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秋环;雷晓玲;高静静;范秀珍
目的 探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佳抗凝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30例并存高危出血倾向需行CBP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9例采用传统的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抗凝;B组8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法;C组13例在B组的基础上,每6~8小时以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抗凝.结果 3组均未诱发或加重出血,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外循环凝血情况、24 h更换滤器、治疗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除B、C组血滤器凝血程度及A、B组更换滤器外,其余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25,P<0.05).结论 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同时,每6~8小时以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抗凝是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CBP佳的抗凝方法.
作者:田晓华;张惠;赵爱荣;张智新;陈怡;赵静雯;徐小雨;甘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急诊科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急诊科设立通科护士长夜班制,实行24 h管理.结果 护理投诉率由7起变为零,患者满意度由92%上升至99%.结论 急诊科设立通科护士长夜班制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投诉.
作者:秦洁;姚娴凤;杜菊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社区护理模式.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3个县农村地区的925户家庭(3 369人,每户1人接受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 21.5%(723/3369,以下以925人进行分析,其中嗜烟酒以583名男性分析)农村居民患慢性病,9.2%~60.7%农村居民嗜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15.3%农村居民认为有必要做定期健康检查,64.0%~71.9%农村居民有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但83.5%农村居民不了解社区护理.结论 农村居民保健意识差、健康水平偏低,亟需在农村地区开展因地制宜、防治结合的社区护理.
作者:喻俊;张颖新;夏晓晨;王滨琳;王红红;何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接受化疗防护的培训情况.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广东省24所综合医院的1 232名护理人员进行化疗职业防护培训情况调查.结果 70.1%护士接触化疗药物前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39.1%护士没有接受过化疗防护的在岗培训.平均岗前培训时间和在岗培训时间分别只有0.3 h和1.6 h.防护知识评分49.07±7.83~56.38±11.06.化疗防护指引,一级医院提供率仅5.7%,二级医院7.9%,三级医院22.0%.92.4%护士提出要求增加化疗防护培训,其次分别是增加防护用具(89.5%)、改进配药环境(80.8%)、提供防护指引(70.0%)、加强健康监测(66.2%)和合理安排休息(56.3%).结论 护理人员化疗防护培训严重不足,造成护理人员化疗防护水平低,应引起护理管理部门足够的重视,制订并落实有效的培训计划,以确保护理人员职业安全.
作者:廖玉联;陈琼芳;黎月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重度压疮治疗效果.方法 将124例3~4期压疮(院外带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庆大霉素湿敷疮面,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5%碘酊加湿润烧伤膏局部外涂,辅以曲颈灯照射.结果 观察组疗效及治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5%碘酊加湿润烧伤膏局部外涂,辅以曲颈灯照射可显著提高重度压疮疗效.
作者:焦芳霞;张云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对1例C型尼曼-匹克病患儿采取抗感染、排痰、营养神经及全身支持治疗.结果 惠儿住院15 d,生命体征稳定,肺部听诊双肺未闻及痰鸣音及湿性哆音,病情好转出院.提出C型尼曼-匹克病的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加强营养、饮食指导;同时强调产前检查的重要性,以降低此病的发病率.
作者:程明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社区空巢老人幸福度状况,探讨影响空巢老人幸福度的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温州市区314名空巢和342名非空巢老人,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资料及影响因素问卷入户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人口学资料中婚姻状况、居住形式、月收入、负性生活经历及患病情况5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者总幸福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负性体验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形式、娱乐活动、患病情况的空巢老人幸福度分项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患病情况、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娱乐活动和负性生活事件对空巢老人幸福度有重要影响(P<0.05,P<0.01).结论 温州市空巢老人总体幸福度较高但负性因子较非空巢老人多.关注空巢老人的患病情况、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兴趣爱好和负性生活事件等有利于提高其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
作者:吴永琴;余昌妹;姜丽萍;祝雪花;李萍;朱晓玲;王永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指操训练延缓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30例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进行基本匹配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干预组每天9:30~10:00,在保健师的带领下做手指操,持续3个月,用MMSE、MOCA、ADL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3个月后,时照组MMSE、MOCA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而ADL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MOCA、ADL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P<0.01).结论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手指操训练可延缓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进程.
作者:张立秀;刘雪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疾病不确定感对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35例初诊鼻咽癌接受常规放疗患者.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RTOG/EORTC放射性损伤评估量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进行问卷调查以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分为高分组(73例)和低分组(62例),比较两组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 初诊鼻咽癌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119.57±31.80.低分组放疗反应(除黏膜反应、皮肤反应外)、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优于高分组(P<0.05,P<0.01).结论 初诊鼻咽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较严重,影响其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叶云婕;文华;杨艳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气管切开患者一次堵管成功率.方法 将气管切开符合堵管奈件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一次性完全性堵管,改进组采用更换小2~3号的金属气管套管,待患者呼吸平稳,无胸闷、憋气并能自行排痰后行棉签塞完全堵管.结果 两组一次堵管成功率和堵管成功时间比较,常规组分别为56.0%和(11.0±1.5)d,改进组分别为100%和(6.0±1.0)d,改进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结论 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改进堵管法可缩短堵管时间,提高一次堵管成功率.
作者:刘春英;张玲;刘玉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痛(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及一般资料问卷对72例DM并发AMI患者在发病第3天进行调查.结果 DM并发AMI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1.1%,抑郁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经济状况、DM病程、DM并发症及社会支持有关(P<0.05,P<0.01).结论 DM并发AMI患者早期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护士应在常规救治AMI的同时注重抑郁症状的干预.以提高疗效.
作者:武婷;陈珊;杜晓晖;姚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解决各种引流袋悬挂的问题.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悬挂引流袋粘合挂扣带.自2006年5月应用于临床以来,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宋金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状,为培养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1所三级甲等医院322名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关怀能力评分低于常模(均P<0.05);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认知和耐心维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其中主管护师显著优于护师和护士(均P<0.05);总是实施关怀率主管护师高(65.4%).护师次之(16.1%),护士低(15.5%).结论 护理人员整体关怀能力较差,尤其是低职称护理人员,护理管理部门应制订针对性计划培训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以提高其关怀意识与能力.
作者:许娟;刘义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时,为了防止出血过多,常规方法是以一手示指和中指横向按压插管鞘远端处静脉,以此阻断血流,但效果不理想,常有出血发生.
作者:邓爱平;严云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自我安全防护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操作规范.方法 对54名护生于进入临床毕业实习阶段开展安全防护知识讲座和规范操作示教,连续干预4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安全防护知识正确认知率及自我防护行为(除口罩使用方法外)掌握率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对护生实习初期进行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有利于增强护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作者:余剑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其生存质量,体重增长是关键.因此,我们自行制作一种鸟巢式早产儿秤,以准确测量早产儿的体重,经临床使用109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广玲;渠慎英;高翔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安全足患者为关心的问题,90%的患者担心液体走空[1].侧重于输液完毕自动报警功能的技术已有多种[2-4],各有弊端,如制作繁杂、使用不便等.
作者:庄凤娟;席刚明;代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特罗凯分子靶向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为:皮疹15例,腹泻11例,甲沟炎3例,皮肤干燥6例,口腔溃疡2例,鼻出血1例,肝功能异常2例.及时发现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等措施后,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21例患者均未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中断治疗.
作者:张碧霓;李秋屏;王喜辉;潘锡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受临床护理教师的影响程度.为临床培养和选拔优秀教师提供依据.为科学管理临床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 应用自设问卷对196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教师时护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实习效果、工作态度、专业思想、求知欲和心理压力;专科护生在专业思想、求知欲、心理压力3个方面受临床教师的影响高于本科护生(P<0.05,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科学地培养和管理临床高素质师资队伍;临床教师应注重自身建设,以楷模形象影响护生.
作者:花蕾;侯淑肖;邵文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 将6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采用22 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外渗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作者:熊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