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瑾;宋智辉;李家容
对20例经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体表结核的患者治疗前完善各项检查、健康教育,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治疗后做好消毒隔离以及健康教育.结果 经10~96 d治疗后,痊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0%.提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体表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减少或避免手术造成的皮肤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秋月;原红;孙万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型护理病区运行模式的效果,并进行反思.方法 护理病区运行模式是将护理单元与医生组分开,工作自主安排、经济独立核算、行政管理按三级学科运行的管理模式;其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经济独立核算,责、权、利三位一体,建立和谐的新型伙伴式医护关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素质等.结果 施行护理病区独立运行模式后, 床位使用率提高,医疗成本降低,护理人员积极性显著提高.结论 护理病区独立运行模式是一种能获得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管理模式,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任爱玲;李素红;薛晓英;刘春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病历中医护记录矛盾的成因与对策,提高医护记录的一致性.方法 对急诊抢救病历进行逐一查阅,找出医护记录矛盾之处,查找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管控,进行管控前后的对照分析.结果 管控前急诊抢救病历医护记录不一致问题非常严重,138份病历中有67份存在不一致问题,高达48.55%;不一致问题主要在于关键时间点、对病情的描述、医嘱开出与执行时间及重要的抢救治疗措施等医护记录有矛盾;管控前后医护记录不一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医护之间的有效沟通,控制关键时间点,规范医疗护理记录书写与核对,完善相关的工作流程,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等,有效控制医护记录矛盾的现象发生.
作者:杨一丹;贺锦花;喻姣;王燕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临床中在进行吸氧、吸痰以及胸、腹腔引流等操作时,输氧延长管与输氧管之间,一次性吸引连接管与吸痰管之间,胸、腹腔导管与引流袋之间需要添加中间连接管才能紧密连接,过去大多采用玻璃接头作中间连接管.然而,玻璃接头因其在操作及保存时易破碎,现已被逐步淘汰.
作者:黄冰;任道琼;邓世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取成立护理科研组与专家组、对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全程督导,以及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等举措.结果 近3年护理论文发表数逐年上升,论文质量也显著提高,发表护理论文作者群逐渐扩大、学科拓展情况良好.结论 科研论文写作是护理人员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科研及其论文写作水平,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倪元红;孙琳;刘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进食时间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经常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9例(289例次)按不同进食时间分为禁食组(109例次)、透析2 h内进食组(88例次)及透析3 h后进食组(92例次).禁食组治疗前常规进食,治疗开始后全程禁食禁饮,透析结束后再进食;2 h内进食组透析开始1.5~2.0 h进食,总量不超过500 g;3 h后进食组透析开始3.5 h左右进食,总量不超过500 g.结果 三组进食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差、相对血容量、超滤量以及低MAP,以及三组低血压、 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及护理干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 h后进食组各指标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三组发生透析相关低血压者提前终止透析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应选择在透析1.5~2.0 h进食,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鄢建军;夏丹;童辉;刘慎微;吕永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每小时尿量的观察非常重要,采用传统普通引流袋计量不准确,而采用量杯倾倒引流袋内尿液的方法,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且浪费时间.为此,笔者用50 ml注射器接尿液测量,既方便又准确,介绍如下.
作者:孙建英;张英辉;张英姿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住院患者拒绝吸氧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为医疗知识缺乏、担心吸氧加重医疗费用、舒适度改变、心理障碍等.提出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需采取加强医学知识宣教,使其正确认识氧疗的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氧疗中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有效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到位.
作者:李小平;蒋艳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碘伏配合冷敷治疗儿童白血病化疗药外渗致静脉炎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80例白血病化疗致静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温热湿敷;观察组先局部冷敷再外敷碘伏治疗,同时采取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创面护理、饮食护理和疼痛护理等措施.结果 两组静脉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碘伏配合冷敷能有效治疗化疗药外渗所致不同程度静脉炎,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张红;孙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食物过敏原皮肤试验,对19例试验阳性者进行食物激发试验,对13例食物激发试验阳性患者采取剔除过敏食物、记录日志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4周、8周后,患者症状频率、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总体健康评分和7个维度评分(除挑食外)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静;乔惠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介绍瑞典隆德大学护理学院专科护士教育的学习周期、学分、学员入学要求、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结构、教学形式、考核和质量的评估与反馈等.提出瑞典的专科护士教育对我国专科护士教育在学员入学资格、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
作者:徐静娟;Ingalill Rahm Hallberg;Staffan Karlsson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背部叩击对老年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老年卒中留痰困难的患者分为诱导前组和诱导组各36例,分别进行留痰操作,留取标本送实验室分别进行目测、涂片、并接种血平板观察细菌的构成情况.结果 两组痰液性状、痰涂片细胞的分布比率,以及菌群分布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两组呼吸道样本菌群分布各有特点.结论 高渗盐水、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背部叩击对老年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留取困难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黏稠的痰液起到软化、稀释作用,有利于致病菌的排出.
作者:盛霞;孙永习;李曼;王玉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对有关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运动干预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旨在找出适合绝经后妇女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运动方法.运动种类的选择、合适的运动量、运动时间和运动频度对骨密度、平衡功能、肌力、防跌倒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提示运动干预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积极的方法.
作者:杨爱萍;王君俏;刘邦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静脉输液时经常遇到患者或家属询问当日输液药物量及情况,当班护士一般可准确回答,但其他班次的护士未必能完全了解.如果对患者含糊了事,会导致护患关系不和谐;而查看医嘱或输液记录,费时费力且耽误了解释的佳时机.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总结了一种简便标记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侯双;王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科室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状况,为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及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自编医务人员医院暴力发生状况调查问卷,对171名护士进行有关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因肇事者醉酒、药物滥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患者引发的暴力,急诊科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P<0.05,P<0.01);普通病房因患者病情无好转而引发的暴力发生率显著高于急诊科(P<0.05);急诊科施暴源来于患者、患者家属或朋友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遭受暴力类型中躯体冲突、威胁性事件或姿势有2种躯体损伤情况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护士无助感和缺乏安全感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未受过正规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训的急诊科护士显著多于病房护士(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问题较为严重,应加强法律、法规、防范暴力知识的培训及心理疏导,以有效防范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谷秉红;潘秀芳;孙宏玉;官锐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检验智能体温单系统的时间效率和准确度,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自动化水平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病历规范设计智能体温单系统,并设计6名虚拟住院患者连续3 d的体温单项目信息.实验室条件下,两年级各10名本科护生分别采用传统手工法(下称手工法)和智能系统法(下称智能法)采集信息并绘制体温单,记录操作时间和出错情况.结果 两法所生成的体温单视觉效果差异明显;手工法和智能法绘制体温单绘制总时间,出错、不规范及涂改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出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物理降温、出入量、文字标记、体温单换页及术后天数记录等;两年级手工法出错率、不规范率及涂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智能体温单系统可显著缩短操作时间,有效减少差错,对减轻护理负荷及提高体温单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侯晓红;臧渝梨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支助中心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以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绩效.方法 运用自制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51名支助中心在职1年及以上员工进行调查.结果 支助中心员工总体满意度得分2.58±1.07,对收入及劳务分配、社会支持、环境及工作条件、工作成就感、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1.66±0.93、2.41±1.16、2.55±1.05、2.65±1.07、3.77±1.02.结论 医院支助中心员工工作满意度总体偏低,有必要针对其特点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作者:李芬;朱佳晖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减少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将16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采用预防压疮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Norton量表和营养评估表对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分为可能发生压疮、易患压疮两种,易患压疮用红色的图文并茂标识牌,可能发生压疮的用黄色标识牌,将标识牌在床头卡、患者住院一览表、翻身卡上进行醒目标识,并制定标准化护理措施,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评估标识牌标识系统有醒目的 标识作用,有助于减少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作者:廖春红;唐霞珠;黄北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老年女性便秘现状、饮食及排便习惯与便秘发生的相关性,为今后实施相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唐山市城乡6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1 10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饮食及排便习惯对便秘影响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女性便秘发生率37.5%,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饮水、饮食、排便习惯等因素影响老年女性便秘(P<0.05,P<0.01).结论 老年女性便秘患病率高,与饮食及排便习惯有关, 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作者:付丽;陈长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消毒剂的敏感性,为制定消毒与灭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培养后取第三代接种及再次培养,然后制成乳状菌液,分装入41支无菌试管,其中40支均分为A、B、C、D 4个实验组,分别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0.5%活力碘、75%乙醇、2%戊二醛与乳状菌液按1:1的比例混合进行消毒试验,分别观察每组1、2、3、4、5、10、15、20、25、30 min共10个时间段的消毒效果.1支空白对照组采用无菌生理盐水代替消毒剂进行试验.结果 空白对照组菌落数为3.4×108 cfu/ml,实验组4种常规浓度的消毒剂在1~30 min内均能有效杀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结论 临床分离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常规浓度的常用消毒剂敏感.鉴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部分携带耐消毒剂基因qacE-sul1,建议临床检出多重耐药菌株时加做消毒剂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科学合理选用消毒剂.
作者:薛菊兰;艾彪;罗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