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4年至2009年《东南国防医药》文献计量分析

张明;陈媛媛;吕艳萍;李少婷;蔡晓珍

关键词:文献计量, 东南国防医药, 载文分析, 著者分析
摘要:目的 揭示《东南国防医药》载文特点.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4年至2009年《东南国防医药》的载文、作者及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东南国防医药》5年半出版33期,载文1536篇,期均载文46.55篇,篇密度为0.57,平均发表时滞5.36个月;文献专业主要为临床医学,其次为卫生管理与军事医学;著者单位为本区者占94.79%,其中以医院为主,占69.14%;科研合作率为80.08%,论文合作度为3.13.结论 《东南国防医药》是一份具有军队特色,在本区范围内影响重大,在全国全军也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质量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US)对2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颈动脉进行检测,并对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软斑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硬斑.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密切,超声检测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素琴;熊宁;吕仁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创新四种模式 加快四个转型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卫勤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战略构想,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我军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贯彻落实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大举措和生动实践.全面建设现代卫勤,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部队卫生建设科学发展,增强部队战斗力凝聚力保障力,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其深远.必须以《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为遵循,以“四化十二个体系”目标任务框架为依据,创新四种模式,加快四个转型,推进卫勤保障体制、保障方式、保障手段和卫勤管理的全面进步,实现核心保障能力整体跃升.

    作者:曹文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麻醉平面过高诱发支气管哮喘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25岁,因右跟骨骨折入院治疗,既往哮喘史10余年,一般感冒后发作,吸入沙丁安醇气雾剂后缓解.入院体检:T 37℃,HR 83 次/min,R 20次/min,BP 140/95 mmHg.体重61kg,身高168 cm.双肺呼吸音清.心脏无杂音.血常规检查正常.X线片未见异常.2011年3月1日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右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入室血氧饱和度98%,鼻导管吸氧后血氧饱和度100%.在左侧卧位下行L3-4联合穿刺术,穿刺顺利.

    作者:陈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下腔静脉植入滤网严重移位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20岁,双下肢肿胀19年,诊断为双侧髂静脉压迫症候群,2009年7月29日在双侧髂静脉内植入支架,导致左侧髂静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在溶栓治疗时血栓脱落而造成肺栓塞症.同年10月1日在其下腔静脉( IVC)内植入滤网,由于操作失当,又导致滤网移位左右肾静脉出口处,既达不到有效过滤的作用,又给患者带来很多新的隐患,教训十分深刻.

    作者:陈春安;余学文;张克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替米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方法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片,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两组均服药12周.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分别测量血压和心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和心率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收缩压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TNF-α和IL-6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替米沙坦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TNF-α和IL-6水平显著下降,对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温丽艳;韩辉;孙敬翔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横位的临床效果观察

    胎头位置异常在头位难产中占的比例很高,持续性枕横位占胎头位置异常的24.95%[1].为了解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横位的效果.本文对100例持续性枕横位的孕妇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孔凤琳;胡美霞;周丽英;李兰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他汀类药物的抗衰老作用

    他汀类药物除降血脂作用之外,还有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硬化、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而炎症、氧化应激、动脉硬化、内皮细胞衰老等都是衰老的常见现象,提示其抗衰老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作用,研究他汀抗衰老机制,亦可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他汀类药物抗衰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雷军平;曹江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起小规模群体肺炎链球菌感染流行的报告

    目的 明确一次小规模不明原因发热疫情的病因.方法 常规提取6例发热患者和11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DNA和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5种病原体,取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鉴定,并与常规培养结果比对;采用荚膜肿胀试验检测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结果 在17例咽拭子中培养出肺炎链球菌阳性11例(64.7%),血清型鉴定为6群6A型,未分离到其他病原菌;在17例咽拭子标本中,检出13例(76.5%)肺炎链球菌DNA阳性,2例(11.8%)嗜肺军团菌DNA阳性,3例(17.6%)肺炎支原体阳性,1例(5.9%)乙型流感病毒RNA阳性;在其中5例中,3例肺炎链球菌与肺炎支原体同时阳性,1例肺炎链球菌与乙型流感病毒同时阳性,另1例密切接触者同时检出肺炎链球菌与嗜肺军团菌;对所有CT值小于35的咽拭子DNA经普通PCR扩增后测序,并经NCBI基因库比对,结果 与相应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相符.结论 肺炎链球菌为引起此次疫情流行的主要病因.

    作者:方健;宋海燕;陈从新;刘波;张骏飞;吴伟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龄老年中重度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对高龄老年中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高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分数介于7至20之间,随机分为3个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的评分并比较三组的评分结果,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单用美金刚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为(18.7±4.5)分,ADL评分为(30.7±11.5)分,较对照组[分别为(15.9±4.6)分和(34.9±11.8)分]有显著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MMSE评分为(21.2±3.9)分,ADL评分为(26.5±10.6)分,较单用美金刚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金刚能有效改善高龄老年中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并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肖明生;许宏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干休所家庭病房网络化服务的实践和思考

    家庭病房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干休所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借助网络技术,瞄准移动健康的前沿新概念,为保健对象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当前干休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思考.

    作者:王淑丽;朱海沫;丁勇;童海云;李凌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防治食品李斯特菌污染的方法及措施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 monocytogenes,LM)是国际上较为关注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本文主要阐述防治食品李斯特菌污染的方法及措施.

    作者:林梅;李晓华;朱衍馨;朱瑞明;王桂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4年至2009年《东南国防医药》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揭示《东南国防医药》载文特点.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4年至2009年《东南国防医药》的载文、作者及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东南国防医药》5年半出版33期,载文1536篇,期均载文46.55篇,篇密度为0.57,平均发表时滞5.36个月;文献专业主要为临床医学,其次为卫生管理与军事医学;著者单位为本区者占94.79%,其中以医院为主,占69.14%;科研合作率为80.08%,论文合作度为3.13.结论 《东南国防医药》是一份具有军队特色,在本区范围内影响重大,在全国全军也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质量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作者:张明;陈媛媛;吕艳萍;李少婷;蔡晓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月经过多40例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方法 因月经过多自愿放置LNG-IUS患者40例.分别在放置后3、6、12个月观察月经状态、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和生殖激素变化.结果 放置LNG-IUS后,月经天数缩短,放置后3、6、12个月的月经量降低分别为治疗前的(29±12)%、(17±4)%、(9±4)%,子宫内膜变薄,血红蛋白明显增加,与放置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治疗能显著改善月经过多及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方便且费用相对较低的治疗途径.

    作者:吴国平;邹冬芳;孙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治疗儿童灾后应激反应的疗效

    目的 探讨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EMDR)对儿童灾后应激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地震后应激反应明显的68名受灾儿童,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集体心理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EM-DR技术治疗(研究组),疗程均为2周,每周治疗3次,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自制的地震后儿童心理应激反应症状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症状频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研究组与震灾有关的所有12个症状治疗后下降频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闪回、房屋摇晃感及恐惧为著.结论 EMDR技术治疗儿童灾后应激反应疗效较好,尤其对闪回、房屋摇晃感及恐惧症状治疗效果更明显.

    作者:宋梓祥;张理义;李宁;李光耀;魏红辉;张金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肋骨隐匿性骨折的价值

    目的 探讨320排CT诊断肋骨隐匿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数字化X线摄影显示为阴性的病例,进一步行320排螺旋CT扫描,并行重建后处理,分析所得图像.结果 35例数字化X线摄影均未见明确肋骨骨折,而320排CT检出81处骨折,其中单发骨折11例(31.4%),多发骨折24例(68.6%).结论 320排CT显示肋骨无错位细微骨折优于数字化X线摄影,可作为肋骨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吴贵华;彭晋;曾英琅;刘昌华;邹东鲁;郭春生;林莉岚;陈思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30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某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医院合理与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同期上报的301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的药品涉及广泛,发生率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抗菌药物,中药制剂,血液系统用药.其中静脉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例数为216例,占总不良反应例数的73%.排名第一的抗菌药物共有11类,172例.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是对皮肤,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损害.结论 应该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工作,促进医院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陶瑛瑛;王楠;龚海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松香水中毒致死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46岁,误服松香水约60ml后出现头晕并恶心、呕吐,外院予以清水洗胃、补液等常规治疗,发病4h后出现意识障碍及血尿,并出现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各指标异常.24h后收住我科.查体:浅昏迷,呼吸急促,呼吸时可闻及有机溶剂刺激性气味,BP 99/62 mmHg,P90次/min,R 28次/min,血氧饱和度88%,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病例征未引出.血常规:WBC 2.3×109/L,Hb 98 g/L,PLT 12×109/L.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65.2 s,D-二聚体阳性.

    作者:李玉生;聂时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干休所医疗保健中心的实践

    当前,干休所越来越重视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许多干休所在加强医疗保健中心建设中摸索出了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本文阐述了某军队干休所通过抓教育学习、硬件建设、科学训练、严格管理、服务质量,不断加强医疗保健工作的做法与实践,为干休所搞好医疗服务保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子.

    作者:陈智;金立根;刘树青;徐翠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损伤控制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刀刺伤急救中应用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刀刺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心脏刀刺伤采用损伤控制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急救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所有患者在急诊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输血扩容抗休克治疗,其中2例由于心脏压塞出现心搏骤停,立即在急诊室行心包切开减压,胸内心脏按压.急诊室处理后立即转手术室进行剖胸探查术.结果 19例无一例死亡.5例由于合并瓣膜和(或)房室间隔损伤,术后2月在体外循环下行二次手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 ~12个月,生活质量、劳动能力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对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急救,按照损伤控制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仁荣;曹金林;刘文滨;刘桂宝;施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野战条件下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90例

    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笔者应用手法整复配合冷敷、固定、功能锻炼等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9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90例,男85例,女5例,年龄18~40岁,平均25岁;外踝扭伤58例,内踝扭伤32例;左踝扭伤50例,右踝扭伤40例;病程短1h,长1月.

    作者:江涛;翟文亮;王津;俞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