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患沟通技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袁晓玲;赵爱平

关键词:医患沟通, 沟通技能, 评价方法, 综述文献
摘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医患沟通技能评价方法,从专家评价法、自我评价法和患者评价法三方面及相应的评价工具进行阐述.提示沟通技能必须结合沟通环境或沟通对象的不同而改变;不同量表均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和局限性,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量表.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手术体位颈托的制作与使用

    甲状腺肿瘤手术切除范围广泛,对体位要求较高,需采取垂头仰卧位.患者颈部过伸,颈椎处于反常状态,由于整个头颈部的重力集中在头枕部,术后头枕部发麻的情况比较普遍;另患者在全麻状态下,颈椎失去肌肉韧带的保护,易致颈部酸痛.为解决此类问题,2009年6月我科自制甲状腺手术体位颈托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体位摆放,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梅;孙桂芝;郑守华;原英姿;张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经鼻导管支气管灌洗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对持续机械通气7 d以上患者32例吸痰时经鼻导管行支气管灌洗,灌洗前将灌洗的生理盐水加温到37℃,妥善连接仪器及管道,灌洗中配合用简易呼吸器短暂快速挤压3~4次后彻底吸痰并做好吸痰时的护理,灌洗后做好心理护理,物品及器械消毒、基础护理,调节好呼吸机参数等.结果 治疗第14天,32例患者中,3例床旁X线摄片示右下肺感染,痰液稠厚,给予盐酸氨溴索30 mg静脉注射,2次/d,间断停机时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后痰量较前减少;其余肺部未见异常表现且痰量明显减少.患者在ICU治疗12~36(19.0±5.6)d,26例转入普通病房后痊愈出院,6例死于吻合口瘘所致的循环衰竭.提示经鼻导管支气管灌洗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精心的护理是提高防治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桂珍;齐海妮;高杨;张俊叶;王春妮;商江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填充术患者的护理

    对16例下方及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填充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随访3~28周,15例患者视网膜复位,1例多发性裂孔患者颞下方周边部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未见明确裂孔,激光包绕脱离区,观察1月余,未见网膜脱离扩大.术后眼前指数1例,0.04~0.1者9例,0.2~0.4者6例.提出术前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眼部护理、密切观察术眼情况和出院健康教育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视网膜复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文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用一次性口杯放置安瓿针剂

    在护理工作中,主班护士通常需将次日输液药品摆好备用.由于临床用药品种繁多,尤其是多支小安瓿针剂摆放不稳易倾倒,导致查对不便;大安瓿针剂和贵重安瓿针剂发生倾倒易致瓶体破损,造成药液浪费,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我科2005年3月开始使用一次性口杯放置安瓿针剂,不仅方便查对,而且避免安瓿针剂破碎造成的药品浪费.

    作者:严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药遵医行为的调查

    目的 了解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服药遵医行为,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84例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6个月及以上的患者进行服药遵医行为调查.结果 84例患者的遵医率为61.90%,患者服药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家属监督(P<0.05,P<0.01).结论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服药遵医行为有待提高.加强健康教育,发挥家属的监督支持作用,为患者提供经济的复查方案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遵医行为.

    作者:罗伍春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因素,以协助管理者制订合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采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影响因素量表,对某医院263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影响因素评分为(2.99±1.21)分,21个影响因素中排序前5位的为担心因个人造成的不良事件影响科室护理质量分值,害怕其他人受到影响,担心上报其他同事引起的不良事件影响彼此间关系,担心被患者或家属起诉及担心上报后会受处罚.结论 相关因素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影响呈中等水平,担心集体、他人及本人受到影响和导致医患纠纷是主要影响因素,应建立更完善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创建安全的就医环境,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作者:方良玉;王建宁;乔改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管理的研究进展

    对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冲洗、干燥、保存4个环节的管理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任何环节操作方法不当都将引起湿化瓶的再污染,而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消毒成本及医院感染机会.在冲洗液的选择、干燥方法应用及保存材料的选取3个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寻找经济可靠的方法,既保证患者安全又能节省医疗成本.

    作者:王静;李秀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团体辅导干预对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体辅导干预对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方法 按年级分层随机抽取某高等医学院校四年制护理本科一、二年级学生40人(大一、大二学生各20人),对其实施为期6周、连续8次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比较团体辅导前后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结果 干预后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维度(除就业信心维度外)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 团体辅导干预有利于改善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规划状况.

    作者:万美玲;魏明霞;章敏之;李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股股转流下行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的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行人工血管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其中18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方法.术前备齐物品和药物,术中做好降温和复温的护理、输液输血的护理、预防感染、保护肺部,密切注意手术进展,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 18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患者均无神经系统损害及出血等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146~23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80 min,DHCA时间7~48 min.1例因术后发生重度低心排死亡.结论 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而科学的护理配合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冯慕贤;谢庆;陈思;李敏仪;王昭慧;李艳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持续恒温腹腔冲洗加负压吸引预防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并发症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适宜的腹腔冲洗引流方法,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126例重症胰腺炎术后行腹腔冲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室温冲洗液行腹腔冲洗及接引流袋引流;观察组采用30~35℃恒温冲洗液行腹腔冲洗,并采用负压吸引器引流.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采用持续恒温腹腔冲洗加负压吸引,可促进患者肠蠕动功能提早恢复,缩短住院日,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郝晓蕊;尚国爱;周建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氧气湿化瓶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有效的消毒保存方法及持续存放时间,为医院制定有效的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120份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份,对照组采取病房分散消毒管理,观察组采取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管理的方法;对两组氧气湿化瓶于消毒后保存第1、3、5、7、9天每组每次分别随机抽取12份采样培养.结果 观察组持续保存1~9 d的湿化瓶细菌监测合格率均为100%,除第1天外,其余各天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P<0.01).结论 氧气湿化瓶采用供应室统一集中清洗消毒方法,能提高消毒效果,延长保存时间,提高无菌保存率,能有效减少吸氧患者医院感染的机会.

    作者:宋红岩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高校男护生专业价值观状况调查及对策

    目的 了解男护生专业价值观状况,以期采取有效的策略帮助男护生形成稳定的专业价值观.方法 采用高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价值观调查表对33名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护生专业价值观总分为(77.84±2.44)分,其中诚实(16.00±1.74)分、公正(12.80±1.53)分、美学(12.90±1.43)分、尊严(10.92±1.73)分、平等(9.87±1.89)分、利他(13.67±1.93)分.本科男护生的专业价值观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专科男护生(P<0.05,P<0.01).结论 男护生专业价值观不容乐观,特别是专科男护生.高校男护生的专业价值教育已迫在眉睫,学校需加强男护生专业价值观的构建.

    作者:黄双丽;安秋月;巩小燕;王莉莉;梁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高海拔地区老年骨质疏松伴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对87例高海拔地区老年骨质疏松伴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牵引保守治疗,住院治疗21~95 d,平均42.6 d;住院期间发生压疮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切口感染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随访0.5~2.0年,除3例股骨颈骨折未愈外,其余均治愈.提出加强心理护理、牵引的护理、手术前后的护理、肢体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出院健康指导,可以保证老年骨质疏松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高翠玲;范兴爱;朱瑞霞;霍倩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认知的调查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输液血管通道器材的认知,旨在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科学合理选择不同的输液血管通道器材.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98例住院且输液3 d以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评分较高的条目分别是穿刺1次可留置较长时间、保留较长时间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意义、静脉输液前护士对患者的告知,得分为(2.48±1.05)~(2.66±0.90)分;得分较低的条目为现已有在体内保留较长时间的血管通道器材、应根据药物性质和特点来选择输液方法和工具、不同的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在体内保留的时间不同,得分为(1.67±0.91)~(1.89±0.92)分.影响住院患者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认知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科室、输液时间(P<0.05,P<0.01).结论 患者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认知度不高,需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告知及个体化评估,加强输液安全质量控制,合理选择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以满足患者需求,减轻患者痛苦,保证静脉治疗的安全落实.

    作者:汪晖;黄海珊;邹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层级管理联合连续性排班在神经外科的实践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联合连续性排班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神经外科病区实行层级管理联合连续性排班,重建各层级各班人员的工作职责.结果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士工作超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后护理意外及缺陷发生例次明显降低.结论 实施层级管理联合连续性排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护士工作时间,减少护理意外及缺陷的发生.

    作者:韩红梅;邓小英;方艳雅;岑玉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新加坡急诊预检分诊模式介绍

    从急诊预检内涵、预检分诊模式、分诊工作内容等多方面介绍新加坡医院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新加坡各家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工作遵照国际通行的级别分诊标准,结合国情进行细微的调整,体系统一、规范,合理科学地分配医疗资源和医疗空间,有利于急诊工作的开展,可提高急诊救治效果.新加坡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值得我国急救护理工作借鉴.

    作者:曾艳;黄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紫草膏外敷预防非首疗程化疗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

    目的 观察紫草膏预防非首疗程化疗患者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非首疗程化疗PICC置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置管后12 h开始用紫草膏自穿刺点上方2~3 cm沿静脉走向涂搽,每日2次,共用7 d;对照组采用湿毛巾热敷.观察1周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7.91%,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涂紫草膏可有效预防非首疗程化疗应用PICC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王建辉;宋艳茹;齐娟;李桂兰;张文学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改性几丁质喷雾剂预防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

    目的 探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预防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于尿道口及周围皮肤5 cm范围、导尿管近端5 cm处进行喷洒,每日2次;对照组常规采用1∶2 000氯己定溶液擦洗尿道外口及会阴部,每日2次.结果 留置导尿期间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推迟(均P<0.05).结论 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使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可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作者:徐必友;尹玲;王瑞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并发症高危因素评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目的 客观、准确、快速地筛选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以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方法 收集整理84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医学统计学教研室的帮助下完成出血、胰漏、肾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及Fisher′s判别方程的计算,与软件公司合作,将出血、胰瘘、肾功能不全高危因素分类排版,Fisher′s判别方程编入程序,形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高危因素评分系统软件.将该软件应用于6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将患者相关资料输入软件后系统筛选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结果 评分系统软件对出血、胰瘘、肾功能不全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85.7%、88.9%、100%;特异度分别为94.5%、96.2%、96.5%;预测符合率分别为93.6%、95.2%、96.8%,平均每例患者的计算时间缩短426.92 s.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并发症高危因素评分系统能快速、准确筛选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为预测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提供参考.

    作者:王若乔;李丽;付立;姜树坤;叶志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四肢手术患儿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护理

    目的 降低四肢手术患儿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所致的并发症.方法 对151例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四肢手术患儿,采取正确的方法绑扎止血带,选择恰当的压力(上肢使用压力19~29 kPa,下肢使用压力28~55 kPa)和使用时间,遵循充气快、放气慢的原则,使用中严密观察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151例患儿术中术野清晰,无渗血和出血.手术结束肢端血运良好,皮肤无淤血点及水疱发生;术后72 h随访无1例发生止血带疼痛,肢体对各种刺激反应正常,无神经肌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正确使用气压止血带是预防四肢手术患儿止血带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作者:侯晓旭;刘延锦;冯春蕾;王汴云;王海燕;曹艳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