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红霞
老年人隐性心力衰竭因表现复杂且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笔者接诊特殊临床表现的隐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6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射频自凝刀(Radiofrequency ablation)是近年来在妇产科领域兴起的一种新型物理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的治疗,关于其应用于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临床研究报告目前国内尚少见.本研究采用自凝刀和微波两种物理疗法,分别对350例妇女进行治疗,并通过疗效对比,探讨自凝刀技术在治疗宫颈糜烂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小红;王军青;邓瑞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于1998年5月至2004年5月完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一期缝合127例,在围术期护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琴;范素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76岁,高血压病史14年.因头痛、头昏、恶心呕吐3小时就诊,检查血压高达188/100mmHg.患者长期服用卡托普利25mg,3/d,尼群地平10mg,3/d,血压控制在128~142/78~88mmHg之间.2005年7月20日因情绪波动血压不平稳,而加服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1片,1/d,后连测血压3天,2/d,血压均较稳定.7月28日因食欲不振、腹胀,门诊时予口服食母生片2g,3/d,2h后自觉头昏眼花,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喷射样呕吐,即来我所就诊.查体:体温36.7℃,脉搏66/min,呼吸21/min,血压190/100 mmHg,神清,痛苦面容,脸色潮红,全身皮肤潮热,多汗,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肌力、肌张力正常.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21.60U/L,肌酐99umol/L,甘油三酯1.5mmol/L,血糖4.9mmol/L;心电图检查: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初步诊断:高血压(Ⅲ级),予口服硝苯地平10mg,观察1h,症状缓解,血压降至146/84mmHg .第2天上午9时,上述症状再次重复,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同时停服食母生,症状再未出现,连续测血压3/d,共5天血压平稳.
作者:许万兵;吕希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的优势.方法对153例绝经前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做一回顾性分析,其中68例行腹腔镜畸胎瘤剥出术,85例行开腹畸胎瘤剥出术.结果 68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开腹相比,腹腔镜的手术时间较短(P<0.01),术中出血较少(P<0.01);术后肛门排气发生时间较早(P<0.01),术后病率发生率较低(P<0.01),术后住院天数较少(P<0.05).结论对大多数良性畸胎瘤来说,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更有优势.
作者:孙健;邹冬芳;吴国平;江夏;于晓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诊常见病,我部于1997年6月至2002年4月用左旋咪唑加维生素A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采用倍频YAG激光(即KTP-ND:YAG激光,以下简称KTP激光)治疗各种泪道阻塞患者36例,62眼,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德华;毛宏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56岁,湖南衡阳农民.因发热3月余于2005年9月16日入院.患者近3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40.3℃, 持续1~2小时后自行退热,发热前均有畏寒,每日下午1点左右开始又渐升高.无胸痛、心慌、气急、盗汗,偶有咳嗽、咯痰,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频、尿痛,无头痛、偶有四肢酸痛,无皮疹.曾在当地医院门诊检查(具体不详),家属诉检查结果未见异常,予青霉素静滴,口服安乃近、板蓝根、克感敏等未见效.至8月份患者出现纳差、消瘦.既往体健.居住农村集镇,发病前后未至外地,未喂养家禽、宠物.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体温37.4℃,脉搏68/min,呼吸18/min,血压120/70mmHg.皮肤未见红斑及结节,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甲状腺无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68/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未触及肿块,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双肾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测:血常规: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3.27×1012/L、红细胞压积0.31L/L、白细胞数4.84×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07×109)、中性粒细胞0.79、淋巴细胞0.10、单核细胞0.08、嗜碱性粒细胞0.004,血小板179×109/L、未找见疟原虫.血沉80mm/h,尿常规见少量白细胞1~4/HP,AFP、CEA、CA242、CA199正常;肝功能提示谷丙转氨酶48IU/L,白蛋白33g/L,冷凝集试验阴性,肥达反应阴性,血培养2次阴性.甲状腺功能检测示T3 0.67ng/ml,FT3 1.21ng/ml.血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及免疫复合物正常,抗核抗体阴性.胸部X线摄片心肺未见异常.上腹部CT扫描,提示肝右叶小囊肿.骨髓涂片见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未找见疟原虫.外周血及骨髓涂片瑞氏-姬姆萨染色发现有附红体的红细胞占63%,确诊为附红体病(eperythrogoonosis).入院后予庆大霉素16万U静滴,每日1次;双氢青蒿素60mg口服,每日1次.一周后体温降至38℃左右,第2周加口服土霉素0.5g,每日4次.至第2周末体温降至正常,复查外周血涂片附红体降至37%,好转出院.
作者:曾葭;卓安山;闫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拟行骨科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5例,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II组:25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均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P<0.01).CSII组对空腹血糖的控制优于MSII组(P<0.05),术前血糖控制的时间、住院总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MSII组(P<0.01),切口感染率均低于MSII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术前血糖控制时间及住院总天数,低血糖及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减少.因此,CSII用于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比MSII更快速、有效、安全.
作者:谭擎缨;王静;阮芸;阮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23岁,双手手指机器切伤2h入院,切伤部位左手拇指近节中部离断,左示、中、环、小指近节中部离断,右手拇指近节中部离断,右示、中、环、小指近节根部离断,伤口整齐.手术由6名外科医师组成三小组同时对两上肢远、近端进行手术清创.远端组对远端离断指体,彻底清创,找出两侧固有神经、血管及指背静脉并标记,缩短指骨约0.2~0.3cm,纵形克氏针内固定,交与近端组(暂不再植的指体冷藏).近端两组分别待臂丛麻醉成功后,常规清创消毒肢体,找出两侧固有神经、血管及指背静脉并标记.缩短指骨约0.2~0.3cm, 取远端组清创后拇指指体端对端纵形克氏针内固定,缝合骨膜,吻合修复拇长屈肌腱、腱鞘、拇长伸肌腱,行端对端吻合固有动脉、神经和指背静脉,温盐水纱布外敷[1].以同上方法依次再植示、中、环、小离断指体.松止血带查吻合口无漏血,通血良好,患指远端指腹饱满、红润,有毛细血管回充盈反应存在,缝合伤口,纱布包扎,石膏托外固定.术后绝对卧床休息1周,患肢抬高制动、保温、全身抗炎、补液、抗痉挛、抗凝等对症治疗.双手十指完全离断再植全部成活,伤口甲级愈合.4周后取内固定,按医生指导进行手指功能锻炼[2].
作者:刘剑云;范协海;庄凤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腰椎滑脱是由于退行性变、峡部裂、创伤、发育不良及病理性原因造成[1],临床常见,获得持久的稳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目标,近年来由于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腰椎滑脱症手术疗效有很大提高.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05年1月应用SRS(脊柱滑脱复位固定系统)加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松林;顾开宏;王华;朱俊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 PTSD)是指由异乎寻常的痛苦事件引发的精神障碍,是由于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或持久的反应,它能够诱发恐惧、无助或对损伤、死亡威胁反映出的恐怖,间接和直接经受创伤事件发生PTSD、重度抑郁症,惊恐症的危险性增加[1].我院1999年8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1 523例高速公路创伤患者中明确诊断18例PTSD,表现为失语,躁狂, 歇斯底里、抑郁,言语偏激,胡言乱语,持续恶梦、行为异常等精神障碍.本文提出护士及早发现患者的精神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药物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手术中分离肌肉,咬除椎板,触动神经根等操作,对患者可造成强烈的疼痛刺激.如何做到患者无痛,又满足术者手术的要求,我们选择了经T12L1椎间隙穿刺,尾向置管法与连续硬膜外阻滞L1~2和L2~3间隙穿刺头向置管注药法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交锁髓内钉技术是在原有普通髓内钉的基础上,对髓内钉远近端加用交锁的锁钉装置[1].我科从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12例,并在手术前后加强康复护理,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龚进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登岛战役岛上大批伤病员海上后送是对登岛战役岛上作战时节伤病员进行海上后送和救护的保障活动,是整个登岛战役卫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登岛战役岛上作战时节我军跨海后送卫勤保障的任务相当重,由于我军空运力量有限,短期内不可能成为登岛战役岛上伤病员后送的主要力量,海运后送仍是我军未来登岛战役岛上大批伤病员医疗后送的主体.
作者:徐晓莉;刘玉秀;张曙光;郑均;陈国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探讨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血清总IgE在儿童变态反应疾病中的意义及相关性,现将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在我科门诊的13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SPT及血清总IgE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宁宁;孙雨;颜世军;缪东幸;顾继列;胡青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13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1天于2003年11月8日入院.入院检查:T36.6℃、P62/min、BP16/11 kPa,神志清楚,四肢肌力0级,感觉正常,未引出中枢性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症状.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入院2天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逐无自主呼吸,行气管切开和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对症等治疗.
作者:夏铮;王丹;高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晨交班作为病区常规工作之一,已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传统的交班形式因其内容笼统,不能客观、准确、动态地反映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且交班内容千篇一律,不利于护士整体职业能力的提高[1].2002年10月始,我科对晨交班的形式进行改进,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金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进一步做好为广大部队干部医疗服务工作,近14年来我院每年为医疗体系的广大干部进行定期年度体检,对疾病的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05年我们在体检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 377名干部进行了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汪贤臣;徐爱芬;孔梓祥;徐建平;蒋慧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使用降糖药物失当等原因,发生低血糖昏迷者屡见不鲜,且易误诊漏诊,值得引起警惕.现将我们诊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32例的情况作一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钟慧宁;钟潍役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