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远兰;卢丽琼;梁健桃;谢小兰
尿失禁指膀胱内的尿液不能控制而自行排出的现象,多是括约肌的控制受到干扰所致.为了减少尿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避免皮肤完整性受损,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至关重要.
作者:刘春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在儿科临床护理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完毕封管时,常因患儿不合作、哭闹,血管内压力增大,血液回流致针管内凝血,导致封管失败.同时家长恐慌,引发纠纷.
作者:王新花;严金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咳嗽的辨证施护方法.方法 对200例咳嗽患儿在小儿感冒冲剂治疗的基础上,按辨证施治原则分为风寒型110例,以肺腧为主穴,以大椎、风门、脾腧为辅穴贴风寒膏,每次敷贴前先艾灸主穴5 min;风热型90例以肺腧为主穴,以大杼、大椎、大肠腧为辅穴贴风热膏.按辨证实施生活护理、病情观察、情志护理、膳食调护等.治疗护理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痊愈106例,缓解82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94.0%.结论 对咳嗽患儿行穴位敷贴治疗及辨证施护,效果较好.
作者:车爱红;陈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天气寒冷时,救护车急救箱内的甘露醇很容易结晶,易延误患者抢救时间,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此,笔者设计制作简易甘露醇保温盒,经应用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药贴穴是将配好的十几种中草药研成粉末,用鲜姜汁调和成膏状,压扁成一个小药饼,用胶布将药饼贴于选定的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杨宗云;付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QC)小组干预对缩短输液患者等候时间的效果.方法 采用QC小组干预程序,即选择课题、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效果评价及制定巩固措施等,对输液中心操作流程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后输液患者在忙时、闲时等候时间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对输液等候时间的满意度由87.10%提高到93.75%,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开展QC小组干预改进了输液中心操作流程,缩短了输液患者等候时间,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高雪伟;刘罗薇;钟翠芳;林静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法,是将单根系带从患者颈后绕过,穿过套管两翼分别打结固定.
作者:金珠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将9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针刺组、温针灸组,各30例.三组入院时均给予皮肤护理、情志调护、饮食处方、排尿训练等常规护理治疗.在此基础上,功能锻炼组、针刺组和温针灸组分别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和毫针刺法、温针灸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针灸组痊愈率高、针刺组次之、功能锻炼组低.结论 温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较好.
作者:梁远兰;卢丽琼;梁健桃;谢小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腹泻患儿入院后,为确立诊断和对症治疗,须立即留取大便标本送检.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即时留取大便检验尤为重要.
作者:陈虹;占小春;杨德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水床式鸟巢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改进后的水床式鸟巢护理,即先做好水床式鸟巢放入温箱并预热至34~35℃,调好温箱湿度,然后将患儿裸体或穿单衣置于水床式鸟巢内;对照组患儿裸体或穿单衣直接置于调节好的温箱内.结果 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体质量增长比对照组显著加快(均P<0.01),且并发症(皮肤破溃、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水床式鸟巢护理给患儿提供一个母体化环境,安全舒适,有利于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存活率和生命质量.
作者:黄芳艳;林梅;罗秀状;罗宇莉;蒙艳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首发脑出血患者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完善病房设施,并针对患者的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ADL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1个月末和2个月末时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干预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ADL训练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一次性输液器是临床输液的必备用物,每日用量很大,操作时输液器头端乳白色针头套或一次性输血器头端乳白色针头套(下称针头套)均弃置于医用垃圾袋内丢弃.
作者:洪卫祥;成燕;袁芳;章璐璐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评估慢性病患儿的心理社会行为问题和家庭功能,分析患儿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儿童行为量表和Feetham家庭功能量表对慢性病患儿家长211人进行调查,并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6~11岁和12~16岁慢性病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病患儿家庭功能与正常家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功能、家庭结构和家庭经济状况影响患儿行为问题.结论 对慢性病患儿家庭进行评估,并实施有针对性的、以家庭为导向的、促使家庭生活正常化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
作者:张莹;魏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6~12个月婴儿母亲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现状,为改善婴儿的喂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柳州市160名6~12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辅食添加及喂养行为调查.结果 98.8%母亲知道婴儿期应添加辅食,68.8%知道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应在婴儿4~6月,仅18.8%母亲知道正确添加辅食的顺序.结论 婴儿母亲辅食添加知识水平普遍偏低,添加辅食不太合理,医务人员应加强辅食添加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
作者:杨柳云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介绍反思型教师及其对护理教学的重要性,提出在PBL教学中从设计问题,组织分组、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指导小组讨论和点评总结时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者:吴红宇;王杨;杨丽君;戴鸿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29例(42处)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21处)用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进行换药,对照组14例(21处)用人工生物膜康尔恵溃疡贴敷于疮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治疗Ⅲ期压疮效果较好.
作者:高建花;吴玉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障碍设置法在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教学大纲要求,将86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4名)和对照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障碍设置教学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格局,包括创设模拟情景障碍、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归纳总结等步骤.结果 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72.27%~97.73%学生认为障碍设置教学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其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并增强防范医疗纠纷意识.结论 运用障碍设置法有利于提高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防范医疗纠纷的主动性.
作者:欧阳万兰;镇郁琼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适宜的液体石蜡干热灭菌方法.方法 取液体石蜡50 ml装于100 ml磨口瓶中,共54只,每瓶内浸入1片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将其均分为3组,敞开组:瓶盖置于瓶身旁侧;不完全密闭组,瓶盖45°倾斜置于瓶口上,留有5 mm的空隙;相对密闭组,即瓶盖盖严.将三组置于同一灭菌器内灭菌,160℃ 2 h、30 min各试验9个瓶.观察各组灭菌效果及液体石蜡溢出气味、颜色变化情况.结果 54个样本灭菌均合格;灭菌30 min的相对密闭组溢出气味轻(P<0.01);灭菌2 h各组液体石蜡均呈微黄色,灭菌30 min液体石蜡均清亮无色.结论 液体石蜡干热灭菌时,采用无色磨口瓶盛装,瓶盖盖严160℃灭菌30 min,灭菌合格且液体石蜡清亮无色,溢出气味轻.
作者:姜雅玲;唐艳华;李凤兰;刘莹;姜淑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十堰市城区老年人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分析功能状况的相关因素及预测因子.方法 采用人口社会学特征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量表对148名≥65岁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59.5%老年人能在社区完全独立的生活,40.5%老年人至少某项活动需要他人协助完成;老年人购物及乘公交车外出的能力较低.患慢性病数目、年龄、教育程度、月收入及居住状况与IADL评分显著相关(P<0.05,P<0.01);患慢性病数目、年龄、月收入及居住状况是IADL评分的预测因子.结论 十堰市城区近50%老年人不能完全独立的生活;患多种慢性病、高龄、经济困难、与子孙同住的老年人功能下降及丧失的危险性更大.政府部门、社会及社区、社区护士、家人应共同采取措施延缓社区老年人功能衰退的速度.
作者:袁桂霞;李岩;付莉;冯琬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提高新生儿护理单元专科护理质量.方法 将2008年5~6月实施床旁六关键查房(即对关键的护理人员、关键的工作时段、关键患儿、关键的医疗护理制度、关键的专科护理技术、关键的工作流程进行查房)的156例病危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2007年5~6月未进行此查房的122例病危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家长满意率、护理质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家长满意率、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床旁六关键查房突出了护理过程环节控制,有利于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促进新生儿专科护理的发展;且有利于护士分层次使用,有效地解决新生儿专科人才缺乏问题.
作者:周月娥;石绍南;印爱珍;李小艳;熊月娥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