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ICU护士常用英语词汇的针对性培训

任佳蓉;黄云

关键词:基层医院, ICU, 护士, 英语培训, 仪器报警
摘要:目的 让基层临床ICU护士更好地掌握常用英语,快捷地运用临床仪器,处理报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25名ICU护士进行常用英语词汇针对性培训,包括表格强化记忆法、宣传画宣传法等.结果 培训前14 d中因仪器报警而寻求帮助的次数(10.35±0.34)次/d,培训后14d为(4.00±0.30)次/d,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英语培训后,护士更能触类旁通地理解医学仪器的使用,熟悉报警意义和及时处理,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脱细胞异体生物材料治疗直肠内套叠合并盆底疝1例的护理

    介绍1例脱细胞异体生物材料治疗直肠内套叠合并盆底疝1例的护理经验,提出术后持续监测体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补体撕裂或脱落,观察伤口敷料等是其护理重点.

    作者:梁多多;汤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尿道全切加阴道前壁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对3例女性尿道黑色素瘤患者行尿道全切除术加阴道前壁切除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会阴部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会阴部渗出液的颜色、性状、味道以及引流液颜色的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实施针对性治疗护理措施,效果满意.认为围术期护理对预防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刘倩;喻婷;杨荆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自助式健康检测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

    目的 让更多居民了解并参与自助健康检测,进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方法 由护士教会居民如何正确使用各类检测仪器,居民自助完成健康检测,之后医生依据体检报告出具临床诊断,由医生或护士完成健康教育.结果 3年共接受来访居民33 682人、117 600余人次,其中慢性病患者14 930例.结论 自助式健康检测室不仅可以让居民享受免费体检,还显著增强了居民的健康意识,是社区卫服务中心有益的尝试.

    作者:曹晓玲;韩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护理风险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

    目的 提高前列腺增生术后引流管的安全留置.方法 按照时间顺序将10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按照前列腺增生术后引流管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风险干预,包括分析影响引流管安全问题的风险因素,加强对护士的风险教育,改进管道固定与护理方法,提高患者防范风险意识.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滑脱或分离、受压折叠、管道扭曲、阻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可减少引流意外的发生,提升引流管护理安全性.

    作者:王瑞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术后饮水排尿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后首次饮水、下床排尿及活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0例乳腺、甲状腺、胆囊、胃肠择期手术患者依照病种均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护理;康复组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术后饮水、下床排尿及活动干预,评估患者满足相关条件后,将术后首次饮水、下床排尿及康复功能锻炼分别提前至术后回病房15 min、30min、6h.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不同术式首次饮水、下床排尿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后首次饮水、下床排尿及活动评估技术中的应用,能促使术后患者早期恢复.

    作者:王蓓;姜立荣;周靖;伍焱;王开慧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全麻复苏期患者的护理流程

    目的 探讨规范全麻手术后复苏期护理内容、落实方法及流程对护理工作的价值.方法 从回病室、复苏中、复苏后3个阶段分别制定了全麻复苏期护理内容及落实流程,对1 200例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科室自查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6.0%上升至实施后的99.0%,基础护理满意率由90.0%上升至100%.结论 规范全麻复苏期护理内容与流程后,护理工作程序化,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及患者舒适度,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增强,护士有了标准可遵循.

    作者:刘雪维;柏亚玲;孟涛;董艳;代琳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从护理角度剖析403例抗感染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目的 分析抗感染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ADR),剖析护士在其中的缺陷及护理对策,为减少ADR提供参考.方法 对403例抗感染类药物ADR报告病例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报告人专业与填写状况等分类统计评价.结果 403例ADR中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87.34%),抗生素种类中以喹诺酮类(30.02%)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22.83%)居多.护士ADR报告中确切回答率显著低于医生(P<0.01).结论 护士须加强药学知识学习,更新知识,了解国内外ADR动态,更规范科学地填写ADR报告,在合理用药减少ADR中,做好督促、执行、监护、应对工作.

    作者:徐丽华;朱青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震后灾区再生育孕产妇的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 对地震中失去子女的再生育孕产妇进行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调查,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60例灾区再生育孕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灾区再生育孕产妇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8.33%、11.67%;年龄大、高危妊娠者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年轻、足月正常妊娠孕产妇(均P<0.01).结论 灾后再生育孕产妇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高龄、高危妊娠孕产妇应成为干预的重点.

    作者:杨康春;刘敏;任秀琼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外来器械上家医院使用信息登记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了解外来器械上家医院使用、处理情况,保证医院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自行设计外来器械上家医院使用信息登记表,对医院外来手术器械上家医院手术患者基本信息和术后器械清洗消毒处理情况等进行登记,并进行规范处理.结果 165例使用医院外来手术器械的患者,术后无一例因外来手术器械处理不当出现交叉感染.结论 外来器械上家医院使用信息登记表的应用,使交叉使用外来手术器械的医院防范医院感染信息充分共享,保证了医院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保护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

    作者:严喜枝;黄邱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HIV/AIDS并发眼底病变患者的护理

    对120例HIV/AIDS并发眼底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及膦甲酸钠治疗,同时行心理干预,注重病情观察,做好特殊用药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等.结果患者住院20~41 d,113例眼底症状改善,视力好转,7例入院即为失明者视力未恢复.随访3个月,眼底状况稳定,未出现新的眼部症状.提出HIV/AIDS患者应定期行眼底检查,以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早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及失明的发生.

    作者:黄秀金;卢祥婵;黄金萍;韦柳迎;蒋丽芳;黄连飘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吸痰管与头皮针软管吸痰效果比较

    目的 提高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吸痰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63例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术后患儿按回病房顺序分为单号组(32例)和双号组(31例).单号组第1次用小儿吸痰管、第2次用头皮针软管吸痰,双号组反之.结果 两种吸痰方法能显著改善SpO2(均P<0.05),用头皮针软管吸痰后的SpO2值显著高于吸痰管方式(均P<0.05);头皮针软管吸痰对患儿呼吸道黏膜损伤率显著少于吸痰管法(P<0.01).结论 头皮针软管柔软,吸痰效果好,安全.

    作者:詹会智;金素;陈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以问题为中心考核方式在护理人际沟通实验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考核方式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级2个班专科护生200名随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考核时自己设计临床工作场景,完成护患沟通;实验班以问题为中心实施考核,教师给出场景框架,护生进行场景加工后完成护患沟通.结果 实验班护生语言表达和沟通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对考核方式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班(P<0.05,P<0.01).结论 以问题为中心的人际沟通实验考核,提高了护生的沟通能力及综合素质.

    作者:李孜孜;陈晓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双结合模式培养国际伤口治疗师的实践

    目的 探讨双结合模式培养国际伤口治疗师的实施效果与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该培养模式.方法 对30名学员采取理论课程教学与实验技能示范相结合、临床实践指导与伤口科研设计相结合的双结合模式的伤口治疗师培训.结果 30名学员理论与实践成绩均合格,均取得国际伤口治疗师资格.学员对双结合模式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学习收获评分为1.76~2.57分.其中伤口科研的课程设置、实验技能的教学方法及理论课程的学习收获评价相对较高.结论 采取双结合模式培养国际伤口治疗师效果好,应对学员评价较差的项目加以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杨慧;宁宁;廖灯彬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膈肌折叠术治疗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膈肌麻痹的护理

    目的 探讨膈肌折叠术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膈肌麻痹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9例心内直视术后膈肌麻痹患儿实施膈肌折叠术治疗,术后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定时复查动脉血气,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加强循环系统的观察及处理,常规进行气道管理、胃肠道的护理、营养支持等.结果 术中无并发症.9例患儿中除1例二次插管外,其余8例一次性顺利脱离呼吸机,胸片显示膈肌均恢复到正常位置,康复出院.结论 密切的病情观察、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于膈肌折叠术后先心病患儿康复十分有利.

    作者:刘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士维护患者安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维护患者安全的护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教育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维护患者安全护理行为问卷对109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得分高和低的维度分别是正确识别患者(4.43±0.85)和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照护(3.60±0.96).影响手术室护士安全护理行为的因素有所在医院的级别及护士的职称、编制、学历层次、护龄(P<0.05,P<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维护患者安全较好的护理行为是正确识别患者,较差的是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照护.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背景手术室护士维护患者安全行为的不足,加强教育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患者安全.

    作者:吕金宏;潘雪;徐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条形码技术辅助下手术室高值吻合类耗材管理流程再造

    目的 探索新形势下手术室高值吻合类耗材管理的科学方法.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使用的高值吻合类耗材3 967件作为对照组,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使用的高值吻合类耗材4 687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条形码技术辅助下的流程再造管理.结果 观察组每日核对耗时数、月底核对结账耗时数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条形码技术辅助下的管理流程再造可有效提高手术室高值吻合类耗材管理效率.

    作者:赵体玉;曾莉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自制简易降温垫应用于小儿体外循环术后高热

    小儿体外循环术后,由于术中机器转流、血液降温与复温、全麻等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1],极易发生高热.以往常用冰袋置于患儿头部、双腋下及腹股沟处行物理降温,但传统冰袋存在诸多不足,如冰块有尖锐棱角,极易刺破冰袋;冰块大小不一,放置不均匀,不能与体表充分接触,影响降温效果[2].并且小儿易躁动,冰袋稳定性差,需专人扶持,护理工作量大.我科自2007年5月至2011年3月使用自制降温垫为292例体外循环术后高热的患儿行物理降温,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李清月;吴艳;阮淑妹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ICU护士常用英语词汇的针对性培训

    目的 让基层临床ICU护士更好地掌握常用英语,快捷地运用临床仪器,处理报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25名ICU护士进行常用英语词汇针对性培训,包括表格强化记忆法、宣传画宣传法等.结果 培训前14 d中因仪器报警而寻求帮助的次数(10.35±0.34)次/d,培训后14d为(4.00±0.30)次/d,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英语培训后,护士更能触类旁通地理解医学仪器的使用,熟悉报警意义和及时处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任佳蓉;黄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综合性医院对本科男护生认知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全面了解和分析综合性医院对本科男护生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为本科男护生的培养及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25所综合性医院的护理部进行关于对本科男护生认知及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 92.00%医院认为有必要培养本科男护生;肯定了男性从事护理职业具有身体强壮、家庭牵累少、精力充沛、思维敏捷、遇事冷静等优势;普遍认为需要及适合男护士的科室有手术室(96.00%)、ICU(96.00%)、急诊科(88.00%)、精神科(76.00%)等;56.00%医院表示在未来5年内有招聘本科男护生的计划,招聘人数5~20人;80.00%医院认为男护士占护士总数较合适的比例为2%~5%或更高;大部分医院对本科男护生的操作能力(80.00%)、职业态度(76.00%)、专业知识(68.00%)、心理承受能力(60.00%)、沟通能力(52.00%)等素质提出要求.结论 医院对本科男护生有一定的需求,就业形势较为乐观.在护理教育中应注意男护生的专业化培养,突出优势,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鼓励更多高学历男性加入到护理队伍之中.

    作者:孙蓉;张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会阴清洗用于无感染留置尿管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针对留置尿管患者探索出一种简单、有效、无不良反应的会阴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例无感染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小毛巾蘸温开水行会阴部清洗,对照组常规采用0.5%碘伏棉球行会阴部消毒.结果 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尿道口不良症状(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发生率及出现时间,留置尿管第3、7、10天中段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会阴部护理舒适度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小毛巾蘸温开水清洗会阴部,不增加尿道口不良症状及尿路感染率,可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冯锦芳;聂芳;谭秋华;陈晓霞;黄桂燕;梁颂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