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永芳
对20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治疗.出院时所有患者视网膜脱离复位,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例术后出现短暂的眼压升高,1例发生无菌性眼内炎,经对症处理均得到控制.提出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全身情况,控制血糖、血压,做好特殊体位、术眼护理,预防眼压升高、眼内炎等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谭培花;黄思建;连玉;黄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对不同实习医院实习环境的评价,为护理管理者改善临床学习环境、护理教育者安排护生实习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对582名高职护生采用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对省内医院、三甲医院、综合医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省外医院、二甲医院、非综合医院(均P<0.05).结论 护生对不同医院实习环境的评价不同.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医院类别,统筹分配实习生名额;非综合医院、二甲医院增加教学投入;学校与教学医院之间广泛建立管理信息渠道;择优选拔,健全全程指导教师负责制.
作者:郭飏;王红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脐带处理方法,降低脐静脉置管并发症.方法 对68例脐静脉置管患儿采用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即当脐静脉插管成功后,用7号丝线在导管进行打结,再将导管两侧的丝线用圆针在脐带断端面的内侧向下由内向外贯穿汇合正反两面环形打结.结果 68例中无1例发生脱管、感染.5例输液不畅、2例渗血;6例给予处理后继续留置,1例拔管.67例置管2~7 d,平均4.6 d.结论 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固定牢固,可有效防止脱管、脐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准确的应用.
作者:陈利华;丁志芳;李丽;欧阳平;陶利洁;何燕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孕妇人群中的发生率及母婴传播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 1 000 例血清学检测HBsAg阴性的孕妇进行HBV-DNA检测,阳性者为隐匿性HBV感染,对隐匿性HBV感染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HBV血清学检测及HBV-DNA检测.统计孕妇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以及通过母婴传播引起新生儿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1 000例HBsAg阴性孕妇中,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病例57例(5.7%),其分娩的新生儿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8例(14.0%).阳性组新生儿母亲HBV-DN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 孕妇人群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隐匿性HBV感染,并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与母亲血清中HBV-DNA含量密切相关.
作者:康汉珍;操静;汪晓湘;封秀;贾红;龙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情境教学法应用于灾害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 对197名高职护生进行6个学时的灾害护理教学.以5·12汶川地震为素材,将课堂教学改为实战演习,反复练习组织人员撤离,伤口的包扎、止血、固定,搬运和心肺复苏等技术.结果 92.9%护生对灾害护理有浓厚兴趣,90.9%护生认为情境教学法加深了知识的理解,80.7%护生认为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结论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一种接近真实场景的教学环境,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灾害护理能力.
作者:包龙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庆大霉素盐水冲洗颅腔预防颅内肿瘤切除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36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按手术时间分成4组各34例,分别以庆大霉素16万U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手术时间≤4 h为观察1组,>4 h为观察2组)或只用生理盐水500 ml(手术时间≤4 h为对照1组,>4 h为对照2组)在颅内肿瘤切除彻底止血后,缝合硬脑膜前冲洗颅腔.比较4组冲洗前后脑脊液细菌培养情况,患者术后体温、脑膜刺激征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4组冲洗前后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体温、脑膜刺激征发生率在手术时间≤4 h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时间>4 h两组比较,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 庆大霉素盐水冲洗应用于手术时间>4 h的颅内肿瘤切除手术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
作者:姜雪;马建军;陈素兰;高丽娟;金鑫;李娟;卢亚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核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换药术项目成本,不断完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方法 综合评估120例次患者PICC换药术所需的护理人员、时间、材料等,根据项目成本核算的有关公式,进行PICC换药术项目成本核算.结果 PICC换药术项目总成本为(44.37±9.43)元.结论 PICC换药术成本的核算为制定PICC换药术项目收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夏春芳;黄凤毛;潘友兰;李玲;熊慧;吴超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开展针对性的妇女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育儿压力问卷、居住社区育儿环境评估问卷和夫妻情感良好度问卷,对180名婴幼儿母亲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育儿环境、夫妻情感良好度、母亲职业等为母亲育儿压力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 需从改善社区育儿环境、倡导父亲参与育儿、关注专职母亲等方面入手,以降低母亲育儿压力.
作者:王英;高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术后不能说话(如喉癌患者),无法与医护人员沟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采用文字交流的方法因为缺少支撑板,所以书写困难.此外,患者术后一般不能下床,食物放在床头柜上,患者需要侧身或由家属协助进食,十分不便.一般医院为解决上述困难采用移动桌,但是移动桌需占用床侧狭小的空间,且不能调节角度,不方便卧床患者使用.为解决以上困难,我们设计了一种供床上使用的多功能医用护理活动板(下称活动板),经临床使用近100例,效果理想,介绍如下.
作者:孙鑫;韩晶;张景霞;许丹;郭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分析分级护理制度与整体护理制度的优缺点,提出应将分级护理及整体护理两种制度结合,在<分级护理制度标准>中增补危机管理和护患纠纷防范、心理干预、临终关怀服务管理制度等内容,以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作者:董瑞馨;张立群;宋毓敏;赵玉兰;杨金梅;张红;苏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制产镜在第二产程中运用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52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0例.对照组予阴道分娩常规护理,助产士陪伴分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第二产程中运用自制产镜,让产妇能看到会阴部,根据会阴部膨隆和胎头下降情况判断屏气用劲正确与否.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第二产程应用自制产镜能有效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章渺;周翠玉;宗子昱;王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的症状特点及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 480例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的症状以体质量下降发生率高(74.66%),其次为疲乏(68.38%)、食欲减退(43.78%)、疼痛(27.84%)、呕吐(27.70%)等;且以症状群为表现特点,每例患者平均存在5种症状.对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的指标有性别、恶心、呼吸困难、水肿、脱水、吞咽困难、体质量下降、恶病质、KPS评分和生存质量(QOL)(P<0.05,P<0.01).结论 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症状多样、复杂,部分症状可作为预测生存期的指标.需加强对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症状特点的认识,以提高临终关怀的水平,改善患者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玲君;沈伟;赵继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确保胎膜早破先露部未入盆衔接孕妇正常分娩,提高其舒适度.方法 将74例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枕头低臀高位(抬高床尾15~18 cm),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抬高床头5~7 cm.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脐带脱垂、顺利娩出健康胎儿,羊水流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头晕、纳差、胸闷及心慌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 对胎膜早破胎先露部未入盆衔接孕妇适当抬高床头,可确保孕妇顺利分娩并提高其舒适度.
作者:廖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常规要逆行置入1根F 5或F 6输尿管导管,然后通过导管不断注入无菌灌洗液,形成人工肾积液,以指导术者穿刺.但由于输尿管导管极细,没有合适的接头连接无菌灌洗液.以往我们采用磨去针尖的金属针头替代,但因取材有限,需重复使用,保管、清洗和消毒繁琐且缺乏安全保证.鉴此,笔者自2006年始将动静脉留置针用于112例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胡皓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不同阶段知识的需求,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80例IVF-ET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就诊阶段,100%患者需要知道试管婴儿的成功率,96.67%需要知道各项检查的目的;在超排卵监测阶段,100%患者需要知道用药方案和疗效以及超排卵药物的用法及保存方法;在采卵阶段,100%患者需要知道获得卵子的数量及质量;在移植阶段,100%患者需要知道获得胚胎的数量及质量.96.67%选择个体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94.44%选择医生或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结论 对IVF-ET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需针对不同阶段的知识需求特点,由医护人员采用个体指导为主方式进行,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闵丽华;张潇潇;吕群;张小建;白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改革现有的护理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尽量降低教师评价的主观性.方法 将188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4名,实验组采用分值细化后的考核标准评分,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标准评分.比较同一护生实施同一项操作实验组与对照组2名教师评分的差值.结果 在10项操作技能考核中,2名教师对实验组的评分差异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分值细化有利于提高考核的可操作性,提高考核的公平、公正性.
作者:庞晓丽;王英;扬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的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法;对照组30例,采用留置24号气囊导尿管引流法.观察两组的引流效果、肛门周围皮肤及直肠黏膜的完好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流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均未发现直肠黏膜受损病例.结论 带囊气管导管引流能显著降低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受损并发症,其效果优于气囊导尿管引流法.
作者:姚国仙;冯丽琴;李向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培养其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量表对19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得分为144.45±12.93;不同年级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际交往自我效能影响因素为性格类型、身体形象、父亲职业、与同学的关系、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结论 护理本科生人际交往效能较弱,受个人、家庭、学校三大因素的影响;需针对薄弱点和影响因素重点培养.
作者:罗碧华;曹和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低负压引流预防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90例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术后阴道引流管直接接引流袋,观察组术后阴道引流管接低负压引流器.结果 对照组术后24 h引流量显著少于观察组,拔管后阴道流血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术后引流管堵塞及盆腔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P<0.01).结论 经阴道引流管低负压引流可促进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积血积液的引流,对术后感染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作者:林少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及管理,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有效护理服务时效并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将护理记录单用数字化表达,分为护理记录单首页、一般护理记录单、危重护理记录单、压疮监控记录单与压疮预防监控传报单,根据本病区专科情况制作相应护理记录模板,方便、规范护士护理记录书写.强化PDA功能,用PDA实现护理记录在床旁即时录入,替代原交班记录.结果 电子护理记录单软件将护理记录用数字化表达,既体现护理记录的即时性与准确性,更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时效.
作者:任爱玲;李素红;薛晓英;王素婷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