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鑫;韩晶;张景霞;许丹;郭艳玲
为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及管理,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有效护理服务时效并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将护理记录单用数字化表达,分为护理记录单首页、一般护理记录单、危重护理记录单、压疮监控记录单与压疮预防监控传报单,根据本病区专科情况制作相应护理记录模板,方便、规范护士护理记录书写.强化PDA功能,用PDA实现护理记录在床旁即时录入,替代原交班记录.结果 电子护理记录单软件将护理记录用数字化表达,既体现护理记录的即时性与准确性,更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时效.
作者:任爱玲;李素红;薛晓英;王素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制产镜在第二产程中运用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52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0例.对照组予阴道分娩常规护理,助产士陪伴分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第二产程中运用自制产镜,让产妇能看到会阴部,根据会阴部膨隆和胎头下降情况判断屏气用劲正确与否.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第二产程应用自制产镜能有效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章渺;周翠玉;宗子昱;王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了促进自然分娩,重构分娩的自然法则,从分娩的现状和背景出发,探求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的原因,引入拉玛泽分娩法的理念,帮助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在分娩支持专家的帮助下,通过拉玛泽分娩法的训练,用自然、健康的方式完成分娩.
作者:熊永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对20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治疗.出院时所有患者视网膜脱离复位,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例术后出现短暂的眼压升高,1例发生无菌性眼内炎,经对症处理均得到控制.提出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全身情况,控制血糖、血压,做好特殊体位、术眼护理,预防眼压升高、眼内炎等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谭培花;黄思建;连玉;黄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设立社区护理代办处类似机构对留守老人健康教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在吉首市峒河社区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类似机构,由带教教师和护生共同负责对小区留守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在建立前和建立后对157名留守老人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设立社区护理代办处类似机构后,该社区留守老人健康教育评分中健康咨询、常见疾病防治知识、健康保健知识、对电视疾病治疗广告的识别、上门保健指导以及总评分及格率显著高于设立前(P<0.05,P<0.01).结论 社区护理代办处类似机构集社区护理教学、科研和实践于一身,能够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城市社区留守老人的健康教育水平.
作者:薛桂娥;楚婷;陈正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压踝肱指数(ABI)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多方位、多角度预测评估动脉硬化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方法 对疗养和接受体检的1 126人测量身高、体质量,踝部及肱动脉收缩压,计算其BMI及ABI.结果 不同BMI受检者ABI比较,F=1029.41,P<0.01.结论 ABI随BMI增高而增高,二者联合能更好地预测评估动脉硬化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危险.
作者:龚开珍;杨洁;肖瑄;郑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确保胎膜早破先露部未入盆衔接孕妇正常分娩,提高其舒适度.方法 将74例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枕头低臀高位(抬高床尾15~18 cm),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抬高床头5~7 cm.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脐带脱垂、顺利娩出健康胎儿,羊水流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头晕、纳差、胸闷及心慌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 对胎膜早破胎先露部未入盆衔接孕妇适当抬高床头,可确保孕妇顺利分娩并提高其舒适度.
作者:廖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骨科病房或手术室,经常需要对骨折患者进行石膏绷带外固定.医生在准备石膏时往往缺少合适的操作台面.另外,由于所需用物较多(如橡胶单、石膏绷带、石膏棉、绷带、温水等),护士难以一次备齐,有时石膏绷带型号不合适或其他物品不够用,尚需往返准备间数次,既费时又费力.鉴此,我们于2004年研制了一种多功能石膏绷带外固定车,经多年临床试用,方便耐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祥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临床上危重症及大手术(如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多需要留置尿管,通过对尿量及尿液性状的监测和观察,判断组织灌注、体液平衡、肾脏功能和心脏功能的状况[1].普通尿袋或集尿器对尿量的测量往往不够准确.为此我们经过长时间反复试验,研制了一种能精确记录尿量到1 ml、可即时观察尿液滴速的精密尿液引流器.经我院心脏外科、ICU等科室应用一年余,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翠霞;李浩;刘素然;马路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收集震灾相关文献,综述震后心理应激知识进展及心理社会救护教育培训活动,并分析护士在其中的角色,为发展普遍适用于各种灾害的社会心理救护教育培训项目奠定基础.
作者:刘婷;臧渝梨;娄凤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目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日常工作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目视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分区、工作流程、物资、消毒隔离等各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 实施目视管理后,年手术总台数、物品准备合格率及手术医生满意率均逐年提高.结论 目视管理以视觉信号显示为基本手段,让员工自主性地完全理解、接受、执行各项工作,是直观、高效的手术室管理模式.
作者:郭月琼;彭虹;熊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庆大霉素盐水冲洗颅腔预防颅内肿瘤切除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36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按手术时间分成4组各34例,分别以庆大霉素16万U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手术时间≤4 h为观察1组,>4 h为观察2组)或只用生理盐水500 ml(手术时间≤4 h为对照1组,>4 h为对照2组)在颅内肿瘤切除彻底止血后,缝合硬脑膜前冲洗颅腔.比较4组冲洗前后脑脊液细菌培养情况,患者术后体温、脑膜刺激征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4组冲洗前后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体温、脑膜刺激征发生率在手术时间≤4 h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时间>4 h两组比较,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 庆大霉素盐水冲洗应用于手术时间>4 h的颅内肿瘤切除手术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
作者:姜雪;马建军;陈素兰;高丽娟;金鑫;李娟;卢亚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成人超重及肥胖患者臀部肌内注射的适宜深度.方法 抽取超重及肥胖者200例(男、女各100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BMI判断超重与肥胖;采用B超测定其臀部肌内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厚度.结果 男性皮下脂肪厚度为(25.7±4.3)mm,女性为(25.8±3.9)mm;男、女性皮下脂肪厚度≥21.3 mm(常规肌内注射的深度)者分别为92.0%、95.0%.男性、女性超重与肥胖者皮下脂肪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常规肌内注射的深度对超重或肥胖者已不适用,注射时针头仅能到达皮下脂肪层而未达臀大肌,存在医疗隐患,需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作者:王从华;邹红梅;李小云;廖全全;廖月红;沈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培养其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量表对19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得分为144.45±12.93;不同年级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际交往自我效能影响因素为性格类型、身体形象、父亲职业、与同学的关系、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结论 护理本科生人际交往效能较弱,受个人、家庭、学校三大因素的影响;需针对薄弱点和影响因素重点培养.
作者:罗碧华;曹和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的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法;对照组30例,采用留置24号气囊导尿管引流法.观察两组的引流效果、肛门周围皮肤及直肠黏膜的完好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流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均未发现直肠黏膜受损病例.结论 带囊气管导管引流能显著降低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受损并发症,其效果优于气囊导尿管引流法.
作者:姚国仙;冯丽琴;李向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对23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饮食护理、腹壁穿孔的观察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措施.结果 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科学严谨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冬菊;管敬东;付红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外科手术的迅猛发展,在无菌方面对手术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创建更加洁净的手术室是外科手术发展的必然需要.为了适应其发展,我院自2004年起实行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运行过程中发现在手术毕手术室与供应室交接手术器械过程中常出现一些问题,如交接手术器械包的数目与实际数目不一致、夹带等.鉴此,我科推出温馨提示牌,使交接工作更加有效、完善,显著减少了交接错误的发生,提高了双方的合作满意度,介绍如下.
作者:游月梅;曾俊;卢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防止尿管被血块堵塞,保持引流通畅是护理的关键.临床常采用20或50 ml一次性注射器进行加压注水反复抽吸以通畅导尿管,但由于连接处不紧密造成压力不够,导致效果欠佳.我科改用鼻饲用一次性推杆式灌注器畅通堵塞的尿管,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唐正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脐带处理方法,降低脐静脉置管并发症.方法 对68例脐静脉置管患儿采用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即当脐静脉插管成功后,用7号丝线在导管进行打结,再将导管两侧的丝线用圆针在脐带断端面的内侧向下由内向外贯穿汇合正反两面环形打结.结果 68例中无1例发生脱管、感染.5例输液不畅、2例渗血;6例给予处理后继续留置,1例拔管.67例置管2~7 d,平均4.6 d.结论 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固定牢固,可有效防止脱管、脐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准确的应用.
作者:陈利华;丁志芳;李丽;欧阳平;陶利洁;何燕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对1例颅内巨大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患儿,术前加强病情观察及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健康教育;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做好特殊超声技术监测脑血流的护理配合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患儿手术顺利,住院23 d痊愈出院,无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汪沁芳;曾莹;陈莺;阮亚飞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