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杏新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液温度对口腔移植皮瓣血液循环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口腔护理液的佳温度.方法 将13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32~34℃(A组)、35~38℃(B组)、39~43℃(C组)生理盐水100 ml进行口腔护理,并观察口腔移植皮瓣血液循环情况.结果 B、C组口腔移植皮瓣局部弹性评分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显著优于A组(均P<0.05).结论 采用35~43℃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可促进口腔移植皮瓣局部血液循环和皮瓣成活,有利于切口早日愈合.
作者:郭三兰;陶学金;李秀云;田思维;陈琼;余雯晖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为了加强药品管理,防止药品混淆,杜绝差错,我科2007年6月自制了一种药盒底板,能达到安瓿单独竖立放置,防止混淆的目的,介绍如下.
作者:孙纯;蔡晶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对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微创腹膜外入路腰椎前路融合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均<100 ml;术后24~48 h即可下床活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术后住院7~14 d出院;随访20个月,6例滑脱椎体基本复位,椎间融合器稳固,2例症状明显改善.提示采用微创腹膜外入路施行腰椎椎间融合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损伤小,恢复较快.护士须提前熟悉手术程序,做好器械及物品的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根据手术步骤及时传递所需器械,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作者:金嵩;于霓;宋艳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痔、瘘、肛裂及其他肛周疾病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此类患者术后存在切口敷料易脱落、局部渗血渗液明显、切口引流管易滑脱及患者行走不便等问题.为便于术后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我科自制了简易肛带,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将制作与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秋菊;杨娥;唐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在手术护理过程中,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操作之一.但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通路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如何选择符合病情、不影响术中操作,又能大限度不影响患者术后治疗及生活的静脉通路一直是护士关注的问题.我科2006年9月设计制作了手术部位与静脉输液通路选择规范化参照表(下称参照表),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李莲英;蒙远珍;左育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对12例颈椎间盘疾病患者采用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结果 术后3~4 d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去除颈托开始颈椎活动度的训练,10~14 d出院,出院时JOA评分14.75分,颈部前屈达10°~20°、后伸10°~15°.随访2.0~5.5年,颈部前屈、后伸活动范围达6.3°~13.2°.提示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效果较好,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沟通训练、体位训练、上下床训练及镇痛处理,术后保持颈椎稳定度,早期进行颈椎活动度训练、肢体精细功能训练等,保证了手术的效果.
作者:吴淑华;李天;刘蕊;李海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31例Ⅱ、Ⅲ期压疮患者(共69处疮面)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35处)和对照组(16例34处).两组按同法清创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法处理疮面,观察组用海肤康人工皮膜处理疮面.结果 观察组疮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压疮可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韦颖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缩短禁食禁饮时间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256例非胃肠道疾病行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36例)与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麻醉前6 h禁食、2 h可饮糖水或无渣饮液100~150 ml,对照组麻醉前常规禁食12 h、禁饮4~6 h.观察两组患儿术中误吸及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中均无1例发生误吸;观察组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适当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可有效预防婴幼儿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何小玲;陈惠贤;陈凤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心静脉压(CVP)是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CVP对指导扩容,避免输液过量和不足以及指导利尿药的应用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层医院常采用简易方法测量CVP,即每次测量时需将输液瓶上的输液器拔下测量CVP,测压时输液器上端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容易造成污染.为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将无菌液体空瓶用于CVP测量,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李子珠;韩永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对36例上尿路术后放置双J管内引流患者发生导尿管撤除热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尿液反流、年老体弱(特别是男性)、开放手术(特别是肾脏手术)、双输尿管内引流、液体入量不足、术前肝肾功能不良及尿培养阳性等.提出对易发生导尿管撤除热的患者加强观察、预防,对出现发热症状者尽快予以退热处理及专科护理是促进其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小兵;陶红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对38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结果 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8例饮水呛咳者术后明显缓解,但手术损伤颅神经,发生周围性面瘫3例,结膜炎15例,面部感觉异常8例,偏瘫3例,角膜炎2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除1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术后平均住院20 d,均康复出院.提出术后护理要点为,重视对神志和生命体征的观察,加强脑室引流管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及正确处理.
作者:易汉娥;詹昱新;乐革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对13例晚期面瘫患者采用颞筋膜复合组织瓣转位悬吊矫治.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出院6个月后复查,患者静态时口角位置接近正常.提示新的手术方法获得了一条结构上相延续的完整的颞肌筋膜、颅骨骨膜复合组织瓣,而且避免了颞部供瓣区的凹陷畸形,改善了术后颧部的臃肿外观.手术配合当中,护士需对手术过程熟稔于心,术前合理摆放患者体位,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器械护士需备齐手术台上用物,特别是骨膜剥离器及合适的刀片型号.
作者:马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单J管是泌尿外科常用的一种引流管,主要用于全膀胱切除、肾穿刺造瘘患者,在输尿管中起支架引流作用.临床上没有与单J管匹配的引流管,以往常将单J管尾端直接插入引流管,再用胶布在引流管接头处固定.由于二者不匹配,经常有引流液从连接处渗出造成胶布渗湿发生引流管脱落,易发生继发性感染,严重时引起医疗纠纷.2007年5月我们采用新方法连接单J管与引流管,介绍如下.
作者:乐丽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社区实践在培养护生人文能力中的作用.方法 将66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后,实验组进行为期2周的社区实践.实习后采用问卷调查两组护生的人文能力.结果 实习后实验组护生人文能力评分及人文能力6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社区实践对实习护生的人文能力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莺;周玲玲;王红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局部湿敷预防肠外营养液对外周静脉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将接受外周静脉营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输注肠外营养液时,局部使用2%山莨菪碱纱布持续湿敷;对照组按常规输液,局部无特殊处理.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52.5%、12.5%,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分别为(66.2±16.4)h、(106.1±18.8)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山莨菪碱持续湿敷对防护外周静脉效果显著,且可延长静脉置管留置时间.
作者:李桃云;徐小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对128例乳腺癌患者实施经典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手术中密切与医生执行无瘤操作技术.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2~3周出院.3年生存率89.8%,5年生存率75.0%.提出在乳腺癌手术中加强无瘤技术的落实是预防手术中医源性肿瘤播散,提高癌症患者手术效果和延长术后存活期的关键.
作者:王卫红;朱文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后,必须更换手术室的专用鞋和手术衣、裤.由于着装标准仅以文字形式表述,对人室人员也仅做一过性示范,不常人手术室者极易淡忘.而外科洗手着装不规范将直接或间接污染手术室的环境甚至术野.为了规范手术人员着装,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我科2006年12月制作外科洗手着装对比图,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柯雅娟;许晨耘;王雪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对2例肝尾状叶肿瘤患者行经右侧入路解剖第三肝门肝尾状叶切除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已行区域灌注化疗3个疗程,临床痊愈出院.随访9个月未见复发.提示术前耐心细致地做好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准备充足的血液制品及手术用无菌物品,正确摆好手术体位,加强术中观察和护理,严密认真配合手术进程等,有助于肝尾状叶切除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李桂芳;庞华容;唐丽琴;王国蓉;张丽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对10例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患者行Müller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36 h拔除负压引流管,10~14 d拆线,3~5 d扶拐逐渐负重,2周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至1年,人工股骨头无松动、下沉、脱位等并发症,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无菌,及早督促患者循序渐进做好康复锻炼,对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对人工关节的磨损,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大意义.
作者:莫雪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长期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由于大小便失禁或不能自理等原因,其肛周、会阴部及大腿内侧皮肤容易受到大小便的反复污染而发生湿疹.临床常用溶液剂(如碱式蜡酸铝溶液、硼酸溶液,益康唑克霉唑溶液、炉甘石洗剂等)治疗,但溶液剂使用前需稀释,操作繁琐,且不能有效保持患处皮肤干燥,疗效较差.2006年起我科采用四环素眼膏涂于患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莉;吴铁英;张凌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