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江滨;万兵
细胞因子具有多样性的生物学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密切关系正被日益关注[1],同时细胞因子作为免疫与应激反应的介质起着重要作用.关于围手术期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报道较多,结果不尽一致,尚有待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2].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为临床肿瘤治疗积累资料、提供依据.
作者:赵建生;佟波涛;段加方;刘玉;王永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和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和死亡的作用.方法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与人CIK细胞和SGC-7901细胞株共同作用,然后测定人CIK细胞杀瘤活性和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分别与培养的SGC-7901细胞株作用1~8小时后,弃含有茶多酚的培养液再继续培养24小时,然后测定其死亡和凋亡数,用CIK细胞作对照组.结果茶多酚浓度400mg·L-1,作用CIK细胞4小时后能明显增强CIK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未诱导组和其它浓度组相比P<0.01;CIK细胞对经茶多酚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株杀伤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种浓度的茶多酚分别与CIK和SGC-7901细胞作用1~8小时,弃诱导液再继续培养24小时后,均能诱导其死亡和凋亡,在茶多酚浓度400mg·L-1、诱导时间4小时时明显;同一浓度的茶多酚诱导SGC-7901死亡和凋亡率明显高于CIK细胞对照组.结论茶多酚在一定浓度时能明显提高CI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经茶多酚处理的SGC-7901细胞株更易被CIK细胞杀伤.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浓度和时间内茶多酚能诱导SGC-7901死亡和凋亡,有效浓度内对人CIK细胞无细胞毒性.
作者:刘军权;陈复兴;巩新建;周忠海;王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临床三级查房是医院基本、重要的基础医疗工作.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级查房质量管理的内容不断丰富,但由于驻军医院存在着医务人员少,高、中级技术人员缺乏,初级技术人员临床经验不足等现状,导致了临床工作中出现三级查房质量不高、走过场的问题.如何真正落实三级查房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作者:易凡;万任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1981~1998年我科经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54例,就其诊治和死亡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星;王明元;钱印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由于其病程较长、复发率高,在经过医护人员的正规治疗后,可在家中根据病情特点,学习自行掌握的治疗技术和保健知识,进行自我康复治疗.我科自1998年6月至2002年6月为1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了家庭康复治疗指导,经过定期随访和患者的定期反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龚进红;叶海英;曹冰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相关性.方法分析IVF-ET101个起始周期、86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按女性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存在与否分为两组(阳性组、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年龄、周期取消率、平均Gn用量、平均卵泡数、回收卵子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平均移植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别.结果阳性组与阴性组:分别平均年龄为(32.81±4.01)岁与(31.44±3.99)岁;周期取消率14.29%与15.38%;平均Gn用量(30.87±5.40)支与(29.73±6.18)支;平均卵泡数(11.02±5.48)个与(12.36±5.91)个;取卵率75.44%与78.30%;受精率71.58与74.05%;卵裂率96.97%与95.57%;优质胚胎率41.88%与40.63%及平均移植胚胎数(3.69±1.29)个与(4.03±1.40)个.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组与阴性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1.43%与45.45%,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可能干扰了IVF-ET中的胚胎着床或胚胎发育,体内自身抗体的存在是IVF-ET的失败原因之一.
作者:沙爱国;任建枝;郑仁瑞;李萍;邱慧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病案是医疗工作的可靠记录,是疾病诊治全过程的真实反映,病案中的一切信息都集中而概括地反映于病案首页上,因此,病案首页是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的重要资料,是各种统计报表和科学分析的依据.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填写者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粗疏,出现较多的填写缺陷.
作者:娄淮建;曲珹;杨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基因疫苗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疫苗.自1990年Woff等发现直接肌肉注射裸DNA质粒,不经任何载体手段即可在肌细胞内获得有效表达蛋白以来,基因疫苗的研究不断深入.1993年Ulmer等率先应用流感病毒基因进行疫苗的研究,之后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目前基因疫苗的研究已涉及到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细菌、寄生虫以及癌症等诸多领域,一些基因疫苗的研究已处于Ⅰ/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作者:周宗安;王延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淋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发病人数较多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也是国内较常见的性病.可累及眼部发生结膜炎,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已不少见.绝大多数为母亲产道感染,少数为产后感染.现将我院门诊1992年~2002年临床和化验室检查确诊的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患者78例报告如下:
作者:朱小妹;毛晓君;王苏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颈椎手术是目前颈椎管内肿瘤、颈椎间盘突出症及椎体骨折的积极治疗手段,对上述疾病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疾病的康复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及其质量密不可分.近两年来,我科对颈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燕;陆丽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高技术武器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渡海登陆作战更趋激烈和复杂,与近岸登岛作战或陆地作战均有许多不同点.其卫勤保障的特点是卫勤组织指挥复杂,时间紧,伤员多,消耗大,救护任务重,医疗后送困难,卫生防病任务艰巨.笔者结合近几年参加保障部队渡海登岛演习及海上卫勤保障效应试验的体会,就提高船载炮兵部队渡海登陆作战卫勤保障能力的措施作些探讨.
作者:周永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1至2002年期间,某省一些鞋厂工人在制鞋工艺流程中使用了含正已烷溶剂的混合胶,致其慢性中毒者陆续来院就诊.经某省职业病防治院进行有关检测,将有定性定位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的患者送我室进行常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文英;安榕榕;林文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2年9月14日某地发生大批毒鼠强急性中毒事件,我院成批收治65例患者(含4例送至院时已死亡者).经积极抢救59例于14天内痊愈出院,死亡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正江;申红;曹耀军;承晓梅;马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军队医院医务人员承担着为体系部队服务和对外医疗有偿服务双重任务,是未来战争中伤病员救治的主要力量.由于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军队医院尤其是中、小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医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强化继续医学教育,解决存在问题.我们对军区医院部分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作者:张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颅咽管瘤是一种常见于鞍区的良性肿瘤,由于其复发率高,治疗预后大多不甚理想,故亦称其为恶性生长的良性肿瘤.本文报告对120例术后复发的颅咽管瘤患者进行立体定向内放疗,旨在探讨其复发原因及进一步治疗对策.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邢吉志;李纯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能阻断或逆转外源性、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毒性作用,自1963年起用于吗啡类及麻醉镇痛药中毒的治疗.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对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体内特别是在危重病情况下的病理生理作用及阿片受体对抗剂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纳洛酮在多种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各种危重病的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作者:金以荃;徐永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水化疗法.方法8年来我们对23例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采用了水化治疗方法,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或胃管灌注温开水进行消化道补液治疗.结果采用水化治疗12小时后,血糖、血钠及血浆渗透压即开始下降,24小时后明显下降.除3例死于严重的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外,其余均治愈.结论水化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詹丽英;赵勇凯;马春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在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经颈椎前路手术应用zephir钢板系统(zephir anterior cervical plate system)的2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昌荣;林石明;练克俭;郭延杰;丁真奇;康两期;翟文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预备役部队的卫勤分队建设,应根据现役部队各级卫勤分队的编制,结合预备役部队特点及实际情况,在地理配置、人员编成、技术力量以及科室设置等方面进行科学编组,合理布局.现就预备役部队卫勤分队的建设谈几点思考:
作者:李元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突击上陆是登陆战斗紧张、激烈、关键的时节,也是伤情复杂、战斗减员多、卫勤保障困难的时节,尤其水际岸滩伤员的救护难点较为突出,作者结合近几年渡海登岛训练研究成果,对一梯队摩步师突击上陆阶段水际岸滩发生的伤员救护难点及对策作如下探讨.
作者:李进;周传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