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技
对48例中重度肾积水新生儿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患儿切口均一期愈合,吻合口畅通;术后置引流管1~2 d,留置尿管5~7 d,术后1~2 d肠胃功能恢复,术后10~12 d出院.提出手术室护士准确核对患儿、注意皮肤的保护、正确摆放体位,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和新生儿病情变化,根据手术步骤正确传递所需器械,选择合适型号与材质的缝线与支架管,对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与吻合口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患儿手术顺利、安全渡过手术期的保证.
作者:袁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凸面底盘和腰带加压对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早期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将26例肠造口后早期皮肤黏膜分离患者分为干预组(14例)与对照组(12例).对照组应用平面底盘和透明造口袋,干预组应用凸面底盘和腰带加压进行护理.结果 干预组出现造口内陷3例,无造口狭窄发生,对照组分别为6例和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凸面底盘加腰带的加压固定能有效减小分离处皮肤和黏膜间隙的距离,有利于防止粪便渗入创面,且能缩短分离愈合时间.
作者:孙学珍;余光艳;李琴;张夏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护理管理专家对护理质量评价现状的看法,并初步筛选关键指标,为制定规范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开放性、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2名护理管理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应用现象学分析法和比例法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质量评价现状析出6个主题;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中,共获得结构指标8个,过程指标23个,结果指标6个.结论 现存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已不能适应临床护理专业的发展需求,亟待创建一套可量化、可操作的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体系;护理管理专家更加关注具有护理特异性、彰显护理专业内涵的指标.
作者:田梅梅;段霞;施雁;毛雅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治疗压疮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72例Ⅱ、Ⅲ期压疮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观察组38例(压疮58处)和对照组34例(压疮48处).两组均行常规清创,观察组将龙血竭胶囊粉末洒在创面上后涂百多邦软膏,每日1次;对照组每日上午用50%葡萄糖注射液5 ml浸湿无菌纱布覆盖创面,下午用庆大霉素2 ml浸湿无菌纱布覆盖创面.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百多邦联合龙血竭换药治疗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去除坏死溃烂组织,有利于压疮愈合.
作者:陈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超声引导胸腔穿刺术能准确定位,穿刺成功率高,且抽液彻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原孔巾没有探头放置袋和监测孔,监测时要将孔巾掀开,由于整个操作过程要频繁使用,超声探头无处放置,容易污染无菌区域.为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11月我科对超声引导胸腔穿刺术孔巾进行改进,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肖家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高危及肥胖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的安全性.方法 将40例行PCNL的高危及肥胖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取传统的俯卧位;观察组取腰肋悬空仰卧位,即于患侧肩部、臀部分别用3L水袋或气囊垫高14~18 cm,使患侧腰肋部悬空.结果 观察组PCNL耐受性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腰肋悬空仰卧位用于高危及肥胖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作者:钱卫红;张德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灌注式肠道测压导管的改良、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灌注式肠道测压导管的开口部位进行改良,通过灌注法和充气气囊来完成各段肠道同步检测.结果 共检测患儿2 020例,均顺利完成检测,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先天性巨结肠诊断准确率达98.02%.结论 改良后的灌注式肠道测压导管可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者:高利平;郭先娥;游倩;万晓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互联网用于孕妇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4周的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怀孕期间营养知识等10个孕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利用互联网对孕妇实行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刁瑾薇;俞文敏;尹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4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倒置并挤压茂菲式滴管至液体达滴管的1/2~2/3时,转正滴管逐渐放低左手至气体排出;观察组采用改良法进行排气,即左手持输液管尾端平齐操作者腰部,右手挤扁茂菲式滴管后放松,待液体吸入滴管内1/2~2/3时,控制开关的松紧排除气体.结果 两组排气时间、一次排气成功率、排气损耗液体量及小气体进入血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改良法排除输液管内空气节约时间,减少液体浪费,降低输液风险,提高排气成功率.
作者:罗雪莲;肖慧珍;石莉芬;成端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外科治疗6例硬脊膜动静脉瘘导致脊髓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6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其中3例选择血管内治疗方法封闭动静脉瘘口,3例选择显微手术夹闭瘘口;术前尽早完善相关检查以确诊,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抗凝、扩容等特殊治疗的护理配合,严防并发症发生.结果 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好转出院.结论 针对患者临床表现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疗效.
作者:汪沁芳;曾莹;陈莺;阮亚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减少配制多西他赛注射液产生的泡沫及吸净后瓶内残余药量.方法 传统法将多西他赛注射液从冰箱取出,带包装盒横向(瓶身与操作台平行)放置于操作台,再注入对应溶剂,放置5 min待药液溶解后抽取药液;改进法将多西他赛注射液从冰箱取出后直立放置5 min,沿瓶壁缓慢注入对应溶剂,待药液完全溶解再向瓶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1 ml,放置5 min后抽取药液.结果 改进法药液溶解后瓶内泡沫高度及吸净药液后瓶内残余药量显著少于传统法(均P<0.01).结论 直立放置多西他赛,将溶剂顺瓶壁缓慢注入,溶解后加入0.9%氯化钠溶液1 ml,可以使多西他赛溶解更彻底,降低药液黏稠度,减少残余药量.
作者:王淑红;陈黎黎;陈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新疆地区造口患者院外延续护理的运作模式,提升出院造口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从造口相关科室选择3名护理骨干,对154例出院造口患者采取电话随访、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教育、开设造口护理专科门诊的方式开展院外延续护理.结果 出院1年后,患者造口相关知识、态度及其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出院前;常见造口并发症低于出院前.96.11%患者对院外延续护理服务满意.结论 院外延续护理可提高新疆地区造口患者的认知水平和生存质量,降低造口远期并发症.
作者:王晓凤;魏苏艳;侯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对1例严重多发伤术后并发肠漏患者进行精心护理,针对患者12根管道,采取标识管道、制定引流护理记录单;对肠漏冲洗采用自制多套管吸引、保持合适压力等措施;做好胆汁回输及基础护理等.结果 患者恢复良好.提出肠漏虽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但护理人员需在实践中针对个体患者不断改进和总结,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钟小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小儿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经口气管插管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电动牙刷刷洗及负压吸引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棉球行口腔护理.结果 观察组牙菌斑、口腔异味、口腔残留物发生率及口腔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口腔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棉球擦洗法.
作者:张俐;陈玲;匡飘飘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对50例纵隔肿瘤待查患者应用支气管超声内镜行纵隔淋巴结活检术,手术历时15~60 min,患者均平安返回病房.提出护士需掌握新技术的优点和步骤,针对性做好术前指导,充分准备用物及仪器设备;术中密切配合,做好安全护理;术后注重仪器的维护及保养,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推动微创手术的发展.
作者:谭红梅;邹丽娟;黄绿香;卢艳霞;邓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压力泵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双下肢股四头肌舒缩及踝泵运动、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观察组术后即采用压力泵进行双下肢的间歇充气加压.结果 观察组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5%;对照组10例,发生率为25.0%.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压力泵对妇科大手术患者下肢提供动态梯度压力,可显著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黄小红;谌丰;李丽娟;洪华;刘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hare with readers the beginning of my journey to study patient safety and care quality in hospital settings with a focus on inpatient falls. Studying patient safety and care quality can be overwhelming because of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is subject and the many gaps that must be addressed to move nursing science forward. I used a graphic method,concept mapping,to capture my research journey. Data sources used in my program specific to inpatient falls for adults in hospital inpatient care include:(1) publicly available datasets;(2) published legal cases;(3) archived hospital data;(4) surveys;and (5) interviews,focus groups,observation,and field studies. I have summarized a series of my studies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ing staff's response time to call lights and the prevalence or occurrence of inpatient falls in acute hospital settings. These studies illust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 line of research on inpatient falls. Finally,I discuss the pivotal points in pursuing this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 To sustain the persistence and resilience on this journey requires passion for the subjects of patient safety and care quality.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患者施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MOM-HRA)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7例因PVNS行滑膜切除加MOM-HRA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重点进行术前功能指导、术后专科护理、功能锻炼和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7例患者随访12~20个月,髋关节疼痛基本缓解,Harris评分提高,均未发生股骨颈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MOM-HRA手术治疗PVNS患者的疗效满意,护理重点是重视并发症的预防,正确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
作者:胡艳;雷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药熏蒸是祖国医学传统的外治方法,倒悬疗法是指人体处在脚高头低的逆向体位,使脊柱充分拉伸,从而达到脊柱平衡,竖脊肌松弛,神经机械压迫、粘连得以松解.2008年我科设计出多功能倒悬牵引熏蒸床,可使患者在倒悬体位下同时进行熏蒸与牵引,介绍如下.
作者:舒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质量.方法 运用术前护士自查、科室质控组检查、手术室护士核查的三方考核管理模式,对择期手术术前准备质量进行管理.结果 实施三方考核前、后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缺陷率分别为2.4%、0.6%.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三方考核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刘红;薛菊兰;刘芸;李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