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娜;王泽娟
目的 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出血的原因,旨在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转归.方法 对6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出血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纱布压迫止血、抗感染、抗休克、留置导尿行膀胱冲洗,开腹手术治疗、心理护理等.结果 经对症处理后,出血停止.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2~10 d.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出血原因加强护理,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吕永利;万盈璐;彭轩峦;丁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行全主动脉替换术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对1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在全麻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下行全主动脉替换术.术后加强气道护理,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出血护理,肾功能监测,神经系统功能监测及消化吸收功能监护,加强切口疼痛护理、下床活动训练.结果 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585 h,术后ICU监护26 d,术后70 d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对全主动脉替换术患者加强术后监护、疼痛管理、下床活动训练及切口护理,可保障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俊;赵洪霞;李党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碳酸氢钠溶液用于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气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重度吸入性损伤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0例.患者伤后第3天开始行气道冲洗,持续至伤后2周.常规组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气道,观察组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气道,每2小时1次,每次用量3~5 mL,无菌技术吸痰,痰液增多或氧饱和度下降时增加冲洗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主观感觉气道舒适度、痰液稀释度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痰培养真菌阳性率比较无差异.结论 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气道可有效稀释痰液,促进痰液引出,提高患者气道舒适度.
作者:盛菊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阐述人工耳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儿童中的应用现状,重点综述了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听力测试、行为测听、耳部专科检查等,术后需注意卧位护理、病情观察,做好耳蜗仪的调试和保养,加强言语功能训练,以期为我国人工耳蜗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作者:刘霞;赵慧莉;宋诗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适宜的碘造影剂推注速度,提高肝脏CT增强扫描强化程度,提高肝脏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将90例肝脏CT增强扫描患者随机分为2 mL/s组、3 mL/s组、5 mL/s组各30例,分别以2 mL/s、3 mL/s、5 mL/s速度静脉推注碘造影剂,使用多层CT行肝脏扫描测量并对比肝实质、主动脉CT值.结果 三组肝实质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mL/s组与3mL/s组、5 mL/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组主动脉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行肝脏CT增强扫描时,3 mL/s注射流速可使肝脏达到较好的强化效果;5 mL/s注射流速可使CT血管造影达到较好的强化效果.
作者:王小珍;肖春玲;吴涓;魏晴;胡元明;童光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造口治疗师在肠造口护理工作中的价值体现.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市7名造口治疗师进行深入访谈,并用归纳式代码和编码的方法对文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造口治疗师在肠造口护理工作中的价值体现提炼为4大主题,即临床效果方面的价值体现、功能效果方面的价值体现、医疗成本方面的价值体现、医生的认可.结论 造口治疗师的工作价值正逐步得到认可,造口治疗师的工作效果评价需要采用适用的和敏感的评价指标,应逐渐建立适用于造口治疗师专科护理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禹小娟;夏海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心理弹性状况,分析影响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为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教师心理弹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充市10所教学医院的560名临床护理教师,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教师的心理弹性总分为76.24±9.68;不同转班方式、学历、医院等级、科室、年龄、教龄、职称、职务、婚姻、用工性质的临床护理教师心理弹性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年龄、教龄、学历、职称、职务、科室是临床护理教师心理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临床护理教师心理弹性处于较高水平,有较多的因素可影响其心理弹性.临床教学管理者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及教学环境,以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心理弹性水平.
作者:魏雪梅;何剑;胡定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综述了儿童疼痛的生理、特点及疼痛对术后患儿的影响,分析了术后疼痛患儿镇痛药物使用状况,提出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新镇痛药物知识,不断探索疼痛的有效护理方法,以提高疼痛用药效果,减轻患儿术后痛苦,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董秀丽;覃倩;李燕华;王楠;李长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接受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推进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接受情况调查问卷,现场对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1 06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接受程度总得分为18~90(74.60±10.55)分;不同年龄、科室、职务、职称、工作年限、每天分管患者例数的护理人员接受程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接受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同时,应提升其细节,做到移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椐护理人员的不同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接受程度.
作者:王琰荔;周萍;杜伟丽;贲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芦荟胶外涂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59例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干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涂芦荟胶预防皮肤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皮损程度、指甲/甲周改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首发皮损时间为(18.60±5.06)d,对照组为(12.20±4.4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皮损病程为(9.10±3.21)周,对照组为(12.45±4.19)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靶向治疗同步外涂芦荟胶能够减少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减轻皮损及指甲/甲周改变程度,缩短皮肤反应的病程.
作者:柯熹;骆惠玉;何晓华;刘爱琴;周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构建基于证据的成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及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为促进护理人员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业务流程管理及项目管理作为理论指导,严格按照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方法构建成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及管理实践指南草案.结果 构建的指南包括15个部分,推荐意见包括用药差错的预防策略和管理策略,预防策略按照流程涵盖了医生开药、药剂师发药、护士给药、患者服药、用药监测及患者教育六大环节,并对后4个环节进行了工作分解,终形成包括10个方面28条推荐意见的指南草案.结论 基于证据的成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及管理实践指南为护理人员临床决策提供处理意见,本土化论证和效果评价将是下一步探索的重点.
作者:周英凤;秦薇;刘睿艳;杨红红;沈国妹;张琼;蔡志芳;薛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癌性疼痛患者经鞘内镇痛系统按需注射吗啡治疗癌性疼痛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4例癌性疼痛患者经鞘内镇痛系统按需注射吗啡治疗,术前做好心理辅导,完善各项检查和筛选试验等;术中做好穿刺护理及病情观察,保证鞘内镇痛系统的顺利植入;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加强切口护理,注重首次鞘内推注吗啡、按需单次鞘内注射吗啡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护理.结果24例患者鞘内镇痛系统均顺利植入,术中16例出现蛛网膜下腔麻醉并发症,经静脉推注阿托品和麻黄碱缓解.患者住院8~34 d,平均20.8d.住院期间疼痛评分持续<4分.结论 严谨有序的护理是经鞘内镇痛系统按需注射吗啡治疗癌性疼痛的有力保障.
作者:陈龙梅;王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构建急救与重症监护专业方向主干专业课程,为加强重症监护护士和急诊急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构建了急救与重症监护专业方向主干专业课程,从学生与师资遴选、教材选择、考核方式及实习安排等方面介绍了课程的应用方法.结果 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共培养120名急救与重症监护专业方向毕业生;毕业生综合素质获得用人单位的肯定.结论 急救与重症监护专业方向主干专业课程,可作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培养急救与重症监护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作者:唐永云;郝玉玲;刘凤;刘成霞;徐仁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优化手术排程系统,减少手术科室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提升手术科室工作效率,提高手术医护人员满意度.方法 成立精益项目小组,基于精益管理“关注流程、消除浪费、注重高质量、标准化、持续改善及提高顾客满意度”等原则,分析手术排程系统现状,找出短期内可解决的4个主要问题并对其实施优化改善,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排程系统优化后手术二次调整率、手术安排遗失率、周一手术提交出错率显著降低,医护人员满意率显著高于优化前(均P<0.01).结论 对手术排程系统进行基于精益管理的优化改善,可明显提升排程系统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手术科室的整体工作效率,有利于医院整体资源更高效运转.
作者:张健;谭君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职业活动导向模式在本科护生实习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8~2009级本科护生73人(实验组)实习前采用职业活动导向模式进行培训,即安排护生在附属医院进行为期3周的浸泡式培训,并与采用传统实习前校内操作技能强化培训的66名2006~2007级本科护生(对照组)进行培训效果的比较.结果 两组本科护生的培训后操作考核成绩、反思日记和实习1个月后的操行评定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职业活动导向模式应用于实习前培训,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利于护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缩短临床适应期,为后期的临床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严婧;舒细记;张均克;张红;肖圣桃;罗媛媛;杜玉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影响眼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因素,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住院患者220例,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分90.31±8.44;不同人口学资料患者总体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注射抽血技术、介绍相关知识、病房宽敞程度、病房干净程度、病房安静程度和环境总体印象对患者总体满意度有影响,总变异的解释率为81.3%.结论 眼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较多,护理管理者应充分重视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妍;罗汉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护理专利产品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方法 统计护理部科研档案中护理人员获得专利证书的复印件,并与科教科科研档案登记数据核对无误.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获得专利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2008~2012年护理人员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8项,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专利转化率低,仅6项专利转化为产品应用于临床.获得专利主要是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护理人员.结论 护理专利难以转化成产品存在主客观方面的因素,需扩大护理专利产品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提高护理专利产品质量,加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护理专利产品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吴小红;吴久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层级多元化培训在手术室护士岗位培训中的成效.方法 对手术室71名护士设置岗位能级,采用分层级多元化模式进行培训,即针对不同层级护士开展记手术笔记、读书沙龙活动、核心技能训练、多媒体教学授课、注重护理科研能力培养等多元化培训.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结论 分层级多元化培训有利于岗位适用人才的培养,提高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整体业务水平.
作者:胡洪萍;穆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仿真模拟是护理专业学生心肺复苏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教学方法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仿真模拟人体模型的仿真度越来越高,并逐渐发展为低仿真、中仿真和高仿真3个级别.此文对仿真模拟的产生与发展、仿真模拟人的种类、仿真模拟人在护理专业学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仿真模拟人的成本效益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专业心肺复苏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林晓鸿;刘红霞;张文馨;彭晓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孤立肾肾结石患者行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脓毒血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例孤立肾肾结石患者行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0.5~2.0 h出现脓毒血症症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加强感染控制,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结果 5例术后2~3 d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术后10 d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碎石术后并发脓毒血症患者症状的控制,对提高碎石术成功率及保障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红玲;余娅兰;刘雅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