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治疗儿童灾后应激反应的疗效

宋梓祥;张理义;李宁;李光耀;魏红辉;张金美

关键词: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 儿童, 灾后应激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EMDR)对儿童灾后应激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地震后应激反应明显的68名受灾儿童,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集体心理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EM-DR技术治疗(研究组),疗程均为2周,每周治疗3次,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自制的地震后儿童心理应激反应症状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症状频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研究组与震灾有关的所有12个症状治疗后下降频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闪回、房屋摇晃感及恐惧为著.结论 EMDR技术治疗儿童灾后应激反应疗效较好,尤其对闪回、房屋摇晃感及恐惧症状治疗效果更明显.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替米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方法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片,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两组均服药12周.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分别测量血压和心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和心率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收缩压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TNF-α和IL-6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替米沙坦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TNF-α和IL-6水平显著下降,对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温丽艳;韩辉;孙敬翔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横位的临床效果观察

    胎头位置异常在头位难产中占的比例很高,持续性枕横位占胎头位置异常的24.95%[1].为了解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横位的效果.本文对100例持续性枕横位的孕妇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孔凤琳;胡美霞;周丽英;李兰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诱导麻醉老年特重烧伤削切痂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特重烧伤削切痂麻醉时使用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辅助镇痛效果.方法 老年人特重度烧伤手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组(SR组),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组(FR组),单纯瑞芬太尼组(RR组),每组25例.观察诱导前(T0)、诱导插管时(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 (T3)、切痂1 min(T4),取皮1 min(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记录术中体动、知晓情况、麻醉苏醒质量及术后4h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药物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SR组优于FR、RR组(P<0.01或P<0.05),术后4 h VAS评分及PCIA药物用量,SR组低于FR、RR组,FR组低于RR组(P<0.01);术后躁动SR组低于FR、RR组(P <0.01),FR组与RR组无差异;SR、RR组两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R组(P<0.01),SR组与RR组无差异.结论 接受舒芬太尼诱导麻醉的老年特重度烧伤患者,其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苏醒快速,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文龙;卢承志;刘建东;蔡少甫;郑庆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龄老年中重度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对高龄老年中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高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分数介于7至20之间,随机分为3个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的评分并比较三组的评分结果,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单用美金刚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为(18.7±4.5)分,ADL评分为(30.7±11.5)分,较对照组[分别为(15.9±4.6)分和(34.9±11.8)分]有显著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MMSE评分为(21.2±3.9)分,ADL评分为(26.5±10.6)分,较单用美金刚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金刚能有效改善高龄老年中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并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肖明生;许宏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参与性行动研究在门诊聘用制护士分级培养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由著名的社会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提出的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策略,被广泛运用于研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1].参与性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反思4步骤组成,并形成螺旋式动态循环,通过动态研究以及对行动效果的理性思考,对以往理论进行修改,或产生新的理论指导具体实践[2].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实行综合性大门诊管理,护理人力资源在学历、职称、年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等方面均具有层级性,于2009年开始运用参与性行动研究理论,对门诊聘用护士实施分层级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桂玲;于晓玲;李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干休所家庭病房网络化服务的实践和思考

    家庭病房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干休所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借助网络技术,瞄准移动健康的前沿新概念,为保健对象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当前干休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思考.

    作者:王淑丽;朱海沫;丁勇;童海云;李凌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院降低医药费用的方法与措施

    现就近年我院对控制药品比例的工作和方法措施作出分析,探讨相应的管理办法,通过对药品比例的调控,从根本上纠正药品滥用问题,增强医院内涵建设发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药费用,切实减轻患者负担.l我院药品整体使用概况我院展开床位500张,日均门诊量为600人次,床位使用率约为95%.2009年全院药品费用占收入比例(药占比)为50.64%,2010为36.94%,2011年约为27.05%.

    作者:胡佳乐;杨积顺;徐立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麻醉平面过高诱发支气管哮喘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25岁,因右跟骨骨折入院治疗,既往哮喘史10余年,一般感冒后发作,吸入沙丁安醇气雾剂后缓解.入院体检:T 37℃,HR 83 次/min,R 20次/min,BP 140/95 mmHg.体重61kg,身高168 cm.双肺呼吸音清.心脏无杂音.血常规检查正常.X线片未见异常.2011年3月1日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右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入室血氧饱和度98%,鼻导管吸氧后血氧饱和度100%.在左侧卧位下行L3-4联合穿刺术,穿刺顺利.

    作者:陈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4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Hp感染者,随机分成Ⅰ、Ⅱ两组,各组30例,两组都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口服)、克拉霉素(0.5g,2次/d,口服)、阿莫西林(1.0g,2次/d,口服)治疗1周,4周后用尿素[14C]呼气试验重新检测Hp,另选择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Hp感染者未经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Hp阳性组(Ⅰ组及Ⅱ组Hp阳性者)、Hp阴性组(Ⅰ组及Ⅱ组Hp阴性者)及对照组血清IL-4水平.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Ⅰ组中Hp阳性中有5例、Hp阴性有25例,Ⅱ组中Hp阳性中有4例、Hp阴性26例,Hp阴性组血清IL-4的水平(26.2±6.3 ng/L)较Hp阳性组(20.5 +6.8ng/L)及对照组(23.6+7.5 ng/L)明显增高,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患者血清IL-4的水平影响Hp根除成功率.

    作者:李志晋;詹丽英;马春曦;胡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损伤控制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刀刺伤急救中应用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刀刺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心脏刀刺伤采用损伤控制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急救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所有患者在急诊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输血扩容抗休克治疗,其中2例由于心脏压塞出现心搏骤停,立即在急诊室行心包切开减压,胸内心脏按压.急诊室处理后立即转手术室进行剖胸探查术.结果 19例无一例死亡.5例由于合并瓣膜和(或)房室间隔损伤,术后2月在体外循环下行二次手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 ~12个月,生活质量、劳动能力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对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急救,按照损伤控制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仁荣;曹金林;刘文滨;刘桂宝;施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师级干部门诊就医“一卡通”试点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随着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继续深化,对新时期师职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服务模式、保障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试点医院在积极推行总部开展的师级干部门诊就医“一卡通”过程中的做法和体会,并结合试点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为下一步在全军推广师级干部门诊就医“一卡通”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张建东;杨斌;於俊刚;陈一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药品抽样注重把好“三关”

    药品抽验是药品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发现假劣药品的直接办法,也是药检人员履行好职责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药品抽样工作提出了三点体会:一是把握药品抽样工作的合法性;二是把握药品抽样行为的规范性;三是把握药品抽样技能的快捷性.

    作者:陶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AG200睡眠监测阻塞定位技术和螺旋CT评估OSAHS上气道狭窄的价值

    目的 研究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 Apneagraphy,AG200)结合螺旋CT在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上气道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例睡眠打鼾患者,采用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分析呼吸紊乱指标、出现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时的阻塞平面,不同平面的阻塞次数和总阻塞次数.以螺旋CT测量清醒状态下上气道的软腭后区、舌后区气道的横截面积.将AG200测定上气道狭窄平面与CT测量判断平面进行比较.结果 ①28例AG200监测,6例排除OSAHS.22例符合OSAHS,其中轻度4例,中度10例,重度8例.②28例CT测量,4例无狭窄平面,16例腭后区狭窄,2例舌后区狭窄,6例腭后区、舌后区双重狭窄.③22例OSAHS中AG200测压均为上部和下部联合阻塞,上部阻塞为主18例,下部阻塞为主4例,其中1例上部阻塞为100%.④22例OSAHS中,AG200测压腭后区阻塞为主占81.8% (18/22),CT测量腭后区狭窄占68.2% (15/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200测压下部阻塞为主占27.6%( 6/22),CT测量舌后区阻塞占18.2%.结论 AG200对OSAHS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CT测量可以很好地评估上气道腭后区狭窄.

    作者:何飞;梁伟平;吕毛古;王旭平;吴麟;缪东生;罗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膀胱尿路上皮癌伴腺性分化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腺性分化的病理诊断与鉴别.方法 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1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伴腺性分化的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 10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5 cm,呈菜花状、息肉状、蕈伞状或溃疡状.组织学以尿路上皮癌与腺性成分混合为特征.免疫组化CKpan阳性(10/10)、p63阳性(10/10),Ki-67阳性(10/10,20%~60%),p53阳性(10/10,10%~20%),PSA、P504S、CgA、Syn及SMA均阴性.结论 该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膀胱肿瘤,需与膀胱其他多种疾病鉴别.

    作者:冷冬妮;刘志;刘英娜;闵慧;王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起小规模群体肺炎链球菌感染流行的报告

    目的 明确一次小规模不明原因发热疫情的病因.方法 常规提取6例发热患者和11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DNA和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5种病原体,取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鉴定,并与常规培养结果比对;采用荚膜肿胀试验检测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结果 在17例咽拭子中培养出肺炎链球菌阳性11例(64.7%),血清型鉴定为6群6A型,未分离到其他病原菌;在17例咽拭子标本中,检出13例(76.5%)肺炎链球菌DNA阳性,2例(11.8%)嗜肺军团菌DNA阳性,3例(17.6%)肺炎支原体阳性,1例(5.9%)乙型流感病毒RNA阳性;在其中5例中,3例肺炎链球菌与肺炎支原体同时阳性,1例肺炎链球菌与乙型流感病毒同时阳性,另1例密切接触者同时检出肺炎链球菌与嗜肺军团菌;对所有CT值小于35的咽拭子DNA经普通PCR扩增后测序,并经NCBI基因库比对,结果 与相应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相符.结论 肺炎链球菌为引起此次疫情流行的主要病因.

    作者:方健;宋海燕;陈从新;刘波;张骏飞;吴伟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4年至2009年《东南国防医药》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揭示《东南国防医药》载文特点.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4年至2009年《东南国防医药》的载文、作者及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东南国防医药》5年半出版33期,载文1536篇,期均载文46.55篇,篇密度为0.57,平均发表时滞5.36个月;文献专业主要为临床医学,其次为卫生管理与军事医学;著者单位为本区者占94.79%,其中以医院为主,占69.14%;科研合作率为80.08%,论文合作度为3.13.结论 《东南国防医药》是一份具有军队特色,在本区范围内影响重大,在全国全军也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质量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作者:张明;陈媛媛;吕艳萍;李少婷;蔡晓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他汀类药物的抗衰老作用

    他汀类药物除降血脂作用之外,还有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硬化、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而炎症、氧化应激、动脉硬化、内皮细胞衰老等都是衰老的常见现象,提示其抗衰老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作用,研究他汀抗衰老机制,亦可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他汀类药物抗衰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雷军平;曹江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月经过多40例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方法 因月经过多自愿放置LNG-IUS患者40例.分别在放置后3、6、12个月观察月经状态、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和生殖激素变化.结果 放置LNG-IUS后,月经天数缩短,放置后3、6、12个月的月经量降低分别为治疗前的(29±12)%、(17±4)%、(9±4)%,子宫内膜变薄,血红蛋白明显增加,与放置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治疗能显著改善月经过多及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方便且费用相对较低的治疗途径.

    作者:吴国平;邹冬芳;孙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野战条件下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90例

    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笔者应用手法整复配合冷敷、固定、功能锻炼等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9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90例,男85例,女5例,年龄18~40岁,平均25岁;外踝扭伤58例,内踝扭伤32例;左踝扭伤50例,右踝扭伤40例;病程短1h,长1月.

    作者:江涛;翟文亮;王津;俞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创新四种模式 加快四个转型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卫勤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战略构想,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我军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贯彻落实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大举措和生动实践.全面建设现代卫勤,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部队卫生建设科学发展,增强部队战斗力凝聚力保障力,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其深远.必须以《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为遵循,以“四化十二个体系”目标任务框架为依据,创新四种模式,加快四个转型,推进卫勤保障体制、保障方式、保障手段和卫勤管理的全面进步,实现核心保障能力整体跃升.

    作者:曹文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