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宇;王杨;杨丽君;戴鸿英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取52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COPD生存质量测评表测量其疾病不确定感和生存质量,同时测定其肺功能.结果 COPD患者的整体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76.30±7.01,生存质量评分为84.17±6.13;病程、疾病分期、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生存质量与疾病不确定感有相关(P<0.05,P<0.01).结论 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其不确定感主要来自不明确性;COPD患者的病程、疾病分期、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生存质量对疾病不确定感有一定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孙玉姣;贡浩凌;庄利梅;张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协作测试在护理本科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适用性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5级护理本科生137名,在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中先行传统试卷测试,收卷后再随机2人1组(有1组为3人)用同等难度的试卷进行协作测试,测试结束后发放问卷行协作测试感知评价.结果 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成绩,传统测试(73.50±5.49)分,协作测试(84.10±1.99)分;两次测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6.13%学生对协作测试有较积极的感知和肯定的评价.结论 协作测试作为有益的尝试,可成为护理教学质量考核的补充方法.
作者:赵士宏;刘英贤;徐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咳嗽的辨证施护方法.方法 对200例咳嗽患儿在小儿感冒冲剂治疗的基础上,按辨证施治原则分为风寒型110例,以肺腧为主穴,以大椎、风门、脾腧为辅穴贴风寒膏,每次敷贴前先艾灸主穴5 min;风热型90例以肺腧为主穴,以大杼、大椎、大肠腧为辅穴贴风热膏.按辨证实施生活护理、病情观察、情志护理、膳食调护等.治疗护理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痊愈106例,缓解82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94.0%.结论 对咳嗽患儿行穴位敷贴治疗及辨证施护,效果较好.
作者:车爱红;陈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提高新生儿护理单元专科护理质量.方法 将2008年5~6月实施床旁六关键查房(即对关键的护理人员、关键的工作时段、关键患儿、关键的医疗护理制度、关键的专科护理技术、关键的工作流程进行查房)的156例病危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2007年5~6月未进行此查房的122例病危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家长满意率、护理质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家长满意率、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床旁六关键查房突出了护理过程环节控制,有利于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促进新生儿专科护理的发展;且有利于护士分层次使用,有效地解决新生儿专科人才缺乏问题.
作者:周月娥;石绍南;印爱珍;李小艳;熊月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药贴穴是将配好的十几种中草药研成粉末,用鲜姜汁调和成膏状,压扁成一个小药饼,用胶布将药饼贴于选定的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杨宗云;付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首发脑出血患者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完善病房设施,并针对患者的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ADL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1个月末和2个月末时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干预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ADL训练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介绍反思型教师及其对护理教学的重要性,提出在PBL教学中从设计问题,组织分组、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指导小组讨论和点评总结时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者:吴红宇;王杨;杨丽君;戴鸿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地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组织溃烂坏死.我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阿米卡星洗剂联合龙珠软膏治疗溃疡期压疮患者23例(74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对1例饮酒后致糖尿病乳酸性并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纠酸、降血糖、大量补液及对症治疗等.结果 患者住院17 d好转出院.提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快速补液、纠正酸中毒的护理,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做好出院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陶静;徐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临床上护士每次操作所用过的棉棒、针管、抽血针头都放在弯盘内,回到治疗室后再分别放入废物桶、锐器盒,并对弯盘进行冲洗、消毒.在工作繁忙时,护士没有足够时间及时清理弯盘.
作者:韩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尿失禁指膀胱内的尿液不能控制而自行排出的现象,多是括约肌的控制受到干扰所致.为了减少尿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避免皮肤完整性受损,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至关重要.
作者:刘春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根据时辰化疗的特点,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保证充足有效睡眠,提高生存质量和疗效.方法 将82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于9:00化疗;观察组采用时辰化疗,于21:00进行化疗,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情况、近期疗效及夜间睡眠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时辰化疗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胃肠道毒副反应,增强疗效,不影响患者正常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秋泓;徐剑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合行为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病情的作用.方法 选择10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合行为干预,对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各项血液检查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显著减少,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压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联合行为干预模式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生化指标效果肯定,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尤荣;朱红芳;曾维;潘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中药安神热奄包足浴治疗肾虚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肾虚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安神热奄包以电子足浴盆进行足浴;对照组采用电子足浴盆温水足浴治疗.每日1次,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SQI除日间功能因子评分外,其他各因子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腰酸神疲、心烦不安、头晕耳鸣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安神热奄包足浴能明显改善肾虚不寐患者睡眠质量,减轻不适症状.
作者:韩小伟;程淑碧;蔡芬芳;廖国琼;祁爱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为压疮管理及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修正的美国护士协会护理质量指征委员会设计的压疮患病率调查表,组织伤口小组成员、科护士长、护士长和护理研究生组成的30个小组对1所三级甲等医院61个病区的2 913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为1.78%,院内压疮患病率为1.54%,排除Ⅰ期压疮(28例),压疮患病率为0.82%;168例患者有压疮风险评估和复评,其中压疮患病39例,占23.21%;135例有采取减压措施的护理记录,仍发生压疮36例,占26.67%;197例患者采取了压疮预防措施,其中135例(68.53%)有压疮风险评估.结论 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低于国外相关研究,护理人员执行压疮护理记录意识欠缺.护理管理者需转变管理理念,建立非惩罚性压疮管理制度;正确认识压疮患病率,加强过程管理;完善压疮监控制度,提升压疮护理水平.
作者:赵光红;刘义兰;董英莉;成芳;邢育珍;陈冬娥;雷家英;但聪;喻姣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口腔内间断吹氧在昏迷患者口腔疾病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以提高口腔护理效果.方法 将120例入住ICU昏迷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间断口腔内吹氧,30~45 min/次,2次/d.每日观察并记录患者口腔黏膜及气味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口腔溃疡、改善牙龈红肿出血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口腔溃疡新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加强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内环境的同时,加用口腔内间断吹氧能有效治疗和预防口腔溃疡及牙龈红肿等口腔疾患,提高昏迷患者口腔护理质量.
作者:徐绍莲;方萍;周云华;夏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不仅可减少输液患者穿刺的痛苦,争取抢救时间,而且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在留置期间,透明贴膜易卷边翘起,导致更换贴膜频次增加,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而且在更换的过程中极易因操作不当造成留置针脱落.
作者:王小华;李莲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职业情感教育在护理专业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2005级护理专业二年级2个班的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85)与观察组(n=84),对照组接受传统技能训练,观察组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强职业情感教育.结果 两组操作成绩、职业情感总分,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情感教育可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及职业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形成积极的专业态度.
作者:陈焕芬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38例,排除年龄小于55岁患者,再按性别分为女性组(155例)和男性组(280例),对两组患者应用单因素分析筛选绝经女性冠心病的独特危险因素.结果 绝经女性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非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血红蛋白水平.结论 对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血红蛋白水平的绝经女性应重点干预,防范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滕中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障碍设置法在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教学大纲要求,将86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4名)和对照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障碍设置教学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格局,包括创设模拟情景障碍、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归纳总结等步骤.结果 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72.27%~97.73%学生认为障碍设置教学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其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并增强防范医疗纠纷意识.结论 运用障碍设置法有利于提高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防范医疗纠纷的主动性.
作者:欧阳万兰;镇郁琼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