组RR、HR显著降低,MAP、PaO2/FiO2显著增高(P<0.05,P<0.01);B组、C组RR、HR、PaO2/FiO2、MAP改善程度显著优于A组(P<0.05,P<0.01);B组HR、PaO2/FiO2改善程度显著优于C组(均P<0.05).结论 经镇静治疗后非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循环指标均有所改善,以镇静程度为Ramsay评分3分时为佳镇静效果.
作者:廖春燕;李素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 根据时间段选取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各10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患者手术满意度以及专科小组护士的专业能力.结果 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手术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专科小组护士专业能力考核成绩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提升护士的专业能力,确保护理质量.
作者:侯晓敏;苏青;郑莉丽;姜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规范化随访管理对视频终端干眼患者的影响,为视频终端干眼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视频终端干眼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制定视频终端干眼健康教育图册,于患者首次就诊后以健康教育图册为指导,接受为期4周的规范化随访管理.分别在患者首次就诊时、首次就诊后第2周和第4周评价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眼部症状、眼部舒适度;首次就诊和第4周时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较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延长、眼部症状显著减轻、眼部舒适度显著提高(P<0.05,P<0.01);干预组患者的机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和精神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将规范化随访管理应用到视频终端干眼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眼部症状,改善眼部舒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经文;肖湘华;吴洁;樊小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确定导师负责制下护理导师团队成员遴选要求、培训方法、资格认证及考评等运行管理方法,确保研究生团队导师制能够有效运行,促进护理专业研究生核心能力及培养质量的提高.方法 在前期研究、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导师负责制下护理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遴选要求、培训方法等运行管理指标,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后,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两轮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0.70%、92.3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及0.88;指标变异系数为0.034~0.233;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35(P<0.01).终确定了从基本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专业素养4个方面对导师团队成员进行逮选;导师团队成员应参加新增研究生导师培训班、研究生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培训;每3年对研究生导师团队进行1次考评.结论 遴选要求明确、培训方法符合需求、资格认证及考评方法合理的导师负责制下护理导师团队可为提升护理研究生核心能力争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陈语;李梦婷;李国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深入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职业风险感知的体验和现况.方法 分别从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和社区卫生所选取临床护理人员31名,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根据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的风险感知包含9个主题,分别为人身安全风险、身体功能风险、职业暴露风险、经济风险、社会心理风险、组织因素风险、医疗环境风险、时间风险和护理职业局限性.结论 护理人员所感知到风险的程度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和临床护理质量.相关部门应重视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降低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
作者:张欣唯;方蕾;张银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1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启用个案管理模式,由个案管理师对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包括按时服药、按剂量服药、自我监测、定期复查、合理饮食5项)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抗凝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应用个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丽;陈莹莹;罗亮春;周雁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电视录像在包皮环切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包皮环切术患者根据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两组分别通过口头讲解示范和电视录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健康教育时间显著缩短(P<0.01),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 电视录像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玉梅;李玉肖;杨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袁(NSC-SQ)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I-CV),对129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总分为(63.88±17.33)分,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95.15±28.13)分,两者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阅读护理文献、参加科研活动、培养方式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是科研能力的有效预测因子;经常阅读护理文献、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有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
作者:刘玲玉;庞书勤;辛惠明;李婉婷;郑丽秀;梅阳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比较盐酸阿霉素不同给药浓度、速度及容量对家兔耳缘静脉的损伤情况.方法 将36只大耳白兔按体质量进行编号,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一次实验随机选用9只家兔,均经左侧耳缘静脉输注不同浓度、速度及容量盐酸阿霉素,重复进行4组实验观察.给药72 h后切取耳缘静脉,光镜下观察穿刺部位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变化.结果 快速、低浓度、低容量给药组兔耳缘静脉损伤程度轻、镜下炎细胞浸润较少.结论 静脉损伤的程度与药物输注速度、浓度以及容量有密切关系,快速低浓度低容量给药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炎细胞的局部浸润.
作者:王丹;李红玉;陆佩佩;肖燕;惠春颖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