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造口患者的院外延续护理

王晓凤;魏苏艳;侯铭

关键词:造口, 新疆地区, 院外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 满意度, 电话随访, 网络健康教育, 造口护理专科门诊
摘要:目的 探索新疆地区造口患者院外延续护理的运作模式,提升出院造口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从造口相关科室选择3名护理骨干,对154例出院造口患者采取电话随访、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教育、开设造口护理专科门诊的方式开展院外延续护理.结果 出院1年后,患者造口相关知识、态度及其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出院前;常见造口并发症低于出院前.96.11%患者对院外延续护理服务满意.结论 院外延续护理可提高新疆地区造口患者的认知水平和生存质量,降低造口远期并发症.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特图在护理质量控制垂直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甘特图在护理质量垂直质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方法 确定护理质量控制的项目内容和进度,根据甘特图的原理,绘制三级管理人员的质控项目检查的计划图表.结果 89.7%管理者评价非常满意,10.3%比较满意;护理质量检查综合平均分由实施前的90.3分提高到96.7分,患者满意度由86.0%提高到98.8%.结论 应用甘特图能提高护理管理的实效,体现管理的计划性、有序性,从而增强管理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

    作者:谢卫;曾等娣;盛传玲;曹春凤;蒋群;张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刺与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与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针刺与穴位敷贴.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与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姚康群;李良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灌注式肠道测压导管的改良及应用

    目的 探讨灌注式肠道测压导管的改良、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灌注式肠道测压导管的开口部位进行改良,通过灌注法和充气气囊来完成各段肠道同步检测.结果 共检测患儿2 020例,均顺利完成检测,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先天性巨结肠诊断准确率达98.02%.结论 改良后的灌注式肠道测压导管可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者:高利平;郭先娥;游倩;万晓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大冠状切口面下掀翻术治疗鼻腔鼻窦软骨肉瘤患者的护理

    对1例鼻腔鼻窦软骨肉瘤患者行大冠状切口面下掀翻手术治疗,术中出血1 200 ml,肿瘤完全切除,患者术后15 d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提出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一般护理、负压引流护理、眼部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其护理要点.

    作者:梁晶;吕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盆腔恶性肿瘤术后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护理

    介绍3例盆腔恶性肿瘤术后输尿管阴道瘘的护理经验.2例患者输尿管阴道瘘获得治愈;1例因肿瘤未控制而恶化,但患者局部护理到位,未出现会阴部恶臭及尿液性皮炎等表现.提出加强会阴部清洁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癌痛护理是其要点.

    作者:俞丽萍;卿冬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硬脊膜动静脉瘘致脊髓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外科治疗6例硬脊膜动静脉瘘导致脊髓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6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其中3例选择血管内治疗方法封闭动静脉瘘口,3例选择显微手术夹闭瘘口;术前尽早完善相关检查以确诊,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抗凝、扩容等特殊治疗的护理配合,严防并发症发生.结果 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好转出院.结论 针对患者临床表现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疗效.

    作者:汪沁芳;曾莹;陈莺;阮亚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士分层级能力培养模型的构建

    目的 构建护士分层级能力培养模型,为合理培养各层级护士提供依据.方法 在总结相关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献分析和讨论,构建护士分层级能力培养模型.结果 护士分层级能力培养模型包括新护士、通科护士、专科护士和护理顾问4个能力进阶层级和学校教育、临床实践、专科培训3种培养方式.结论 该模型为我国护士的分层级培养提供了路径,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作者:樊落;席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前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型患儿术前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5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10 d至11个月)分为对照组108例和观察组145例.对照组术前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3~5 d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前全面评估、制定术后观察重点计划,做好药物治疗护理,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准确调整参数及预防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肺不张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术前应用及配套护理有利于稳定患儿的心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海霞;谭丽君;赵伟;王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支气管超声内镜下纵隔淋巴结活检术的手术配合

    对50例纵隔肿瘤待查患者应用支气管超声内镜行纵隔淋巴结活检术,手术历时15~60 min,患者均平安返回病房.提出护士需掌握新技术的优点和步骤,针对性做好术前指导,充分准备用物及仪器设备;术中密切配合,做好安全护理;术后注重仪器的维护及保养,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推动微创手术的发展.

    作者:谭红梅;邹丽娟;黄绿香;卢艳霞;邓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用手术切口压迫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对于术后伤口,常需要使用压迫装置以促进伤口愈合、使伤口整齐美观,并有效防止伤口出血、渗液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设计了一种经济实用的多用手术切口压迫装置,自2009年10月应用至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收集用过的3L袋(上海曹杨医药用品厂生产的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清洗晾干备用.取医用无纺布及医用药棉缝制成和3L袋大小相同的双层加棉回返型棉布袋,在棉布袋的2个宽边各缝制长150 cm、宽5 cm无纺布条即可.

    作者:何乾峰;黄琳琳;史金凤;杨小林;仲月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视频喉镜引导困难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

    对69例气管插管困难患者在视频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成功,无一例因护理配合不当出现并发症.提出术前做好用物准备,对患者气管插管困难进行预测及判断患者有无寰椎关节运动受限或张口异常,针对性做好应对措施;术中熟练操作步骤,密切配合,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可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损伤、增加安全性.

    作者:华薇;周亚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生儿中重度肾积水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对48例中重度肾积水新生儿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患儿切口均一期愈合,吻合口畅通;术后置引流管1~2 d,留置尿管5~7 d,术后1~2 d肠胃功能恢复,术后10~12 d出院.提出手术室护士准确核对患儿、注意皮肤的保护、正确摆放体位,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和新生儿病情变化,根据手术步骤正确传递所需器械,选择合适型号与材质的缝线与支架管,对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与吻合口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患儿手术顺利、安全渡过手术期的保证.

    作者:袁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商测评用于胃癌患者健康教育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的健商及健康教育需求,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提高患者维护健康、恢复健康能力的作用.方法 对100例择期手术的胃癌患者于入院时进行健商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评价患者的健商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然后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采用针对性健康教育.结果 胃癌患者入院时与健康教育3个月后健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引入健商理念,考虑患者的实际愿望与需求,结合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制订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有助于提高胃癌患者的健商.

    作者:龚蕴珍;戈蕾;赵芳;任彩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理管理专家筛选护理质量关键指标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管理专家对护理质量评价现状的看法,并初步筛选关键指标,为制定规范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开放性、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2名护理管理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应用现象学分析法和比例法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质量评价现状析出6个主题;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中,共获得结构指标8个,过程指标23个,结果指标6个.结论 现存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已不能适应临床护理专业的发展需求,亟待创建一套可量化、可操作的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体系;护理管理专家更加关注具有护理特异性、彰显护理专业内涵的指标.

    作者:田梅梅;段霞;施雁;毛雅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改良Prolift术治疗女性盆底缺陷的护理配合

    对35例盆底缺陷患者行改良Prolift术,术前充分评估患者身心状况;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结果 3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提出术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熟知局部解剖及手术步骤,物品准备充分,妥善安置手术体位,认真做好植入物Gynecare Prolift修复网片的查对核实记录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手术配合的要点.

    作者:汪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西他赛注射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目的 减少配制多西他赛注射液产生的泡沫及吸净后瓶内残余药量.方法 传统法将多西他赛注射液从冰箱取出,带包装盒横向(瓶身与操作台平行)放置于操作台,再注入对应溶剂,放置5 min待药液溶解后抽取药液;改进法将多西他赛注射液从冰箱取出后直立放置5 min,沿瓶壁缓慢注入对应溶剂,待药液完全溶解再向瓶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1 ml,放置5 min后抽取药液.结果 改进法药液溶解后瓶内泡沫高度及吸净药液后瓶内残余药量显著少于传统法(均P<0.01).结论 直立放置多西他赛,将溶剂顺瓶壁缓慢注入,溶解后加入0.9%氯化钠溶液1 ml,可以使多西他赛溶解更彻底,降低药液黏稠度,减少残余药量.

    作者:王淑红;陈黎黎;陈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防渗漏标本袋的设计与应用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肾上腺恶性肿瘤切除等手术技术已相当成熟,但近年术后随访发现腹腔镜下恶性肿瘤根治后有局部复发倾向[1].其原因可能有:术者分离组织时致肿瘤破裂直接种植;气腹介质CO2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与转移;标本袋破裂或渗漏等.目前使用的标本袋一种为软性聚乙烯材料(即塑料)腔镜手术标本袋,防渗漏却不耐拉,从微创切口取出标本时易将袋体拉破,致肿瘤种植;另一种为布质标本袋,耐拉却不防渗漏,从微创切口拉出标本时,标本受到过度挤压致肿瘤细胞通过尼龙布缝隙渗漏到周围组织,致肿瘤细胞种植.鉴此,我科结合原用两种标本袋的优点对布质标本袋进行改进,并于2009年2月应用于58例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贺吉群;曹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鼻窦炎术后患者分阶段鼻腔冲洗

    目的 探讨鼻窦炎术后鼻腔冲洗方式及效果.方法 根据鼻窦炎术后恢复3个阶段的特点,分别采用脉冲式冲洗法、手动式和喷雾式冲洗方法.结果 第一阶段能减少鼻腔分泌物,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促进黏膜开始再生和上皮化.第二阶段减少鼻腔分泌物,湿润鼻腔,促进黏膜再生和上皮化扩展,预防并发症和二次感染.第三阶段减少鼻腔分泌物,使黏膜薄且光滑,骨壁在黏膜紧密覆盖下清晰显示,窦口通畅.结论 鼻窦炎术后分阶段采用不同的冲洗方法,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江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三方考核管理模式提高择期手术术前准备质量

    目的 提高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质量.方法 运用术前护士自查、科室质控组检查、手术室护士核查的三方考核管理模式,对择期手术术前准备质量进行管理.结果 实施三方考核前、后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缺陷率分别为2.4%、0.6%.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三方考核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刘红;薛菊兰;刘芸;李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同步双管更换特殊药物的研究

    目的 减少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更换盐酸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特殊药物时生命体征的波动以及输液管气泡的发生.方法 将100例使用特殊药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更换特殊药法,观察组使用同步双管换药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心率、动脉血压波动阳性发生率及输液管气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更换特殊药物时采用同步双管接药法,可明显减少心率、动脉血压波动以及输液管气泡发生.

    作者:颜婷;王显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