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秀;陈佩珠;严娟
目的 探讨3种3M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 将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14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47例,置管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分别采用1630TegadermTM、9546HPTegadermTM、1635TegadermTM透明敷料固定导管.敷料一般每周更换2次,出汗多、热疗后、被污染、潮湿、脱落时立即更换.结果 三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率高,观察1组次之,观察2组低.三组敷料更换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对照组敷料更换频率高,观察2组次之,观察1组少.结论 1635 TegadermTM透明敷料牢固性好但透气性较9546HP TegadermTM敷料差.建议常规选用1635 TegadermTM透明敷料,易出汗者选用9546HP TegadermTM敷料.
作者:李燕;袁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负责临床32个科室每天近6 000袋静脉输液的集中配置,由于操作台内空间布局及洁净度的要求,备用的注射器、无菌治疗单、无菌手套、无菌干棉签及乙醇喷壶禁止摆放在操作台上.长期以来,盛装上述物品的储物盒一直摆放在治疗车的中层外侧.
作者:刘杨;马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确定社区护理操作项目,构建社区护理操作模块,为社区护理的发展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由6名社区护理专家应用头脑风暴法初步拟订43项社区护理操作项目,采用德尔斐法对15名有丰富经验的社区护理教学、临床、管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对项目的 重要性进行评价;根据社区护理基本操作项目的 相关性初步形成4个一级模块、9个二级模块,并再次进行2轮专家咨询,对拟订的模块进行可行性和重要性评价.结果 前2轮咨询中专家对社区护理操作项目的 重要性评分为4.0~10.0 分,根据专家意见删改5项护理操作并新增7项操作,终确定社区护理操作项目为45项.终确认的社区护理操作模块为3个一级模块、9个二级模块,终专家对一级模块同意率100.0%,一级模块可行性评分8.5~9.6分,重要性评分8.6~9.5分;专家对二级模块同意率86.7%~100.0%,二级模块可行性评分7.0~9.6分,二级模块重要性评分8.6~9.8分.专家权威程度Ca=0.825.结论 社区护理操作项目和模块构建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高的特点,符合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形势,满足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双重要求.为提高社区护理质量,应进一步拓展和规范社区护理内涵建设.
作者:陈四清;彭兰地;方富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缓解全麻术后禁食禁饮6 h期间患者的口渴程度.方法 将100例全麻术后存在口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全麻术后禁食禁饮期间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于术后2 h和4 h按摩水泉穴.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h口渴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按压水泉穴可以缓解全麻术后禁食禁饮期间的口渴程度.
作者:郭亚洲;杨秀芳;李秋玲;李秀芝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常规药物治疗,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3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从心理、饮食、运动、药物4方面给予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肺栓塞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饮食、心理、运动、药物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秋妮;钟玲娟;陈丽芬;郭娇娇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前,医院为孕产妇准备的病员服在产前及产后进行检查治疗时存在穿脱衣服不方便及暴露太多的问题,产妇哺乳时身体暴露较多.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款新型产科病员服,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美琴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建立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完整记录护士协助患者翻身的时间、频次、卧位、各部位皮肤变化情况、发生压疮后所使用的防护用具及处理方法.结果 临床使用1年中未发生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应用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可起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及时监督的作用,从而降低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
作者:褚静茹;陶宏伟;鲍鹤玫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导管排气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为临床医护人员采取措施提高IUI周期妊娠率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例不孕患者进行IUI的417个周期随机分为排气组(221周期)与未排气组(196 周期).两组行IUI时操作者将1 ml注射器去除针头,先抽取0.35 ml空气,再吸取处理好的精子悬液0.30~0.50 ml,进而连接IUI导管.此时未排气组直接将连接好的IUI导管置于宫腔内,然后将处理好的精液和抽取的0.35 ml空气缓缓注入宫腔(约3 min),停留1 min缓慢取出IUI导管.排气组则将连接好的IUI导管先排气(约排出空气0.35 ml)后再置于宫腔内,其他步骤同未排气组.结果 417个IUI周期共有50例临床妊娠,总周期妊娠率为11.99%.其中排气组周期妊娠率为12.22%,未排气组为11.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I导管排气与否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但排气组周期妊娠率略高于未排气组,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青梅;李冬;张红茹;石岚;张朝晖;张稚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家属陪护缓解口腔治疗患者焦虑症状的作用.方法 将在口腔修复科做烤瓷修复体的45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5例)和对照组(217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口腔治疗操作,均在医生进行口腔操作前由护士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无家属陪护;实验组选择亲友中可依赖的1人全程陪护.结果 实验组状态焦虑量表得分、阳性症状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家属陪护可以减轻患者就诊时的焦虑症状.
作者:苏虹;袁梦桐;胡伟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概述胸腔内置管的适用范围、导管的选择、穿刺的方法及常用药物,总结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引流和腔内给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伏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提高手术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参照广东省卫生厅<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对28名低年资护士经自评及他评后定级为N1级,由N2级护士作为导师一对一负责带教,通过专科小讲课、护理查房、每季度专科轮转、每周自学的形式对低层级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结果 培训后低年资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消毒隔离、应急抢救、安全管理5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 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可提高其核心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李秋;温小红;李权辉;谢海清;陈秋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减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疼痛感受,促进身心舒适.方法 将12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包括认知、教育、行为干预及规范的药物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外伤后第5、7、10天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可提高镇痛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陈秋兰;李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对37例口腔癌手术缺损同期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严密观察皮瓣状况,加强体位护理、口腔护理、负压的护理,营养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预防血管痉挛及皮瓣感染等.结果 36例移植皮瓣成活,1例二次手术皮瓣移植成功.出院时伤口一期愈合,皮瓣成活率100%.随访1~5年,患者吞咽、进食、舌活动及发音功能正常,面容外形恢复较好,瓣膜修复处完整.提示加强术后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是确保移植皮瓣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杏萍;黄丽萍;程红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马黄酊外敷对甲沟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92例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2例)以马黄酊湿敷,对照组(120例)用碘伏湿敷,均治疗2次/d,每次15 min,7 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马黄酊治疗甲沟炎效果确切、安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友病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5例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血友病患者,术前动态监测血Ⅷ因子水平,及时输注凝血因子,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感染,加强对患肢的位置观察及长度测量以防脱位的发生,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做好康复锻炼.结果 本组5例患者术中出血量500~600 ml,术后无异常出血,切口愈合时间为10~15 d,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合并血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风险与护理难度大,在围术期护士应积极配合治疗计划制定严谨的护理措施,配合动态监测血Ⅷ因子水平,加强预防出血的护理措施,正确进行康复锻炼,做好出血的预防是关键.
作者:潘丽芬;张春燕;谭淑芳;丘雪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宫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直视下诊治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项多人合作的技术.在行宫腔镜检查治疗时,宫腔镜连接管的一端需连接膨宫液,另一端连接宫腔镜的内镜进水阀,继而输入多瓶膨宫液以扩大子宫进行检查及手术.由于宫腔镜连接管价格贵、消毒不彻底,护士频繁更换膨宫液,既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也增加护士工作量.鉴此,自2007年起,我科改用一次性多穿刺器式输液器代替宫腔镜连接管,至目前已应用于800余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徐胜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综合性手术室手术种类繁多,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难免出现工作细节遗留、缺陷或未按手术护理操作规范实施等现象.鉴此,笔者于2005年3月设计制作了手术室工作指引本(下称指引本),供护士随时参照、核对,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介绍如下.
作者:陈茹妹;许晨耘;柯雅娟;马秀苗;冯菲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我国临床路径相关研究的文献,了解临床路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Grid 2008检索平台,以临床路径为检索途径,搜索文献数据,通过Excel软件处理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99~2009年我国临床路径方面的文献,分别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研究领域分布3个方面进行统计.结果 检索到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有关临床路径研究的文献1 535篇,文献量逐年上升,从1999年的1篇增至2009年的334篇;文献的期刊分布以护理类和医学类期刊为主,分别占31.66%、29.51%.文献的研究领域以护理和管理多,分别占41.11%、17.52%.临床路径对照研究的文献仅29篇,占1.89%.结论 我国临床路径相关研究的文献逐年上升,研究领域呈现多样化局面.但临床路径在我国推广仍有一定难度,缺少系统的方法论的指导,导致实施困难;医护人员循证医学的理念薄弱.因此,应扩大临床路径的宣传,进行大规模资料收集形成广泛适用的标准,以推动临床路径研究的发展.
作者:于秋红;白水平;栾玉杰;刘卫红 刊期: 2010年第12期
随着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需要冰箱保存的药品(如米索前列醇片、注射用血凝酶等)和耗材(如骨水泥、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等)越来越多,且每种药品和耗材的保存都有其相应的温度及有效期.
作者:李莲英;胡敏芝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对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行改良Soave手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15~20 ml,术后24~48 h能排气排便,术后10~12 d出院,术后恢复良好,排便功能正常,吻合口光滑,松紧适度,发育营养与正常同龄儿相似.巡回护士熟练掌握仪器使用方法和性能,术中严密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手术进程和部位及时改变患儿体位;器械护士术中需迅速准确传递器械、物品,熟悉手术步骤和配合技巧,以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翟琦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