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继红;叶宁;周立平;谭霭谊;阮景;姚瑛;邹文霞;郑丽娟
目的 探讨适合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的方法,提高胰岛素注射质量.方法 将307例使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154例及对照组15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腹部环形轮换法注射胰岛素,观察组对照自行设计的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图及使用说明进行胰岛素注射.结果 观察组注射部位不规范轮换率和一周内注射重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运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图能较好地提高护士为患者注射胰岛素的规范性,减少了由于护士轮班而造成的部位选择不确定性及注射部位的重复率.
作者:王丽;陶花;韩婷;黄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陕西省33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6.97%的医院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91.36%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接受过高等教育,护理专业人员占65.43%,多数医院开展了目标性监测.结论 多数医院已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医院感染管理较规范,能够履行职责,但还有部分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目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职人员数量不足及医院资金投入不足,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金娜;刘彦君;秦小金;刘冰;庄玉梅;常芳;詹先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 结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和根本原因分析(RCA)两种质量改进方法,成立分析团队,绘制流程图,列出潜在失效模式,对4个病区展开管道护理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调查,找出根本原因,提出改善措施并落实.结果 干预后管道护理防范措施中5项高风险失效模式的RPN值低于实施前;干预后6个月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干预前6个月.结论 FEMA与RCA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但其结合方法仍待进一步完善,也仍需要大样本临床研究提供偱证依据.
作者:薛美琴;张玲娟;钱火红;胡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爱尔碘皮肤消毒效果满意的佳穿刺时间.方法 随机抽取静脉输液患者500例次,分5批次进行对照试验.每组100例次,用统一大小的棉棒浸相同量的爱尔碘消毒液,从注射中心由内向外旋转,将药液涂抹均匀,面积5 cm×5 cm以上,分别在消毒后10~20 s(1组)、21~30 s(2组)、31~40 s(3组)、41~50 s(4组)、51~60 s(5组)时,用无菌管型棉拭子取样做细菌培养,观察消毒效果满意的佳穿刺时间.结果 爱尔碘皮肤消毒后10~20 s、21~30 s细菌培养结果阴性,31~40 s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低,与前两组比较无差异(均P>0.005);随着时间的延长,41~50 s、51~60 s细菌培养阳性率逐渐增加,其中51~60 s与前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结论 爱尔碘皮肤消毒后20 s完全蒸发,消毒后10~30 s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因此,建议穿刺应控制在消毒后20~30 s进行效果佳.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ICU人文关怀管理具体实施措施.方法 对ICU护士实行人文管理,对患者给予人文护理,对家属实行人文探视.结果 实施后患者对ICU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35.5%升至67.7%.结论 人文关怀的灵活运用,不仅丰富了科室文化内涵,还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郝彬;黄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迎接新一轮医院评审,实现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 通过认真解读标准,制定工作方案,创建模板病区,关注核心条款,使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分析等进行迎检准备.结果 整体提高了护理标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结论 等级医院评审使护理管理更加规范化,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吴丹;杜鹃;吴德全;魏曾曾;柳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医院践行新三甲标准过程及模拟评审的感受进行总结,提出应正确理解新标准,转变固有观念;切实落实专项要求,树立持续质量改进理念,紧紧围绕评审主题,全面落实与改进;加强全院协作,细致准备迎评.医院实现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
作者:赵庆华;肖明朝;任国胜;吕富荣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对癌症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为期8周的信息支持.采用欧洲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和应对方式问卷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总体生活质量,躯体、角色、情绪功能,恶心呕吐、疼痛、睡眠障碍、食欲丧失及疲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应对方式中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面对应对方式与情绪、认知、社会功能呈正相关,与睡眠障碍、食欲丧失、便秘、恶心呕吐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信息支持能改善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引导癌症化疗患者采取面对的积极应对方式.
作者:王蓉;侯爱和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护士长对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执行情况,为提高执行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82名护士长优质护理服务执行情况和措施执行不到位的原因.结果 护士长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执行意愿得分96.50±6.28,措施执行得分94.05±7.48;执行意愿强及执行好的措施分别为简化护理文书书写(90.2%)和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79.3%);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护理部政策朝令夕改,不知如何执行(25.6%).结论 护士长对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执行意愿较强,执行行为稍差于执行意愿.医院及护理部管理者应加强制度建设和对护士长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护士长的执行意愿和执行力.
作者:杨春梅;王琰荔;曹晓林;侯铭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基于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包括准确确认患者身份,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高危药物使用安全,确保正确的患者、部位、操作/手术,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降低患者坠床、跌倒所致伤害的风险等.结果 实施3年后,各项护理安全目标逐年提高,管道感染的风险逐年下降;于2010年1月通过JCI认证.结论 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倪洁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应用于我国临床脑卒中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交叉映射法和分类法,回顾性分析57例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记录单,提取护理记录上描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症状和体征以及护士采取的干预措施作为分析条目,考察其与奥马哈系统概念之间的匹配程度.每个条目分为完全匹配、部分匹配和不匹配3个等级.结果 从脑卒中患者护理记录单中共提取371条描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症状和体征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的记录,其中204条(55.0%)与奥马哈系统之间的概念完全匹配,152条(41.0%)部分匹配,15条(4.0%)不匹配.结论 奥马哈系统可描述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大部分问题、症状和体征及干预措施,可用于临床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记录及描述,但应用时需对系统作适当的增删或修改.
作者:李文菁;侯爱和;毛建华;王慧荣;蒋冬花;肖亮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昏迷患者属高危患者,无法自行翻身,护士为其翻身后一般用由软枕固定,但是由于患者无意识,软枕很难使其达到佳的侧卧位;另外,软枕在夏天使用时,由于不透气易导致局部的温度过高,使皮肤产生汗液增多,皮肤由于受潮湿环境的刺激,时间长了很多患者容易发生压疮,不仅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增加其治疗费用,而且增加护士的工作难度.因此,研制一种适用于昏迷患者的侧卧位固定支架,迫在眉睫.2008年11月,我科研制了一种可以固定昏迷患者的体位支架,经应用于286例昏迷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胜梅;李红艳;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指南建议在没有医学禁忌的情况下,将床头抬高30~45°有利于减少VAP的发生[1].虽然临床护士有一定的抬高床头的意识,但难以保证床头抬高角度的准确性.制作相应的工具来避免这种现象很有必要.目前一些学者[2-4]使用悬挂的金属坠子或三角形木板等制成量角器,金属坠子容易脱落,患者的安全得不到保证,三角形木板制作较复杂,不便普及.为避免上述量角器的弊端,2009年10月笔者设计了新型床头角度指示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床单位的美观,介绍如下.
作者:黄莺;刘华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对癌症患者照顾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某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照顾者309人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干预组154人和对照组155人,干预组采用认知干预,对照组不施加干预,比较两组癌症患者照顾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癌症患者照顾者健康状况各领域、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认知干预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照顾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菡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降低住院次数的作用.方法 将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55例与干预组57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基本的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同时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提供住院绿色通道.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1年的院外延续护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知识得分、哮喘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1年内住院次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延续护理能明显减低患者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达到哮喘的有效控制,减少住院次数.
作者:付红燕;黄锦宏;戈玲华;王亿;丁梦辰;赵云根;顾宇平;张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服务补救在防范体检纠纷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体检过程中发生的62起投诉实施服务补救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实施针对性补救措施,包括建立服务补救有效制度、采取现场服务补救及时性策略、培训和鼓励客户投诉、培养员工服务补救的能力.结果 实施补救措施后未发生客户对体检服务不满意引发的护理纠纷或向上级主管部门投诉的事件.服务意识、体检质量、体检流程、信息沟通、隐私保护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结论 及时实施服务补救能重建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有效避免体检纠纷的重要举措.
作者:邱春芳;甘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音乐疗法的定义、对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机制以及个性化音乐疗法和集体音乐疗法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潘习;白姣姣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DSA透视下置入三腔喂养管操作过程中的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42例上消化道严重狭窄在DSA透视下置入三腔喂养管的患者,给予术前健康教育、术中置管过程配合、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DSA透视下一次性成功置入三腔喂养管,患者术中配合良好,术后三腔喂养管固定有效、喂养顺利、胃肠减压效果良好、胃排空障碍消失,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积极主动的术前术中护理干预是DSA透视下快速、安全的置入三腔喂养管的必要保证;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全程护理,是三腔喂养管长期保留的必要条件.
作者:陈鸿;曹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抑郁发作患者直系亲属的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34例抑郁发作住院患者的家属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评估其病耻感水平.结果 患者家属感知贬低、保密和退缩病耻感评分均>2.5分.家属年龄和患者病程是家属感知贬低和保密病耻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抑郁发作患者家属的病耻感普遍较高,家属的年龄越大,患者的病程越长,家属的病耻感越高.
作者:柳少艳;施忠英;朱明珍;吴志国;聂磊嬿;张松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在社区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将10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方法,先评估中医体质类型,再根据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施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与常规健康教育结合.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养生及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针对不同的中医体质进行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针对社区住院患者的有效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李保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