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股转流下行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的手术配合

冯慕贤;谢庆;陈思;李敏仪;王昭慧;李艳光

关键词:胸部降主动脉瘤, 股股转流术, 人工血管重建, 深低温停循环, 手术中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行人工血管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其中18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方法.术前备齐物品和药物,术中做好降温和复温的护理、输液输血的护理、预防感染、保护肺部,密切注意手术进展,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 18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患者均无神经系统损害及出血等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146~23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80 min,DHCA时间7~48 min.1例因术后发生重度低心排死亡.结论 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而科学的护理配合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教学影像课件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206名护生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课件组各103名.传统组采用常规方式教学;课件组将传统带教老师理论知识授课改为播放自行设计的影像课件,播放完毕给每名护生发放1张课件内容光碟,由护生自主继续学习,此后一对一带教方法同对照组.结果 课件组出科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均P<0.01),手术医生对课件组护生手术配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 手术室护理影像课件教学法形象、直观,有利于知识的快速掌握与进一步强化,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彭玉兰;田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医患沟通技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医患沟通技能评价方法,从专家评价法、自我评价法和患者评价法三方面及相应的评价工具进行阐述.提示沟通技能必须结合沟通环境或沟通对象的不同而改变;不同量表均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和局限性,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量表.

    作者:袁晓玲;赵爱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在产科病房的实施

    目的 探讨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在产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产科病房进行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即建立临床安全用药管理质控小组,加强新、特、高危药品的管理,实施用药流程管理,加强安全用药流程管理的培训.结果 实施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后用药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产科病房实施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徐海龙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持续恒温腹腔冲洗加负压吸引预防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并发症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适宜的腹腔冲洗引流方法,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126例重症胰腺炎术后行腹腔冲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室温冲洗液行腹腔冲洗及接引流袋引流;观察组采用30~35℃恒温冲洗液行腹腔冲洗,并采用负压吸引器引流.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采用持续恒温腹腔冲洗加负压吸引,可促进患者肠蠕动功能提早恢复,缩短住院日,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郝晓蕊;尚国爱;周建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护理人员灾害救护知识调查分析与培训策略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灾害救护知识掌握情况,为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开展灾害救护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71名护理人员的灾害救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除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熟练掌握率较高(为87.1%)外,其余项目熟练掌握率为14.8%~57.2%;不同级别医院、学历、工作年限、科室护士灾害救护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00%的护理人员对学习和接受灾害救护知识感兴趣,92.6%护理人员表示非常愿意继续学习有关知识.结论 护理人员灾害救护知识掌握率总体水平不高;加强护理人员灾害救护能力的培训势在必行;医疗卫生机构在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中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灾害救护知识及技能培训, 以提高护理人员灾害救护能力;在卫生职业教育中优化与创新急救护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护生灾害知识学习力度.

    作者:邓荆云;巴瑞琪;李旭光;朱梦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呋布西林钠与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呋布西林钠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为喹诺酮类抗生素.2009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1例患者静脉滴注呋布西林钠(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后更换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时,后者刚滴入输液器莫菲氏滴管2~3滴立即变为乳白色混浊液,立即重新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冲管后续滴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未发现不良反应.为证实两药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笔者进行了药物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长莲;涂兰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施乐扣固定PICC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新型导管固定装置施乐扣固定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PICC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施乐扣固定导管,对照组常规采用纸胶带固定.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皮肤破溃及计划外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施乐扣固定PICC,可减少计划外重新置管和导管相关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作者:林静;马珊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团体辅导干预对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体辅导干预对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方法 按年级分层随机抽取某高等医学院校四年制护理本科一、二年级学生40人(大一、大二学生各20人),对其实施为期6周、连续8次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比较团体辅导前后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结果 干预后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维度(除就业信心维度外)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 团体辅导干预有利于改善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规划状况.

    作者:万美玲;魏明霞;章敏之;李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管理的研究进展

    对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冲洗、干燥、保存4个环节的管理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任何环节操作方法不当都将引起湿化瓶的再污染,而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消毒成本及医院感染机会.在冲洗液的选择、干燥方法应用及保存材料的选取3个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寻找经济可靠的方法,既保证患者安全又能节省医疗成本.

    作者:王静;李秀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医疗废物移交登记本的设计与应用

    医疗废物的有效管理是控制疾病扩散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医源性感染的控制效果.我国于2003年6月16日颁布实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同年10月15日发布了<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在固体医疗废物管理中主要任务是完成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结合我科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医疗废物移交登记本,自2008年10月使用至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失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探讨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529名失能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结果 失能老年人与一般老年人群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失能老年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评分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社会支持与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较低,获得的社会支持也较低,社会支持与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社区医护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拓宽失能老年人现有的社会支持渠道,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环;刘艳慧;黄方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Nd:YAG激光鼓膜造孔加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

    对120例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Nd:YAG激光鼓膜造孔加盐酸氨溴索综合治疗.护士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还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营养、耳部及仪器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正确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的内容与方法.结果 本组治疗显效70例,有效3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达87.5%;鼓膜造孔均在2~3个月愈合,未遗留永久性鼓膜穿孔及其他并发症.提示规范而细致的护理工作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东霞;孙莹;章英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循证实践中杂志俱乐部应用的文献分析

    目的 了解杂志俱乐部在循证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为循证实践教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1975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发表的文献,以teaching、journal club、critical appraisal、education、evidence-based practice、循证实践、教育等为检索词进行检索, 对所得文献进行系统复习及评价.结果 5篇文献被纳入,其Jadad得分为3~4分;研究对象517名.开展杂志俱乐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尊,有效促进溃疡创口的恢复,有效减轻伤口疼痛.杂志俱乐部对医学生和临床医护人员的知识、态度、文献阅读习惯产生影响,而对循证实践技能及对干预对象运用证据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考证.结论 杂志俱乐部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知识、态度、文献阅读习惯,杂志俱乐部是循证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如美;蒋银芬;朱琴华;朱蓓;汪暑萍;唐四元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高校男护生专业价值观状况调查及对策

    目的 了解男护生专业价值观状况,以期采取有效的策略帮助男护生形成稳定的专业价值观.方法 采用高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价值观调查表对33名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护生专业价值观总分为(77.84±2.44)分,其中诚实(16.00±1.74)分、公正(12.80±1.53)分、美学(12.90±1.43)分、尊严(10.92±1.73)分、平等(9.87±1.89)分、利他(13.67±1.93)分.本科男护生的专业价值观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专科男护生(P<0.05,P<0.01).结论 男护生专业价值观不容乐观,特别是专科男护生.高校男护生的专业价值教育已迫在眉睫,学校需加强男护生专业价值观的构建.

    作者:黄双丽;安秋月;巩小燕;王莉莉;梁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伤口愈合快示格胶贴治疗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伤口愈合快示格胶贴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68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消毒皮肤后将伤口愈合快示格胶贴直接贴粘于受损静脉局部.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局部皮肤.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伤口愈合快示格胶贴能为局部皮肤提供湿润的愈合环境,使组织再生和修复,可提高静脉炎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

    作者:付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简易木制烧伤架的制作与应用

    采用自制木制烧伤架辅助治疗烧伤患者220例,患者创面7~58 d愈合,平均住院22.0 d.烧伤架为烧伤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暴露条件和适宜的环境,有利于预防与控制创面感染,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从而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作者:温昕芳;马金巧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腕关节桡侧头静脉穿刺区域的选择

    目的 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方法 选择1 210例行腕关节桡侧头静脉穿刺患者,由专人进行操作,统一采用7号头皮针按常规行静脉穿刺,第1天在Ⅰ区(为自列缺穴靠近心端长约3横指区域的头静脉)行静脉穿刺,第2天在Ⅱ区(为自列缺穴靠远心端长约3横指区域的头静脉)行静脉穿刺.观察两区域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Ⅰ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43例(3.6%)、中度疼痛778例(64.3%),9例穿刺时局部和指端有麻木、触电感;Ⅱ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19例(1.6%),中度疼痛674例(55.7%),2例出现轻度麻木现象.两个区域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腕关节自列缺穴靠远心端长约3横指区域的头静脉行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较轻,且不适症状较少,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婚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根据患者及配偶年龄、文化程度,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本人及配偶进行系统的心理疏导、康复知识健康教育及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患者的婚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婚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加强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婚姻质量,有助于提高其身心健康和婚姻质量.

    作者:仇晓霞;郭艳;邵洁;钟卫菲;龚丽骏;阮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泌尿外科病员裤的设计与应用

    泌尿外科手术位于下腹及会阴部,且术后常需留置导尿管,术后进行换药、护理时常需脱下病员裤;患者下床活动时需患者或家属提着尿袋或用别针固定在裤片上,影响了患者的形象.为保护患者隐私,方便治疗护理操作,2008年11月笔者将病员裤进行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李春秀;汤玮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知信行干预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知信行干预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8例行常规产前检查并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由接受过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的专职护士对孕妇进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相关理论知识讲授及操作示范演练各1次;干预组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时进行知信行干预,即对孕妇进行认知及信念教育、技能训练、督促检查技能训练执行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咨询服务.结果 干预组对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中运用知信行干预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从而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王苏梅;尚剑;陈玉芬;张礼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