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硕;赵雪红;陈洁;张贺;胡峰
临床采集的血标本一般放在试管架或改进的标本架上[1],因其为开放式,在运送途中容易倾倒,导致标本损坏.我科利用塑料收纳盒自制血标本收集盒,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基础护理有效实施的管理措施.方法 针对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的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患者拒绝(75.75%)、护理决策问题(11.08%)、护士对全面落实基础护理认识不到位(6.74%)及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6.43%);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实施5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15项(17项中除外床上移动和安全管理)基础护理除整理床单位、床上用便器、尿管护理3项外,另12项落实率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经过调查研究后制定的针对性管理措施可有效解决基础护理落实中的难点,提高基础护理落实率.
作者:肖书萍;李小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收集364名实习护生的实习感想,以其实习感想中的描述为文字资料,参考扎根理论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质性归纳式分析.荻取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有信赖关系的建立(4个种概念)、知识技能的传授(4个种概念)、护理行为的展示(5个种概念)3个类概念和13个种概念.提出临床护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可为护生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实习环境,为护生学习护理知识、掌握护理技能、培养职业情感奠定基础.
作者:赵杰刚;陈士芳;李转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对1例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患者给予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患者住院8d,自觉双下肢无力症状减轻,能缓慢自行行走,头痛稍好转,顺利出院.提出加强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做好记忆力训练;加强安全护理,保障患者安全,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居媛媛;许梅;蒋紫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阐述了自我管理的定义、理论基础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任务,描述了目前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作者:周志红;严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方法 将住院期间需静脉输液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静脉用药统一由治疗护士在治疗室净化台配置,静脉用药配置后对照组在治疗室插好输液器,观察组在病房于患者静脉穿刺前插输液器.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输液反应,治疗期间仅3例患者(对照组2例,观察组1例)出现沿穿刺静脉走向皮肤发红,未作特殊处理,第2天症状消失;输液器使用数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空气细菌菌落数治疗室与病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穿刺前在病房插输液管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可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萧蕙;何文芳;杨雯荔;李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的要求,护理部自行设计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将病区交叉检查,护士长夜查房,病区护士长、组长及责任护士查出的护理问题记录在此本上,并每月召开持续护理质量分析会,对现存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列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持续质量改进记录本应用后,病区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应用前,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应用前(P<0.01).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记录本的使用,能激发各层级护士质量管理的潜能,提高护士参与管理的能力,保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作者:雷丽婵;黄敏清;陈玉娣;潘锡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舒适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利于对护士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教育,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舒适认知情况调查表对某三级医院311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舒适认知的总分为65.88士12.32,按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心理舒适要求、生理舒适要求、舒适理论及社会精神舒适要求认知;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科室护士对舒适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护士对住院患者舒适要求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及科室对护士的舒适认知有影响.有必要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对临床护士特别是新毕业护士进行舒适护理相关知识的教育,从而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侯岩芳;冯亚新;张丽;崔晓宁;赵爱萍;周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心灵关怀护理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134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68例和干预组6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灵关怀护理,即在科室建立心灵关怀驿站,由8名专业人员及30名志愿者对患者开展心灵关怀护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心灵关怀护理能有效地缓解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优化其应对方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戴叶花;侯爱和;瞿舒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1例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并发各系统疾病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或硼替佐米治疗.同时加强用药护理,针对各系统症状及并发症进行对症护理.结果 30例患者住院4~11 d好转出院,1例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结论 对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实施有效的对症护理措施,对控制病情,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薇;赵闽;沈燕;凌疆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为有效提高和改善我国公众的营养状况,在尊重我国国情、整合现有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公众营养改善工作模式.该模式包括公众营养健康管理的实施过程、保障系统、协作系统以及服务对象和相关内容.
作者:张慧敏;刘小玲;李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新生儿病房是一个无陪伴病区,临床常采用腕带、床头卡等方式对患儿进行身份标识及安全核对,临床工作发现,患儿家长对此种身份识别与身份确认方式心存疑虑.为提高患儿家长的信任度,2010年2月,我院自行设计了新生儿身份确认单,以患儿出入院时脚印的识别来确认其身份,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胡菊英;吴之宇;程山姿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所致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发病6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检治疗,观察并发症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发生溶检并发症的2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24例患者住院治疗3~29 d,平均16.5d.1例脑出血患者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 加强溶栓治疗期间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邱长宜;何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自助式健康小屋,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BMI、骨密度、肺功能、脂肪分析、心血管功能以及心电图8个项目免费检测,比较334名社区居民参加健康小屋检测前后有关健康指标的知晓率、日常生活方式和锻炼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 居民参加健康小屋检测后对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标知晓率显著高于参加健康小屋检测前(均P<0.01);其日常生活方式及锻炼行为也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居民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能提高居民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社区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陈利群;王蓉;曹晓玲;储继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方法用于腹部平片检查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盲法将140例疑为泌尿系结石需行腹部平片或静脉肾盂造影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即采用右侧屈膝卧位,冲洗袋高度距肛门60~100 cm,置入肛管长度20~25 cm;评价灌肠效果、灌肠效率及患者主观感受与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X线显影清晰度显著提高,灌肠总次数减少(均P<0.01);在患者主观感受与不良反应方面,心慌气短、肛门坠胀感、灌肠液外溢、肠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 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肠道清洁质量,使患者更安全、舒适.
作者:黄坚;陈明珍;柯芸;林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患儿年龄小,输液滴速宜慢,输液时间较长,液体容易外渗,特别是某些药物对血管刺激性较强,更容易出现渗漏.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加强巡视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巡视力度,我科根据患儿病情、年龄、用药情况将彩色标签粘贴在输液器莫菲氏滴管上,据此重点巡视患儿,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徐桂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视锐V引导下进行上臂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9例高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的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结果 19例高龄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X线拍片示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导管保留时间52~380 d.结论 利用视锐V行上臂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同时实施一系列的程序化护理,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还减少了因手臂活动而导致的导管意外滑出,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抢救,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张艳;林静;揭菊;陶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新生心理控制源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03名护理本科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新生的内控性、有努力的他人、一般自我效能感及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常模,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男生的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内控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机遇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有势力的他人、机遇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内控性强的护理本科新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压力和困难.护理教育者应帮助新护生树立正确控制观,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新护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专业适应等压力与困难.
作者:张玉萍;胡荣;林为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索以系统为基础的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8级护理本科生22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名,观察组采取以系统为基础的内外科护理学整合的课程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进行教学.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70%以上学生普遍认为整合后的课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知识的应用及能力的培养.结论 以系统为基础的内外科护理学整合的课程设置优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程梅;郝玉玲;王兴华;刘成霞;刘骙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PICC置管患儿家长满意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为临床评价PICC 置管患儿家长满意度提供工具.方法 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理论框架,参考他人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编制PICC置管患儿家长满意度量表.通过专家咨询、内容效度评测、对46名置管患儿家长问卷调查,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量表包括导管维护操作、沟通和情感支持、教育信息支持3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量表总体Cronbach's a系数为0.887,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774、0.799、0.631.量表总的内容效度为0.92;共提取5个公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70.408%.结论 PICC置管患儿家长满意度量表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适用于评估PICC置管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对PICC置管护理质量的评价有一定的可用性.
作者:王颖雯;沈国妹;王雪莲;茅蓓蕾;盛丽莺;孔梅婧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