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华;肖明朝;任国胜;吕富荣
目的 探讨ICU人文关怀管理具体实施措施.方法 对ICU护士实行人文管理,对患者给予人文护理,对家属实行人文探视.结果 实施后患者对ICU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35.5%升至67.7%.结论 人文关怀的灵活运用,不仅丰富了科室文化内涵,还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郝彬;黄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基于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包括准确确认患者身份,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高危药物使用安全,确保正确的患者、部位、操作/手术,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降低患者坠床、跌倒所致伤害的风险等.结果 实施3年后,各项护理安全目标逐年提高,管道感染的风险逐年下降;于2010年1月通过JCI认证.结论 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倪洁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团队式情境模拟培训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急诊科54名护士按能级及专科技能分为A、B、C 3个层级,不同层级各1人形成抢救小组,抢救小组根据编写的常见急危重病模拟抢救案例进行团队式情境模拟培训.结果 培训后急诊护士的专科技能、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及危重患者抢救质量检查评分均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士对培训效果肯定,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提高.结论 团队式情境模拟培训有利于提高急诊护士的团队配合能力和综合急救能力,使抢救高效有序.
作者:李玫;杨艺;季学丽;李惠芬;郝卫文;吴敏;李琳;林征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医院践行新三甲标准过程及模拟评审的感受进行总结,提出应正确理解新标准,转变固有观念;切实落实专项要求,树立持续质量改进理念,紧紧围绕评审主题,全面落实与改进;加强全院协作,细致准备迎评.医院实现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
作者:赵庆华;肖明朝;任国胜;吕富荣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塞、流涕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120例有鼻塞、流涕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一般支持、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每日给予观察组患儿鼻腔冲洗治疗1次直至鼻塞、流涕症状消失,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结果 观察组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鼻腔冲洗后SpO2较冲洗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塞、流涕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作者:张善;吴桂莲;徐雅文;李海浪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抑郁发作患者直系亲属的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34例抑郁发作住院患者的家属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评估其病耻感水平.结果 患者家属感知贬低、保密和退缩病耻感评分均>2.5分.家属年龄和患者病程是家属感知贬低和保密病耻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抑郁发作患者家属的病耻感普遍较高,家属的年龄越大,患者的病程越长,家属的病耻感越高.
作者:柳少艳;施忠英;朱明珍;吴志国;聂磊嬿;张松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追踪管理团队,由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组和院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组成,各级护理质量管理组依据三级评审标准制定追踪管理优先关注流程、内容或团队,并应用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法对产科优先关注项目或流程进行持续监测与评估,每月将所存在的问题归为10大类,并运用品管圈活动持续改进产科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1年后,产科的查对制度执行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身份识别项目不全/错误发生率、口服/静脉/肌注药物错误发生率、送临产孕妇入产房时机不准确率等终末指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完善了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潘继红;叶宁;周立平;谭霭谊;阮景;姚瑛;邹文霞;郑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改良醋酸奥曲肽微球的配制方法和肌内注射方法,以提高注射成功率.方法 按住院时间将130例注射醋酸奥曲肽微球患者分为传统组72例和改良组48例.传统组按药品说明书进行常规配制及注射,改良组改进药物配制及注射法,比较两组注射成功率.结果 改良组注射成功率95.8%,传统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操作可以提高醋酸奥曲肽微球肌内注射成功率.
作者:杨碧霜;李亚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护士长对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执行情况,为提高执行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82名护士长优质护理服务执行情况和措施执行不到位的原因.结果 护士长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执行意愿得分96.50±6.28,措施执行得分94.05±7.48;执行意愿强及执行好的措施分别为简化护理文书书写(90.2%)和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79.3%);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护理部政策朝令夕改,不知如何执行(25.6%).结论 护士长对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执行意愿较强,执行行为稍差于执行意愿.医院及护理部管理者应加强制度建设和对护士长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护士长的执行意愿和执行力.
作者:杨春梅;王琰荔;曹晓林;侯铭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氧化电位水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18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用氧化电位水进行口腔冲洗加擦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加擦洗.结果 观察组口臭、溃疡发生率,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率和牙菌斑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两组口腔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氧化电位水进行口腔护理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可减少口腔并发症.
作者:方雪娥;傅晓燕;傅咏华;胡佩华;周花仙;刘薇群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职业应激因素对神经内科护士职业紧张程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职业紧张指数量表(OSI)中的职业应激因素量表和每日紧张感量表,对南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172名神经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神经内科护士职业应激因素综合评分为110.36±12.92,每日紧张感评分为9.98±2.25;护士每日紧张感程度与职业应激因素中的工作压力、工作危险、工作需求、工作范围和工作单调性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职业应激因素影响神经内科护士的职业紧张程度,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降低其职业紧张水平,提高应对职业应激的能力.
作者:徐建珍;朱玲;屠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服务补救在防范体检纠纷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体检过程中发生的62起投诉实施服务补救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实施针对性补救措施,包括建立服务补救有效制度、采取现场服务补救及时性策略、培训和鼓励客户投诉、培养员工服务补救的能力.结果 实施补救措施后未发生客户对体检服务不满意引发的护理纠纷或向上级主管部门投诉的事件.服务意识、体检质量、体检流程、信息沟通、隐私保护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结论 及时实施服务补救能重建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有效避免体检纠纷的重要举措.
作者:邱春芳;甘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通过现场模拟评审,进一步理解多层次、多维度、多群体、多视角的立体式评审特点和个案追踪、系统追踪的评审方法.提出应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扣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加强多学科联合,规范建立与执行各项制度流程;夯实基础护理,确保患者安全;运用管理工具体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王艳;王加凤;谢雯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2例木村病并存肾病综合症的患者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2例患者住院2~3周均好转出院.护理重点包括对木村病的发热、浅表淋巴结肿痛的观察和护理;同时也需根据肾脏疾病的特点加强专科护理;对淋巴结穿刺活检术和肾脏穿刺活检术做好护理配合及术后护理观察;对在治疗过程中所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要做好观察和健康教育.
作者:戴静静;赵颖琪;倪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降低住院次数的作用.方法 将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55例与干预组57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基本的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同时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提供住院绿色通道.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1年的院外延续护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知识得分、哮喘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1年内住院次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延续护理能明显减低患者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达到哮喘的有效控制,减少住院次数.
作者:付红燕;黄锦宏;戈玲华;王亿;丁梦辰;赵云根;顾宇平;张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一类院校本科护生专业思想的现状及对其进行思想危机重塑的干预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实习护生职业思想及规划问卷对54名一类院校本科护生进行现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护生进行责任及慎独精神训练、社会体验、人文关怀培养与训练等专业思想重塑.结果 干预后一类院校本科护生对职业满意率上升22.2%,对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上升33.4%,选择护理职业上升53.7%(均P<0.01).结论 一类本科护生存在明显的专业思想危机,人性化的斧正、引导是有效的干预方法.
作者:罗健;岳小兵;李振华;孙新;李征;王淼;胡娟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对癌症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为期8周的信息支持.采用欧洲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和应对方式问卷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总体生活质量,躯体、角色、情绪功能,恶心呕吐、疼痛、睡眠障碍、食欲丧失及疲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应对方式中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面对应对方式与情绪、认知、社会功能呈正相关,与睡眠障碍、食欲丧失、便秘、恶心呕吐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信息支持能改善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引导癌症化疗患者采取面对的积极应对方式.
作者:王蓉;侯爱和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在社区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将10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方法,先评估中医体质类型,再根据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施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与常规健康教育结合.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养生及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针对不同的中医体质进行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针对社区住院患者的有效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李保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迎接新一轮医院评审,实现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 通过认真解读标准,制定工作方案,创建模板病区,关注核心条款,使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分析等进行迎检准备.结果 整体提高了护理标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结论 等级医院评审使护理管理更加规范化,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吴丹;杜鹃;吴德全;魏曾曾;柳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陕西省33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6.97%的医院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91.36%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接受过高等教育,护理专业人员占65.43%,多数医院开展了目标性监测.结论 多数医院已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医院感染管理较规范,能够履行职责,但还有部分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目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职人员数量不足及医院资金投入不足,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金娜;刘彦君;秦小金;刘冰;庄玉梅;常芳;詹先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