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芳;李锐;马婷婷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新生心理控制源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03名护理本科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新生的内控性、有努力的他人、一般自我效能感及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常模,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男生的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内控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机遇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有势力的他人、机遇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内控性强的护理本科新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压力和困难.护理教育者应帮助新护生树立正确控制观,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新护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专业适应等压力与困难.
作者:张玉萍;胡荣;林为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前国内对患者评估工具的种类较多且发展较完善,但对于照顾者的评估工具却相对匮乏.本文将分别从需求、负担、生活质量3个方面介绍国外照顾者评估工具及发展,为我国对照顾者评估工具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段娇博;付菊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阐述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诊断和评估方法,早期认知康复护理如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执行功能障碍、语言和交流障碍、感知障碍和任务组织障碍等康复训练方法.提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的意义在于早期干预并阻止其发展,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个体认知障碍类型采取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状况,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俸献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新生儿病房是一个无陪伴病区,临床常采用腕带、床头卡等方式对患儿进行身份标识及安全核对,临床工作发现,患儿家长对此种身份识别与身份确认方式心存疑虑.为提高患儿家长的信任度,2010年2月,我院自行设计了新生儿身份确认单,以患儿出入院时脚印的识别来确认其身份,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胡菊英;吴之宇;程山姿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行为.方法 采用田野研究方法对4名专科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为期2周的非结构式非参与性观察,了解其工作内容和角色表现.结果 根据专科护士的工作内容和角色功能,其实践行为包括指导、管理、咨询、协调、教育、直接护理、专业评估、心理支持和研究9个类目.结论 专科护士的实践行为充分体现了其咨询者、管理者、教育者、临床专家和协调者的角色作用,还可借鉴国外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发展完善我国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
作者:凌健;夏海鸥;贾守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心灵关怀护理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134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68例和干预组6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灵关怀护理,即在科室建立心灵关怀驿站,由8名专业人员及30名志愿者对患者开展心灵关怀护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心灵关怀护理能有效地缓解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优化其应对方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戴叶花;侯爱和;瞿舒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控制不仅需要患者长期良好的自我护理,并且依赖于降糖药物的按时服用.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较多,因降糖机制不同而用法不同,且多与进餐时间有关,如果不按时服用则达不到降糖效果,甚至引起低血糖,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临床工作中发现,糖尿病患者由于工作繁忙或者记忆力减退,常常不能按时服药.为了强化糖尿病患者的按时服药行为,2010年1月始,我院采用手机闹铃或短信提醒糖尿病患者按时服药,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疲乏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疲乏症状提供参考.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HIV/AIDS患者218例,采用HIV相关疲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7.71%的HIV/AIDS患者存在疲乏,其疲乏整体水平及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年龄、职业、CD4细胞计数及有无睡眠问题患者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CD4细胞计数、睡眠质量是影响患者整体疲乏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HIV/AIDS患者普遍存在疲乏症状,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需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疲乏症状.
作者:范东;罗阳;孙瑞婧;阳晓丽;于海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对8例干燥综合征重叠皮肌炎患者在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血液灌流吸附治疗,结果 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皮疹、肌痛消失,口干、眼干明显缓解,高球蛋白血症缓解,2例肾小管酸中毒症状消失.提出加强对症护理及血液灌流吸附的护理是提高此类疾病治疗效果的保证.
作者:何海硕;赵雪红;陈洁;张贺;胡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为临床实施早期口腔保健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表,对92例门诊诊治的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同时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结果 94.56%患者出现口腔黏膜异常,患慢性牙周疾病及牙齿异常情况分别占96.74%、100.00%;大部分患者存在2种以上口腔不良健康状况;不同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糖尿病确诊时间及治疗依从性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均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口腔不良健康状况严重,应将口腔保健知识纳入到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中,以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梅红;王文兰;陈琼芳;卿安蓉;王友元;梁毅春;何燕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护士对情感管理的认可及其与职业满意度的相关性,为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的情感管理问卷及护士职业满意度调查表对142名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的情感管理总分为61.88±10.64,其中认可度高的是尊重理解,其次分别为信任支持、情感激励、关怀爱护、公平公正、淡化权威.护士职业满意度得分为211.73士47.60.情感管理总分及6个层面与护士职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关怀爱护程度不够,在护理工作中不能真正淡化权威.护理管理者应转变或调整领导方式,采取以情感投入为主流的“柔性管理”,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护士的职业满意度.
作者:郝秀凤;王小革;陈敬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知识(K)、态度(A)和行为(P)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照顾者的照顾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KAP问卷对长沙市3所医院和6个社区的300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照顾者的KAP总分为(67.92士11.17),其中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率依次为55.44%、78.05%、59.79%.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均月收入≥1 000元、与患者感情佳、有亲缘关系的照顾者其KAP总分显著高于其他人群(P<0.05,P<0.01).结论 照顾者的知识水平与照顾行为不尽人意.需采取多种途径给照顾者提供照顾知识,改善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了解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的困难,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照顾者KAP水平,以改善其照顾质量.
作者:张开利;王建萍;唐四元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对70例包涵体肌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后,14例呼吸功能受损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所有患者皮疹症状和肌痛减轻,肌力增加,吞咽功能改善,住院(14.6士5.7)d病情好转出院.提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肌力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做好出院指导,有利于患者病情缓解,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柳;黄丽红;张小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为护理人员学习型组织文化提供可行的测评工具.方法 以方便抽样方法选取513名临床护理人员,采用中文版学习型组织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计算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来评价量表的信度、效度和维度构成.结果 护理人员学习型组织量表包括全局意识与战略领导、创造学习环境以形成共同愿景、团队合作与创新、倡导对话交流和调查研究4个维度,共计16个测量指标;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115%,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为0.887.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04~0.765.结论 护理人员学习型组织量表在信度和效度上均达到了可接受的标准,且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在护理领域具有适用性.
作者:吕芳芳;祝筠;陈海萍;赵娟;靳昭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的循证护理行为、态度、技能现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临床护理问题解决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整群抽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士150名,采用循证实践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79.59%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很少采用循证护理的工作程序,66.67%的护士对循证护理有正确的看法和积极的态度,46.26%的护士具备良好的循证护理技能.现阶段学历和技术职称影响循证护理行为、态度和技能(P<0.05,P<0.01).结论 临床护士的循证护理行为频率和技能均偏低,职称、学历是影响循证护理行为、态度、技能的相关因素.建议护理管理者多举办关于循证护理的专题讲座,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并有计划地鼓励带动临床护士开展循证护理实践,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赵梦遐;王惠连;朱乐凤;朱利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方法 将住院期间需静脉输液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静脉用药统一由治疗护士在治疗室净化台配置,静脉用药配置后对照组在治疗室插好输液器,观察组在病房于患者静脉穿刺前插输液器.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输液反应,治疗期间仅3例患者(对照组2例,观察组1例)出现沿穿刺静脉走向皮肤发红,未作特殊处理,第2天症状消失;输液器使用数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空气细菌菌落数治疗室与病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穿刺前在病房插输液管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可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萧蕙;何文芳;杨雯荔;李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近年来,国内各大中型医院逐步淘汰传统的供氧方式和吸引方式,采用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使用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便于及时抢救患者,且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深受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好评.用中心吸引装置进行吸痰操作是治疗呼吸道疾病,救治危重患者和全麻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防止患者窒息的有效方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因此,如何保证中心吸引装置安全有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危重患者的救治及其生命安全.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中心吸引瓶的挂钩与床栏不配套,无法悬挂;连接管没有合适的位置放置,操作时极为不便且易导致污染;2个金属吸引接口管过短,与吸引器连接管连接不紧密,吸引瓶与提手盘扣件(卡簧)扣不紧,或橡胶垫老化(因常清洗、消毒使橡胶垫变硬老化)致密封性差;吸引瓶容易倾倒,瓶盖容易松动而使负压降低,影响吸引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中心吸引简易固定装置,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胡明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阐述了自我管理的定义、理论基础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任务,描述了目前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作者:周志红;严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自助式健康小屋,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BMI、骨密度、肺功能、脂肪分析、心血管功能以及心电图8个项目免费检测,比较334名社区居民参加健康小屋检测前后有关健康指标的知晓率、日常生活方式和锻炼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 居民参加健康小屋检测后对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标知晓率显著高于参加健康小屋检测前(均P<0.01);其日常生活方式及锻炼行为也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居民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能提高居民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社区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陈利群;王蓉;曹晓玲;储继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临床采集的血标本一般放在试管架或改进的标本架上[1],因其为开放式,在运送途中容易倾倒,导致标本损坏.我科利用塑料收纳盒自制血标本收集盒,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