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玲;曹宝花;雷鹤
目的 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以减少意外事故、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回顾分析从急诊科转运至病房或检查的危重患者1084例.其中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取传统方式转运患者510例为对照组;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转运患者57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及接收科室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转运途中发生意外122例、死亡14例、接收科室不满意19.02%;观察组分别为58例、2例、4.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作者:方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措施在控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患者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对27例行CBP治疗的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即保持环境洁净、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预防血管通路感染、改进操作程序、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加强质量控制.结果 27例中治愈10例,后期转为常规血液透析治疗15例,死亡2例;发生医院感染4例,发生率为14.8%,较上年同期的28.0%明显降低.结论 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控制CBP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肖琼;李久威;汪静;杨芳;杨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减少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气道干燥、痰阻、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41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湿化方法,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湿化气管罩进行气道湿化.结果 观察组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吸痰次数、吸痰时及吸痰后5min SpO2波动程度,观察组显著少于/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自行设计的湿化气管罩能有效减少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
作者:谈菊萍;刘惠林;胡瑞萍;广红玲;余莲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针对基层医院护士采用剪刀毁形一次性医疗用品易致损伤的现象,笔者设计制作了一次性医疗用品毁形器,经我院30多个护理单元1年多的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辛颖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培养具有全科护士素质和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力的护理人才,提高中医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我院中医科全体护士进行专业理论、操作技能、中西医结合护理、职业素养等全方位的系统培养.结果 培养后护士的操作技能、理论水平、服务质量显著提高(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P<0.01).结论 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可提高综合医院中医科的护理工作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作者:魏爱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复张(RM)法密闭式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需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在基础通气稳定30 min后,每例患者按随机顺序分别采用单纯密闭式吸痰(下称单纯法)、复张法密闭式吸痰(吸痰后立即实施1次RM,下称复张法)各1次,2次吸痰间隔60 min.观察记录患者在不同吸痰方式下,吸痰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氧化谢指标,吸痰前、中、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吸痰后SpO2恢复至吸痰前水平所需时间.结果 两种方式吸痰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变化(均P>0.05);单纯法吸痰后患者PaO2、SaO2、SpO2较吸痰前显著降低(均P<0.01);复张法吸痰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SpO2恢复至吸痰前水平复张法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单纯法(P<0.01).结论 ARDS患者在吸痰后立即实施RM可以纠正吸痰所致的低氧,且血流动力学未受到明显影响,安全可靠.
作者:覃芳红;韦柳青;姜福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早期功能锻炼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致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 将86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36例).观察组置管后24 h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指导.结果 对照组肿胀发生率22.0%,观察组为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渗血发生率及置管后4周与置管初始置入导管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指导PICC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肢体肿胀的发生,且不引起渗血及导管脱出或进入,具有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
作者:邹勤;杜晓红;陈民宵;张惠;张仙爱;郭晓东;张洁;杨志华;戴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环境因素,从而在孕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896例新生儿,于出生后24 h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和收集病史资料,按新生儿体重情况分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组(早产组)、足月小样儿组和对照组.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三组新生儿父亲吸烟、饮酒、不良情绪、孕前接触油漆、孕前6个月每日看电视时间与使用计算机时间及新生儿母亲被动吸烟、孕期每日看电视时间与使用计算机时间9个因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模型一(早产组与对照组)结果显示:新生儿父亲吸烟、不良情绪、孕前接触油漆尤其能增加早产的相对危险度;Logistic回归模型二(足月小样儿组与对照组)结果显示:新生儿父亲吸烟、孕前6个月每日看电视时间、不良情绪,新生儿母亲被动吸烟增加足月小样儿发生的相对危险度.结论 环境因素与低出生体重间存在密切相关性,护理人员提供适宜的孕前保健与孕期健康教育是预防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重要干预手段.
作者:陈起燕;陈烈平;张荣莲;郭胜斌;黄艳红;刘晨音;修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络抚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国内改良简易抚触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络抚触,2次/d,每次15 min,连续10 d.结果 观察组体重、身高、摄入奶量、神经行为评分、睡眠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胎粪排尽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国内改良简易抚触法基础上增加经络抚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及体格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蔡文晖;李惠红;陆景俏;陈细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将5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根据患者基本数据计算出每日食谱,对照组在提供食谱的基础上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提供食谱的基础上.进行食谱管理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利用食谱,根据食谱对家属进行配餐指导.结果 两组患者利用推荐食谱配餐程度,对食谱管理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程度,血肌酐值、血尿素值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食谱管理可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合理饮食的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文静;马艳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时,大多数患者需经股动脉穿刺,对穿刺点多采用弹性绷带缠绕固定,沙袋压迫.由于穿刺侧肢体长时间不能弯曲,处于制动体位,易引起腰背酸痛;同时老年人皮肤松弛,加压包扎的弹性绷带不易固定,导致血管穿刺并发症(PVC)的发生.
作者:张春丽;郑权秀;孟令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对90名护理本科生采用SimMan综合实验模型人实行仿真情景下的综合实验内科护理教学.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实验课的评价.结果 93.3%学生认为该形式能改进教学效果,74.4%~95.6%认为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94.4%认为有助于尽快适应临床.结论 仿真情景下运用SimMan综合实验模型人进行内科护理实验教学,使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强化学生知识运用,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姜文莉;许虹波;陈军;高歌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前实施职业暴露培训的效果.方法 将在供应室实习的6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实习前1 d由带教教师进行供应室专业知识及基础护理知识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为期1 d的职业暴露培训,由科室经过培训的教师专门辅导,采取理论讲解和现场示范操作.结果 两组实习后职业暴露知识、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加强护生实习前职业暴露教育,可提高护生的防护知识和技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李达丽;张文莉;李红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自理理论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自理理论的临床护理教学和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7年5~6月对重庆市二、三级医院385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自理理论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对自理理论认可得分为17.8±0.1,对自理理论相关知识理解掌握得分为4.5±1.4;不同学历、年龄护理人员的自理理论认可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不同条件护理人员自理理论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自理理论认可程度较高,相关知识掌握中等,需加强对其理论知识的教育.
作者:蒋凤菊;赵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对7例克罗恩病患儿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免疫抑制剂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1例.提出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等,予以出院指导,对巩固疗效,减少疾病复发至关重要.
作者:华丽;余艮珍;宋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业余文化生活的真实需求和感受,为管理层人性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对业余文化生活需求问卷对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77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业余文化生活需求维度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对以福利形式开展业余文化生活需求得分高.不同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对竞技比赛需求,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对文艺活动及培训学习班需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多了解基层临床护理人员的真实需求,开展灵活多样的业余文化活动,以达到既能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又能避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目的.
作者:李萍;冯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对1例口服希罗达致严重手足综合征的患者采用自制清洗液对破溃面进行处理和精心护理,7 d后治愈出院.提出采用自制的清洗液对局部伤口进行彻底清创和处理,配合正确的肢体体位、合理的营养支持、必要的心理护理及在院和出院的健康教育,对口服希罗达致重度手足综合征的治疗有效,且简单易行.
作者:沈凤;彭幼清;巢黔;管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跟踪性考核在巩固与提高基层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中的效果.方法 将有床位分管任务的84名病房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名,观察组采用跟踪性考核模式进行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模式考核.结果 两组各期考试成绩,医生和患者对两组护理任务完成效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及护士对各自考核模式的认可态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跟踪性考核能促进护士更全面学习币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有效巩固和提高基层护理人员的三基水平,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裕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对51例应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治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加强寒战、高热,胸闷、憋气、抽搐、血清痛等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做好保护性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无1例患者因发生不良反应而停药,无病存活47例.
作者:董月红;潘世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方法 在60名护生分管患者阶段采取以护生为主体的随机性床边护理查房,每周1次,每次1~2 h,每轮护生实习结束时进行教学方式满意度调查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 71.67%~95.00%护生认为该教学方式能提高学习兴趣及口头表达能力和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能使所学知识记忆深刻、理解透彻等;整体护理考核成绩平均91.7分.结论 以护生为主体的随机性床边护理查房的教学方法可激发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教学效果.
作者:杨英;高芳;方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