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马巍
目的 探讨3种3M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 将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14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47例,置管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分别采用1630TegadermTM、9546HPTegadermTM、1635TegadermTM透明敷料固定导管.敷料一般每周更换2次,出汗多、热疗后、被污染、潮湿、脱落时立即更换.结果 三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率高,观察1组次之,观察2组低.三组敷料更换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对照组敷料更换频率高,观察2组次之,观察1组少.结论 1635 TegadermTM透明敷料牢固性好但透气性较9546HP TegadermTM敷料差.建议常规选用1635 TegadermTM透明敷料,易出汗者选用9546HP TegadermTM敷料.
作者:李燕;袁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压疮是临床护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骨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踝部、枕外隆凸部等.患处皮肤首先出现红斑,继而发生糜烂、溃疡甚至坏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比较困难[1].但炎性浸润期压疮若得到有效治疗和护理,可在短时间内愈合.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对炎性浸润期压疮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疮面,再用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湿敷,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红荣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减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疼痛感受,促进身心舒适.方法 将12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包括认知、教育、行为干预及规范的药物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外伤后第5、7、10天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可提高镇痛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陈秋兰;李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前,医院为孕产妇准备的病员服在产前及产后进行检查治疗时存在穿脱衣服不方便及暴露太多的问题,产妇哺乳时身体暴露较多.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款新型产科病员服,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美琴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对37例口腔癌手术缺损同期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严密观察皮瓣状况,加强体位护理、口腔护理、负压的护理,营养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预防血管痉挛及皮瓣感染等.结果 36例移植皮瓣成活,1例二次手术皮瓣移植成功.出院时伤口一期愈合,皮瓣成活率100%.随访1~5年,患者吞咽、进食、舌活动及发音功能正常,面容外形恢复较好,瓣膜修复处完整.提示加强术后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是确保移植皮瓣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杏萍;黄丽萍;程红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就业压力对护理专科毕业生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状态焦虑量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对207名护理专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专科毕业生焦虑评分为45.61±9.06,就业压力总分为2.54±0.69;不同个人特征的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理专科毕业生职业素质、求职竞争、心理预期、求职帮助、供求矛盾方面的压力及就业总压力与焦虑呈正相关(均P<0.01);是否落实工作单位及就业总压力影响其焦虑程度(均P<0.01).结论 护理专科毕业生存在焦虑情绪,就业压力对护理专科毕业生的焦虑情绪有影响.学校需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及采取措施缓解护理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静;单玉香;雷金美;彭攸灵;刘红云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提高手术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参照广东省卫生厅<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对28名低年资护士经自评及他评后定级为N1级,由N2级护士作为导师一对一负责带教,通过专科小讲课、护理查房、每季度专科轮转、每周自学的形式对低层级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结果 培训后低年资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消毒隔离、应急抢救、安全管理5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 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可提高其核心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李秋;温小红;李权辉;谢海清;陈秋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婴幼儿体积较小、易动,术中不易配合,经常因麻醉过浅或麻醉苏醒期疼痛而引起四肢不自主地弯曲和扭动.传统的约束方法是将患儿的四肢用约束带进行固定,但患儿在术中四肢弯曲和扭动时易挣脱约束带的束缚.
作者:李建;党玉连;马祎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院外意外分娩时院前急救的感染控制措施与效果.方法 对43例院外意外分娩并实施院前急救的产妇,从出诊前、现场急救、转运途中、转运至医院后等4个环节采取感染控制措施.结果 无1例新生儿发生破伤风,产妇会阴伤口未发生感染,产褥感染及新生儿脐炎发生率均为2.33%.结论 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能减少母婴院外意外分娩时感染的发生.
作者:麦小妮;何惠言;叶瑛;陈钟涛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三伏天穴位贴敷加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5例过敏性鼻炎辨证分为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证38例,脾气虚弱证19例,肾阳不足证12例,肺经伏热证16例,分别施以针灸治疗和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措施,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变化.结果 痊愈73例(85.9%),好转10例(11.7%),无效2例(2.4%),总有效率97.6%.结论 针灸配合伏天穴位贴敷,在三伏天阳气旺时辨证施治,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
作者:明翠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患者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理论,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确定膀胱痉挛、出血及泌尿系感染3个主要循证问题,根据每个问题寻找循证支持,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的意愿,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并加以实施.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出血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患者并发症护理中,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邵荣妹;陈梅娟;虞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院外持续性呼吸训练对剖胸术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剖胸术后康复出院的患者随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术后常规卫生宣教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处理基础上,予以为期6个月的院外呼吸训练,以上门访视、电话随访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呼吸肌训练.结果 干预6个月时研究组GQOLI-74量表的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院外持续性呼吸训练指导明显提高了剖胸术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雁荣;罗亮春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负责临床32个科室每天近6 000袋静脉输液的集中配置,由于操作台内空间布局及洁净度的要求,备用的注射器、无菌治疗单、无菌手套、无菌干棉签及乙醇喷壶禁止摆放在操作台上.长期以来,盛装上述物品的储物盒一直摆放在治疗车的中层外侧.
作者:刘杨;马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途径造口培训对护理骨干造口知识、技能掌握的效果.方法 选择除肛肠外科、普外科以外的造口相关重点科室的50名护理骨干,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采用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理论授课以多媒体为主,技能培训采取人体模型演练、专科参观、参与专科会诊现场训练、院内典型案例共享、疑难问题分析等方式.结果 培训后护理骨干对造口基础知识、相关并发症、相关行为的掌握程度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其更换造口袋的操作技能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全面、多途径、理论联系实际的造口培训可提高临床护士造口护理能力和技能水平,是提高临床造口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魏苏艳;王晓凤;聂洋洋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概述胸腔内置管的适用范围、导管的选择、穿刺的方法及常用药物,总结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引流和腔内给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伏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液体石蜡加生理盐水灌肠对泌尿系统造影成像效果及灌肠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肾结石肾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肥皂水清洁灌肠, 观察组采用液体石蜡加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结果 观察组成像效果及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液体石蜡灌肠用于泌尿系统检查效果优于肥皂水清洁灌肠.
作者:刘柏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为保证急救车内和其他药柜内需避光保存药品的安全有效,同时利于管理,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我科2009年1月利用自制避光卡片对14种避光药品实施保存管理,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尚颖轩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咽部手术患儿近期医疗恐惧程度及对其远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行咽部手术采用局麻和全麻的患儿各48例,应用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调查手术前后恐惧程度;选择行全麻和局麻咽部手术术后3~5年的儿童各50例,参照蒙特梭利儿童观中儿童恐惧症状及身心健康的表现,自行设计心理状况问卷调查表进行相关的身心健康调查.结果 住院局麻组患儿术后恐惧评分(除注射、呕吐2项外)显著高于全麻组患儿(P<0.05,P<0.01);出院局麻组患儿的恐惧症状及对生活学习的影响显著高于全麻组患儿(P<0.05,P<0.01).结论 局麻方式对咽部手术患儿造成的恐惧较高,对患儿生活学习甚至择业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医务人员应告知家长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缺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式,以大限度降低患儿的恐惧感,提高其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庆;尉迟咏;陈意欣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综合性手术室手术种类繁多,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难免出现工作细节遗留、缺陷或未按手术护理操作规范实施等现象.鉴此,笔者于2005年3月设计制作了手术室工作指引本(下称指引本),供护士随时参照、核对,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介绍如下.
作者:陈茹妹;许晨耘;柯雅娟;马秀苗;冯菲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减少股骨颈骨折股骨髁上骨牵引患者膝关节僵硬发生率,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方法 将50例股骨颈骨折行持续骨牵引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卧床休养,保持合适的体位,持续牵引6~8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使用自制的下肢简易功能锻炼装置辅助功能锻炼.结果 观察组撤除骨牵引后膝关节在30°范围内未出现僵硬;对照组25例均出现膝关节僵硬,膝关节活动范围0°~10°,两组膝关节僵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下肢简易功能锻炼装置有助于降低骨牵引患者膝关节僵硬发生率,加速膝关节恢复.
作者:邱荣珍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