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荆云;巴瑞琪;李旭光;朱梦莹
医疗废物的有效管理是控制疾病扩散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医源性感染的控制效果.我国于2003年6月16日颁布实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同年10月15日发布了<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在固体医疗废物管理中主要任务是完成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结合我科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医疗废物移交登记本,自2008年10月使用至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团体辅导干预对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方法 按年级分层随机抽取某高等医学院校四年制护理本科一、二年级学生40人(大一、大二学生各20人),对其实施为期6周、连续8次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比较团体辅导前后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结果 干预后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维度(除就业信心维度外)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 团体辅导干预有利于改善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规划状况.
作者:万美玲;魏明霞;章敏之;李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对持续机械通气7 d以上患者32例吸痰时经鼻导管行支气管灌洗,灌洗前将灌洗的生理盐水加温到37℃,妥善连接仪器及管道,灌洗中配合用简易呼吸器短暂快速挤压3~4次后彻底吸痰并做好吸痰时的护理,灌洗后做好心理护理,物品及器械消毒、基础护理,调节好呼吸机参数等.结果 治疗第14天,32例患者中,3例床旁X线摄片示右下肺感染,痰液稠厚,给予盐酸氨溴索30 mg静脉注射,2次/d,间断停机时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后痰量较前减少;其余肺部未见异常表现且痰量明显减少.患者在ICU治疗12~36(19.0±5.6)d,26例转入普通病房后痊愈出院,6例死于吻合口瘘所致的循环衰竭.提示经鼻导管支气管灌洗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精心的护理是提高防治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桂珍;齐海妮;高杨;张俊叶;王春妮;商江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适宜的腹腔冲洗引流方法,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126例重症胰腺炎术后行腹腔冲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室温冲洗液行腹腔冲洗及接引流袋引流;观察组采用30~35℃恒温冲洗液行腹腔冲洗,并采用负压吸引器引流.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采用持续恒温腹腔冲洗加负压吸引,可促进患者肠蠕动功能提早恢复,缩短住院日,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郝晓蕊;尚国爱;周建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减少并发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方法 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
作者:王青;杨瑞花;王美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对286例口腔颌面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手术,患者手术顺利,手术均获成功,总手术时间7.8 h,供区组手术时间2.0 h.286例患者中有18例(6.3%)穿支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手术探查后经重新吻合血管17例成活,1例术后1 d用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成功;头颈部伤口积液11例,感染4例,供区腿部伤口积液6例,分别经局部换药及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愈合.提出认真做好患者入室后管理,熟练掌握手术配合要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积极处理,强化高频电刀使用安全及预防感染护理,术后严格交接班,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安全.
作者:吴静芬;谌永毅;陈云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灾害救护知识掌握情况,为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开展灾害救护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71名护理人员的灾害救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除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熟练掌握率较高(为87.1%)外,其余项目熟练掌握率为14.8%~57.2%;不同级别医院、学历、工作年限、科室护士灾害救护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00%的护理人员对学习和接受灾害救护知识感兴趣,92.6%护理人员表示非常愿意继续学习有关知识.结论 护理人员灾害救护知识掌握率总体水平不高;加强护理人员灾害救护能力的培训势在必行;医疗卫生机构在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中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灾害救护知识及技能培训, 以提高护理人员灾害救护能力;在卫生职业教育中优化与创新急救护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护生灾害知识学习力度.
作者:邓荆云;巴瑞琪;李旭光;朱梦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发展,护理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越来越来受到关注.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减少职业暴露,尤其是降低针刺伤的发生,利器盒的临床广泛应用在安全处置利器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但由于利器盒临床应用数量大,成本支出较大,本着安全、节约的原则,2009年10月我院设计制作价廉物美、方便实用的改良利器盒,报告如下.
作者:贲艳丽;曹晓林;王芳;马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为加强医院重点环节管理,严格准确执行查对制度,落实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确保医疗服务安全与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我院2009年开始对急诊患者住院的交接程序进行完善,同时设计并使用了交接记录单,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于红艳;郑玉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206名护生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课件组各103名.传统组采用常规方式教学;课件组将传统带教老师理论知识授课改为播放自行设计的影像课件,播放完毕给每名护生发放1张课件内容光碟,由护生自主继续学习,此后一对一带教方法同对照组.结果 课件组出科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均P<0.01),手术医生对课件组护生手术配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 手术室护理影像课件教学法形象、直观,有利于知识的快速掌握与进一步强化,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彭玉兰;田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对120例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Nd:YAG激光鼓膜造孔加盐酸氨溴索综合治疗.护士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还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营养、耳部及仪器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正确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的内容与方法.结果 本组治疗显效70例,有效3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达87.5%;鼓膜造孔均在2~3个月愈合,未遗留永久性鼓膜穿孔及其他并发症.提示规范而细致的护理工作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东霞;孙莹;章英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预防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于尿道口及周围皮肤5 cm范围、导尿管近端5 cm处进行喷洒,每日2次;对照组常规采用1∶2 000氯己定溶液擦洗尿道外口及会阴部,每日2次.结果 留置导尿期间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推迟(均P<0.05).结论 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使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可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作者:徐必友;尹玲;王瑞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对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冲洗、干燥、保存4个环节的管理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任何环节操作方法不当都将引起湿化瓶的再污染,而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消毒成本及医院感染机会.在冲洗液的选择、干燥方法应用及保存材料的选取3个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寻找经济可靠的方法,既保证患者安全又能节省医疗成本.
作者:王静;李秀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方法 选择1 210例行腕关节桡侧头静脉穿刺患者,由专人进行操作,统一采用7号头皮针按常规行静脉穿刺,第1天在Ⅰ区(为自列缺穴靠近心端长约3横指区域的头静脉)行静脉穿刺,第2天在Ⅱ区(为自列缺穴靠远心端长约3横指区域的头静脉)行静脉穿刺.观察两区域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Ⅰ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43例(3.6%)、中度疼痛778例(64.3%),9例穿刺时局部和指端有麻木、触电感;Ⅱ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19例(1.6%),中度疼痛674例(55.7%),2例出现轻度麻木现象.两个区域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腕关节自列缺穴靠远心端长约3横指区域的头静脉行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较轻,且不适症状较少,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总结20例电视纵隔镜下纵隔肿瘤活检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提出全面了解该技术的优点及手术方法,做好心理护理,术中采取佳体位便于纵隔镜下充分暴露手术野,在全程手术中,保证吸引器的通畅和电凝的有效使用,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万凤;吴荷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在为眼科门诊患者做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时,常需用头带固定枕后电极片,但是成人、儿童的头大小不一,以往采用纱布条,由于没有弹性,需要缝制较长,缠绕几圈,有时固定不紧,电极片易中途滑脱,需再次固定,影响检查;缠绕太紧,患者感觉不适,甚至影响血液循环.鉴此,笔者制作一种弹性固定头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汤咏梅;韩艳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知信行干预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8例行常规产前检查并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由接受过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的专职护士对孕妇进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相关理论知识讲授及操作示范演练各1次;干预组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时进行知信行干预,即对孕妇进行认知及信念教育、技能训练、督促检查技能训练执行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咨询服务.结果 干预组对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中运用知信行干预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从而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王苏梅;尚剑;陈玉芬;张礼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根据患者及配偶年龄、文化程度,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本人及配偶进行系统的心理疏导、康复知识健康教育及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患者的婚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婚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加强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婚姻质量,有助于提高其身心健康和婚姻质量.
作者:仇晓霞;郭艳;邵洁;钟卫菲;龚丽骏;阮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在产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产科病房进行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即建立临床安全用药管理质控小组,加强新、特、高危药品的管理,实施用药流程管理,加强安全用药流程管理的培训.结果 实施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后用药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产科病房实施安全用药流程管理,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徐海龙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输液血管通道器材的认知,旨在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科学合理选择不同的输液血管通道器材.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98例住院且输液3 d以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评分较高的条目分别是穿刺1次可留置较长时间、保留较长时间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意义、静脉输液前护士对患者的告知,得分为(2.48±1.05)~(2.66±0.90)分;得分较低的条目为现已有在体内保留较长时间的血管通道器材、应根据药物性质和特点来选择输液方法和工具、不同的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在体内保留的时间不同,得分为(1.67±0.91)~(1.89±0.92)分.影响住院患者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认知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科室、输液时间(P<0.05,P<0.01).结论 患者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认知度不高,需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告知及个体化评估,加强输液安全质量控制,合理选择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以满足患者需求,减轻患者痛苦,保证静脉治疗的安全落实.
作者:汪晖;黄海珊;邹建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