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吴艳云;吴美华
目的 探讨血糖谱记录日志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均按常规行出院指导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血糖谱记录日志进行自我监测.结果 实施3个月后复诊,两组睡前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血糖管理的积极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糖谱记录日志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结构性管理效果.
作者:向慧;胡鹏;陶静;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降低结核病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方法 设计压疮预警管理项目,包括建立压疮三级监控小组,设计预警内容,制定监管制度确保预警管理项目落实.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压疮预警管理项目后临床护理人员压疮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院内压疮发生率及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在全院实施压疮预警管理项目,可降低结核病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
作者:李亚琴;杜巧盈;王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入住CCU 2例女性乳房内下缘1期压疮和2例腋下2期压疮老年患者,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采取百多邦、烫疮油交叉外涂联合吹氧,增进营养等措施.2周后好转,出院1个月后电话随访痊愈.提出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除关注患者骨隆突受压处局部情况外,需关注特殊患者非骨隆突处皮肤状况,如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面部,血压计袖带束缚处,心衰患者乳房与胸壁之间及腋下等,防范压疮的发生.
作者:笃铭丽;王秋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实施综合性中医药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针对病期的中药泡足联合药棒按摩及换药干预.2个疗程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DPN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DPN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行针对病期的中药泡足联合药棒按摩及换药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春玲;陈露;杨传经;陈秋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注射用奥美拉唑(商品名奥西康,国药准字H20059053,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规格40mg/瓶),应用时将奥美拉唑40mg加在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静脉输液中一个通道输奥美拉唑,另一通道输其他液体,当其他液体输毕更换10%葡萄糖溶液(国药准字H43022024,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00mL/瓶)或10%果糖(商品名护川,国药准字H20070285,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无色透明液体,规格250mL/瓶),有少量奥美拉唑会混入其中,30min后10%葡萄糖溶液或10%果糖呈浅茶色,即更换液体.于治疗室继续观察,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变深,直至输液器过滤器处出现沉淀物.
作者:江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构建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以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将200例中风病患者按病区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采用中医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构建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采用该模式对患者辩证分型施护.连续14d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Barthel指数评价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中风病辩证施护模式应用于临床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可作为中医临床护理和研究的借鉴.
作者:李平;牟善芳;刘淑娟;张爱莲;崔霞;包月;商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膀胱冲洗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采用单瓶输液器持续膀胱冲洗过程中的问题,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59例顺利完成膀胱冲洗治疗,2例针头脱出,5例尿管脱出.原因为患者烦躁、针头刺入尿管过浅、固定不牢靠、缺乏专人照护等.针对性处理后均完成治疗计划.结论 加强规范操作和认真照护,不断改进技术,可使膀胱冲洗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崔晶晶;李明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内镜下切除胃巨大间质瘤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13例胃巨大间质瘤患者于全麻下行内镜切除术,术前做好患者、物品及器械的准备;术中准确手术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成功切除巨大间质瘤11例,术中发生大出血2例转外科手术.11例术后4~5d出院;出院后6个月及1年分别发生1例腹腔淋巴结肿大和1例肝脏转移,其余9例随访1年未见转移.结论 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有利于内镜下胃巨大间质瘤切除术的顺利进行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丁霞芬;凌亭生;丁静;陈宇;施瑞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发生垂直位移对给药精度的影响,为制定微量注射泵操作规范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QA-IDS输注设备检测仪检测在1 mL/h、25 mL/h、50 mL/h 3种流速下,微量注射泵依次改变与其输出端之间的垂直位移,经过0m、0.65m、-0.65m,再到0 m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计算流量误差和缺失体积.结果 微量注射泵位移升高时,瞬时流量增大,阶段和全程实际流量高于预测值;位移降低时,瞬时流量减小,阶段和全程实际流量低于预测值.随着流速的提高,流量体积变化相对误差减小.结论 微量注射泵给药时,垂直位移可导致流量波动,较低流速给药时微量注射泵垂直位移更易造成流量改变,采用微量注射泵给药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其垂直位移.
作者:薄其果;张红梅;栾云洋;刘文启;侯艺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提高RICU患者饮食管理质量,避免纠纷.方法 设计饮食告知单,由首诊护士评估患者饮食情况、填写本单,由管床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结果 于2010年1月开始应用至2012年2月,未再发生饮食纠纷.结论 饮食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饮食要求,优化了护患关系.
作者:雷雨利;李红坤;徐云香;覃继红;梁晶晶;张芳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药膳调理联合经络推按操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3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57例子常规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其余三组辅助给予药膳(药膳组,56例),经络推按操(经络组,60例),药膳调理联合经络推按操(联合组,60例).2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四组患者运动试验心电图改变程度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组效果优,对照组效果差.结论 药膳调理联合经络推按操能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简便.
作者:罗玫;杨雨竹;莫凤梅;洪志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表格式护理文件在临床应用中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促进作用.方法 设计表格式护理文件,将护理评估单、术前评估单、高危评估单及护理记录单合并成一份表格,应用于临床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日班护理记录时间由实施前1~2 h减少至10~30 min,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时间由实施前的10~20min减少至1~5min;护士满意度评分从实施前3.99士0.90上升王实施后4.55士0.87;患者满意度评分从实施前3.35士0.60上升到实施后4.75±0.5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四单合一表格式护理文件可减少护士书写护理文件的时间,增加直接护理患者时间,从而提高护急满意度.
作者:龚美芳;金晓红;伍永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为新生儿采集静脉血标本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操作,为达到快速有效采集静脉血标本,减少患儿痛苦,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传统采集静脉血标本方法进行了改进,获得理想效果,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人住新生儿科需行大隐静脉采集血标本的20例新生儿,其中男14例、女6例,胎龄37~42周,体质量2500~4000g,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新生儿脐炎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1例,新生儿肺炎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例.
作者:吴永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干预对内镜下ERCP及EST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胆管结石行内镜下ERCP及EST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术前术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沐足联合穴位按摩疗及芳香疗法.结果 术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血压、心率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中药沐足联合穴位按摩疗及芳香疗法的应用,可降低患者术中焦虑程度,有利于治疗顺利完成.
作者:林瑞华;谢春生;潘慧仁;汤远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液科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预防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血液科79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并存疾病、是否吸烟、置管方式、置管位置、置入静脉、深静脉置管史、置管护士职称、穿刺次数对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静脉炎发生的因素.结果 79例患者共发生12例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5.2%.其中1级、2级静脉炎共占91.7%.9例发生在置管后7d,占75.0%.置管位置是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肘上置管为其保护因素(OR=0.254).结论 置管后7d为血液科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高发期,应加强观察.PICC置管时,应尽量选择肘部以上静脉进行穿刺,以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赵洁;钟小红;李红梅;柴燕燕;姚晶晶;陈敏;高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配制后放置不同时间静脉滴注对静脉炎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静脉滴注溶液为丹参川芎嗪加木糖醇注射液,A组现配现用;B组配制后放置30min应用;C组配制后放置1h应用.结果 连续输液5d后,A、B、C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7%、3.3%、1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制后应尽早应用,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刘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小夜班摆药时,护理人员使用记号笔在塑料或玻璃输液瓶上书写患者姓名、床号、药名等,以加强查对;如因病情变化需更换液体时,输液瓶上因有笔迹而难以处理.鉴此,我们使用洁芙柔消毒凝胶(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清除记号笔油迹,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俊;谭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从付出-获得不平衡(ERI)模型的概念、理论假设、测量及与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可用于测评的工具有付出回报不平衡问卷,护士ERI与其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高度相关.管理者应充分重视护士ERI现状,意识到其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及与职业倦怠、离职意愿的关系,采取措施维护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作者:郭雅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改善肾病血液透析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 将223例肾病行血液透析存在睡眠障碍患者分为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及心虚胆怯型,根据证型行耳穴贴压、中药敷贴及辨证施护.连续8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完成8周干预206例,其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睡眠障碍治疗有效率85.92%.结论 耳穴贴压及中药敷贴联合辨证施护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
作者:荆萍;李红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状况以及两者之问的关系,为制定科学的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中文版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12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的SF-36 8个维度中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活力、心理健康4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均P<0.01),SCL-90因子除强迫、抑郁、精神病性外,其余6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患者SF-36部分维度评分与SCL-90部分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不高,心理健康欠佳,且两者之间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尤其通过扎实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箫音;陈芳;裴大军;石宏伟;梁景煜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