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秋月;原红;孙万玲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取成立护理科研组与专家组、对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全程督导,以及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等举措.结果 近3年护理论文发表数逐年上升,论文质量也显著提高,发表护理论文作者群逐渐扩大、学科拓展情况良好.结论 科研论文写作是护理人员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科研及其论文写作水平,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倪元红;孙琳;刘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住院患者拒绝吸氧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为医疗知识缺乏、担心吸氧加重医疗费用、舒适度改变、心理障碍等.提出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需采取加强医学知识宣教,使其正确认识氧疗的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氧疗中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有效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到位.
作者:李小平;蒋艳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背部叩击对老年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老年卒中留痰困难的患者分为诱导前组和诱导组各36例,分别进行留痰操作,留取标本送实验室分别进行目测、涂片、并接种血平板观察细菌的构成情况.结果 两组痰液性状、痰涂片细胞的分布比率,以及菌群分布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两组呼吸道样本菌群分布各有特点.结论 高渗盐水、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背部叩击对老年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留取困难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黏稠的痰液起到软化、稀释作用,有利于致病菌的排出.
作者:盛霞;孙永习;李曼;王玉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静脉输液时经常遇到患者或家属询问当日输液药物量及情况,当班护士一般可准确回答,但其他班次的护士未必能完全了解.如果对患者含糊了事,会导致护患关系不和谐;而查看医嘱或输液记录,费时费力且耽误了解释的佳时机.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总结了一种简便标记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侯双;王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后中期生存质量状况,为临床制订针对性的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在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儿100例(先心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儿童生存质量量表系列普适性核心量表第4版为研究工具,分别于介入治疗前24 h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同期采取目的 抽样的方法选择黑龙江省同龄健康儿童520例(健康组)进行调查.结果 先心组介入治疗后6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80.47±9.69,除社会功能外,生理领域、心理社会领域、情感功能、角色功能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先心病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使大多数患儿都达到较好的中期生存质量水平.但社会功能仍较差,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干预.
作者:李玲;林平;高学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对节假日护理质量与工作日护理质量评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护理质量特别是节假日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节假日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工作日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节假日和工作日护理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节假日与工作日住院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通过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崔连智;李瑞芬;胡景平;于风颖;齐亚莉;宋亚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对2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以明确分型,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22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诊断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例,醛固酮腺瘤18例.提出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时做好心理护理、检查前准备,选择正确的时间和体位;积极采取水化治疗,检查后加强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的搏动,皮肤色泽、温度情况,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不适及并发症发生,保证检查顺利完成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于明峰;管志敏;周舸;黄烨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食物过敏原皮肤试验,对19例试验阳性者进行食物激发试验,对13例食物激发试验阳性患者采取剔除过敏食物、记录日志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4周、8周后,患者症状频率、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总体健康评分和7个维度评分(除挑食外)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静;乔惠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形式人际沟通教育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06级305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155名)和实验组(150名),对照组在人际沟通课程中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形式教学,包括模拟病房、临床实习前期主动介入和模拟招聘等方法.结果 两组教学后人际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教学前后人际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形式人际沟通教育能有效提高护生的实际沟通能力和护生就业面试的沟通应对技巧.
作者:金彩云;周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6Sigma管理模式的方法和效果,促进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方法 将2007、2008届58名本科护生分为对照组(28人)和实验组(30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6Sigma管理模式即6Sigma改进标准流程带教,其包括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阶段.各科实习结束时,自制调查表对护生和教师进行双向调查,并对护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 两组护生对护理带教管理质量评价、带教教师对两组护生实习效果评价(除组织纪律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采用6Sigma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发挥护生潜能,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徐宇红;戴小明;李小娜;孙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有些神志清楚患者因不同原因如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等,暂不能用语言与他人沟通,使自己想表达的意愿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为了更好促进护患沟通,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准确的治疗护理,我科自制写字板与患者沟通,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临床上,不能进食的患者常需在内镜下置入三腔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但常因为管腔狭窄,而营养液黏稠、浓度高,容易堵塞管腔.虽然每次注入营养液前后均给予温开水冲洗管腔,仍时常发生管腔堵塞,需要重新置入空肠营养管,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经济负担.
作者:张英;刘春雨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适应社会需求和反映护理特性的临床护理与医学护理英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 将104名大专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9人)和对照组(5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将医学护理英语和临床护理学分开教学;实验组将医学护理英语和临床护理学有机融合,实施双语教学,即首先做好双语教学的基础准备工作,再调整教学计划,然后统一调配师资,后采用以临床护理教学为主、以医学英语教学为辅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结果 两组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和医学护理英语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在把握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认可教学模式、加强单词记忆及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于双语教学,实验组学生认为有利于中英文知识的记忆(93.9%)、满意其组织形式(91.8%)和成就感的建立(85.7%).结论 双语教学能促进临床护理教学内容和结构的科学化,优化课程设置形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临床护理教学的科学化和国际化.
作者:余薇;李勇;巴瑞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压疮是由于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护理中及时、快速地识别压疮高危人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及控制压疮[1].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我院采用归芪黄连软膏外敷治疗压疮,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叶艳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进食时间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经常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9例(289例次)按不同进食时间分为禁食组(109例次)、透析2 h内进食组(88例次)及透析3 h后进食组(92例次).禁食组治疗前常规进食,治疗开始后全程禁食禁饮,透析结束后再进食;2 h内进食组透析开始1.5~2.0 h进食,总量不超过500 g;3 h后进食组透析开始3.5 h左右进食,总量不超过500 g.结果 三组进食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差、相对血容量、超滤量以及低MAP,以及三组低血压、 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及护理干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 h后进食组各指标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三组发生透析相关低血压者提前终止透析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应选择在透析1.5~2.0 h进食,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鄢建军;夏丹;童辉;刘慎微;吕永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落实血透中心患者护理告知、知情同意书制度,降低护理纠纷及投诉发生率.方法 按时间顺序将590例血透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300例)和对照组(29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宣教;观察组采用口头护理告知,并自行设计包括5个系列28个条目的 告知与知情同意项目书.采取书面告知、图文宣传告知及多媒体讲座告知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宣教.结果 两组除环境设施与制度所致的护患纠纷外,因安全防护措施、护理操作、治疗不良反应及相关费用所致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履行护理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可减少护患冲突和护患纠纷.
作者:陈云波;姚海燕;张严松;王莹;王越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对15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实施虫媒隔离及接触性隔离,对患者使用的物品专人、专用,用物给予针对性消毒,同时做好陪护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如做好病区划分、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接触隔离.结果 11例患者(其中2例重症型伴有肺部感染)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住院期间未发生继发感染;余4例患者因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出院.无1例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及其他住院患者发生感染,有效防止了该病的传播.
作者:周丰勤;宋宇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从国内外男护士的招收和注册现状,社会对男护士的态度,男护士性格和性别上的职业优势,医疗单位、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男护士的需求等方面进行综述,展望了男护士的发展前景.
作者:左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问题的解决办法.方法 分析70例长期留置气囊尿管的老年患者发生漏尿的原因,找出相应对策进行护理.结果 长期留置气囊尿管的老年患者漏尿与老年生理退行性变化、导尿管引流不畅和膀胱痉挛三大因素有关.通过采取克服生理因素的影响、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和避免膀胱痉挛等措施后,58例漏尿得到控制,12例漏尿减轻.结论 根据老年患者各种生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和纠正老年患者漏尿的发生.
作者:黄瑾;宋智辉;李家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每小时尿量的观察非常重要,采用传统普通引流袋计量不准确,而采用量杯倾倒引流袋内尿液的方法,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且浪费时间.为此,笔者用50 ml注射器接尿液测量,既方便又准确,介绍如下.
作者:孙建英;张英辉;张英姿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