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卢运红;王慧敏;曾庆堂;杨燕宁;潘丽芳

关键词:护士, 老年住院患者, 安全护理意识, 知识, 态度, 行为
摘要:目的 了解护士对老年患者安全防范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规范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护士对老年住院患者安全护理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表在广西6所三级甲等医院中随机抽取24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老年患者的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总分为76.2±16.0.老年科护士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显著高于非老年科护士(P<0.01).不同学历、职称护士安全护理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护士应关注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并加强相应的安全护理知识培训,确保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外老年综合健康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老年综合健康功能评估是鉴定老年人医疗、社会心理、自理能力丧失等各方面问题的工具,反映老年人的保健需求.就国内外老年综合健康功能评估的评估工具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老年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邢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肝素钠乳膏局部涂抹用于患儿静脉输液外渗

    在儿科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液体渗入皮下组织引起局部肿胀疼痛[1],严重时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增加患儿的痛苦,甚至引发护患纠纷.

    作者:赵军;宋道岚;谢桂月;崔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疆民汉学生临床护理课程成绩分析

    目的 比较新疆民汉学生对临床护理课程的掌握程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新疆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对57名民班学生和92名汉班学生同时开设的五官科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4门课程的及格率及平均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除急救护理学外,民班学生其余3门课程及格率及平均成绩显著低于汉班(均P<0.01).结论 应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高民班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袁碧;张盼盼;魏林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层次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层次护理本科生(下称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建立不同层次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问卷,对本科第二批次(本二)和本科第三批次(本三)在读2004、2005级共307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二和本三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分别为294.89±25.55和286.10±23.65,本二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项目得分(除系统化能力及求知欲外)高于本三护生(P<0.01,P<0.05);各班级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项目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护生均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不同层次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同.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养成与整个护理教育过程息息相关,护理院校应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开展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革,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各层次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成静;崔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对低脂饮食的认知及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入院时低脂饮食的认知水平及院外执行情况,为临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对210例新入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10例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知识水平及执行情况总分为10.760.76,60.48%患者熟悉低脂饮食的意义,但长期坚持低脂饮食执行良好者仅占19.52%.年龄、文化程度、在职与否、家庭成员支持情况及经济收入与其对低脂饮食的认识水平及执行情况呈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知识水平及执行情况处于一般水平的低值,多数患者未能自觉长期坚持低脂饮食.需强化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建立和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吕忠美;董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简易避光器的制作

    临床中有大量需避光的药物,尤其是抢救药品放置在原包装内,取用不便影响抢救速度.如果置于抽屉中,又易曝光.鉴此,笔者采用放射科用过的胶片制作成简易避光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以病历答辩作为临床护理教学理论考核形式的探讨

    目的 对护理教学理论考核形式进行改革,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习效果.方法 以实习护生54人为对象,通过书写护理病历、总结病历摘要、制作多媒体幻灯片以及进行病历答辩作为新的理论考核形式,调查护生对实习效果的满意度及带教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护生对实习效果总满意率为98.1%,带教教师对教学质量总满意率为100%.结论 应用病历答辩作为临床护理教学理论考核的形式,能在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及实习效果的同时,提高临床护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者:赵楠;顾仿亚;项春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缓解静脉补钾疼痛的研究进展

    综述静脉补钾的致痛机制及影响因素,缓解疼痛的方法包括使用含钠溶液或钠盐、热敷法、使用药物、芦荟或中药外敷、穴位按摩法、输液器选择、翻转针柄固定法、抬高穿刺部位法.

    作者:刘星;龙德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对医学生开设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选修课程的尝试

    目的 探讨对医学生开设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选修课程的效果.方法 对61名选修老年护理学的医学生进行双语教学,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以英语闭卷测试医学生的老年知识水平,课程结束后以5分制评价课程设置及教学质量.结果 经过学习,医学生的老年知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P<0.01).不同年级间以大学二年级医学生成绩提高幅度小,三年级提高幅度大(P<0.05),护理专业和通过英语四级及以上考试者提高幅度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医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低3.94分,高4.97分,对授课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评分为4.52分.医学生对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表示总体满意.结论 医学生选修老年护理学能更好地满足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教师的专业积累、英语能力和授课技巧是双语教学效果的保证,应根据医学生专业知识需求和英语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作者:李漓;陈玉平;刘雪琴;宋慧娟;谢小燕;申校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在校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320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的总体幸福感得分75.19±10.66,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总体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总分及其6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学习负担重、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家庭经济困难、不喜欢上学4项生活事件对护理本科生的总体幸福感影响较大(均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强化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作者:庄嘉元;姜小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床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提高测试速度及测试结果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将接受听力筛查的1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0例.置观察组新生儿于自行研制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床上进行听力筛查;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操作方法由家长保持新生儿测试耳朝上进行测试.结果 观察组首次通过率及筛查总通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假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耳测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新生儿听力筛查床辅助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大程度地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使新生儿保持熟睡状态,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卢丽云;段春英;齐兰云;赵亚群;赵忠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静脉穿刺成功率统计表的设计与应用

    为了加强护理人员实施静脉穿刺时的责任心,我科自行设汁了一种静脉穿刺成功率统计表,临床应用 5400 余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任凌云;张静;廖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对大白兔行空气加压输液的实验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空气加压量时空气进入血管的时间差异及对不同机体状态(失血与未失血)的影响.方法 将8只大白兔分为失血组(实验前放血50ml)和非失血组各4只.两组均于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ml时,分别用注射器向瓶内注入100ml、150ml空气进行加压输液,观察输液过程和机体发生的变化.结果 100ml空气加压后空气从莫菲氏管下端到达头皮针的时间非失血组短于失血组.当空气加压量为150ml时,两组空气从莫菲氏管下端到达头皮针的时间均短于100ml.结论 失血机体静脉压力升高,使空气进入机体的时间延长.加压空气量增大,产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大,空气进入机体时间缩短.在空气加压输液操作过程中,加压的空气量及机体的状态都是可变的因素,要准确掌握,专人时刻监测才能确保安全输液.

    作者:冯晓瑜;何甘霖;陈美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社区居民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的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为教育和引导社区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问卷,对283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47.3%~64.3%居民不知道自己的血压、血脂或血糖值,32.9%居民平时不太注意自身健康,41.2%~46.2%居民未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有益健康的饮食与运动.结论 居民的健康意识较差,健康行为有待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应帮助居民纠正不良健康意识与行为,促进其健康.

    作者:赵秋利;秦俊华;李伟丽;田雪;张光玮;王楠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应用Amplatzer和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100例,15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出现低血压2例,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溶血2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封堵器脱落2例.14例封堵成功,1例转入外科治疗.提出术中、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性备好抗心律失常药及升压药,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对症处理是其护理要点.

    作者:矫健梅;孙丽红;张严松;胡东滨;于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生无望感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护生无望感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策.方法 采用Bech-H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308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无望感发生率为24.35%.中专护生无望感发生率显著高于大专护生(P<0.01).有无望感与无无望感护生应对方式比较,除退避外,其余5个分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应巩固护生尤其是中专护生的专业思想,引导护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避免或降低无望感的发生.

    作者:刘梅英;巫师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入院非发热患者体温测量频率探讨

    目的 对新入院非发热患者不同体温测量频率的结果进行比较,为制订合适的体温测量频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计量统计法,对100份非发热入院患者入院第1~3天体温记录完整的病历进行逐份统计,比较连续3d每天测量3次体温和测量1次体温发热栓出率.结果 每天测量3次体温和测量1次体温发热检出率分别为7.0%和4.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非发热患者入院第1~3天测1次体温可行.

    作者:林冰;伦丽芳;黄惠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临床带教护士焦虑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 分析临床带教护士焦虑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带教水平.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58名带教护士与76名非带教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带教护士焦虑发生率为65.52%,非带教护士为38.16%,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带教护士焦虑评分显著高于非带教护士及国内常模(均P<0.01).结论 工作负荷增加、法律危机意识增强、规章制度要求严格、知识能力要求提高、人际关系紧张及带教要求提高是造成带教护士焦虑的主要原因,提高医院教学管理水平和提升自身素质有望减轻带教护士的焦虑.

    作者:刘芬;夏娅;刘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考试通过率.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77名参加注册考试的新毕业护士分别于考试前1个月和1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1周焦虑评分显著高于考试前1个月(P<0.01),且两者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抑郁严重度指数考试前1周显著高于考试前1个月(P<0.05).影响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心理状态的因素主要为社会方面(88.6%)、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87.1%)、自我实现(78.6%)等.结论 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心理压力较大,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维护新毕业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队伍的稳定.

    作者:李宝华;谷秉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复方蜂胶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蜂胶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6例Ⅲ、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经常规创面处理后进行红外线照射,对照组用0.5%碘伏纱布持续湿敷.观察组用复方蜂胶酊(膏)涂覆及蜂胶纱布填塞.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92.7%,对照组治愈率为2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在对压疮创面的常规处理基础上,取用复方蜂胶涂覆,可显著提高压疮治愈率.

    作者:赵喜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