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体手背掌指关节处静脉逆向穿刺技术的Meta分析

陈延亭;郝玉芳;岳树锦;周芬;刘春蕾

关键词:静脉穿刺, 静脉输液, 掌指关节, 逆向穿刺, 离心穿刺, 顺向穿刺, 穿刺成功率, 渗漏,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比较逆向穿刺与顺向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稳定性,评价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逆向穿刺的可行性.方法 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万方数据库,纳入所有关于人体手背掌指关节处逆向穿刺的临床试验,采用RevMan5.1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与相同部位的顺向穿刺比较,逆向穿刺的成功率高于顺向穿刺(OR=4.46,95%CI:2.71~7.32,P<0.01);逆向穿刺药液渗漏发生率低于顺向穿刺(OR=0.26,95 %CI:0.19~0.34,P<0.01).结论 掌指关节处静脉逆向穿刺在穿刺成功率和稳定性上优于相同部位的顺向穿刺,可作为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患者的辅助方法.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头颈部肿瘤放疗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处方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减少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89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头颈部肿瘤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处方,实施功能锻炼方法的讲解与示范.结果 89例患者均掌握功能锻炼方法,完成放疗疗程,未发生舌、咀嚼肌功能减退,牙龈萎缩,张口困难等并发症.张口高度54例无变化;31例缩小0.05~0.09 cm.结论 健康教育处方的设计与应用,有效减少了放疗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放疗的实施.

    作者:杨柳;鲍爱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颞下颌关节强直合并颜面发育畸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强直伴有颜面发育畸形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62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实施关节手术解除张口受限,对颜面畸形同期或后期行正颌手术矫正.术前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口腔卫生,预防感染,缓解疼痛及加强功能锻炼.结果 患者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对手术与整形效果感到满意,术后口腔功能与颜面外形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颞下颌关节强直合并颜面发育畸形患者,细致的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促进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白沅艳;刘尧;朱军旋;邓立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危重患者PICC非正常拔管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非正常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在ICU实施PICC置管的93例住院患者在常规维护的基础上利用PICC临床观察信息表登记,收集26项指标并将其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 93例PICC患者中有22例(23.66%)发生非正常拔管,平均有效留置时间为21.48 d.年龄、KPS评分、患者WBC计数、D-二聚体与发生非正常拔管有密切关系.结论PICC导管的留置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年龄、KPS评分、WBC计数和D-二聚体是非正常拔管的高危因素.应在PICC置管前后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和规范护理,为各项治疗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作者:李希西;曾登芬;杨文群;彭娜;孙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马铃薯片外敷促进会阴切口愈合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新鲜马铃薯片外敷促进会阴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住院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8例.观察组每天采用0.1%碘伏擦洗切口后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切口,每日2次;对照组每天采用0.1%碘伏擦洗切口2次.结果 观察组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会阴切口处肿胀及疼痛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使用自制马铃薯薄片贴敷会阴切口能有效加速肿胀及疼痛消退,促进会阴切口愈合.

    作者:邱红;吴建华;王红果;刘金博;彭巧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不佳的原因,减少和及时解决影响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的问题.方法 分析55例患者进行78次创面负压封闭引流过程中出现影响引流效果的相关因素,包括负压调节不当;引流装置漏气、分泌物堵塞;护士相关知识缺乏,对患者的宣教不到位;引流不畅;敷料干结变硬、引流管选择不当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78次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中,出现VSD材料膨胀、无明显管型25例,半透膜下积液32例,VSD材料呈黄绿色5例,3例患者出现肢体肿胀明显,疼痛加剧.均获及时处理.55例患者住院15~36 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情况良好.结论 减少和及时解决影响VSD效果的相关因素,可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为组织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夏冬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例右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并左侧多根肋骨骨折患者术中的体位摆放

    对1例右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并左侧6~12肋骨多处骨折、双侧液气胸患者,术中先采用60°左侧卧位,行右肩胛骨关节盂下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再采用60°右侧卧位,行左6~9肋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与左侧开胸探查及胸腔引流术.结果手术顺利安全实施,术后3d右肩疼痛缓解,左胸肋疼痛明显;术后18d恢复良好出院.提示针对特殊病情患者,改良标准侧卧位,灵活使用抗压睹喱垫,增加身体受力面积,减轻患侧压力,是保证患者手术顺利安全进行的关键.

    作者:竺永健;胡金梅;万红军;彭珊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术患者接送风险评估及核查

    目的 减少手术患者接送错误,降低患者手术风险.方法 在分析手术患者接送风险环节及失效原因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实施统筹接送、专人接送、共同督查、指定接送单、接送路径与时间.结果 手术延误及交接错误发生率分别由实施前的20.00%、14.67%降低至实施后的1.33%、5.33%,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对手术患者接送风险进行细致评估,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风险评估环节,可降低手术患者风险.

    作者:张代英;何燕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脏不停跳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50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对50例患者均在全麻常温下行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术配合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50例手术使用心脏不停跳技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患者术后心脏功能、自觉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熟悉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心脏不停跳手术配合的特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手术中熟练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惠;王贞;雷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创治疗盘状软骨损伤累及腘肌腱裂孔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胭肌腱裂孔前、后缝合治疗盘状软骨损伤累及胭肌腱裂孔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24例累及胭肌腱裂孔区的外侧盘状软骨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和胭肌腱裂孔前、后缝合,术前指导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采用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采用测量患肢周径的方法评估康复锻炼的效果.结果 患者住院5~7 d,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关节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关节交锁及疼痛症状均消失,McMurray试验及碾磨试验均呈阴性,术后1年治疗效果优良率达91.7%.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胭肌腱裂孔前、后缝合治疗累及胭肌腱裂孔区域的外侧盘状软骨损伤,配合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及积极的功能锻炼,疗效满意,采用测量患肢周径的方法评估康复锻炼的效果,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戴慧;陈志伟;肖昌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诊手术抢救患者输血流程及核对方式的改进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手术患者安全、快速输血流程.方法 多部门协作制定手术室急诊抢救患者输血流程;急诊室首诊护士填写、佩戴有门诊号的腕带并抽血,血库人员优先检验并发血型报告单、发血单.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对患者的姓名及门诊号双重核对后输血.结果 为150例手术患者输血,无1例发生输血差错事故;入手术室后输血等待时间较常规流程缩短17~20 min,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对改进后的输血流程满意率达95.1%和98.3%.结论 改进后的输血流程及姓名加门诊号的双重核对方式安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龚荣花;陆云;王亚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分层次技能大赛对提升护理人员综合技能的作用

    目的 探讨分层次技能大赛对提升护理人员综合技能的作用.方法 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技术成长期,分别设定符合各技术成长阶段和岗位需求的大赛内容.比较实施分层次技能大赛前后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结果 实施分层次技能大赛后,医院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及护士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分层次技能大赛内容体系具有模块化、组合型、递进式的特点,强化了护理人员自我培训意识,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综合技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于雁;王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人体手背掌指关节处静脉逆向穿刺技术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逆向穿刺与顺向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稳定性,评价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逆向穿刺的可行性.方法 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万方数据库,纳入所有关于人体手背掌指关节处逆向穿刺的临床试验,采用RevMan5.1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与相同部位的顺向穿刺比较,逆向穿刺的成功率高于顺向穿刺(OR=4.46,95%CI:2.71~7.32,P<0.01);逆向穿刺药液渗漏发生率低于顺向穿刺(OR=0.26,95 %CI:0.19~0.34,P<0.01).结论 掌指关节处静脉逆向穿刺在穿刺成功率和稳定性上优于相同部位的顺向穿刺,可作为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患者的辅助方法.

    作者:陈延亭;郝玉芳;岳树锦;周芬;刘春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护理包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 研制一种满足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维护需求的护理用品,使临床护士有效地提供安全、方便的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服务.方法 将60例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CVC 10例,PICC 50例)按置管序号单号分为对照组,双号分为观察组,每组CVC置管5例,PICC置管25例.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护理包进行导管维护换药冲洗工作,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维护.结果 观察组导管单次维护时间为(8.56±1.3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5.45±1.69) min (P<0.01);观察组平均花费20元/次,低于对照组(27.93元/次).结论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护理包可明显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效率,降低患者的维护费用.

    作者:李静;丁秋英;王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无陪护病区与普通病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无陪护病区与普通病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无陪护病区290名护士及普通病区29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无陪护病区与普通病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3.3±0.5和3.3±0.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员对同事关系评分高(4.1±0.5,4.0±0.5),对工作回报的评分低(2.6±0.9,2.7 ±0.6).无陪护病区的护理人员对工作负荷评分低于普通病区护理人员(P<0.01),对工作被认可评分高于普通病区护理人员(P<0.01).结论 无陪护病区与普通病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前者工作负荷过重,但工作被认可度高.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性干预与保护,以提高无陪护病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作者:刘凯;许翠萍;赵军燕;徐泽俊;杨雪莹;褚梁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士对医院伦理气氛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士对医院伦理气氛的认知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医院管理部门提高护士伦理气氛认知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伦理气氛认知量表(ECQ)对衡阳市某三甲医院348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伦理气氛认知总均分为81.64±8.20,不同人事关系、第一学历、护龄及月收入的护士伦理气氛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对医院伦理气氛的认知受其月收入、第一学历的影响.结论 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增加护士人员编制,提高薪金待遇,加强在职人员伦理培训,从而提高护士对医院伦理气氛的认知水平.

    作者:陈银娟;申海艳;陈娟慧;段功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儿童呼吸道异物窒息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儿童呼吸道异物窒息的危险因素及相关临床护理与急救配合.提出对父母及儿童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是预防的关键;早期诊断,院前科学急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核心;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培训,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基础.

    作者:刘忠俊;王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624名护理专业本专科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主学习等级评定量表收集资料.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总分为(223.58±29.86)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率均在70%以上;95.83%的学生表示对“自主学习”了解很少,女生自主学习总分高于男生,一年级高于二年级,高职学生高于本科学生(P<0.05,P<0.01).学习资源、学习动机、小组学习和学习习惯均为自主学习的重要预测指标(均P<0.01),能够解释总体变异度的59%.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总体状况较好,但不同性别、年级、学历层次学生间存在一定差异.学校应指导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有效利用学习资源,通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参与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作者:林岑;刘树麟;刘哲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制蝶形约束带在瘫痪患者中的应用

    为了保证瘫痪患者的安全及预防各种并发症,我科通常采用条形约束带将患者固定于轮椅或靠背椅上.此种传统约束方式常使患者不适感增加,有时还因患者重心前移栽倒在地或滑脱,导致意外的发生.鉴此,2011年3月,笔者自制蝶形约束带,并应用于42例瘫痪患者中,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黄发妮;吴本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疼痛手册在Nuss术后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疼痛手册在微创漏斗胸矫形术(Nuss术)后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出院的Nuss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发放疼痛手册并告知填写方法,护士在患者出院次日即开始进行电话回访,指导患者对照手册避免可能导致剧痛的行为,介绍疼痛处理方法,监督体疗锻炼.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体疗锻炼依从性及胸廓矫形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体验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运用疼痛手册能有效促进Nuss术后患者康复,保证胸廓矫形效果.

    作者:王君慧;高利平;董翠萍;汪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职护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中职护生学习倦怠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护理教育、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山东省3所中等职业学校368名护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护生学习倦怠总均分为2.66分;不同性别护生总分、情绪低落及行为不当维度得分,不同学习成绩护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专业兴趣是护生学习倦怠的决定性因素.结论 中职护生学习倦怠呈中等程度,主要表现为成就感低;女生、学习成绩好、对护理专业有兴趣的护生学习倦怠较低.护理院校在培养护生时应结合不同护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其专业兴趣的培养,激发其学习潜能,同时学校应引导护生正确归因,提高护生学业自我效能,以消除其学习倦怠感.

    作者:任竹妮;王爱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