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三甲医院ICU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现状调查

唐慧婷;卢惠娟;曹艳佩

关键词:住院患者, ICU,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摘要:目的 了解ICU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改进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海市3所三甲医院195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口腔护理操作规范及评估标准描述不一致,66.67%护士采用擦拭与冲洗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方式,65.64%选用氯己定溶液作为口腔护理液;对口腔护理的认知得分为(11.89±2.74)分;态度得分为(3.77±1.15)分;影响因素中口腔护理设备不足得分高,为(4.23±0.79)分.结论 ICU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临床实践缺乏统一科学的规范,应加强ICU护士相关口腔护理认知及态度的培养,有效改进口腔护理用具,构建基于循证的临床实践指南,以提高口腔护理质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国麻省总医院护理见闻及其对我国护理工作的启示

    阐述了美国麻省总医院的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的工作方式及内容,认为麻省总医院的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工作方式对我国护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并指出了我国护理工作的发展现状及方向.

    作者:顾妙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安全型口咽通气导管的研制与应用

    口咽通气导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抢救危重、昏迷患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传统口咽通气导管使用中因不易固定,容易全部滑入患者口腔,有并发食管、气管异物,引起患者误吸、窒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险[2].为此,我科对传统口咽通气导管进行改良,介绍如下.

    作者:刘静兰;杜伶俐;郑红艳;向琴;刘敏;刘琼;周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防范电子医嘱风险中的应用

    目的 规范电子医嘱执行流程,降低电子医嘱执行中的潜在风险.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电子医嘱执行流程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计算危机值,确定电子医嘱执行过程中的5个高风险因子为电子医嘱执行途径的设置不够合理、剂量选择错误、医嘱修改中的错误、皮肤过敏试验问题和护士执行医嘱漏签名.并采取加强对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培训、做好电子医嘱源头管理、规范电子医嘱的处理流程等针对性措施予以改进.结果 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各高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有效降低电子医嘱执行风险,提高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陈淑萍;张小咏;边旭娜;杨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基于护生个性发展的实习管理方式的构建

    目的 构建适应护生个性发展的实习管理方式.方法 2008年开始,从建立围实习期护生个性发展指导中心、探索适合护生个性化发展的实习基地及构建适应护生个性发展的实习过程管理工作机制3个模块入手,对护生实施基于个性发展的实习管理.结果 2008~2012届毕业生护士执业考试平均通过率为99.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优秀率为55.6%、良好率为44.4%;38.4%护生对目前工作满意,59.6%基本满意.以上结果高于2008年对2005~2007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结果.结论 基于个性发展的实习管理方式可提高实习管理质量,促进护生个性发展.

    作者:易礼兰;舒向俊;丁玲;杨青;宋薇;杨小仙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县乡级医院护理人员联动培养机制的构建及实施

    目的 构建县乡两级医院护理人员联动培养机制,以提高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方法 县级医院选取5个乡镇医院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相对应的联动培养计划并实施,比较联动培训前后乡镇医院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及培训后乡镇医院护士对联动培训的整体评价.结果 乡镇医院护士对联动培训的整体评价综合满意率为91.85%,联动培训后乡镇医院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检查合格率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 县乡级医院护理人员联动培养机制可提高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是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春林;张小芹;皮振艳;陈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质性研究法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结果 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67,判断系数为0.8800.熟悉程度为0.8933;终确定的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包括6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47项三级指标,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3.5、满分比>0.20、变异系数<0.25,2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为0.263、0.273,经χ2检验,均P<0.01.结论 构建的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于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

    作者:查丽玲;王建宁;江榕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Q-syte分隔膜密闭式无针接头静脉留置针封管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Q-syte分隔膜密闭式无针接头静脉留置针适宜的封管时间.方法 将使用Q-syte分隔膜密闭式无针接头静脉留置针患者889例随机分为甲组(296例)、乙组(297例)、丙组(296例),输液间歇期甲组每8小时封管1次,乙组每10小时封管1次,丙组每12小时封管1次.观察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期间静脉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静脉炎、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甲组静脉炎发生率高,丙组堵管发生率高.乙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相对较长.结论 对于静脉留置针患者建议采取每10小时封管,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炎、堵管的发生率,从而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作者:刘艳;毛善平;沈晶;刘春英;刘淼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个案管理组各60例.对照组按医院现有诊疗护理常规,出院后接受定期随访和返院复查;个案管理组由以个案管理师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实施入院时管理、住院期间管理、出院前管理和出院后跟组管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护理.调查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天数、费用及出院后满意度、心功能、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个案管理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部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及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个案管理组患者出院后满意度评分及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并能降低患者的焦虑,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等.

    作者:沈蕴之;蒋红;黄莺;周丽慧;陈晨;姜慧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SHEL事故分析法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HEL事故分析法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SHEL事故分析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25例次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结果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2012年1~12月发生护理缺陷4例次,较管理前(25例次)显著减少(P<0.05).结论 应用SHEL事故分析法对院前急救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明显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张密香;贾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实习护生专科工作指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专科工作指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名实习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名,按常规教学计划带教;观察组36名,严格按照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专科工作指引进行带教.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教学效果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习护生专科工作指引的应用,规范了临床带教模式,教学过程体现PDCA循环,提高了实习护生的理论、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

    作者:张婧婧;任国琴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依从性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了解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的临床依从性及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为有效预防VAP提供参考.方法 对10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统计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预后及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临床依从性.结果 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后,22例(21.15%)发生VAP.患者ICU住院日为2~44(12.22±6.04)d,好转69例,恶化11例,死亡24例.80例完全落实呼吸机集束化策略者VAP发生率15.00%,24例不完全依从者VAP发生率41.67%,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完全依从者VAP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完全依从者(P<0.01);预防消化性溃疡及预防深静脉血栓两项措施的临床依从性对VAP发生无影响(均P>0.05).结论 呼吸机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预防VAP并改善患者预后,但临床依从性是影响其预防效果的显著因素,预防消化性溃疡及预防深静脉血栓这两项措施的有效性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作者:吴玲玲;顾佳怡;金恋欢;王吉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自制气囊尿管外固定囊在女性患者留置导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气囊导尿管佳外固定方法.方法 将女性留置导尿患者60例按导尿先后顺序编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30例),双号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自制气囊尿管外固定囊固定导尿管,对照组用胶布将导尿管固定于患者一侧大腿内侧.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舒适度、导尿管相关菌尿症发生率.结果 留置尿管期间观察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留置导尿管第5、7天导尿管相关菌尿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气囊尿管外固定囊用于女性留置导尿患者,可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患者导尿管相关菌尿症发生率.

    作者:侯宪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导管室护理人员绩效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建立导管室护理人员绩效管理系统,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管理手段.方法 采用Delphi法对绩效管理指标进行梳理,建立并运行导管室护理人员绩效管理系统软件,通过满意度调查评价绩效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 应用绩效管理系统后护理人员对奖金分配的满意率从41.67%上升至91.67%;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由80.20%上升至96.04%,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由81.82%上升至96.97%(P<0.05,P<0.01).结论 绩效管理系统的应用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毛燕君;张峥;张玲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分别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类别对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主要因素包括护理管理、人力资源、病房环境、药物使用、感染控制、护患沟通、身份识别等方面.提出需建立P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评价标准,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及沟通能力,营造护理安全氛围,加强用药管理及手卫生管理等,以提高PICU护理质量,确保PICU护理安全.

    作者:花芸;胡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专科护生实习前后职业认同的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专科护生实习前后职业认同现状并比较差异.方法 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在3所二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的215名专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前后专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均分分别为4.00±0.49、3.67±0.50,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专科护生实习后职业认同水平低于实习前,提示护理教育者应注重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衔接,积极引导护生与职业认同感高的临床带教老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帮助护生提高其职业认同.

    作者:张敏;王琳;刘晓虹;方颖;徐晓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ICU护士工作投入与职业价值观、工作压力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ICU护士工作投入现状,探讨护士工作投入与职业价值观、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工作投入量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工作压力量表对25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为23.27±10.81,职业价值观总分为92.00±13.82,工作压力总分为94.04±15.61.护士工作投入及各维度与职业价值观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P<0.05);护士职业价值观对工作投入有明显预测作用(P<0.01).结论 ICU护士工作投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理管理者需注重培养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减轻工作压力,促进护士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方萌萌;王超虹;李小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ICU护士对声门下吸引相关知识认知及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声门下吸引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其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声门下吸引实施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声门下吸引认知及依从性影响因素问卷,对87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声门下吸引知识认知总分为37.15±2.36,认知好的条目是监测气囊压力及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是VAP重要发病原因之一,认知低的条目是机械通气患者声门下间隙容积;排前3位的影响因素为工作量大无法顾及声门下吸引操作,声门下吸引会引起患者黏膜受损、呛咳等不适,无精确的声门下吸引配套装置.结论 ICU护士对声门下吸引知识认知总体水平为一般,医院管理者应采取多元化形式对ICU护士及护士长进行声门下吸引培训,针对影响依从性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声门下吸引实施依从性.

    作者:张爱琴;葛婧;叶向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高血压性脑卒中一级预防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对高血压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护理人员加强自身在高血压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角色认知作好铺垫,以获得更好的护理干预效果,降低高血压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作者:杨婷;汪晖;黄海珊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反思性教学在基于高仿真模拟人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反思性教学方法在基于高仿真模拟人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护理三年制两个班的护生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各41人,两班均开展基于高仿真模拟人的护理实训教学,实验班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引入反思性教学法.于课程开设前及课程结束后1周内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测评,并比较课程考核成绩.结果 课程结束后实验班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自信心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班课程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P<0.01).结论 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护生开放思维,提升求知欲、认知成熟度,从而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护理实训教学效果.

    作者:闻彩芬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及病情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1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SDS得分55.38±12.66,抑郁发生率为59.82%.不同个性特征、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心力衰竭程度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抑郁发病率高,影响因素多,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在实施治疗护理的同时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以改善其抑郁状况.

    作者:王文娟;周荣;何晓琳;郑丽华;邓玲娜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