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梅;邓小英;方艳雅;岑玉霞
目的 探讨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在产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产科病房进行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即建立临床安全用药管理质控小组,加强新、特、高危药品的管理,实施用药流程管理,加强安全用药流程管理的培训.结果 实施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后用药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产科病房实施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徐海龙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服药遵医行为,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84例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6个月及以上的患者进行服药遵医行为调查.结果 84例患者的遵医率为61.90%,患者服药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家属监督(P<0.05,P<0.01).结论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服药遵医行为有待提高.加强健康教育,发挥家属的监督支持作用,为患者提供经济的复查方案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遵医行为.
作者:罗伍春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伤口愈合快示格胶贴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68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消毒皮肤后将伤口愈合快示格胶贴直接贴粘于受损静脉局部.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局部皮肤.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伤口愈合快示格胶贴能为局部皮肤提供湿润的愈合环境,使组织再生和修复,可提高静脉炎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
作者:付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对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患者早期(术后24 h)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日单双将219例TURP患者分为观察组(单日手术者,113例)和对照组(双日手术者,106例).对照组术后去枕平卧6~8 h后取自动体位,避免过度频繁变换体位,翻身时勿用力过度、过猛;观察组术后24 h内平卧不翻身,卧气垫床,24 h后改常规体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总量、出血程度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出血总量和出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0.01);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护理能减少TURP术后早期出血量和出血程度,不会增加患者不适,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作者:冯锦芳;聂芳;谭秋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对持续机械通气7 d以上患者32例吸痰时经鼻导管行支气管灌洗,灌洗前将灌洗的生理盐水加温到37℃,妥善连接仪器及管道,灌洗中配合用简易呼吸器短暂快速挤压3~4次后彻底吸痰并做好吸痰时的护理,灌洗后做好心理护理,物品及器械消毒、基础护理,调节好呼吸机参数等.结果 治疗第14天,32例患者中,3例床旁X线摄片示右下肺感染,痰液稠厚,给予盐酸氨溴索30 mg静脉注射,2次/d,间断停机时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后痰量较前减少;其余肺部未见异常表现且痰量明显减少.患者在ICU治疗12~36(19.0±5.6)d,26例转入普通病房后痊愈出院,6例死于吻合口瘘所致的循环衰竭.提示经鼻导管支气管灌洗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精心的护理是提高防治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桂珍;齐海妮;高杨;张俊叶;王春妮;商江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型导管固定装置施乐扣固定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PICC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施乐扣固定导管,对照组常规采用纸胶带固定.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皮肤破溃及计划外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施乐扣固定PICC,可减少计划外重新置管和导管相关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作者:林静;马珊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体现助产专业特色的基础护理教学导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将2007级助产班学生65人作为实验班,在基础护理教学中采用符合专业特色的导课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将2006级助产班学生62人作为对照班,沿用常规式教学法授课.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对照班基础护理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为(70.39±9.70)分,实验班为(79.86±8.79)分,两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结论 在助产专业的基础护理教学中增设符合专业特色的导课方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和职业认同感.
作者:莫选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对286例口腔颌面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手术,患者手术顺利,手术均获成功,总手术时间7.8 h,供区组手术时间2.0 h.286例患者中有18例(6.3%)穿支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手术探查后经重新吻合血管17例成活,1例术后1 d用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成功;头颈部伤口积液11例,感染4例,供区腿部伤口积液6例,分别经局部换药及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愈合.提出认真做好患者入室后管理,熟练掌握手术配合要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积极处理,强化高频电刀使用安全及预防感染护理,术后严格交接班,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安全.
作者:吴静芬;谌永毅;陈云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在护理工作中,主班护士通常需将次日输液药品摆好备用.由于临床用药品种繁多,尤其是多支小安瓿针剂摆放不稳易倾倒,导致查对不便;大安瓿针剂和贵重安瓿针剂发生倾倒易致瓶体破损,造成药液浪费,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我科2005年3月开始使用一次性口杯放置安瓿针剂,不仅方便查对,而且避免安瓿针剂破碎造成的药品浪费.
作者:严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对120例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Nd:YAG激光鼓膜造孔加盐酸氨溴索综合治疗.护士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还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营养、耳部及仪器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正确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的内容与方法.结果 本组治疗显效70例,有效3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达87.5%;鼓膜造孔均在2~3个月愈合,未遗留永久性鼓膜穿孔及其他并发症.提示规范而细致的护理工作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东霞;孙莹;章英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1]要求,输液止血带、网套、输液卡片、氧气湿化瓶及呼吸机管道等医用器材必须消毒晾干后干燥保存或灭菌,以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由于这些物品在浸泡消毒过程中,存在管腔迂回(呼吸机管道)、易粘贴在一起(输液卡片)或占地面积大(数量多)等缺陷,所需待干时间较长,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鉴此,笔者设计制作了医用多功能沥水架,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祖梅;薛菊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输液血管通道器材的认知,旨在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科学合理选择不同的输液血管通道器材.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98例住院且输液3 d以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评分较高的条目分别是穿刺1次可留置较长时间、保留较长时间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意义、静脉输液前护士对患者的告知,得分为(2.48±1.05)~(2.66±0.90)分;得分较低的条目为现已有在体内保留较长时间的血管通道器材、应根据药物性质和特点来选择输液方法和工具、不同的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在体内保留的时间不同,得分为(1.67±0.91)~(1.89±0.92)分.影响住院患者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认知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科室、输液时间(P<0.05,P<0.01).结论 患者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认知度不高,需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告知及个体化评估,加强输液安全质量控制,合理选择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以满足患者需求,减轻患者痛苦,保证静脉治疗的安全落实.
作者:汪晖;黄海珊;邹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失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探讨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529名失能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结果 失能老年人与一般老年人群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失能老年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评分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社会支持与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较低,获得的社会支持也较低,社会支持与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社区医护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拓宽失能老年人现有的社会支持渠道,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环;刘艳慧;黄方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206名护生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课件组各103名.传统组采用常规方式教学;课件组将传统带教老师理论知识授课改为播放自行设计的影像课件,播放完毕给每名护生发放1张课件内容光碟,由护生自主继续学习,此后一对一带教方法同对照组.结果 课件组出科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均P<0.01),手术医生对课件组护生手术配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 手术室护理影像课件教学法形象、直观,有利于知识的快速掌握与进一步强化,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彭玉兰;田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总结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行人工血管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其中18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方法.术前备齐物品和药物,术中做好降温和复温的护理、输液输血的护理、预防感染、保护肺部,密切注意手术进展,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 18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患者均无神经系统损害及出血等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146~23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80 min,DHCA时间7~48 min.1例因术后发生重度低心排死亡.结论 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而科学的护理配合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冯慕贤;谢庆;陈思;李敏仪;王昭慧;李艳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对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冲洗、干燥、保存4个环节的管理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任何环节操作方法不当都将引起湿化瓶的再污染,而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消毒成本及医院感染机会.在冲洗液的选择、干燥方法应用及保存材料的选取3个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寻找经济可靠的方法,既保证患者安全又能节省医疗成本.
作者:王静;李秀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从急诊预检内涵、预检分诊模式、分诊工作内容等多方面介绍新加坡医院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新加坡各家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工作遵照国际通行的级别分诊标准,结合国情进行细微的调整,体系统一、规范,合理科学地分配医疗资源和医疗空间,有利于急诊工作的开展,可提高急诊救治效果.新加坡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值得我国急救护理工作借鉴.
作者:曾艳;黄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ICDSC)的信度和效度,为测评全麻术后麻醉苏醒期患者的谵妄状态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根据ISPOR指南,对国际通用的ICDSC进行编译,制定中文版ICDSC,对228例手术后麻醉恢复室留观患者进行谵妄评估,对中文版ICDSC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 中文版ICDSC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4,评分员间信度为0.90;以DSM-Ⅳ诊断结果为金标准,ICDSC诊断域值≥4分时,敏感度为0.97,特异度为0.83,阳性预测值为0.52,阴性预测值为0.99,ICDSC与DSM-Ⅳ总一致性的Kappa值为0.59(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3.结论 中文版ICDSC具有满意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麻醉恢复室谵妄筛查工具,但诊断阳性者仍需专科医生进一步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疾病.
作者:刘尚昆;梅伟;张治国;吴震;刘光跃;Yoanna Skrobik;田玉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甲状腺肿瘤手术切除范围广泛,对体位要求较高,需采取垂头仰卧位.患者颈部过伸,颈椎处于反常状态,由于整个头颈部的重力集中在头枕部,术后头枕部发麻的情况比较普遍;另患者在全麻状态下,颈椎失去肌肉韧带的保护,易致颈部酸痛.为解决此类问题,2009年6月我科自制甲状腺手术体位颈托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体位摆放,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梅;孙桂芝;郑守华;原英姿;张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根据患者及配偶年龄、文化程度,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本人及配偶进行系统的心理疏导、康复知识健康教育及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患者的婚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婚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加强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婚姻质量,有助于提高其身心健康和婚姻质量.
作者:仇晓霞;郭艳;邵洁;钟卫菲;龚丽骏;阮燕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