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QTc离散度的影响

叶长青;史有松;程冕;黄勤贵;丁继军

关键词:胺碘酮, 索他洛尔, 室性心律失常, QTc离散度
摘要: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反映了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性和电不稳定性区域性变化程序,这种差异命名为QT间期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ion,QTd),多年研究显示QTd增加可作为增加估测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敏感的无创性方法.近年来我们观察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QTcd的影响,并与索他洛尔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做好部队水上驾驶驻训期间的卫生管理

    我部根据教学大纲,每年夏天均要进行坦克水上驾驶教学训练.训练期间,部队分散居住在帐篷或借住在附近民房里,点多面广.同时因为驻地环境的特殊性,当地疫情的复杂性,所带药品和设施的局限性均给卫勤保障增加了难度.现将我部水上驾驶野外驻训期间的卫勤保障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何兴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

    淋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发病人数较多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也是国内较常见的性病.可累及眼部发生结膜炎,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已不少见.绝大多数为母亲产道感染,少数为产后感染.现将我院门诊1992年~2002年临床和化验室检查确诊的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患者78例报告如下:

    作者:朱小妹;毛晓君;王苏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军队医院医务人员承担着为体系部队服务和对外医疗有偿服务双重任务,是未来战争中伤病员救治的主要力量.由于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军队医院尤其是中、小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医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强化继续医学教育,解决存在问题.我们对军区医院部分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作者:张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相关性.方法分析IVF-ET101个起始周期、86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按女性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存在与否分为两组(阳性组、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年龄、周期取消率、平均Gn用量、平均卵泡数、回收卵子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平均移植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别.结果阳性组与阴性组:分别平均年龄为(32.81±4.01)岁与(31.44±3.99)岁;周期取消率14.29%与15.38%;平均Gn用量(30.87±5.40)支与(29.73±6.18)支;平均卵泡数(11.02±5.48)个与(12.36±5.91)个;取卵率75.44%与78.30%;受精率71.58与74.05%;卵裂率96.97%与95.57%;优质胚胎率41.88%与40.63%及平均移植胚胎数(3.69±1.29)个与(4.03±1.40)个.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组与阴性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1.43%与45.45%,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可能干扰了IVF-ET中的胚胎着床或胚胎发育,体内自身抗体的存在是IVF-ET的失败原因之一.

    作者:沙爱国;任建枝;郑仁瑞;李萍;邱慧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基因疫苗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疫苗.自1990年Woff等发现直接肌肉注射裸DNA质粒,不经任何载体手段即可在肌细胞内获得有效表达蛋白以来,基因疫苗的研究不断深入.1993年Ulmer等率先应用流感病毒基因进行疫苗的研究,之后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目前基因疫苗的研究已涉及到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细菌、寄生虫以及癌症等诸多领域,一些基因疫苗的研究已处于Ⅰ/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作者:周宗安;王延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微创心内直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心脏不停跳情况下行心内直视术,不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心脏无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是近年来新兴的接近于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措施和新的手术方法[1].小切口是取右腋下直切口经第3~4肋间进胸行心内直视术,具有损伤小,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完整性,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2].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1年6月,实施不停跳、小切口心内直视术185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后并发症观察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朱亚;褚红芳;刘小晋;罗丽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皮下环处小横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附38例报告)

    我们于1997年8月至2002年8月,采用腹股沟管皮下环处小横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患者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仇让学;张明;吴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水际岸滩伤员救护难点及对策

    突击上陆是登陆战斗紧张、激烈、关键的时节,也是伤情复杂、战斗减员多、卫勤保障困难的时节,尤其水际岸滩伤员的救护难点较为突出,作者结合近几年渡海登岛训练研究成果,对一梯队摩步师突击上陆阶段水际岸滩发生的伤员救护难点及对策作如下探讨.

    作者:李进;周传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比值对肝癌与肝硬化的差别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EC 1.4.1.3 GLD)目前国内临床应用较少,有关检验专著虽有介绍,但临床意义含糊.近有文献认为,GLD对肝脏疾病监测很有价值[1].我们用Randox试剂GLD 活性2年,认为此试验有助于肝癌与肝硬化的鉴别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望平;胡盈莹;杨川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救治毒鼠强中毒65例的临床分析

    2002年9月14日某地发生大批毒鼠强急性中毒事件,我院成批收治65例患者(含4例送至院时已死亡者).经积极抢救59例于14天内痊愈出院,死亡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正江;申红;曹耀军;承晓梅;马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复发性带状疱疹1例

    1病案摘要患者男,32岁,因左胸背部疼痛3天,红斑水疱1天就诊.患者近来感到劳累、失眠、精神紧张,3天前自觉左胸背部皮肤持续性、针刺样疼痛,有烧灼感,触摸加重.1天前,于疼痛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未治疗,而今水疱增多,疼痛加重.平素体健,未出过水痘,病案记录示2岁时因红斑、水泡伴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带状疱疹,因治疗不当,后期合并细菌感染,遗有条带状疤痕.查检:体温36.8℃脉搏81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10.5kPa.神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皮肤科情况:相当于左T9,10神经分布区见条带状瘢痕.T12~T1神经分布区见簇集成群的粟粒至绿豆大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呈带状分布,皮损未过正中线,水疱间皮肤潮红,未融合,无脓疱及血疱.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约0.5cm×1cm大小、压痛.实验检查:血象、血沉正常,肝功、肾功、免疫学检测和心电图、X线胸片未见异常.诊断为带状疱疹.经阿昔洛韦、维生素B12等治疗,辅以微波理疗.10天后水疱干枯结痂,渐脱落.痊愈出院,未遗有疤痕和神经痛.

    作者:孙爱文;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腹腔镜脐尿管瘘切除1例

    1病案摘要患者男,26岁,因反复脐周疼痛伴脐孔溢脓2年余于2002年8月29日入院.查体:脐孔周围无红肿,中央有一2mm直径瘘口,有少量淡黄色脓性分泌,局部压迫有脓液溢出.CT检查示脐孔局部有一2.5cm×3.0cm低密度影;B超检查诊断脐尿管瘘.2002年9月17日在连续腰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腹腔镜脐尿管切除术:建立气腹后在左下腹置10mm套管,置镜探查发现无腹水,脐孔局部有直径2.5cm炎性包块,与大网膜粘连,有一管状物穿行于脐与膀胱顶之间,膀胱外观正常.在脐与剑突的中点置10mm套管,置镜,左下腹套管改为操作孔,右下腹置5mm套管作辅助操作孔.首先用电刀分离网膜粘连,紧靠脐部分离脐尿管上夹切断,牵引脐尿管断端用电刀分离至膀胱顶部,上夹切断,从左下腹套管取出切除之标本,长约6cm的脐尿管.检查创面无出血,缝合刺口.手术约35分钟,出血约20ml.脐部用酒精纱布湿敷.术后经换药、先锋V号+灭滴灵抗炎,脐孔痊愈出院.病理:脐尿管慢性炎症.

    作者:吴建斌;孙玉年;张明金;刘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4例临床分析

    自1981~1998年我科经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54例,就其诊治和死亡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星;王明元;钱印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兵投弹训练致肩袖损伤的分析及预防

    肩袖损伤又称创伤性肩袖肌腱炎,是新兵在投弹训练中为常见的训练伤之一.笔者对我部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入伍训练期间的291名新兵中,发生的28例肩袖肌腱炎进行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许新;邓志坚;殷天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zephir钢板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自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在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经颈椎前路手术应用zephir钢板系统(zephir anterior cervical plate system)的2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昌荣;林石明;练克俭;郭延杰;丁真奇;康两期;翟文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游离疝囊片在疝修补术中应用

    我院外科自1998年起应用剥离的远端疝囊壁作为修补片,对37例各种类型疝患者行加强修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正;江滨;万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婴儿自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婴儿自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对28例颅内自发性颅内血肿的婴儿患者选择采取开颅血肿清除、钻孔尿激酶灌注引流等外科治疗,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发病特点和外科手术疗效.结果27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其中19例生长发育良好,无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4例偏瘫,2例弱智,1例脑瘫,1例癫痫.1例死亡.结论维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酶原减低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及时手术治疗是降低本病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郑兆聪;王如密;赵琳;王守森;杨朋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现代门诊部信息网络综合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构想

    随着医疗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在卫生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现代门诊部应面对和适应这种机遇和挑战,信息网络建设也要从单一的钱物管理逐步过渡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主线,包容管理、医疗、护理、教学、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一体化信息集成系统.近几年,我部充分利用现代化硬件通信平台,逐步建立了集多种应用系统为一体的现代门诊部信息网络体系,使门诊部在信息处理、工作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延伸了门诊部为机关服务功能,构筑起服务保障的新平台.现结合近两年网络建设情况,就将我部信息网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介绍如下:

    作者:张红宁;张春阳;柏全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茶多酚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和胃癌细胞株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和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和死亡的作用.方法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与人CIK细胞和SGC-7901细胞株共同作用,然后测定人CIK细胞杀瘤活性和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分别与培养的SGC-7901细胞株作用1~8小时后,弃含有茶多酚的培养液再继续培养24小时,然后测定其死亡和凋亡数,用CIK细胞作对照组.结果茶多酚浓度400mg·L-1,作用CIK细胞4小时后能明显增强CIK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未诱导组和其它浓度组相比P<0.01;CIK细胞对经茶多酚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株杀伤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种浓度的茶多酚分别与CIK和SGC-7901细胞作用1~8小时,弃诱导液再继续培养24小时后,均能诱导其死亡和凋亡,在茶多酚浓度400mg·L-1、诱导时间4小时时明显;同一浓度的茶多酚诱导SGC-7901死亡和凋亡率明显高于CIK细胞对照组.结论茶多酚在一定浓度时能明显提高CI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经茶多酚处理的SGC-7901细胞株更易被CIK细胞杀伤.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浓度和时间内茶多酚能诱导SGC-7901死亡和凋亡,有效浓度内对人CIK细胞无细胞毒性.

    作者:刘军权;陈复兴;巩新建;周忠海;王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几点做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已由单一的人才、技术竞争转变到医院文化、医院形象与就医环境的竞争.近年来我院管理者们较早地实现了这一新的管理理念,以市场竞争规律为导向,强化科学管理,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

    作者:沈定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