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

余青婵;余粤海;黄河;廖嘉

关键词:牙缺失, 引导组织骨再生, 牙种植术, 骨粉, 屏障膜,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9例患者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屏障膜进行引导组织再生加牙种植术.术前详细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配合术者进行操作,术后做好详细的护理指导.结果 运用GBR技术即刻种植5例,植入Xive种植体7枚;延期种植术14例,植入Xive种植体19枚.1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 GBR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牙种植术中骨组织不足的问题.良好的护理能有效配合临床治疗,提高医疗质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换瓣同期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

    对6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加改良迷宫Ⅲ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结果 出院时心功能均提高≥1级,5例为窦性心律,1例术后2个月转为窦性心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低心排1例,低血钾1例,高、低血压各1例,心律失常6例次,经及时发现及对症处理,好转稳定.随访18个月无AF复发.提出在做好心脏换瓣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重点加强心血管系统护理,心外膜起搏器及胺碘酮用药的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低心排等并发症,加强引流管、呼吸道的护理等,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罗克勤;曹建军;况成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持续恒温腹腔冲洗加负压吸引的护理

    对10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手术切开胰腺被膜减压和/或清除坏死组织后,采用恒温腹腔冲洗加负压引流.结果 101例治愈出院;1例并发胰腺周围脓肿,经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痊愈出院;1例外伤性胰腺炎患者因复合伤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提出持续恒温腹腔冲洗加负压吸引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综合治疗的有效措施;正确使用恒温输液器,做好引流管和负压吸引管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郝晓蕊;尚国爱;肖瑞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对5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术前访视,做好仪器、物品及同种异体半月板供体的准备;术中巡回、器械护士与术者密切配合;术后协助术者妥善包扎伤口,并送患者返回病房等.结果 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7 h,术程顺利;术后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和其他并发症;随访1~5个月,均已完全负重,无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结论 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安全、患者恢复快;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任华;张宇晔;张彦君;孙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护理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气质与技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批判性思维气质和技能水平及二者相关性,为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气质测量表(CTDI-CV)和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量表(CCTST)对496名大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CTDI-CV和CCTST总分分别为284.69±29.34和12.79±3.24,两者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程度较低(r=0.136);CTDI-CV总分与推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呈正相关(均P<0.05);CCTST总分与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和求知欲特质呈正相关(均P<0.05);技能水平不同的护生CTDI-CV总分及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正性和非正性气质水平护生CCTST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理和演绎推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护生批判性思维气质达中等偏上水平,技能水平偏低,两者相关性较低;技能和气质呈现不平衡发展,技能培养是薄弱环节,提示教育者需将技能和气质培养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作者:施翠芬;巫向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止血带垫的研制与应用

    静脉穿刺时需应用止血带.在扎、松止血带时,止血带与皮肤直接接触,与表皮产生摩擦而引起疼痛,特别是老年人皮肤松弛,更易导致疼痛.鉴此,作者制作了一种止血带垫,于2008年2~6月经临床应用1 20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尹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联体婴儿分离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脐剑、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配合要点及配合流程.方法 对1对脐剑联体和2对胸腹联体男性婴儿在全麻下行分离手术,术前进行充分讨论、制订周密的护理计划和人员配备,做好手术间、物品、药物的准备,对联体婴儿全面消毒;术中巡回护士加强体温、输液、输血的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做到配合主动、快捷、准确.结果 手术历时分别为 2.5、3.0、7.5 h,分别住院45、46、74 d痊愈出院;随访1~11年,除1例婴儿术后2年死于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部感染,余5例婴儿均健康存活.结论 充分、严密的术前准备,熟练、默契的手术配合是联体婴儿分离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邓琳琳;王亚玲;杨天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32例Ⅱ~Ⅳ度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患者行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经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护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术后观察其便血、痔核脱出、疼痛、肛门瘙痒、分泌物等护理干预.结果 3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住院3.2 d临床治愈出院;出院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痔动脉结扎术治疗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近期疗效好,有效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俊苗;郑婵美;曾月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多功能约束带的制作与应用

    躁动是脑功能不全患者的常见表现,使用镇静药效果不佳,且镇静药使用过多又会影响病情观察.针对这种情况,我科于2007年6月制作了多功能约束带,经临床应用于76例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韦颖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后路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后路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19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行三维矫形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脊柱牵引、唤醒试验训练、床上生活能力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神经系统变化,加强引流管护理,佩戴支具背心,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结果 1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身高增加4~8 cm,主侧凸冠状面畸形Cobb角矫正至2°~23°.未发生椎弓根螺钉及棒的松动、断裂及神经系统损伤、切口感染、压疮等.随访8~52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0°~6°.结论 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后路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效果显著,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晓霞;刘国辉;张鹏;喻姣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颈内静脉置管拔管后致脑空气栓塞患者的护理

    对6例颈内静脉置管拔管后致脑空气栓塞患者立即给氧,心电监护,予平卧位,呼吸机辅助呼吸;急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急行高压氧治疗等.结果 2003年及以前的3例因病情严重、治疗经验不足,抢救无效死亡2例,自动放弃治疗1例.2003年以后的3例,1例症状较轻,单纯吸氧,30 min后症状消失;2例昏迷者抢救成功;3例均治愈出院.提出早发现、早救治,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转危为安.医护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制定空气栓塞的抢救流程和应急预案,可提高治愈率和杜绝、减少本病的发生.

    作者:李怀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拉玛泽分娩法教学模式探讨

    为了进一步掌握拉玛泽分娩法的应用技巧,以现状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了医院方面、孕产妇方面对拉玛泽分娩法的认知、接受程度及实践情况的差异,从未来趋势与发展观的角度论述了拉玛泽分娩法的应用前景,通过改善教学模式,让分娩支持者与孕产妇能真正接受,坚待训练,并彼此信任,达成共识,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分娩支持系统,共同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熊永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鼻窦炎置换疗法致患儿呕吐的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鼻窦炎患儿置换疗法致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行鼻窦置换治疗的患儿分为对照组(51例281例次)和观察组(55例308例次).对照组行常规鼻窦置换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治疗加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置换疗法致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鼻窦炎患儿置换疗法致呕吐的发生率,对防范误吸等意外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艳;黄芳;魏翠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外敷丁卡因、利多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缓解静脉穿刺疼痛

    目的 探讨外敷丁卡因、利多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在静脉穿刺患者疼痛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患者90例,按输液单双序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均选择前臂肘部以下外周静脉,由同一人操作.对照组采用热水袋热敷局部皮肤后行静脉穿刺;观察组用丁卡因、利多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冰片、薄荷醇、高金噻酮等)棉片外敷局部皮肤45~55 min后行静脉穿刺,滴速均为100~110 gtt/min.观察静脉穿刺时,输液15、30 min疼痛发生率及其程度和静脉穿刺前后患者血压、脉搏.结果 观察组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显著少于和轻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血压、脉搏穿刺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静脉输注20%甘露醇前局部外敷丁卡因、利多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有助于减轻患者输液过程中的疼痛,且安全.

    作者:秦媳秀;阎位明;张林琼;苏跃珍;粟艳玉;翟华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离乳汤匙奶瓶在唇裂患儿围术期喂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离乳汤匙奶瓶在唇裂患儿围术期喂养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例唇裂围术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汤匙常规喂养,观察组采用离乳汤匙奶瓶喂养.结果 观察组喂养适应性、伤口愈合情况及家长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唇裂患儿围术期喂养工具的改进对伤口的愈合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保障了患儿的营养供给,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韩元华;郭先娥;刘羽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无管化经皮肾取石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无管化经皮肾取石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24例接受无管化经皮肾取石术患者在医护查房的的基础上,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体位护理、导管护理及尿外渗、出血等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24例患者住院7~10 d痊愈出院.结论 护理人员在动态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徐海岸;邱玲;李芳;梁秋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切口保护开创器应用于乳癌保乳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切口保护开创器用于乳癌保乳手术中的效果及其配合方法.方法 对实施保乳手术的31例乳癌患者在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开创器,根据手术视野显露效果及腋下切口长度计分评判其使用效果.结果 患者术中手术视野显露效果及腋下切口长度计分分别为9.29±0.94和9.87±0.50,切口下手术视野整体显露良好,无须助手牵拉手术切口.结论 切口保护开创器使用简单,对切口提供良好保护作用,可使术野整体显露良好,在保障保乳手术根治性的同时,可减小手术创伤,增强美容效果.术中配合术者正确使用切口保护开创器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杨君;车稼平;刘远新;胡永超;吴清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应用多余无纺布制作手术体位固定带

    手术患者的体位安置需各种约束带进行固定.约束带有由棉布加粘扣做成,但清洗晾干周期较长;也有随手术床配套供应,但成本较高;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我科于2008年6月开始采用手术无菌台铺置时多余一次性无纺布制成各种体位固定带,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芦荟搽剂治疗糖尿病烫伤效果观察

    探讨治疗糖尿病Ⅱ度以下烫伤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Ⅱ度以下烫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涂搽创面,观察组用自制芦荟搽剂涂搽创面;均为3次/d,由专人每天观察、记录患者局部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35例,无效5例;对照组有效26例,无效14例,两组比较,χ2=5.59,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芦荟搽剂治疗烫伤效果优于湿润烧伤膏.

    作者:李碧娟;李连君;黄丽雅;胡娟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痰方法的改进

    目的 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在机械辅助通气吸痰中的效果.方法 将123例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在持续负压吸痰时,将吸痰管边旋转边缓慢上提将痰液吸出;观察组在持续负压吸痰时,将吸痰管呈螺旋式轻轻上提,同时吸痰管尾段呈螺旋式摆动.连续15 d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吸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痰过程中采用螺旋式轻提吸痰管、尾段呈螺旋式摆动的改进方法,可提高吸痰效果、减少吸痰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马敏;刘爱丽;冷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多元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方法 将2007级护理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19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5人.在外科护理学总论部分教学中,对照组沿用原有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多元化教学,将多媒体教学、情境模拟教学、项目教学、合作学习等有机结合.课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和学生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理论、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15项评价条目中13项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结合,根据外科护理学课程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学习兴趣、培养沟通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艺;丛小玲;许苏飞;季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