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对实验性脊髓损伤Bcl-6的影响

方健;方以群;刘景昌;侯铁胜;陈文笔

关键词:高压氧, 脊髓损伤, BCL-6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脊髓损伤(SCI)的可能疗效及机制.方法复制大鼠SCI模型,采用不同压力HBO治疗,进行常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脊髓组织学及Bcl-6表达的变化.结果损伤后,脊髓组织出血、水肿、空泡变性、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断裂;Bcl-6强阳性表达于神经元细胞中.治疗组中,0.1 MPa HBO组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似于损伤组;而0.25 MPa HBO组则组织水肿消失,出血、空泡变性减轻,神经细胞形态恢复,结构排列相对完整;Bcl-6的表达强度较损伤组明显下降.结论Bcl-6的变化显示HBO治疗后脊髓组织的细胞已由趋于凋亡向修复转变;HBO治疗可阻止或减轻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有效修复脊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茶多酚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和胃癌细胞株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和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和死亡的作用.方法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与人CIK细胞和SGC-7901细胞株共同作用,然后测定人CIK细胞杀瘤活性和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分别与培养的SGC-7901细胞株作用1~8小时后,弃含有茶多酚的培养液再继续培养24小时,然后测定其死亡和凋亡数,用CIK细胞作对照组.结果茶多酚浓度400mg·L-1,作用CIK细胞4小时后能明显增强CIK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未诱导组和其它浓度组相比P<0.01;CIK细胞对经茶多酚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株杀伤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种浓度的茶多酚分别与CIK和SGC-7901细胞作用1~8小时,弃诱导液再继续培养24小时后,均能诱导其死亡和凋亡,在茶多酚浓度400mg·L-1、诱导时间4小时时明显;同一浓度的茶多酚诱导SGC-7901死亡和凋亡率明显高于CIK细胞对照组.结论茶多酚在一定浓度时能明显提高CI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经茶多酚处理的SGC-7901细胞株更易被CIK细胞杀伤.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浓度和时间内茶多酚能诱导SGC-7901死亡和凋亡,有效浓度内对人CIK细胞无细胞毒性.

    作者:刘军权;陈复兴;巩新建;周忠海;王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随机对照研究苦参素对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

    目的研究苦参素(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口服甘草甜素为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苦参素600mg肌注,前3个月每日一次,后3个月隔日一次;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血清HA、PCⅢ、LN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血清HA、PCⅢ、LN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中上述3项指标逐渐降低,但治疗6个月时仍高于体检健康者.同时服用甘草甜素与苦参素的患者血清HA、PCⅢ、LN均有显著性降低,HA从(298.83±133.33)μg/L降至(221.32±95.69)μg/L(P<0.01),PCⅢ从(205.35±84.57)μg/L降至(183.13±61.65)μg/L(P<0.01),LN由(167.48±58.05)μg/L降至(136.92±42.86)μg/L(P<0.01).仅服用甘草甜素的患者除LN没有显著变化外(P>0.05),HA、PCⅢ都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苦参素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疗程越长,效果越明显.

    作者:高作文;李新慧;周燕;齐承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SFE-CGC法测定七宝美髯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中成药七宝美髯胶囊中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和毛细管气相色谱(CGC)非在线联用技术测定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HP-5毛细管柱,FID检测器,蒽为内标.结果SFE-CGC法测定七宝美髯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6%(RSD2.31%),101.21%(RSD2.12%).结论SFE-CGC法可以作为七宝美髯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作者:邢旺兴;王晓明;陈斌;陈士景;吴玉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现代门诊部信息网络综合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构想

    随着医疗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在卫生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现代门诊部应面对和适应这种机遇和挑战,信息网络建设也要从单一的钱物管理逐步过渡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主线,包容管理、医疗、护理、教学、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一体化信息集成系统.近几年,我部充分利用现代化硬件通信平台,逐步建立了集多种应用系统为一体的现代门诊部信息网络体系,使门诊部在信息处理、工作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延伸了门诊部为机关服务功能,构筑起服务保障的新平台.现结合近两年网络建设情况,就将我部信息网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介绍如下:

    作者:张红宁;张春阳;柏全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微创心内直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心脏不停跳情况下行心内直视术,不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心脏无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是近年来新兴的接近于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措施和新的手术方法[1].小切口是取右腋下直切口经第3~4肋间进胸行心内直视术,具有损伤小,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完整性,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2].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1年6月,实施不停跳、小切口心内直视术185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后并发症观察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朱亚;褚红芳;刘小晋;罗丽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救治毒鼠强中毒65例的临床分析

    2002年9月14日某地发生大批毒鼠强急性中毒事件,我院成批收治65例患者(含4例送至院时已死亡者).经积极抢救59例于14天内痊愈出院,死亡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正江;申红;曹耀军;承晓梅;马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几点做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已由单一的人才、技术竞争转变到医院文化、医院形象与就医环境的竞争.近年来我院管理者们较早地实现了这一新的管理理念,以市场竞争规律为导向,强化科学管理,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

    作者:沈定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患者的护理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是常见的并发症,如何解决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引发的各种症状是前列腺术后一个重要的护理问题.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马予洁;陶小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药品监管中应重视的问题及对策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全国药品监管新体制的建立、人员的到位和监督力度的加大,全国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有了较大改善.但在一些领域特别是非市场领域,药品监管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现就这些问题、原因及对策谈谈看法.

    作者:杨永岐;杨志强;傅小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压氧对实验性脊髓损伤Bcl-6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脊髓损伤(SCI)的可能疗效及机制.方法复制大鼠SCI模型,采用不同压力HBO治疗,进行常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脊髓组织学及Bcl-6表达的变化.结果损伤后,脊髓组织出血、水肿、空泡变性、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断裂;Bcl-6强阳性表达于神经元细胞中.治疗组中,0.1 MPa HBO组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似于损伤组;而0.25 MPa HBO组则组织水肿消失,出血、空泡变性减轻,神经细胞形态恢复,结构排列相对完整;Bcl-6的表达强度较损伤组明显下降.结论Bcl-6的变化显示HBO治疗后脊髓组织的细胞已由趋于凋亡向修复转变;HBO治疗可阻止或减轻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有效修复脊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作者:方健;方以群;刘景昌;侯铁胜;陈文笔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复发性囊性颅咽管瘤立体定向内放疗的效果分析

    颅咽管瘤是一种常见于鞍区的良性肿瘤,由于其复发率高,治疗预后大多不甚理想,故亦称其为恶性生长的良性肿瘤.本文报告对120例术后复发的颅咽管瘤患者进行立体定向内放疗,旨在探讨其复发原因及进一步治疗对策.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邢吉志;李纯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复发性带状疱疹1例

    1病案摘要患者男,32岁,因左胸背部疼痛3天,红斑水疱1天就诊.患者近来感到劳累、失眠、精神紧张,3天前自觉左胸背部皮肤持续性、针刺样疼痛,有烧灼感,触摸加重.1天前,于疼痛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未治疗,而今水疱增多,疼痛加重.平素体健,未出过水痘,病案记录示2岁时因红斑、水泡伴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带状疱疹,因治疗不当,后期合并细菌感染,遗有条带状疤痕.查检:体温36.8℃脉搏81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10.5kPa.神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皮肤科情况:相当于左T9,10神经分布区见条带状瘢痕.T12~T1神经分布区见簇集成群的粟粒至绿豆大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呈带状分布,皮损未过正中线,水疱间皮肤潮红,未融合,无脓疱及血疱.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约0.5cm×1cm大小、压痛.实验检查:血象、血沉正常,肝功、肾功、免疫学检测和心电图、X线胸片未见异常.诊断为带状疱疹.经阿昔洛韦、维生素B12等治疗,辅以微波理疗.10天后水疱干枯结痂,渐脱落.痊愈出院,未遗有疤痕和神经痛.

    作者:孙爱文;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水化治疗(附23例报告)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水化疗法.方法8年来我们对23例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采用了水化治疗方法,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或胃管灌注温开水进行消化道补液治疗.结果采用水化治疗12小时后,血糖、血钠及血浆渗透压即开始下降,24小时后明显下降.除3例死于严重的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外,其余均治愈.结论水化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詹丽英;赵勇凯;马春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脑撞击性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

    生物力学原理常是判断颅脑撞击伤病情和预后的重要依据.近年来,这些方面作了不少研究.现将有关文献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王守森;王如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基因疫苗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疫苗.自1990年Woff等发现直接肌肉注射裸DNA质粒,不经任何载体手段即可在肌细胞内获得有效表达蛋白以来,基因疫苗的研究不断深入.1993年Ulmer等率先应用流感病毒基因进行疫苗的研究,之后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目前基因疫苗的研究已涉及到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细菌、寄生虫以及癌症等诸多领域,一些基因疫苗的研究已处于Ⅰ/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作者:周宗安;王延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军队医院医务人员承担着为体系部队服务和对外医疗有偿服务双重任务,是未来战争中伤病员救治的主要力量.由于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军队医院尤其是中、小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医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强化继续医学教育,解决存在问题.我们对军区医院部分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作者:张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QTc离散度的影响

    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反映了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性和电不稳定性区域性变化程序,这种差异命名为QT间期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ion,QTd),多年研究显示QTd增加可作为增加估测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敏感的无创性方法.近年来我们观察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QTcd的影响,并与索他洛尔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长青;史有松;程冕;黄勤贵;丁继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某驻军医院三级查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三级查房是医院基本、重要的基础医疗工作.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级查房质量管理的内容不断丰富,但由于驻军医院存在着医务人员少,高、中级技术人员缺乏,初级技术人员临床经验不足等现状,导致了临床工作中出现三级查房质量不高、走过场的问题.如何真正落实三级查房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作者:易凡;万任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体积超过2~3mm3时必须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肿瘤生长转移的必须步骤,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促或抑血管生长因子的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已知作用强,特异性高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它是高度特异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受体Flt-1、Flk-1/KDR等结合,可显著增加血管通透性,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直接诱导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为抗肿瘤提供了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方法.[1]现就抑制VEGF及其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作者:方华;贾亚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盆腔囊性肿块35例分析

    本文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35例盆腔囊性肿块,明确诊断后注入抗炎药物或硬化剂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丽;徐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