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菀;刘庚;吕蓉;魏艳艳;霍春颖;许宏
目的 了解护士长离任后岗位意向及原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71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 92名(53.80%)护士长选择与护理相关的岗位(专科护士、质控、教学),不同学历、职称、任职年限、医院级别护士长离任后岗位意向选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6.90%~69.59%护士长选择离开临床护理岗位的原因为压力太大、职业不受尊重等.结论 护士长离任后转岗意愿较强,职业不受尊重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合理安排离任后的护士长,发展专科护理,提升专业的价值和内涵,使离任护士长在护理系统发挥作用.
作者:陈雪如;王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层递进教学用于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的效果,为提高护理本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将10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等量、同速、同要求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观察组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即按照其行为考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加权得分,将其分为优秀层、提高层、基础层,针对各层具体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测试、分层评价的教学模式.结果 观察组护生实习结束时理论知识、操作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习结束时观察组分层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96.0%观察组护生认为分层递进教学有利于加深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之间的联系,86.0%认为有利于缩小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结论 分层递进教学针对护生差异实施临床教学,能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开发其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护生素质.
作者:陈莎;闻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效果.方法 将2007级护理本科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利用多媒体操作平台模拟操作过程,学生先虚拟练习,随后进入实验操作室练习.结果 实验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人文关怀及综合分析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多媒体操作平台融入临床实际情景,具有直观、生动等特点,从而增强学生操作练习的感性认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人文关怀及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潘一楠;李莹;周瑾;陈三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防治化疗泵持续滴注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 将83例经化疗泵静脉持续滴注氟尿嘧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3例.持续滴入氟尿嘧啶时观察组于静脉穿刺点上方1 cm处外敷自制金栀水凝胶贴剂,对照组静脉穿刺点局部未作处理.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程度及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金栀水凝胶贴剂使用方便安全,经皮给药效果佳,可显著减少化疗泵持续滴入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王彦玲;祁玉风;蒋冬梅;祁妮;惠先;徐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荆门市城区居民亚健康及中医保健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51名社区居民进行亚健康及中医保键知识、亚健康症状、中医保健行为3个方面的调查.结果 社区居民亚健康及中医保健认知总分为12~54(32.88±7.64)分,均分占满分的54.80%,其中亚健康及中医保键知识、亚健康症状、中医保健行为得分分别占各维度满分的68.60%、62.85%、32.7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居民其亚健康及中医保键知识、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社区居民对亚健康知识认知较缺乏,采用中医保健行为较少,应加大宣传,利用中医保健提高社区居民生命质量.
作者:齐玉梅;王生锋;汪碧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对3例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出现药物相关性眼睑等部位水肿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皮肤、生活、药物以及饮食等方面护理,内服参苓白术散汤剂联合硼酸、硫酸镁等湿敷外治水肿部位,患者均水肿消退,继续行甲磺酸伊马替尼口服治疗.提出针对甲磺酸伊马替尼药物相关性水肿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能有效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增强机体对该药的耐受性,有利于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
作者:薛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抢救程序模型用于内科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59名内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9名)与观察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带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用抢救程序模型带教,即对护生进行抢救程序模型的应用培训,按教学目标要求,结合临床病例,护生自选2种抢救程序模型作为实习作业,经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多项操作整合穿插,制定相应救护预案,反复进行仿真训练及临床实践.结果 观察组理论、仿真抢救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对教学效果的认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抢救程序模型带教,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有助于提高护生临床实践综合能力,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王兰芝;徐丽蓉;柴翠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护患双方对护患纠纷的认知情况,为有效减少纠纷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389名护理人员和403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患双方对护患纠纷增多原因的看法、在纠纷中关心的问题以及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结果 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护患纠纷增多原因持不同观点(P<0.01),患者群体选择高的是护理工作责任心问题(21.8%),护理人员选择高的是患者法律意识的提升(22.4%).29.3%护理人员关心纠纷中的人身安全,41.9%患者关心健康利益的损害,两群体所持观点显著不同(P<0.01).81.5%护理人员与56.3%患者认为护患纠纷发生后应协商解决.结论 护患双方对护患纠纷中的认知存在差异,但大多趋向协商解决问题.纠纷的防范需要护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疗机构要积极创建行之有效的纠纷调解绿色通道.
作者:肖红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吸痰是新生儿护理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如果患儿痰液多而黏稠时.翻身叩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由于新生儿背部较小.以往护士直接用手给新生儿叩背.不仅不方便操作.也容易引起患儿不适.且效果不佳.
作者:朱新青;吴芸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脑瘫患儿父母的健康概念现况,促进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 采用健康概念量表对178名脑瘫患儿父母(脑瘫组)及同期在儿科病房、门诊观察治疗的177名普通内科疾病患儿的父母(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 脑瘫组的健康概念总分为103.22分,对照组为110.91分.脑瘫组健康概念总分及角色功能性、调适性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脑瘫组父母健康概念和生活促进方式较差,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其对健康概念的认知,从而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俊梅;古晓萍;罗云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综合性医院护士长组织凝聚力、自尊水平与竞争态度的相关性,提升其良性竞争水平.方法 采用竞争态度量表、组织凝聚力量表及自尊水平量表对厦门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137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长良性竞争得分为47.16±9.88,过度竞争得分30.16±5.72;自尊水平得分29.91±4.74;组织凝聚力得分65.63±7.01.组织凝聚力与良性竞争呈正相关,与过度竞争呈负相关,自尊与良性竞争、过度竞争均呈正相关(均P<0.01).组织凝聚力、自尊水平显著影响竞争态度(均P<0.01).结论 组织凝聚力、自尊水平可实现对竞争态度一定程度的预测,可根据影响护理管理者组织凝聚力、自尊水平的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完善竞争系统的构建,增强良性竞争,降低过度竞争.
作者:杨美丽;黄湘晖;郑翠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早期康复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施以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卧位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床下行走训练等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结果 早期康复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延爱;霍春暖;朱春燕;刘璐璐;张玉昆;张雅静;蒋天裕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对PICC门诊290例PICC置管患者,采取与X线室、模拟定位机室、B超室、血管外科、介入科、中心供应室的多学科合作模式,处理机械性静脉炎11例,静脉血栓3例,导管异位11例,导管锁骨下静脉内圈形打折1例,原位换管1例、血栓高危置管3例.减少了非计划拔管,保证了PICC患者置管的安全性.
作者:成芳;闻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阐述了职业定向及职业定向教育的相关概念,学生明确职业定向的意义,高职高专护生职业定向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以促进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培养出技能紧缺型护理人才.
作者:庄前玲;崔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姜薯膏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采用外周静脉初次化疗未发生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和预防实验组各90例.对照1组输注化疗药物过程按常规护理,不给予护理用药干预;预防实验组化疗时同步外抹姜薯膏.化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将100例化疗所致Ⅰ~Ⅲ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实验组和对照2组各50例.对照2组以50%硫酸镁湿敷,治疗实验组以姜薯膏外敷.治疗15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预防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治疗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2组(均P<0.01).结论 姜薯膏防治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作者:黎红梅;辜红娟;杜波;谭隽;王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小组健康教育对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植入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小组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3、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除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外)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小组健康教育可发挥团队的力量,使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能明显改善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符雅明;王海燕;刘翠荣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其进行自我管理,减缓疾病进程.方法 开设护士门诊,对12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制订具体就诊及病情监测计划,开具护理处方,实施糖尿病护理诊治.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知识性健康素养的变化.结果 管理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性健康素养正确持有率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P<0.01).结论 开设护士门诊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性健康素养,促进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李素芬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易患因素,为采取相应策略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对82例女性、96例男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女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发生率和抑郁评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P<0.01);文盲患者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其他文化程度者(均P<0.01).结论 女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尤其是文盲女性,应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干预.
作者:高静静;范秀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构建医院护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文献综述法、德尔菲法选择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构建的护理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工作能力、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5个方面,其权重分别是0.2665、0.0921、0.4435、0.1280、0.0699.结论 层次分析法的运用为客观、准确地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该方法构建的指标体系适应范围较广,适应性较强,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作者:张翠萍;李笃武;胡善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蒲黄联合珍珠末对老年糖尿病并发Ⅱ、Ⅲ期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8例(92处)老年糖尿病并发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对创面采用常规方法处理后在压疮创面及周围皮肤洒1层珍珠末;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将灭菌的生蒲黄敷于创面.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治愈时间显著少于和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蒲黄联合珍珠末治疗老年糖尿病压疮方便实用,疗效显著.
作者:马金秀;陈秀春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