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需求者对健康类网站的知识需求调查

俞文敏;王杰;周宏宇;尤健

关键词:互联网, 健康类网站,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数据收集
摘要:目的 了解健康需求者对我国健康教育类网站健康知识的需求,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健康类网站健康促进功能调查表对78名网络健康需求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6.92%的人认为能得到及时的答复,但不满意率达41.03%,同时35.90%认为答复的可信度不高;健康知识、用药知识、慢性病防治知识、营养知识、家庭急救知识需求率分别为38.46%、28.21%、50.00%、21.79%和16.67%;71.79%的人认为选择上网来获取健康类信息较经济;70.51%表示在网络上比在其它时候更愿意与他人讨论健康方面的问题.结论 网络健康需求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较广泛,但对网络健康知识的满意度不高.国家行政部门应尽快建立和制定相关的网络健康教育的行业规范,提高网络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护士职业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应对方式水平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以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7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护士193名,对其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重表(PTSD-SS)和特质应对方式同卷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PTSD-SS评分为43.40±10.87,38名(19.69%)护士PTSD-SS为阳性水平;其积极应对水平低于一般健康人群,消极应对水平高于一般健康人群(P<0.05.P<0.01); PTSD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职业PTSD水平较高.且缺乏良好的应对机制.护理管理者应关心和爱护护士,改善急诊工作环境;急诊科护士应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以雏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作者:林琳;吴轶西;何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敏感抗生素外用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的方法 .方法 将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在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敏感抗生素粉剂外涂穿刺点局部,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湿敷穿刺点局部.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敏感抗生素粉剂外涂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疗效显著,且可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孙曲娟;方婷婷;董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后局部压迫方法的选择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诊疗后适宜的局部压迫方法 ,以预防或减轻穿刺局部出血.方法 将156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介入术后用3块无菌纱布条按压穿刺点,再以普通弹力绷带加压固定;观察组介入术后用1块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在穿刺点上方沿血管方向放置小纸筒,再以优格弹力绷带加压固定,松紧以穿刺点不出血为宜,结果 观察组桡动脉穿刺局部淤血及肢体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挠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在1块小纱布上加小纸筒压迫局部,再予优格弹力绷带加压固定,效果确实、止血简便.护理人员加强术前护患沟通、术后手部血液循环及穿刺点的观察和护理,对于保障止血措施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沈小清;边旭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及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剧治疗,4周为1个疗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理剧治疗能使癫痫患者较多地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能改善癫痫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癫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有效方法 .

    作者:张晓艳;楚平华;李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不同氧流量对大鼠压力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氧流量对大鼠Ⅲ期及以上压力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压疮局部氧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30只大鼠制作Ⅲ期及以上压疮模型,将成模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M组、L组、H组各8只,M组局部未作处理;L组及H组局部予以氧疗,氧流量分别为3~5 L/min、6~10 L/min,每天1次,每次20 min,连续4 d.肉眼观察并记录各组创面的大小、渗出液情况;每次氧疗后检测局部组织血流量;于治疗第5天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 氧疗组大鼠压力性溃疡创面渗出液减少,创面较干燥,且压疮部位肿胀减轻;创面直径较M组显著缩小(P<0.01).尤其是H组;VEGF阳性细胞数、局部组织血流量显著高于M组(均P<0.01).结论 局部氧疗可通过增加VEGF表达,促进压疮创面细胞增殖,增加毛细血管数量,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压疮愈合.尤以高流量氧疗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燕群美;邬姗;赵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理专业学生性别与就业态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男女学生的就业态度,探讨性别与就业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临床实习1个月后的175名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就业前景、就业目的 、就业途径、就业意向等.并对不同性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9.5%男护生认为就业形势好,64.5%女护生觉得就业形势一般;59.1%男护生认为自身能力是就业决定因素,仅3.5%女护生认同此项;91.3%本科男护生与85.7%专科男护生选择就职三级医院,而34.7%本科女护生与33.3%专科女护生选择二级医院;75.2%女护生毕业后打算从事护理工作,58.5%男护生有从事护理工作的打算;47.7%男护生打算以就业为跳板,想方设法改行换岗,2.8%女护生有换工作的想法;除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这一条目外,其它各条目男女护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性别与就业态度关系密切,应根据性别差异,培养护生积极的就业态度,指导其顺利就业.

    作者:邓少娟;陈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以家兔模拟患儿行儿科护理综合能力训练的实践

    目的 探讨以家兔模拟患儿行儿科护理综合能力训练的可行性及效果.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法 对205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以家兔模拟患儿进行儿科护理操作技能训练,编写儿科护理技能实训手册、确定实践教学目的 ,以学生分组进行病例讨论、角色扮演,对家兔执行医嘱和完成护理计划,以各小组在每个环节中的综合表现和个人完成实训报告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评分为(83.5±5.5)分,其中小组评价评分为(75.5±6.5)分,个人评价评分为(88.5±4.5)分;综合能力考核优良率为84.9%;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达97.1%.结论 以家兔模拟患儿进行儿科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可提高学生儿科护理综合能力,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实战性强的护理专业人才的有效方法 和途径.

    作者:慕江兵;张素艳;刘金霞;王雅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儿童预防接种温馨提示卡的设计与应用

    全程预防接种是保证儿童免受各种传染病侵袭的重要措施,但由于部分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重视不够、知识缺乏、遗忘等原因,导致儿童出现迟种、漏种、复种等不按计划接种的现象[1-2] ,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甚至引起传染病的传播蔓延.为保证儿童能及时有效地接受计划免疫预防接种,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接种温馨提示卡,以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同时也提高了儿童接种率,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怡利;赵琪静;林大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生理盐水诱导排痰对痰标本培养结果影响的交叉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等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排痰对痰培养结果 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对照研究的方法 ,将1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55例.A组先常规留取痰标本送检,2 h后生理盐水雾化20 min诱导留取痰标本;B组先用生理盐水雾化20 min诱导留取痰标本,2 h后再常规留取痰标本.结果 A组常规留取痰标本培养阳性率为36.4%、诱导留取痰标本培养阳性率为63.6%,B组分别为21.8%、52.7%,两组诱导痰标本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痰标本培养阳性率(均P<0.01);两种方法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理盐水诱导排痰方法 可提高痰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且临床操作安全、简单、方便、经济.

    作者:杨彩玲;石志红;杜娟;冯思芳;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我国意外伤害研究现状与进展

    对意外伤害的研究现状、发生原因、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提出医护工作者必须根据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针对不同的年龄、性别等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完善监测制度、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建立健全意外伤害防护网络、抓好安全管理等,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从而提高居民的生命质量和期望寿命.

    作者:周梅;李艳菊;李雅平;臧红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型氧气湿化输送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 保证氧疗效果,解决氧气湿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湿化液污染及湿化产生噪声问题.方法 将172例需吸氧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应用自行研制的新型氧气温化输送系统吸氧,对照组使用传统氧气湿化输送系统吸氧.结果 观察组仅1例患者主观感受到湿化噪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湿化单元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新型氧气湿化输送系统应用于临床氧疗,能降低传统氧气湿化液污染导致的医院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降低噪声,可保证患者休息,且不影响氧疗效果.

    作者:王梅;李秀丽;孔德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太极拳运动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太极拳运动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成立糖尿病太极拳俱乐部,在糖尿病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基础上,对31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以太极拳运动方式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前糖尿病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干预后患者SDS、SAS评分及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太极拳运动可有效改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使血糖控制迭理想水平.

    作者:王小井;白玉玲;列巧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密闭式吸痰的护理

    目的 总结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密闭式吸痰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18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护理过程中确保通气管路密闭无漏气,掌握吸痰时机、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掌握无菌原则、冲洗密闭式吸痰管等.结果 患者吸痰前后心率及氧饱和度保持稳定,仅2例发生肺部并发症.结论 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采用密闭式吸痰安全、有效,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有效促进排痰,可保证通气治疗效果.

    作者:尚彩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病患儿家属感受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慢性病患儿家属的感受,为儿童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制订社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文版患儿家属感受量表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63名慢性病患儿家属的感受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病患儿家属感知频率由高到低是情绪/支持/安慰(2.39±0.55)、内疚和担心(2.31±0.64)、未知的悲哀和愤怒(2.24±0.52)、长期不确定性(2.08±0.73);患儿家属感知频率较多的条目中,情绪/支持/安慰因子占60%;患儿家属感知频率较少条目中,长期不确定性因子占60%.结论 慢性病患儿家属感受深的是情绪/支持/安慰方面的需求,临床医护人员或社区卫生从业人员需关注患儿家属个体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支持的需求,以增强家属护理患儿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减少慢性病的复发频率,促进患儿疾病的恢复.

    作者:万学英;王伟;高英丽;姜凤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自然三联疗法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目的 探讨自然三联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9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补充钙盐和降钙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采取营养、运动、日光浴自然三联疗法;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12个月测量患者骨密度.结果 干预后12个月时干预组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 自然三联疗法对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量,改善骨代谢状况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邓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结肠水疗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结肠水疗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200例,观察组(门诊患者)124例,使用结肠水疗仪配合口服硫酸镁清洁肠道;对照组(住院患者)76例,单纯口服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效果、到达回盲瓣成功率及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使用结肠水疗仪配合口服硫酸镬进行肠道准备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易耐受.

    作者:陈文霞;张志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管理方法 和效果.方法 对90例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进行服药安全护理干预,采用服药放置直视化、单独小包装给药、使用温馨提示卡,确保患者准时服药;饮食辅助服用的药物使用温馨提示卡、示范和指导患者采用正确姿势服药,保证服药方法 准确;密切观察口服用药不良反应,做好服药健康指导.比较实施前(入院时)后(出院时)安全服药的效果.结果 实施安全服药干预后,患者服药体位正确率、饮食配合正确率、服药时间准确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服药过程实施安全服药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和准确率,减少用药并发症,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崔虹;程云清;戴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辛桂散敷脐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辛桂散敷脐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80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对熙组按照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桂散敷脐.结果 两组治疗后哮喘病情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桂散敷脐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

    作者:林毓霞;胡媛;陈少如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白血痛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128名白血病患儿父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人.对照组患儿父母接受常规临床护理指导及心理护理,观察组患儿父母接受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患儿父母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S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干预6周后观察组此5个因子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干预后退避、自责消极应对方式减少,求助及解决问题积极应对方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运用心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负性情绪,并调整其应对方式,为患儿的康复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促进患儿早目康复.

    作者:吴丹;罗贞;刘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系统管理干预对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提升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的有效方法 .方法 对106名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知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建立责任约束、检查督导、加强重点时段重要环节管理对护生进行系统管理干预.结果 系统管理干预后护生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知晓率及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通过对实习护生进行系统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作者:王兰芝;柴翠萍;邵巧云;李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