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内间断吹氧在昏迷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徐绍莲;方萍;周云华;夏莹

关键词:昏迷, 口腔护理, 口腔内吹氧
摘要:目的 观察口腔内间断吹氧在昏迷患者口腔疾病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以提高口腔护理效果.方法 将120例入住ICU昏迷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间断口腔内吹氧,30~45 min/次,2次/d.每日观察并记录患者口腔黏膜及气味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口腔溃疡、改善牙龈红肿出血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口腔溃疡新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加强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内环境的同时,加用口腔内间断吹氧能有效治疗和预防口腔溃疡及牙龈红肿等口腔疾患,提高昏迷患者口腔护理质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床旁六关键查房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

    目的 提高新生儿护理单元专科护理质量.方法 将2008年5~6月实施床旁六关键查房(即对关键的护理人员、关键的工作时段、关键患儿、关键的医疗护理制度、关键的专科护理技术、关键的工作流程进行查房)的156例病危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2007年5~6月未进行此查房的122例病危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家长满意率、护理质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家长满意率、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床旁六关键查房突出了护理过程环节控制,有利于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促进新生儿专科护理的发展;且有利于护士分层次使用,有效地解决新生儿专科人才缺乏问题.

    作者:周月娥;石绍南;印爱珍;李小艳;熊月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1例糖尿病乳酸性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对1例饮酒后致糖尿病乳酸性并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纠酸、降血糖、大量补液及对症治疗等.结果 患者住院17 d好转出院.提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快速补液、纠正酸中毒的护理,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做好出院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陶静;徐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协作测试在护理本科生护理管理学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协作测试在护理本科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适用性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5级护理本科生137名,在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中先行传统试卷测试,收卷后再随机2人1组(有1组为3人)用同等难度的试卷进行协作测试,测试结束后发放问卷行协作测试感知评价.结果 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成绩,传统测试(73.50±5.49)分,协作测试(84.10±1.99)分;两次测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6.13%学生对协作测试有较积极的感知和肯定的评价.结论 协作测试作为有益的尝试,可成为护理教学质量考核的补充方法.

    作者:赵士宏;刘英贤;徐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和疾病控制现状,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哮喘相关知识问卷、服药依从性量表、哮喘控制测试(ACT)进行调查.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相关知识得分(60.70±9.88)分,处于中上水平;服药依从性总分(14.69±3.57)分,处于中等水平;病情控制总分(18.09±5.03)分,其中完全控制4.90%,部分控制43.14%,未控制51.96%.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水平低下.应加强医患沟通,进行长期、规范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疾病控制.

    作者:王丽萍;董正惠;王惠妩;李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

    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措施,如局部注射用药、局部外敷用药、静脉输注药物的药物种类、应用方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言克莉;刘怡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医院社区家庭联合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病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合行为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病情的作用.方法 选择10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合行为干预,对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各项血液检查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显著减少,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压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联合行为干预模式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生化指标效果肯定,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尤荣;朱红芳;曾维;潘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慢性病患儿的心理社会行为和家庭功能调查

    目的 评估慢性病患儿的心理社会行为问题和家庭功能,分析患儿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儿童行为量表和Feetham家庭功能量表对慢性病患儿家长211人进行调查,并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6~11岁和12~16岁慢性病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病患儿家庭功能与正常家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功能、家庭结构和家庭经济状况影响患儿行为问题.结论 对慢性病患儿家庭进行评估,并实施有针对性的、以家庭为导向的、促使家庭生活正常化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

    作者:张莹;魏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38例,排除年龄小于55岁患者,再按性别分为女性组(155例)和男性组(280例),对两组患者应用单因素分析筛选绝经女性冠心病的独特危险因素.结果 绝经女性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非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血红蛋白水平.结论 对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血红蛋白水平的绝经女性应重点干预,防范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滕中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预防头颈部皮肤急性放射性损伤

    目的 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预防头颈部急性放疗皮肤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69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用维生素B12、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溶液湿敷放射野,观察组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于放疗野内皮肤喷雾,0.1 ml/cm2,两组均3次/d,从放疗开始至结束后7~10 d.观察两组皮肤急性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结果 两组皮肤急性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发生放射性皮肤反应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防治放疗引起的急性皮肤损伤效果好,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孙雪梅;于红艳;张平;初悦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腹泻患儿大便标本采集方法介绍

    腹泻患儿入院后,为确立诊断和对症治疗,须立即留取大便标本送检.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即时留取大便检验尤为重要.

    作者:陈虹;占小春;杨德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双层扁纱带单结法在气管切开套管固定中的应用

    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法,是将单根系带从患者颈后绕过,穿过套管两翼分别打结固定.

    作者:金珠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阿米卡星洗剂联合龙珠软膏治疗溃疡期压疮疗效观察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地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组织溃烂坏死.我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阿米卡星洗剂联合龙珠软膏治疗溃疡期压疮患者23例(74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取52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COPD生存质量测评表测量其疾病不确定感和生存质量,同时测定其肺功能.结果 COPD患者的整体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76.30±7.01,生存质量评分为84.17±6.13;病程、疾病分期、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生存质量与疾病不确定感有相关(P<0.05,P<0.01).结论 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其不确定感主要来自不明确性;COPD患者的病程、疾病分期、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生存质量对疾病不确定感有一定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孙玉姣;贡浩凌;庄利梅;张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安神热奄包足浴治疗肾虚不寐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安神热奄包足浴治疗肾虚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肾虚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安神热奄包以电子足浴盆进行足浴;对照组采用电子足浴盆温水足浴治疗.每日1次,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SQI除日间功能因子评分外,其他各因子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腰酸神疲、心烦不安、头晕耳鸣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安神热奄包足浴能明显改善肾虚不寐患者睡眠质量,减轻不适症状.

    作者:韩小伟;程淑碧;蔡芬芳;廖国琼;祁爱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口腔内间断吹氧在昏迷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口腔内间断吹氧在昏迷患者口腔疾病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以提高口腔护理效果.方法 将120例入住ICU昏迷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间断口腔内吹氧,30~45 min/次,2次/d.每日观察并记录患者口腔黏膜及气味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口腔溃疡、改善牙龈红肿出血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口腔溃疡新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加强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内环境的同时,加用口腔内间断吹氧能有效治疗和预防口腔溃疡及牙龈红肿等口腔疾患,提高昏迷患者口腔护理质量.

    作者:徐绍莲;方萍;周云华;夏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职业情感教育在护理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职业情感教育在护理专业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2005级护理专业二年级2个班的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85)与观察组(n=84),对照组接受传统技能训练,观察组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强职业情感教育.结果 两组操作成绩、职业情感总分,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情感教育可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及职业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形成积极的专业态度.

    作者:陈焕芬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现状

    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提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有疾病因素、经济因素、不良的心理状态及社会因素.应针对患者影响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高用药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适当予以心理疏导,降低和消除不良情绪反应;充分调动支持系统中的有利因素,帮助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姜云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治疗Ⅲ期压疮

    目的 观察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29例(42处)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21处)用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进行换药,对照组14例(21处)用人工生物膜康尔恵溃疡贴敷于疮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治疗Ⅲ期压疮效果较好.

    作者:高建花;吴玉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食盐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化疗会引起患者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口腔溃疡,咽部充血、肿大,肛周脓肿等,令患者饱受痛苦,并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

    作者:甘琼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护理学杂志》1998~2007年文献被引分布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学杂志>(下称<杂志>)1998~2007年所载文章被引率、被引区间分布及核心被引文献专栏分布,为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及期刊工作者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上述时间段内<杂志>所载文章及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杂志>10年刊载文章7 709篇,4 746篇文章被引用,被引用率为61.56%,被引用文献引用全距为1~112,引用总频次为22 289次,年均总被引频次为2 228.9次;被引文献位于外围区3 605篇(75.96%),位于相关区970篇(占20.44%),位于核心区171篇(占3.60%).被引核心文献分布在12个栏目,其中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管理、精神卫生、护理教育及健康教育6个栏目占90.06%,是被引核心文献中的核心.结论 <杂志>信息密度大,被引用率较高,被引核心文献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管理、精神卫生、护理教育及健康教育栏目,其所载文献可视为近年护理研究的主体和热点.

    作者:王菊香;宋春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