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谭丽君;赵伟;王威
介绍3例盆腔恶性肿瘤术后输尿管阴道瘘的护理经验.2例患者输尿管阴道瘘获得治愈;1例因肿瘤未控制而恶化,但患者局部护理到位,未出现会阴部恶臭及尿液性皮炎等表现.提出加强会阴部清洁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癌痛护理是其要点.
作者:俞丽萍;卿冬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对1例鼻腔鼻窦软骨肉瘤患者行大冠状切口面下掀翻手术治疗,术中出血1 200 ml,肿瘤完全切除,患者术后15 d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提出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一般护理、负压引流护理、眼部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其护理要点.
作者:梁晶;吕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对1例严重多发伤术后并发肠漏患者进行精心护理,针对患者12根管道,采取标识管道、制定引流护理记录单;对肠漏冲洗采用自制多套管吸引、保持合适压力等措施;做好胆汁回输及基础护理等.结果 患者恢复良好.提出肠漏虽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但护理人员需在实践中针对个体患者不断改进和总结,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钟小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4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健康教育可提高教育效果.
作者:付琼;杨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小儿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经口气管插管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电动牙刷刷洗及负压吸引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棉球行口腔护理.结果 观察组牙菌斑、口腔异味、口腔残留物发生率及口腔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口腔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棉球擦洗法.
作者:张俐;陈玲;匡飘飘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高危及肥胖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的安全性.方法 将40例行PCNL的高危及肥胖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取传统的俯卧位;观察组取腰肋悬空仰卧位,即于患侧肩部、臀部分别用3L水袋或气囊垫高14~18 cm,使患侧腰肋部悬空.结果 观察组PCNL耐受性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腰肋悬空仰卧位用于高危及肥胖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作者:钱卫红;张德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甘特图在护理质量垂直质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方法 确定护理质量控制的项目内容和进度,根据甘特图的原理,绘制三级管理人员的质控项目检查的计划图表.结果 89.7%管理者评价非常满意,10.3%比较满意;护理质量检查综合平均分由实施前的90.3分提高到96.7分,患者满意度由86.0%提高到98.8%.结论 应用甘特图能提高护理管理的实效,体现管理的计划性、有序性,从而增强管理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
作者:谢卫;曾等娣;盛传玲;曹春凤;蒋群;张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型患儿术前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5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10 d至11个月)分为对照组108例和观察组145例.对照组术前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3~5 d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前全面评估、制定术后观察重点计划,做好药物治疗护理,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准确调整参数及预防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肺不张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术前应用及配套护理有利于稳定患儿的心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海霞;谭丽君;赵伟;王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确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居家护理服务指标体系框架.方法 采用Delphi法对25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问卷后设置开放性问题,进一步了解专家对表中未提及内容的意见和建议.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应答率分别为96.0%、100.0%;专家的权威系数均值为0.814;2轮调查后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72~0.356;形成了由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38项三级指标组成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居家护理服务指标体系框架.结论 专家合作程度及权威程度高,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所形成的指标体系框架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和可操作性,但仍需在社区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作者:蒋小剑;何国平;贺爱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降低高危药物输液外渗致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方法 应用根源分析和纠正措施的方法对14例高危药物(细胞毒性、高渗性、血管收缩性、阳离子、强酸性、强碱性药物)输液外渗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案例进行分析,查找近端原因,挖掘根本原因,针对性制定预防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流程图和外周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的注意事项和外渗后处理方法指引,并应用于高危药物输液患者.结果 护理干预后,护士输注营养药物和细胞毒性药物时,选择输液工具和穿刺部位正确率有所提高;干预前发生高危药物外渗致组织坏死2例,干预后为0.结论 提供规范的预防输液外渗和外渗后处理的指引,加强对临床护士预防高危药物外渗的教育和输液安全管理,可防止高危药物外渗致组织坏死.
作者:毛惠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鼻窦炎术后鼻腔冲洗方式及效果.方法 根据鼻窦炎术后恢复3个阶段的特点,分别采用脉冲式冲洗法、手动式和喷雾式冲洗方法.结果 第一阶段能减少鼻腔分泌物,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促进黏膜开始再生和上皮化.第二阶段减少鼻腔分泌物,湿润鼻腔,促进黏膜再生和上皮化扩展,预防并发症和二次感染.第三阶段减少鼻腔分泌物,使黏膜薄且光滑,骨壁在黏膜紧密覆盖下清晰显示,窦口通畅.结论 鼻窦炎术后分阶段采用不同的冲洗方法,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江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对69例气管插管困难患者在视频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成功,无一例因护理配合不当出现并发症.提出术前做好用物准备,对患者气管插管困难进行预测及判断患者有无寰椎关节运动受限或张口异常,针对性做好应对措施;术中熟练操作步骤,密切配合,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可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损伤、增加安全性.
作者:华薇;周亚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自制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肛周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49例低位直肠癌择期行Miles术术后发生肛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置入普通橡胶引流管引流,观察组(25例)使用自制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发热时间、肛门下坠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Miles术后肛周感染患者应用自制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可以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杜娴;曾静;陶小红;李小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从急诊疼痛预检分诊护士资质、预检分诊记录,疼痛分级评估工具以及分诊护士疼痛管理等方面介绍新加坡医院急诊科对疼痛患者的管理方法.新加坡医院通过疼痛管理协议,允许分诊护士在对疼痛患者进行详细的预检分诊记录、细致的分级评估后,对部分疼痛患者采取及时、快速的镇痛措施,大大缩短了患者的诊治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我国急诊护理工作者借鉴.
作者:曾艳;黄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护理管理专家对护理质量评价现状的看法,并初步筛选关键指标,为制定规范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开放性、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2名护理管理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应用现象学分析法和比例法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质量评价现状析出6个主题;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中,共获得结构指标8个,过程指标23个,结果指标6个.结论 现存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已不能适应临床护理专业的发展需求,亟待创建一套可量化、可操作的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体系;护理管理专家更加关注具有护理特异性、彰显护理专业内涵的指标.
作者:田梅梅;段霞;施雁;毛雅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灌注式肠道测压导管的改良、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灌注式肠道测压导管的开口部位进行改良,通过灌注法和充气气囊来完成各段肠道同步检测.结果 共检测患儿2 020例,均顺利完成检测,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先天性巨结肠诊断准确率达98.02%.结论 改良后的灌注式肠道测压导管可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者:高利平;郭先娥;游倩;万晓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对3例肾移植术后成功妊娠患者进行随访监护和围生期护理,结果均顺利分娩,分娩后随访1年.2例分娩后移植肾功能正常,1例妊娠期肾功能异常,产后3个月恢复正常,但患者产后自行停免疫抑制剂,于产后2年移植肾失功行二次肾移植术,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提出根据妊娠不同阶段结合肾移植术后特点进行监护随访、心理护理指导;对患者的妊娠时机选择、日常生活、免疫抑制剂调整进行指导,加强对妊娠后肾功能、血压、血糖、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和监护;产后进行健康教育和随访,可保证母婴平安.
作者:贺艳君;夏菊梅;赵庆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压力泵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双下肢股四头肌舒缩及踝泵运动、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观察组术后即采用压力泵进行双下肢的间歇充气加压.结果 观察组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5%;对照组10例,发生率为25.0%.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压力泵对妇科大手术患者下肢提供动态梯度压力,可显著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黄小红;谌丰;李丽娟;洪华;刘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术前访视可减轻患者恐惧心理,缩短护患距离,同时也可以了解患者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情况,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充分的生理和心理保障.2009年始,我院在原有的访视内容上又结合标准手术体位示意图卡,使访视内容和模式更加直观和生动,介绍如下.
作者:杨明招;范美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总结145例颅后窝肿瘤行颅后窝骨瓣成形术术后发生颅内血肿、肺部感染、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与皮下积液的护理经验.提出实施预见性护理和加强高危时段病情观察是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田丰;鲜继淑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