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单玉香;雷金美;彭攸灵;刘红云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患者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理论,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确定膀胱痉挛、出血及泌尿系感染3个主要循证问题,根据每个问题寻找循证支持,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的意愿,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并加以实施.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出血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患者并发症护理中,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邵荣妹;陈梅娟;虞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导管排气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为临床医护人员采取措施提高IUI周期妊娠率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例不孕患者进行IUI的417个周期随机分为排气组(221周期)与未排气组(196 周期).两组行IUI时操作者将1 ml注射器去除针头,先抽取0.35 ml空气,再吸取处理好的精子悬液0.30~0.50 ml,进而连接IUI导管.此时未排气组直接将连接好的IUI导管置于宫腔内,然后将处理好的精液和抽取的0.35 ml空气缓缓注入宫腔(约3 min),停留1 min缓慢取出IUI导管.排气组则将连接好的IUI导管先排气(约排出空气0.35 ml)后再置于宫腔内,其他步骤同未排气组.结果 417个IUI周期共有50例临床妊娠,总周期妊娠率为11.99%.其中排气组周期妊娠率为12.22%,未排气组为11.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I导管排气与否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但排气组周期妊娠率略高于未排气组,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青梅;李冬;张红茹;石岚;张朝晖;张稚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预见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付勤;王海霞;潘晓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针对护理人员的离职现象,对离职倾向和工作氛围现状以及其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工作氛围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旨在为护理管理者降低护士离职率,确保护理工作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孟丽娜;周郁秋;程若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为保证急救车内和其他药柜内需避光保存药品的安全有效,同时利于管理,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我科2009年1月利用自制避光卡片对14种避光药品实施保存管理,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尚颖轩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常规药物治疗,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3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从心理、饮食、运动、药物4方面给予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肺栓塞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饮食、心理、运动、药物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秋妮;钟玲娟;陈丽芬;郭娇娇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液体石蜡加生理盐水灌肠对泌尿系统造影成像效果及灌肠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肾结石肾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肥皂水清洁灌肠, 观察组采用液体石蜡加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结果 观察组成像效果及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液体石蜡灌肠用于泌尿系统检查效果优于肥皂水清洁灌肠.
作者:刘柏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建立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完整记录护士协助患者翻身的时间、频次、卧位、各部位皮肤变化情况、发生压疮后所使用的防护用具及处理方法.结果 临床使用1年中未发生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应用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可起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及时监督的作用,从而降低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
作者:褚静茹;陶宏伟;鲍鹤玫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综述乳腺癌化疗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表现形式、危险因素和测评方法,并阐述主要的干预对策,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朱素文;蒋明;许勤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低年级本科护生职业态度,探讨其职业态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对101名低年级本科护生进行职业态度、社会支持问卷调查.结果 低年级本科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评分2.6~7.4(4.8±1.4)分,58.4%本科护生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41.6%本科护生中立偏消极;护生职业态度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多数低年级本科护生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护生职业态度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需加强护生职业态度教育,为其提供各种心理及行为支持,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
作者:孙延超;王翠洁;张效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综合性手术室手术种类繁多,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难免出现工作细节遗留、缺陷或未按手术护理操作规范实施等现象.鉴此,笔者于2005年3月设计制作了手术室工作指引本(下称指引本),供护士随时参照、核对,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介绍如下.
作者:陈茹妹;许晨耘;柯雅娟;马秀苗;冯菲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对37例口腔癌手术缺损同期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严密观察皮瓣状况,加强体位护理、口腔护理、负压的护理,营养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预防血管痉挛及皮瓣感染等.结果 36例移植皮瓣成活,1例二次手术皮瓣移植成功.出院时伤口一期愈合,皮瓣成活率100%.随访1~5年,患者吞咽、进食、舌活动及发音功能正常,面容外形恢复较好,瓣膜修复处完整.提示加强术后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是确保移植皮瓣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杏萍;黄丽萍;程红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对47例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Orthofix重建单边外固定架和短缩-延长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术后14~21 d出院,随访14个月,所有患者骨缺损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小于5 mm,骨折愈合,创面均闭合,无感染复发.提示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短缩-延长术者的患肢末端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软组织护理,延长、短缩过程中出现疼痛及时处理,做好肢体延长、外固定架的管理,以及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芮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负责临床32个科室每天近6 000袋静脉输液的集中配置,由于操作台内空间布局及洁净度的要求,备用的注射器、无菌治疗单、无菌手套、无菌干棉签及乙醇喷壶禁止摆放在操作台上.长期以来,盛装上述物品的储物盒一直摆放在治疗车的中层外侧.
作者:刘杨;马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临床上常会用到需要避光使用的药物,一般采用黑色塑料袋包裹输液瓶、输液袋,或使用一次性避光注射器,但是塑料袋使用不方便,每次包裹花费时间较多,影响护士工作效率;而一次性避光注射器费用昂贵,增加患者经济负担.2009年起笔者使用废弃X线片制成避光套,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尚鑫;张思跃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友病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5例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血友病患者,术前动态监测血Ⅷ因子水平,及时输注凝血因子,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感染,加强对患肢的位置观察及长度测量以防脱位的发生,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做好康复锻炼.结果 本组5例患者术中出血量500~600 ml,术后无异常出血,切口愈合时间为10~15 d,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合并血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风险与护理难度大,在围术期护士应积极配合治疗计划制定严谨的护理措施,配合动态监测血Ⅷ因子水平,加强预防出血的护理措施,正确进行康复锻炼,做好出血的预防是关键.
作者:潘丽芬;张春燕;谭淑芳;丘雪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国内护理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有关国内护理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并予以筛选,采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信息采集表提取数据,选用QUOROM评价量表对终纳入的文献完成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33篇文献,9篇为系统评价,24篇为Meta分析.发表期刊有13种,8种为护理专业期刊.上海(5篇)、江苏(3篇)、重庆(4篇)等地发表数量位居前列.33篇文献中,仅有3篇文献全部满足QUOROM评价量表对18个条目的 规范要求.主要存在题目报告不规范(87.88%)、序言撰写不全(69.70%)、检索不全面系统(54.55%)、流程图使用匮乏(90.91%)、结果部分定量合成使用不当(42.42%)等问题.结论 自2003年以来,国内护理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数量逐步增多,但报告质量偏低,应对护理研究者进行方法学培训,使其严格而详细规范发表研究成果,保证结果的可重复性,以提高报告质量.
作者:熊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院外意外分娩时院前急救的感染控制措施与效果.方法 对43例院外意外分娩并实施院前急救的产妇,从出诊前、现场急救、转运途中、转运至医院后等4个环节采取感染控制措施.结果 无1例新生儿发生破伤风,产妇会阴伤口未发生感染,产褥感染及新生儿脐炎发生率均为2.33%.结论 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能减少母婴院外意外分娩时感染的发生.
作者:麦小妮;何惠言;叶瑛;陈钟涛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确定社区护理操作项目,构建社区护理操作模块,为社区护理的发展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由6名社区护理专家应用头脑风暴法初步拟订43项社区护理操作项目,采用德尔斐法对15名有丰富经验的社区护理教学、临床、管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对项目的 重要性进行评价;根据社区护理基本操作项目的 相关性初步形成4个一级模块、9个二级模块,并再次进行2轮专家咨询,对拟订的模块进行可行性和重要性评价.结果 前2轮咨询中专家对社区护理操作项目的 重要性评分为4.0~10.0 分,根据专家意见删改5项护理操作并新增7项操作,终确定社区护理操作项目为45项.终确认的社区护理操作模块为3个一级模块、9个二级模块,终专家对一级模块同意率100.0%,一级模块可行性评分8.5~9.6分,重要性评分8.6~9.5分;专家对二级模块同意率86.7%~100.0%,二级模块可行性评分7.0~9.6分,二级模块重要性评分8.6~9.8分.专家权威程度Ca=0.825.结论 社区护理操作项目和模块构建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高的特点,符合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形势,满足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双重要求.为提高社区护理质量,应进一步拓展和规范社区护理内涵建设.
作者:陈四清;彭兰地;方富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女性进行乳房自查瑜伽操培训的可行性,以提高女性乳房自查依从性.方法 将参加乳房保健讲座的514名女性,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278)与瑜伽组(n=236).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多媒体授课,进行有关乳腺肿瘤知识和乳房自查手法和技巧培训3次.瑜伽组亦接受3次培训,第1次讲座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讲授乳腺肿瘤相关知识和乳房自查的必要性;第2~3次讲座将瑜伽运动与乳房自查结合,现场指导受试者练习乳房自查瑜伽操和乳房保健瑜伽操.结果 瑜伽组女性乳房自查依从性和对乳房自查操作的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瑜伽组各项动作(除指腹触摸动作外)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接受乳房自查瑜伽操培训的女性能更好地掌握自查方法并具有更好的依从性,对乳房自查的兴趣浓厚;乳房自查瑜伽操兼具预防及保健作用.
作者:江燕;喻芹;董萍;李佳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