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液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炎性浸润期压疮

王红荣

关键词:压疮, 炎性浸润期, 康复新, 红外线, 护理
摘要:压疮是临床护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骨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踝部、枕外隆凸部等.患处皮肤首先出现红斑,继而发生糜烂、溃疡甚至坏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比较困难[1].但炎性浸润期压疮若得到有效治疗和护理,可在短时间内愈合.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对炎性浸润期压疮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疮面,再用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湿敷,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胫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行重建单边外固定架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对47例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Orthofix重建单边外固定架和短缩-延长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术后14~21 d出院,随访14个月,所有患者骨缺损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小于5 mm,骨折愈合,创面均闭合,无感染复发.提示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短缩-延长术者的患肢末端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软组织护理,延长、短缩过程中出现疼痛及时处理,做好肢体延长、外固定架的管理,以及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芮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家属陪护缓解口腔治疗患者焦虑症状

    目的 探讨家属陪护缓解口腔治疗患者焦虑症状的作用.方法 将在口腔修复科做烤瓷修复体的45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5例)和对照组(217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口腔治疗操作,均在医生进行口腔操作前由护士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无家属陪护;实验组选择亲友中可依赖的1人全程陪护.结果 实验组状态焦虑量表得分、阳性症状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家属陪护可以减轻患者就诊时的焦虑症状.

    作者:苏虹;袁梦桐;胡伟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自制口哨式气管导管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口内手术或解剖畸形或上呼吸道病变患者不能直接窥喉,常需保留自主呼吸经鼻盲探插入气管导管.操作中需在保持患者自主呼吸的情况下边倾听气管导管衔接管口气流声强弱边进行探插,影响麻醉医生操作和判断气管导管前端的位置.2009年1月起,我们采用小儿口哨连接气管导管后端,利用气流的强弱带动口哨发音,有效帮助麻醉医生判断气管导管的前端是否对准声门及是否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现将口哨式气管导管的制作介绍如下.

    作者:张友宏;赵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麻醉方式对咽部手术患儿医疗恐惧及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咽部手术患儿近期医疗恐惧程度及对其远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行咽部手术采用局麻和全麻的患儿各48例,应用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调查手术前后恐惧程度;选择行全麻和局麻咽部手术术后3~5年的儿童各50例,参照蒙特梭利儿童观中儿童恐惧症状及身心健康的表现,自行设计心理状况问卷调查表进行相关的身心健康调查.结果 住院局麻组患儿术后恐惧评分(除注射、呕吐2项外)显著高于全麻组患儿(P<0.05,P<0.01);出院局麻组患儿的恐惧症状及对生活学习的影响显著高于全麻组患儿(P<0.05,P<0.01).结论 局麻方式对咽部手术患儿造成的恐惧较高,对患儿生活学习甚至择业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医务人员应告知家长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缺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式,以大限度降低患儿的恐惧感,提高其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庆;尉迟咏;陈意欣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避光卡片的设计与应用

    为保证急救车内和其他药柜内需避光保存药品的安全有效,同时利于管理,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我科2009年1月利用自制避光卡片对14种避光药品实施保存管理,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尚颖轩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产妇用卫生纸铺垫方法改进

    产妇在产后通常要将大张卫生纸垫在臀下,用来吸收恶露.临床上一般是将一叠叠的卫生纸无规则地铺开, 但产妇身体的轻微活动都会使卫生纸叠与叠之间移动,形成空隙,从而造成床单位的污染.2009年7月起,我科对卫生纸的铺垫方法进行改进,受到产妇的欢迎,介绍如下.

    作者:刘晏毓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对女性开展乳房自查瑜伽操培训的效果

    目的 探讨对女性进行乳房自查瑜伽操培训的可行性,以提高女性乳房自查依从性.方法 将参加乳房保健讲座的514名女性,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278)与瑜伽组(n=236).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多媒体授课,进行有关乳腺肿瘤知识和乳房自查手法和技巧培训3次.瑜伽组亦接受3次培训,第1次讲座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讲授乳腺肿瘤相关知识和乳房自查的必要性;第2~3次讲座将瑜伽运动与乳房自查结合,现场指导受试者练习乳房自查瑜伽操和乳房保健瑜伽操.结果 瑜伽组女性乳房自查依从性和对乳房自查操作的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瑜伽组各项动作(除指腹触摸动作外)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接受乳房自查瑜伽操培训的女性能更好地掌握自查方法并具有更好的依从性,对乳房自查的兴趣浓厚;乳房自查瑜伽操兼具预防及保健作用.

    作者:江燕;喻芹;董萍;李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液体石蜡灌肠对泌尿系统造影成像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液体石蜡加生理盐水灌肠对泌尿系统造影成像效果及灌肠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肾结石肾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肥皂水清洁灌肠, 观察组采用液体石蜡加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结果 观察组成像效果及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液体石蜡灌肠用于泌尿系统检查效果优于肥皂水清洁灌肠.

    作者:刘柏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针灸加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三伏天穴位贴敷加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5例过敏性鼻炎辨证分为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证38例,脾气虚弱证19例,肾阳不足证12例,肺经伏热证16例,分别施以针灸治疗和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措施,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变化.结果 痊愈73例(85.9%),好转10例(11.7%),无效2例(2.4%),总有效率97.6%.结论 针灸配合伏天穴位贴敷,在三伏天阳气旺时辨证施治,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

    作者:明翠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同伴教育在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有效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某社区居民100人按单、双数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两组均接受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后对照组根据培训内容和宣传小册进行自我学习,实验组采取同伴教育方法学习.分别于培训前后进行心肺复苏理论知识调查和操作考核.结果 培训后实验组理论知识得分为(51.30±15.08)分、操作考核得分为(16.72±2.39)分,对照组分别为(49.00±15.19)分、(15.82±2.8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社区居民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时采取同伴教育,可提高其心肺复苏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

    作者:李佳;吕冬;李香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口腔癌手术缺损同期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术后护理

    对37例口腔癌手术缺损同期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严密观察皮瓣状况,加强体位护理、口腔护理、负压的护理,营养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预防血管痉挛及皮瓣感染等.结果 36例移植皮瓣成活,1例二次手术皮瓣移植成功.出院时伤口一期愈合,皮瓣成活率100%.随访1~5年,患者吞咽、进食、舌活动及发音功能正常,面容外形恢复较好,瓣膜修复处完整.提示加强术后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是确保移植皮瓣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杏萍;黄丽萍;程红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护士离职倾向与工作氛围的相关性研究现状

    针对护理人员的离职现象,对离职倾向和工作氛围现状以及其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工作氛围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旨在为护理管理者降低护士离职率,确保护理工作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孟丽娜;周郁秋;程若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经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的护理配合

    对16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实施经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结果 16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肢体症状消失;11例患者溃疡愈合,5例患者溃疡面缩小.提出手术室护士熟知腔镜手术配合步骤,术中准确娴熟配合,注意保暖,做好患肢驱血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刘晓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实用冰箱管理检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需要冰箱保存的药品(如米索前列醇片、注射用血凝酶等)和耗材(如骨水泥、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等)越来越多,且每种药品和耗材的保存都有其相应的温度及有效期.

    作者:李莲英;胡敏芝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操作项目的确立与模块构建

    目的 确定社区护理操作项目,构建社区护理操作模块,为社区护理的发展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由6名社区护理专家应用头脑风暴法初步拟订43项社区护理操作项目,采用德尔斐法对15名有丰富经验的社区护理教学、临床、管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对项目的 重要性进行评价;根据社区护理基本操作项目的 相关性初步形成4个一级模块、9个二级模块,并再次进行2轮专家咨询,对拟订的模块进行可行性和重要性评价.结果 前2轮咨询中专家对社区护理操作项目的 重要性评分为4.0~10.0 分,根据专家意见删改5项护理操作并新增7项操作,终确定社区护理操作项目为45项.终确认的社区护理操作模块为3个一级模块、9个二级模块,终专家对一级模块同意率100.0%,一级模块可行性评分8.5~9.6分,重要性评分8.6~9.5分;专家对二级模块同意率86.7%~100.0%,二级模块可行性评分7.0~9.6分,二级模块重要性评分8.6~9.8分.专家权威程度Ca=0.825.结论 社区护理操作项目和模块构建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高的特点,符合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形势,满足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双重要求.为提高社区护理质量,应进一步拓展和规范社区护理内涵建设.

    作者:陈四清;彭兰地;方富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荧光素钠快速清除方法介绍

    荧光素钠为棕色澄明液体,是诊断眼角膜损伤、溃疡和异物,眼底荧光造影和循环时间测定的眼科常用检查药物.在检查过程中常不慎将荧光素钠滴在治疗台、手和衣服等物体表面,使物体表面染成橙黄色.以往使用肥皂水反复揉搓后用清水冲洗,不仅费时、费力且易留下淡黄色痕迹.笔者发现有一种方法,可将荧光素钠彻底清洗干净,介绍如下.

    作者:韩艳玲;汤咏梅;郑大凤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

    建立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完整记录护士协助患者翻身的时间、频次、卧位、各部位皮肤变化情况、发生压疮后所使用的防护用具及处理方法.结果 临床使用1年中未发生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应用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可起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及时监督的作用,从而降低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

    作者:褚静茹;陶宏伟;鲍鹤玫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马黄酊治疗甲沟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马黄酊外敷对甲沟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92例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2例)以马黄酊湿敷,对照组(120例)用碘伏湿敷,均治疗2次/d,每次15 min,7 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马黄酊治疗甲沟炎效果确切、安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新型产科病员服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医院为孕产妇准备的病员服在产前及产后进行检查治疗时存在穿脱衣服不方便及暴露太多的问题,产妇哺乳时身体暴露较多.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款新型产科病员服,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美琴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对重点科室护理骨干实施多途径造口培训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多途径造口培训对护理骨干造口知识、技能掌握的效果.方法 选择除肛肠外科、普外科以外的造口相关重点科室的50名护理骨干,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采用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理论授课以多媒体为主,技能培训采取人体模型演练、专科参观、参与专科会诊现场训练、院内典型案例共享、疑难问题分析等方式.结果 培训后护理骨干对造口基础知识、相关并发症、相关行为的掌握程度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其更换造口袋的操作技能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全面、多途径、理论联系实际的造口培训可提高临床护士造口护理能力和技能水平,是提高临床造口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魏苏艳;王晓凤;聂洋洋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