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必友;尹玲;王瑞英
目的 探讨团体辅导干预对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方法 按年级分层随机抽取某高等医学院校四年制护理本科一、二年级学生40人(大一、大二学生各20人),对其实施为期6周、连续8次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比较团体辅导前后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结果 干预后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维度(除就业信心维度外)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 团体辅导干预有利于改善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规划状况.
作者:万美玲;魏明霞;章敏之;李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影响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因素,以协助管理者制订合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采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影响因素量表,对某医院263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影响因素评分为(2.99±1.21)分,21个影响因素中排序前5位的为担心因个人造成的不良事件影响科室护理质量分值,害怕其他人受到影响,担心上报其他同事引起的不良事件影响彼此间关系,担心被患者或家属起诉及担心上报后会受处罚.结论 相关因素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影响呈中等水平,担心集体、他人及本人受到影响和导致医患纠纷是主要影响因素,应建立更完善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创建安全的就医环境,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作者:方良玉;王建宁;乔改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总结20例电视纵隔镜下纵隔肿瘤活检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提出全面了解该技术的优点及手术方法,做好心理护理,术中采取佳体位便于纵隔镜下充分暴露手术野,在全程手术中,保证吸引器的通畅和电凝的有效使用,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万凤;吴荷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注射用呋布西林钠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为喹诺酮类抗生素.2009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1例患者静脉滴注呋布西林钠(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后更换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时,后者刚滴入输液器莫菲氏滴管2~3滴立即变为乳白色混浊液,立即重新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冲管后续滴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未发现不良反应.为证实两药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笔者进行了药物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长莲;涂兰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对16例下方及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填充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随访3~28周,15例患者视网膜复位,1例多发性裂孔患者颞下方周边部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未见明确裂孔,激光包绕脱离区,观察1月余,未见网膜脱离扩大.术后眼前指数1例,0.04~0.1者9例,0.2~0.4者6例.提出术前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眼部护理、密切观察术眼情况和出院健康教育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视网膜复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文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失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探讨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529名失能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结果 失能老年人与一般老年人群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失能老年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评分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社会支持与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较低,获得的社会支持也较低,社会支持与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社区医护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拓宽失能老年人现有的社会支持渠道,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环;刘艳慧;黄方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对120例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Nd:YAG激光鼓膜造孔加盐酸氨溴索综合治疗.护士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还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营养、耳部及仪器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正确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的内容与方法.结果 本组治疗显效70例,有效3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达87.5%;鼓膜造孔均在2~3个月愈合,未遗留永久性鼓膜穿孔及其他并发症.提示规范而细致的护理工作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东霞;孙莹;章英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客观、准确、快速地筛选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以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方法 收集整理84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医学统计学教研室的帮助下完成出血、胰漏、肾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及Fisher′s判别方程的计算,与软件公司合作,将出血、胰瘘、肾功能不全高危因素分类排版,Fisher′s判别方程编入程序,形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高危因素评分系统软件.将该软件应用于6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将患者相关资料输入软件后系统筛选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结果 评分系统软件对出血、胰瘘、肾功能不全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85.7%、88.9%、100%;特异度分别为94.5%、96.2%、96.5%;预测符合率分别为93.6%、95.2%、96.8%,平均每例患者的计算时间缩短426.92 s.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并发症高危因素评分系统能快速、准确筛选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为预测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提供参考.
作者:王若乔;李丽;付立;姜树坤;叶志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知信行干预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8例行常规产前检查并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由接受过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的专职护士对孕妇进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相关理论知识讲授及操作示范演练各1次;干预组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时进行知信行干预,即对孕妇进行认知及信念教育、技能训练、督促检查技能训练执行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咨询服务.结果 干预组对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中运用知信行干预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从而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王苏梅;尚剑;陈玉芬;张礼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对87例高海拔地区老年骨质疏松伴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牵引保守治疗,住院治疗21~95 d,平均42.6 d;住院期间发生压疮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切口感染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随访0.5~2.0年,除3例股骨颈骨折未愈外,其余均治愈.提出加强心理护理、牵引的护理、手术前后的护理、肢体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出院健康指导,可以保证老年骨质疏松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高翠玲;范兴爱;朱瑞霞;霍倩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男护生学业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状况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职业认同感问卷对211名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护生成功归因的内控归因评分为14.93±4.20,外控归因为12.12±4.40;失败归因的内控归因评分为13.60±3.78,外控归因为10.73±4.94.男护生职业认同感评分为29.84±6.69.不同学历、学院、年级男护生归因方式、职业认同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男护生成功归因的内控归因、外控归因及失败归因的内控归因、外控归因与职业认同感呈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 男护生的学业成败倾向于内控归因(能力、努力),其职业认同感较高;男护生学业归因与职业认同感显著相关.需针对不同学历、学院、年级男护生的学业归因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男护生认识并进行正确有利的归因,进而提高职业认同感.
作者:左红霞;熊晓美;李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联合连续性排班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神经外科病区实行层级管理联合连续性排班,重建各层级各班人员的工作职责.结果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士工作超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后护理意外及缺陷发生例次明显降低.结论 实施层级管理联合连续性排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护士工作时间,减少护理意外及缺陷的发生.
作者:韩红梅;邓小英;方艳雅;岑玉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肺叶切除术患者雾化吸入后不同时间叩背排痰效果.方法 将90例肺癌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三组术后按常规行雾化吸入,3次/d,15 min/次;A组雾化吸入后立即予叩背,B组雾化吸入后15 min予叩背,C组雾化吸入后30 min予叩背.比较三组日均咳痰量、SpO2的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日均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的痰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佳;三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排痰后SpO2维持在较好水平.结论 雾化吸入后立即叩背是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排痰有效及佳的时机.
作者:黄敏清;叶云婕;胡美霞;赵舜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体现助产专业特色的基础护理教学导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将2007级助产班学生65人作为实验班,在基础护理教学中采用符合专业特色的导课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将2006级助产班学生62人作为对照班,沿用常规式教学法授课.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对照班基础护理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为(70.39±9.70)分,实验班为(79.86±8.79)分,两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结论 在助产专业的基础护理教学中增设符合专业特色的导课方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和职业认同感.
作者:莫选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初期对化疗药物的认知状况,为护理本科理论教学及临床实习的管理与带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110名护理本科生于临床实习初期进行化疗药物认知状况调查.结果 仅12.7%和10.0%的护生很了解化疗药物的作用和毒副作用;80.9%的护生不能正确选择血管;8.2%和5.5%的护生很了解化疗药物溅入眼中和溅到皮肤的处理措施.结论 护理本科生对化疗药物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透彻,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加强护理本科生化疗药物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在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的同时,大限度保证患者化疗期间的安全,减少护理事故及纠纷.
作者:闫娜;赵振兴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从急诊预检内涵、预检分诊模式、分诊工作内容等多方面介绍新加坡医院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新加坡各家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工作遵照国际通行的级别分诊标准,结合国情进行细微的调整,体系统一、规范,合理科学地分配医疗资源和医疗空间,有利于急诊工作的开展,可提高急诊救治效果.新加坡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值得我国急救护理工作借鉴.
作者:曾艳;黄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总结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行人工血管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其中18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方法.术前备齐物品和药物,术中做好降温和复温的护理、输液输血的护理、预防感染、保护肺部,密切注意手术进展,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 18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患者均无神经系统损害及出血等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146~23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80 min,DHCA时间7~48 min.1例因术后发生重度低心排死亡.结论 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而科学的护理配合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冯慕贤;谢庆;陈思;李敏仪;王昭慧;李艳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在为眼科门诊患者做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时,常需用头带固定枕后电极片,但是成人、儿童的头大小不一,以往采用纱布条,由于没有弹性,需要缝制较长,缠绕几圈,有时固定不紧,电极片易中途滑脱,需再次固定,影响检查;缠绕太紧,患者感觉不适,甚至影响血液循环.鉴此,笔者制作一种弹性固定头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汤咏梅;韩艳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降低四肢手术患儿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所致的并发症.方法 对151例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四肢手术患儿,采取正确的方法绑扎止血带,选择恰当的压力(上肢使用压力19~29 kPa,下肢使用压力28~55 kPa)和使用时间,遵循充气快、放气慢的原则,使用中严密观察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151例患儿术中术野清晰,无渗血和出血.手术结束肢端血运良好,皮肤无淤血点及水疱发生;术后72 h随访无1例发生止血带疼痛,肢体对各种刺激反应正常,无神经肌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正确使用气压止血带是预防四肢手术患儿止血带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作者:侯晓旭;刘延锦;冯春蕾;王汴云;王海燕;曹艳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在产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产科病房进行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即建立临床安全用药管理质控小组,加强新、特、高危药品的管理,实施用药流程管理,加强安全用药流程管理的培训.结果 实施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后用药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产科病房实施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徐海龙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