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凝血功能监测预防腹部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

彭南海;叶向红;陈月英

关键词:创伤, 手术后, 深静脉血栓,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监测, 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腹部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对接受大手术的创伤患者121例,在手术后2h内采用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筛查出高危患者108例,中危患者13例.患者均采取主动和被动物理干预措施,由专人负责监督完成,高危组患者使用下肢压力梯度治疗仪,中危组患者穿弹力袜,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物理运动治疗量,包括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双下肢足泵运动,床上活动使用卧床患者功能锻炼器进行活动,同时进行适当的药物干预.结果 高危组干预前后患者72 h、1周、2周的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M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危组患者在干预后2周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2 h、1周、2周后高凝患者显著减少(均P<0.05);10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26%.结论 采用检测血栓弹力图对腹部创伤术后患者筛查具有积极指导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和药物干预方法,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和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床旁交接班流程优化

    目的 探讨床旁交接流程优化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分析原有床旁交接班流程存在的不足,对交接班前准备、交接内容、形式、质量督察等进行流程优化,并以自行设计的交接班流程现状调查表及交接质量督察进行评价.结果 3个月后,患者对护士床旁交接班的总体评价显著优于流程优化前(P<0.05),床旁交接班质量提高.结论 床旁交接班流程优化增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交接班质量.

    作者:朱蓓;徐剑鸥;眭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介绍一种用于晾干医疗用品装置

    目前,尚未发现我国医院具有一种医疗用品清洗后统一规范管理的装置,清洗后的医疗用品通常随意存放,使用时也不易找到,导致医疗用品损坏严重,且直接影响工作效率.2012年5月,笔者自行设计一种用于晾干医疗用品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黄萍;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节镜手术中改良负压吸引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关节镜手术中对关节腔持续有效灌注,始终维持关节腔内一定的液体灌注压,是关节镜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以往的关节镜手术常直接在防水台套的排水下方放置接水器具,大量的液体灌注很容易引起灌注液外溢,造成术区及术间地面的污染.从2009年始,我院对开展的关节镜手术使用改良负压吸引装置收集术中外流的灌注液,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玉美;王丽波;齐红霞;杨福珍;崔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氧气鼻导管在鼻胆管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氧气鼻导管在鼻胆管引流术(ENBD)鼻胆管固定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42例ER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固定,观察组采用氧气鼻导管Y型双螺旋固定法.结果 两组均无一例发生脱管;两组鼻黏膜出血发生率、患者舒适度、皮肤美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氧气鼻导管在鼻胆管中的应用,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患者痛苦,增加了患者舒适度.

    作者:翟咪咪;张毓萍;鱼晓清;赵书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直角梯形枕在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

    在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多数患者采用俯卧位,头偏向右侧,但此种姿势嘴角贴近操作台面,经常有胃内容物返流,有导致患者窒息的安全隐患.鉴此,我科设计了直角梯形枕用于ERCP术中,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彭翔;宋国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问题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护生心肺复苏(CPR)操作水平的教学方法.方法 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问题教学法,带教组长根据每位护生操作情况填写问题评估表,护生按照各自评估表反复训练,直至达标.结果 观察组护生心肺复苏考核成绩、心肺复苏操作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问题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生心肺复苏操作能力,达到高质量心肺复苏标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吴晓燕;谭维;彭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反馈评价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实习护生反馈评价体系评价病区实习护生带教与护理管理状况,找出相关工作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方向.方法 自行设计病区临床护理工作及临床带教管理状态调查表,对23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带教问卷总分(52.65±3.77)分,出科操作考核与参与分管床位调查项得满分,护士长是否热心教学调查项得分低;临床护理工作现状问卷总分(64.22±1.48)分;满分项目包括晨晚间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到位、患者安全措施落实、护士的工作行为及态度不受护士长在班与否的影响、护士长每日“四查”、正常开展业务学习、护理查房与危重患者讨论、病区管理状态等;低得分项目是护工介入护士工作.结论 采用实习护生反馈评价体系能客观反映病区实习护生带教与护理管理状况,对改进和提高病区护理、教学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曹文学;王艳;王加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浓度碘化钾溶液气道湿化对组织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碘化钾溶液湿化人工气道的佳浓度及其对气道组织细胞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32只健康家兔建立人工气道,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0.45%盐水、0.5%碘化钾、1%碘化钾及3%碘化钾溶液滴入家兔的人工气道中,滴注后第7天和第14天,取其气管及肺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同时观察痰液稀化时间及其黏稠度.结果 B、C组痰液黏稠度相对较好,无Ⅲ度黏稠者;A、B、C组痰液稀化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及A、B组肺组织细胞损伤情况显著好于C组(均P<0.05).结论 1%碘化钾是较为理想浓度的气道湿化液.

    作者:王玲琍;乐革芬;钱瑞天;骆丽;熊南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术前游戏提高儿童麻醉诱导合作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术前游戏对患儿麻醉诱导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术前20~30 min,对照组患儿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1名家长的陪同下进入童趣化诱导间,学龄前患儿进行游戏干预,学龄期患儿采取游戏+认知干预;麻醉诱导时,利用游戏分散注意力,并采用鼓励、奖励等方法使患儿配合麻醉诱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时和手术20 min时MAP、HR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学龄前及学龄期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术前游戏使患儿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有效提高患儿麻醉诱导配合程度,减轻焦虑.

    作者:刘英;高兴莲;田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排班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更为科学的护理排班方法.方法 按时间次序,在科内护士工作排班中分别采用传统模式(对照组)和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改革组)排班,改革组增加段班(7:00~10:00,13:00~18:00),协助实施基础护理,并且固定白班和夜班,每月轮转1次.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排班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工作强度.

    作者:张丽萍;韩博;杨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胸科肿瘤术后谵妄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胸科肿瘤术后谵妄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入住本院ICU的胸科肿瘤术后93例谵妄患者,评估谵妄及其程度、保持呼吸道通畅、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规律睡眠周期,以及加强心理护理等.结果 93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53例单纯依靠护理干预症状即可获得缓解,40例需联用药物干预.无一例发生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 及时、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胸科肿瘤术后患者的谵妄症状及其程度,降低并发症.

    作者:张小林;鲍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硕士生医院就业优劣势双方认知比较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管理者与在校护理硕士生对护理专业硕士生(护理硕士生)在医院就业优劣势认知状况及差异.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26名三甲医院护理管理者、53名在校护理硕士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就业优势4个问题的轮廓分析:平行检验、重合检验均P>0.05;水平轮廓检验,P<0.01;对就业劣势5个问题的轮廓分析:平行检验P>0.05,重合检验P<0.01.结论 对护理硕士生就业优势认知上,护理硕士生和护理管理者没有差别,但在就业劣势上认知有差别.护理院校应注重硕士生的临床实践培养,医院护理管理者应给护理硕士生提供可靠的发展平台.

    作者:张平;戴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太原市三甲医院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三甲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总体幸福感与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太原市2所三甲综合性医院193名临床护士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三甲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评分为(106.33±13.49)分,自我概念总分为(252.59±20.01)分,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我概念是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主要预测因素(P<0.01).结论 自我概念是影响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增强临床护士的自我概念而提高临床护士的主观幸福感,进而促进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利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培;王宝珠;杨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68例肝癌患者采取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监护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切除肿瘤,手术顺利,无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6%,1例术后出血及1例胆漏的患者再次开腹手术,其余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住院15.6d.结论 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可提高肿瘤切除率,细致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善艳;吕万丽;马勇;孙振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中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的配合与监护

    目的 探讨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中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护理配合与监护要点.方法 对24例脑心双死亡的器官捐献者持续严密地进行心电和血压的监测,重点监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电图,及时为医师提供启动和中止ECMO的时机;配合医师进行ECMO的置管与运转以及各参数的监测与维护;做好拟献器官功能的监测与维护等.结果 24例脑-心双死亡的器官捐献者,在脑死亡后等待心脏停跳的过程中全部应用ECMO,ECMO支持时间51~380min.成功获取肝脏24个、肾脏34个、心脏2个、角膜46个,器官热缺血时间全部为0.24个供肝全部有效地用于24位肝移植患者,受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满意,痊愈出院.结论 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中应用ECMO,对捐献者的严密监测、ECMO系统的维护以及对拟捐献器官功能的保护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石英;何洹;易建华;展淑敏;霍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凝血功能监测预防腹部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腹部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对接受大手术的创伤患者121例,在手术后2h内采用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筛查出高危患者108例,中危患者13例.患者均采取主动和被动物理干预措施,由专人负责监督完成,高危组患者使用下肢压力梯度治疗仪,中危组患者穿弹力袜,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物理运动治疗量,包括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双下肢足泵运动,床上活动使用卧床患者功能锻炼器进行活动,同时进行适当的药物干预.结果 高危组干预前后患者72 h、1周、2周的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M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危组患者在干预后2周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2 h、1周、2周后高凝患者显著减少(均P<0.05);10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26%.结论 采用检测血栓弹力图对腹部创伤术后患者筛查具有积极指导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和药物干预方法,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和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彭南海;叶向红;陈月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日间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日间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对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日间手术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与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路径的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照组)进行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对住院日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日间手术的临床路径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有利于缩短住院日和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姚瑶;孙秋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电监护线路保护套的制作与应用

    心电监护仪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尤其在ICU的使用更为普及和频繁.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反复摩擦,心电监护的线路容易产生脱掉外皮的情况,线路脱皮后电缆线裸露在外,极易发生电缆线折断或者损坏.鉴此,笔者利用工作中的一次性输液器及一次性输氧管自制线路保护套,经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夏道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乳癌患者就医延迟及其疾病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乳癌患者就医延迟和对乳癌疾病认知的现状,为促进乳癌的早期防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就医情况调查表和乳癌相关知识问卷对92例乳癌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乳癌患者就医延迟发生率为31.5%,平均就医延迟时间为(155.7±75.2)d;在疾病认知方面,仅6.5%患者对乳癌知识掌握度高,68.5%患者对乳癌知识掌握度低.结论 乳癌患者就医延迟现象严重,乳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低,乳房自检意识缺乏,有必要对妇女进行乳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和自检技能的培训,提高妇女对于乳癌知识的认知率,降低就医延迟率.

    作者:优铁英;黄金;王雅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手术配合及护理的新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对治疗及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及严密监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明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