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成型鸟巢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

胡玉平;霍艳华;陈红;王杰;朱彩云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 成型鸟巢, 喂养, 奶量, 体质量, 护理
摘要:鸟巢是国际上流行的用于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一种方法[1].临床目前基本都采用以衣物或毛巾被等材料临时制作鸟巢,效果难以持续保证.鉴此,我科模拟子宫环境制作一种成型鸟巢,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物压疮模型及压疮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从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压疮模型(缺血损伤模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其他损伤模型)的制备,探讨压疮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认为压疮的发生、发展与炎症介质、生长因子有关,认为可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研究,从而为压疮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雪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黄连液皮肤消毒效果及保存时间的试验研究

    目的 探讨黄连液用于皮肤消毒的效果及保存时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6名急诊科实习护生为试验对象,将黄连液(0.1 g/ml)0.3 ml用于皮肤消毒,然后检测消毒后皮肤的细菌菌落计数,并于消毒液开启后第1、10、20、30、40、50、60天检测黄连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和黄连液的染菌量.结果 消毒液开启后60 d内消毒皮肤的细菌菌落计数及黄连液染菌量均低于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30 d内黄连液抑菌率达99.6%~99.9%.结论 黄连液可用于皮试消毒,且开启后保留30 d抑菌作用仍符合要求.

    作者:江波;张雪;朱莉;陈珠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慢性疼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疼痛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为分阶段对慢性疼痛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11所三甲医院慢性疼痛患者268例,采用疼痛阶段变化问卷(PSOCQ)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疼痛的自我管理行为呈现不同的阶段和型态,依次为思考前期(39.92%)、思考期(45.52%)、行动期(7.84%)和维持期(6.72%).结论 患者慢性疼痛自我管理的行为分阶段逐渐转变,需针对其各阶段不同的疼痛自我管理倾向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张晴;汪晖;黄海珊;朱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电子检查医嘱在送检工作中的应用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医院,服务床位约4 300张,共6栋住院大楼,每天住院患者的检查约1 400例次.中央运输科是医院后勤医疗支持服务中心,全院患者的检查均由中央运输科的运输员完成,其工作内容包括到病房收取检查单、记账、预约、护送患者检查和领取检查报告等.2009年开始全院实行住院患者电子病历系统,对患者的检查医嘱进行信息化管理.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介绍如下.

    作者:陈晓华;王立;陈群;魏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安脱达治疗螨过敏性疾病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总结安脱达治疗螨过敏性疾病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52例屋尘螨脱敏治疗患儿,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查对药物,严格按照规程注射,治疗后密切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共完成免疫注射治疗681例次,发生不良反应117例次(17.18%),其中速发型84例次,迟发型50例次,未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严格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脱敏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焕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行动导向教学在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探究行动导向教学在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名学生随机分成观察组(31人)和对照组(33人).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即在教学前将静脉输液操作分为判断分析、操作处理和病例分析3个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准备,分3次完成实验教学.结果 观察组学生单元考核成绩总分及操作技能得分、选择分析与病例分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判性思维量表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行动导向教学可提高基础护理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李华伟;刘革新;朱秀丽;张爱敏;王敏;张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营养相关指标对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相关指标对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559例年龄≥60岁的消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年龄、卧床时间、疾患状况、消化道反应、人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指标、饮食类型与营养支持途径、每日服用处方药种类及压疮资料,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卧床时间、食欲减退或吞咽困难、血清白蛋白、小腿围、营养支持途径、饮食类型、体质量7项是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为12.932、4.680、3.006、2.677、2.166、1.759和1.407.结论 卧床、营养不良及所导致症状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压疮的促成因素,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不良指标,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发生压疮.

    作者:王艳;陈慧敏;袁芳;蒋德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士长绩效考核的研究进展

    对绩效结构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提出当前我国护士长绩效考核的现状:考核制度的实施情况参差不齐,缺乏理论基础,考核方法、考核主体等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应在绩效结构理论指导下建立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进行实施,以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

    作者:饶艳;黄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与学习动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和学习动力的现状,分析二者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级147名护理本科生.应用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得分为(78.58±26.52)分,学习动力得分为(96.07±31.02)分.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为独生子女、行动主义、信任;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为第一志愿、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需要、学校动力.学习动力与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56~0.95,均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学习动力得分较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城市、非独生子女、高考第一志愿为护理的学生二者得分高于农村、独生、非第一志愿者.护理管理者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延长其学习动力的可持续性,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穆欣;刘玉玲;高焕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安全预警护理流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无痛内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痛内镜安全预警护理流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无痛胃镜、肠镜检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68例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356例)和对照组(3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手术前后的一般健康教育和常规内镜准备;观察组实施无痛内镜安全预警护理流程.结果 两组术中胃内积水情况、肠道清洁、误吸情况,术后头晕、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及满意度、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实施无痛内镜安全预警护理流程能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无痛内镜检查中低血糖、误吸、腹胀等不适反应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侯惠如;闫雅凤;杨晶;刘志英;郝亚静;李谨竹;许艳;江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耳贴配合通腑合剂保留灌肠解除化疗患者便秘

    目的 探讨耳贴配合通腑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化疗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化疗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照常规鼓励患者多饮水并进行饮食调理,每日饮水1 500~3 000 ml;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缓泻剂治疗,观察组给予耳贴(1次/3 d)加通腑合剂保留灌肠(1次/d).结果 两组便秘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耳贴配合通腑合剂保留灌肠能有效解除化疗患者便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翠琴;杨小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网络访视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网络访视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3例).观察组建立一个患者QQ群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网络访视,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治疗护理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后3个月、6个月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网络访视,可促进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并促进患者血糖达标.

    作者:肖玉叶;邓暑芳;黄红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应用旧血压计袖带固定偏瘫患者上肢

    偏瘫和昏迷患者在转运前如固定不当,搬运时肢体管理不好,尤其是在担架上下楼梯或入座轮椅后行进中,由于患者肢体不能受自我意识的控制,又因重力的影响而随意摆动,可能碰伤患者的肢体.为此,笔者采用旧血压计袖带和钥匙扣做成固定带,将患者肢体固定于胸前或腰部,提高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介绍如下.

    作者:罗丽华;胡家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建立院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对日常护理风险进行预警监控及有效干预,从而减少院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对新入院患者及在院患者进行评估、录入,系统根据住院患者日常风险预警指标及护理单元风险指标自动评估后分类,再根据分类实施分级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实施2年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人数逐年增加,而发生情况逐年减少.结论 院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明显提升,能广泛引起护理管理者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对保证护理安全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输液瓶口贴用于肝素帽保护

    静脉留置针肝素帽消毒与封存方法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以往临床采用5%碘伏与安尔碘消毒肝素帽3次,再用无菌纱布保护肝素帽,但纱布容易脱落.为了更好地保护肝素帽,笔者2009年10月开始用一次性医用输液瓶口贴替代无菌纱布,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黄冰;张玲;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人员胜任力培养的研究进展

    简述胜任力的定义与内涵以及胜任力模型的基本理论,对胜任力在护理专业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培养护理人员胜任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作者:马玉萍;康海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血管内科危重患者量化评分指标的构建

    目的 构建心血管内科危重患者量化评分指标.方法 用德尔菲法对30位专家进行3轮函询,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反馈的数据进行集中程度、协调程度、权威程度的统计与评价.结果 3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其权威系数为0.92~0.96,协调系数0.29~0.50,终确立的评分指标包括心血管内科危重患者临床评分和护理评分指标共54项.结论 专家的代表性较强,积极性较高,权威性、协调性较好,初步构建了适用于心内科危重患者量化评分指标.

    作者:张艳菊;李秋洁;高学琴;吕冬梅;赵振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膜透析患者心理调节过程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患者心理调节的过程和体验,以探讨帮助其保持良好心态的方法.方法 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10例HAMD抑郁量表总评分≤17分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受访患者的心态调节过程分为确诊时的心态、心态的调整、良好心态的维持,将其心态调节过程整理后形成初步的概念框架.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鼓励其采用多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放松心情,使其能尽快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作者:李晴;周婷婷;王青尔;李韬彧;俞雨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集中培训在护士长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目的 探索提高护士长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方法 每月组织护士长进行1次集中培训,围绕护理管理、人文素养、心理健康、临床护理、护理科研等方面进行授课.结果 2008年授课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5.66分;认为集中培训收获很大者占40.51%,有收获者占55.56%,收获不大者占3.93%.2009年授课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5.76分;认为集中培训收获很大者占38.04%,有收获者占58.38%,收获不大者占3.58%.结论 对护士长的素质、管理能力集中进行综合培养,可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护理队伍建设.

    作者:周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难治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的护理

    对3例难治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足量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及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同时,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结果 用药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均好转出院.提出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血浆置换及输血护理,尤其是药物的观察护理能保证难治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晓霞;张小咏;姜利;李敏;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