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4152
  • 国内刊号:42-1154/R
  • 影响因子:2.06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4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学杂志   2008年12期文献
  • 手术室接送患者流程再造效果探讨

    目的 优化手术室接送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对手术室接送患者的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包括制作手术患者识别带,改进查对环节;取消在病房留置导尿管,在手术间等待患者苏醒、拔管及连台手术患者在手术间穿刺的流程;重组患者准备过程.结果 流程再造后日手术量、每日每手术间台次、连台手术间隔时间与再造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手术室流程再造有利于提升医疗和管理品质,是实现资源成本小化、提高时效的重要方法.

    作者:山慈明;宋葆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合同制护士内在情绪资本管理的实施与成效

    目的 加强合同制护士内在情绪资本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士队伍.方法 树立服务型领导管理理念,引入竞争机制、营造公平氛围,开展各种护理文化活动,运用人本原理调动合同制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结果 实施5年来,合同制护士发生患者投诉率由2002年8.74%降至2007年的1.80%;合同制护士主动辞职及医院辞退率由2002年的15.53%降至2007年的4.50%,两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情绪资本管理理论,加强合同制护士内在情绪资本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士队伍的有效手段.

    作者:朱海萍;章玉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认知的调查

    目的 了解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的认知情况,为护理管理者对护士进行护理科研课题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2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80.9%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不了解;仅0.3%护士曾成功申请到省级护理科研课题;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的认知度因学历、职称、职务的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的认知度普遍较低,护理管理者有必要对护士进行护理科研课题知识培训,完善护理科研管理,创造护理科研的氛围与环境,以提高护士科研基金申请意识和科研能力.

    作者:卢玉贞;镇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多功能气道雾化支架的制作与应用

    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因鼻腔过滤、湿化作用丧失,需对呼吸道进行湿化雾化[1].为意识障碍患者实施雾化治疗时须由护士手握雾化管协助,加大了工作量.为此,我们研制出多功能气道雾化支架,临床应用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萨百艳;黄淑敏;黄丽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造口袋底盘保护纸巧揭法

    肠造口患者往往需要使用人工肛门袋.临床上应用造口袋时要求按标准防护,即在为患者使用造口袋时必须戴手套,以避免手的污染.但戴手套后造口袋底盘的粘胶常粘破手套而导致防护工作失效.鉴此,我科改进造口袋底盘揭粘胶保护纸方法,能将底盘粘胶保护纸顺利揭下且避免手套破损,介绍如下.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手术部位与静脉输液通路选择规范化参照表的制作与应用

    在手术护理过程中,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操作之一.但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通路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如何选择符合病情、不影响术中操作,又能大限度不影响患者术后治疗及生活的静脉通路一直是护士关注的问题.我科2006年9月设计制作了手术部位与静脉输液通路选择规范化参照表(下称参照表),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李莲英;蒙远珍;左育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简易肛带的制作及应用

    痔、瘘、肛裂及其他肛周疾病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此类患者术后存在切口敷料易脱落、局部渗血渗液明显、切口引流管易滑脱及患者行走不便等问题.为便于术后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我科自制了简易肛带,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将制作与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秋菊;杨娥;唐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液体空瓶在简易中心静脉测压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压(CVP)是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CVP对指导扩容,避免输液过量和不足以及指导利尿药的应用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层医院常采用简易方法测量CVP,即每次测量时需将输液瓶上的输液器拔下测量CVP,测压时输液器上端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容易造成污染.为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将无菌液体空瓶用于CVP测量,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李子珠;韩永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改良型瓶塞穿刺器的设计与应用

    一次性输液器主要用于伤病患者静脉输注药液,其中瓶塞穿刺器是输液器上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使用时,针管一般全部插入输液药瓶内,只有针座露在外面,这样输液针的侧孔在输液瓶内有一定的高度,瓶内药物剩余约5 ml,存在浪费现象,有时还可能导致护患关系的紧张.为解决瓶内药物剩余问题,2006年6月笔者设计了一种实用新型的瓶塞穿刺器,介绍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对比图在规范外科洗手着装中的应用

    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后,必须更换手术室的专用鞋和手术衣、裤.由于着装标准仅以文字形式表述,对人室人员也仅做一过性示范,不常人手术室者极易淡忘.而外科洗手着装不规范将直接或间接污染手术室的环境甚至术野.为了规范手术人员着装,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我科2006年12月制作外科洗手着装对比图,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柯雅娟;许晨耘;王雪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Ⅱ、Ⅲ期压疮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31例Ⅱ、Ⅲ期压疮患者(共69处疮面)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35处)和对照组(16例34处).两组按同法清创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法处理疮面,观察组用海肤康人工皮膜处理疮面.结果 观察组疮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压疮可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韦颖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改进鼻饲法对危重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进鼻饲方法对降低危重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将92例接受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常规置管后,对照组通过胃肠输液泵持续输注营养液16~18 h/d;观察组采用注射器抽吸间歇喂养,200 ml/次,间隔2~3 h,鼻饲1 h后于腹部顺结肠方向间歇行环形按摩.结果 观察组呕吐、反流、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采用注射器间歇推注鼻饲液及腹部按摩可显著减少危重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提高喂养耐受力.

    作者:戴丽娟;金仁琴;许大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同静脉经Baxter泵行氟尿嘧啶化疗对静脉损伤的观察

    目的 了解不同静脉途径不同化疗方案氟尿嘧啶经Baxter泵化疗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为化疗护理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对109例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分别采用PICC(A组)、颈外静脉(B组)、外周主干静脉(C组)、外周分支静脉(D组)留置针行氟尿嘧啶经Baxter泵化疗2 d和5 d.结果 1个疗程毕,2 d、5 d化疗方案A组、B组、C组及D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0、0、50.0%和0、0、32.4%、88.2%;2个疗程毕,上述四组2 d化疗方案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0、8.6%、80.0%和5 d方案A、B、C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5.6%、70.6%;3~6个疗程毕,A、B组2 d、5 d方案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2.6%和0、18.4%,C组2 d方案静脉炎发生率为37.5%.结论 Baxter化疗泵使用过程中静脉越细、用泵持续时间越长以及静脉接受的疗程越多,静脉炎发生率越高.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及疗程的长短合理选择用药方法与血管.

    作者:路必琼;陈卫;潘欣艳;范佳;孙晶;童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山莨菪碱局部湿敷预防肠外营养液对外周静脉的损伤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局部湿敷预防肠外营养液对外周静脉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将接受外周静脉营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输注肠外营养液时,局部使用2%山莨菪碱纱布持续湿敷;对照组按常规输液,局部无特殊处理.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52.5%、12.5%,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分别为(66.2±16.4)h、(106.1±18.8)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山莨菪碱持续湿敷对防护外周静脉效果显著,且可延长静脉置管留置时间.

    作者:李桃云;徐小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可吸引气管导管在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可吸引气管导管在呼吸机治疗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48例预期呼吸机治疗时间>7 d的患者,应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各74例.观察组经口置入可吸引气管导管,接10.0~22.7kPa负压引流瓶持续吸引气囊上分泌物,用50 ml无菌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溶液经气管导管背侧引流管冲洗气囊上分泌物,每次冲洗不限液体量,直至肉眼观察抽出冲洗液清澈为止.对照组均经口置入普通气管导管,每4小时气管内吸痰后,充分吸引鼻腔、口腔分泌物,并经口腔置入吸痰管,吸引气囊上分泌物.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 d、7 d及停止呼吸机治疗时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可吸引气管导管,可显著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作者:杨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社区实践在实习护生人文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社区实践在培养护生人文能力中的作用.方法 将66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后,实验组进行为期2周的社区实践.实习后采用问卷调查两组护生的人文能力.结果 实习后实验组护生人文能力评分及人文能力6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社区实践对实习护生的人文能力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莺;周玲玲;王红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反思讨论法在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反思讨论法在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84名本科护生外科护理学教学实习中,采用小组回顾讨论及个人反思日记的实践方法.实习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反思日记的评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79人(94.05%)表示反思讨论法实践教学比其他形式的教学收获更大,认为自己的认知技能、人格特征、自我监控、学科价值观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反思讨论实践法有助于培养护生反思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但需要教师合理的安排和正确的引导.

    作者:李惠萍;吴卫琴;杨娅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社区护理专业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目的 探索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构建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培养面向社区的护理人才,促进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 根据社区护理人才需求及护理人员素质现状,调整现有的护理专业课程结构,构建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并实施教学.结果 社区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及实习成绩均>70分,2002级、2003级毕业后总就业率显著高于临床护理专业学生(均P<0.05).不同专业就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社区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于社区医疗机构的比例远远高于临床护理专业学生.结论 按照社区护理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社区护理岗位的需求;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应开发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培养大量社区护理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杨丽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不适症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不适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50例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围术期不适症状.结果 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存在的中重度不适主要有:腹部疼痛(42.0%)、咽部不适(56.0%)、拔管后尿频尿痛(46.0%)、术前口渴(34.0%)、术后饥饿(18.0%)和术后口渴(62.0%).结论 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存在不适,可通过改进护理方法和手段,加强康复指导,减轻患者的症状.

    作者:阳世伟;涂楚云;赖伟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择期手术患儿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预防应激性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缩短禁食禁饮时间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256例非胃肠道疾病行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36例)与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麻醉前6 h禁食、2 h可饮糖水或无渣饮液100~150 ml,对照组麻醉前常规禁食12 h、禁饮4~6 h.观察两组患儿术中误吸及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中均无1例发生误吸;观察组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适当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可有效预防婴幼儿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何小玲;陈惠贤;陈凤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毫米波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

    对4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用毫米波(频率36 GHz,输出功率120 mW)治疗.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主观症状如上肢沉重感、烧灼感及肢体活动度有明显的改善,优良29例,良好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87.0%(40/46).随访6个月,无1例加重.提示毫米波治疗乳腺癌术后轻、中度上肢淋巴水肿简便有效,治疗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侧上肢水肿的护理,合理选择照射方位、频率、功率、时间,做好饮食护理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有效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患肢水肿,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杏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0例Müller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对10例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患者行Müller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36 h拔除负压引流管,10~14 d拆线,3~5 d扶拐逐渐负重,2周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至1年,人工股骨头无松动、下沉、脱位等并发症,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无菌,及早督促患者循序渐进做好康复锻炼,对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对人工关节的磨损,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大意义.

    作者:莫雪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大型听神经瘤患者显微手术后护理

    对38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结果 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8例饮水呛咳者术后明显缓解,但手术损伤颅神经,发生周围性面瘫3例,结膜炎15例,面部感觉异常8例,偏瘫3例,角膜炎2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除1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术后平均住院20 d,均康复出院.提出术后护理要点为,重视对神志和生命体征的观察,加强脑室引流管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及正确处理.

    作者:易汉娥;詹昱新;乐革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病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12例颈椎间盘疾病患者采用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结果 术后3~4 d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去除颈托开始颈椎活动度的训练,10~14 d出院,出院时JOA评分14.75分,颈部前屈达10°~20°、后伸10°~15°.随访2.0~5.5年,颈部前屈、后伸活动范围达6.3°~13.2°.提示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效果较好,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沟通训练、体位训练、上下床训练及镇痛处理,术后保持颈椎稳定度,早期进行颈椎活动度训练、肢体精细功能训练等,保证了手术的效果.

    作者:吴淑华;李天;刘蕊;李海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护理

    对37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进行集来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结果均手术成功,治疗6个月后病灶总缓解率为92.6%.提出术前详细讲解手术相关内容;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及并发症观察,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提高缓解率.

    作者:臧莉;杨媛;杨慧英;高芳宁;高琰;陈辉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术后抬臀运动对胆总管探查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后抬臀运动对胆总管探查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后6 h给予半卧位,每2~4小时翻身1次;观察组术后6 h开始进行床上抬臀运动,每2~4小时运动1次,直至肛门排气.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活动时切口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术后抬臀运动能有效促进胆总管探查患者肠蠕动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康复运动方法.

    作者:何凤益;鲁永苗;王映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取石球囊用于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患者的护理

    将取石球囊用于38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并予针对性治疗.结果 术后复查总胆红素下降至32~167μmol/L,于5~14 d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4例行胆管造影显示胆管吻合口仍有狭窄,但较前减轻;其余未见再次狭窄.提示借助取石球囊通过胆管吻合口狭窄段时,除了医生精湛的内镜操作技术外,还要求护士有非常娴熟的配合技能,掌握插入导丝的时机,为狭窄再通创造条件.

    作者:时之梅;王书智;黄慧;陆蕊;王淑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双J管内引流患者发生导尿管撤除热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对36例上尿路术后放置双J管内引流患者发生导尿管撤除热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尿液反流、年老体弱(特别是男性)、开放手术(特别是肾脏手术)、双输尿管内引流、液体入量不足、术前肝肾功能不良及尿培养阳性等.提出对易发生导尿管撤除热的患者加强观察、预防,对出现发热症状者尽快予以退热处理及专科护理是促进其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小兵;陶红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股骨颈骨折患者翻身时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翻身时疼痛程度及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30例股骨颈骨折行保守皮牵引治疗患者翻身时进行护理干预.应用长海痛尺、Zung焦虑自评量表于皮牵引治疗后第1、3、7天评定患者翻身前、翻身时的疼痛程度及焦虑水平.结果 不同时间患者翻身前及翻身时疼痛程度及焦虑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翻身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股骨颈骨折患者翻身时的疼痛程度及焦虑水平.

    作者:陈小花;陈雪娥;张丽;谢锦枝;胡秀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四环素眼膏在老年湿疹患者中的应用

    长期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由于大小便失禁或不能自理等原因,其肛周、会阴部及大腿内侧皮肤容易受到大小便的反复污染而发生湿疹.临床常用溶液剂(如碱式蜡酸铝溶液、硼酸溶液,益康唑克霉唑溶液、炉甘石洗剂等)治疗,但溶液剂使用前需稀释,操作繁琐,且不能有效保持患处皮肤干燥,疗效较差.2006年起我科采用四环素眼膏涂于患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莉;吴铁英;张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术中微小标本管理新方法

    标本管理是手术审护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有重大意义.器械护士必须妥善保管和正确处理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尤其对于那些体积非常小又疑似肿瘤的标本,若保存方法不当,易造成病理标本受压、变性、丢失,影响病理检验结果.鉴此,2007年3月始笔者将使用后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制作成标本容器盛装微小病理标本,解决以上问题,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游月梅;陈小丽;曾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标识牌在无菌手术台上的应用

    手术中常需要多种无菌液体,但这些液体大多为无色透明,在手术台上难以一眼辨认区分,极易因辨认液体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为此,我科制作了特殊标识牌,灭菌后对台上使用的无菌液体做好明确标记,提高了器械护士手术配合的效率和质量,介绍如下.

    作者:张玲琳;曾俊;吴治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自制药盒底板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加强药品管理,防止药品混淆,杜绝差错,我科2007年6月自制了一种药盒底板,能达到安瓿单独竖立放置,防止混淆的目的,介绍如下.

    作者:孙纯;蔡晶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胰岛素标签在外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为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静脉治疗的过程中,传统的方法是将1组液体中需加入的胰岛素及剂量用水性笔书写在输液瓶(袋)标签上.但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标签上的标识与水性笔字体颜色混淆或字体脱落等原因导致胰岛素多加、漏加或加入剂量与医嘱不相符等护理缺陷.鉴此,我科2004年起用医用布胶膏制作胰岛素标签,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思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巧接单J管

    单J管是泌尿外科常用的一种引流管,主要用于全膀胱切除、肾穿刺造瘘患者,在输尿管中起支架引流作用.临床上没有与单J管匹配的引流管,以往常将单J管尾端直接插入引流管,再用胶布在引流管接头处固定.由于二者不匹配,经常有引流液从连接处渗出造成胶布渗湿发生引流管脱落,易发生继发性感染,严重时引起医疗纠纷.2007年5月我们采用新方法连接单J管与引流管,介绍如下.

    作者:乐丽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5 ml一次性注射器用于口服碘剂

    甲亢患者手术前后均要口服碘剂,且剂量较小,仅3~16 gtt不等,碘剂一般100 ml/瓶,临床应用中很不方便.为此,我科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帮助患者服碘,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孝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应用废旧X线胶片制作各种垫片

    临床护理工作中,常使用到一些卡片,如输液观察卡、吸氧卡、翻身卡等,将其挂在输液架、床尾、氧气设施旁,可提供相关治疗信息.因这些卡片大多是一张薄纸,护士在卡片上书写记录时,往往需要移至床头柜上或托在手上书写,费时费力且字迹不清.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废旧X线胶片制成垫片,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贝志红;莫小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门诊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前列腺注射、热水坐浴等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严雪珍;刘铁梅;余娥娟;夏惠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药敷脐加腹部按摩防治下肢骨折患者便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敷脐加腹部按摩防治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按住院先后顺序将154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鼓励患者多饮水并进行饮食调理,每日饮水1 500~3 000 ml,其中空腹饮淡盐水300 ml;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脐(1次/d)加腹部按摩(2次/d,10 min/次),连续3个疗程(4周).结果 两组便秘发生率、便秘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中药敷脐加腹部按摩可有效防治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便秘.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依从性

    目的 提高孕妇接受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依从性,避免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方法 将符合唐氏综合征筛查条件的孕妇1 835人按就诊单双日分为观察组(902人)和对照组(933人),对照组按照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计划内容以循环播放录像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职护士于孕妇第1次就诊时进行一对一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孕妇对唐氏筛查检测依从性及对唐氏综合征知识中的多数条目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妇对唐氏综合征知识的知晓程度,有效提高孕妇对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依从性.

    作者:余美丽;丁祥华;管建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海产品摄入量对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及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海岛不育症患者海产品撮入量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为男性不育症患者的诊治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表对228倒不育症男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精液常规分析.结果 精液质量正常94例,异常134例;精子密度(25.39±16.21)×106/ml,正常形态的精子比例(57.40±17.45)%,异常形态的精子比例(40.73±7.23)%,精子活动度a级(35.16±15.85)%、b级(9.38±4.15)%、c级(13.07±6.89)%、d级(32.57±13.78)%.食物结构中摄入较多海产品者b级、d级精子的比例分别为(10.46±2.86)%和(40.41±6.94)%,与海产品摄入一般及较少或无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海产品不同烹调方法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异常比例较大,过多摄入海产品对精液质量有影响.需对不孕症患者做好饮食指导,控制海产品的摄入,合理营养,倡导平衡膳食.

    作者:方海飞;龚戬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孕妇妊娠末期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孕妇妊娠末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押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对96名妊娠末期孕妇(孕妇组)及100名正常非孕女性(对照组)的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状态水平进行调查并对比.结果 孕妇组PSQI中睡眠质量、睡眠紊乱、日间功能评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评分及HAMD-17总分、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因子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孕妇睡眠质量维度评分、PSQI总分与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HAMD-17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孕妇在妊娠末期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和情绪问题,并且睡眠质量与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症状有正相关关系,应采取措施提高其睡眠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

    作者:陈洁;张炜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2例毛囊闭锁三联症患者的护理

    对2例毛囊闭锁三联症患者予以药物口服,皮损部位局部理疗或封闭,脓肿处切开引流.结果 分别住院9、16 d康复出院,均电话随访1年,一般情况好,多数皮损不复发.提出对此类患者予以精心的用药、皮肤、饮食及活动护理,重视患者疼痛主诉并给予针对性镇痛措施,促进了皮损的恢复.

    作者:冯俊荣;胡雪慧;罗莉;薛茹;李丽;刘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例腰椎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1例腰椎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提出早期发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症护理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正确指导各项功能锻炼和落实相关健康教育,是有效控制患者疾病发展、严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熊小凡;厉春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同期行阴道延长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31例宫颈癌患者实施根治术同期行腹膜代阴道延长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9~11 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6个月返院复查和问卷随访,无1例发生阴道挛缩或粘连;28例恢复正常性生活.提示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及积极的胃肠道准备,术后加强会阴护理,做好阴道模具的使用和消毒,密切观察病情,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并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

    作者:马俊英;李芳;高凤蕊;马梅娟;秦立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可调温式输液加热器的研制

    自行设计并制作可调温式输液自控加热器,包括外壳、加热器、自动温控装置、电源4部分,能够满足患者对不同输液温度的要求,并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

    作者:张新颖;唐红霞;毕婉春;王清;伯秀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改良踝关节保护垫在下肢牵引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减少下肢牵引套牵引患者牵引套的调整频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设计新的踝关节保护垫应用于下肢牵引套牵引患者30例(观察组),与使用传统保护垫的30例患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观察组牵引套每周的调整频率、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改良踝关节保护垫能有效阻止牵引套下滑压迫踝关节,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压疮发生.

    作者:黄金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微创模板法内固定钢板取出术的手术配合

    对40例四肢骨折愈合患者术前B超定位钢板,术中利用模板钢板定位取出内固定钢板和螺钉.结果 切口长度仅为原切口长度的1/3~1/2,本组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12 d后拆线,住院7~16 d,平均10.0 d.随访3~32个月,平均11.0个月,36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4例二期愈合.提出通过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了解新术式及掌握手术流程,密切配合医生手术的要求,迅速、及时做好各种准备,才能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徐华;刘四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右侧入路解剖第三肝门行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对2例肝尾状叶肿瘤患者行经右侧入路解剖第三肝门肝尾状叶切除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已行区域灌注化疗3个疗程,临床痊愈出院.随访9个月未见复发.提示术前耐心细致地做好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准备充足的血液制品及手术用无菌物品,正确摆好手术体位,加强术中观察和护理,严密认真配合手术进程等,有助于肝尾状叶切除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李桂芳;庞华容;唐丽琴;王国蓉;张丽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体外循环下局部晚期肺癌扩大切除的手术配合

    对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在体外循环(CPB)技术支持下施行肿瘤扩大切除术.结果 手术过程均顺利,1例术后18 h并发呼吸衰竭死亡;8例无术后并发症,均临床痊愈出院.随访1~12个月,1例因脑转移而死亡,其余7例仍存活.提示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大血管时,CPB可降低外科手术的危险性,扩大手术的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作者:蒋玮;陈素兰;余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尿道狭窄的手术配合

    对72例尿道狭窄患者实施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切开术.结果 7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24个月,13例复发,其中11例经尿道扩张2~12次后小便通畅;2例再次行尿道内切开术,1例痊愈,1例无效.提出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手术过程,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熟练掌握各种器械及物品的使用方法,与医生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朱普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腰椎滑脱患者行微创腰椎前路融合术的手术配合

    对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微创腹膜外入路腰椎前路融合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均<100 ml;术后24~48 h即可下床活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术后住院7~14 d出院;随访20个月,6例滑脱椎体基本复位,椎间融合器稳固,2例症状明显改善.提示采用微创腹膜外入路施行腰椎椎间融合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损伤小,恢复较快.护士须提前熟悉手术程序,做好器械及物品的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根据手术步骤及时传递所需器械,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作者:金嵩;于霓;宋艳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乳腺癌手术中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

    对128例乳腺癌患者实施经典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手术中密切与医生执行无瘤操作技术.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2~3周出院.3年生存率89.8%,5年生存率75.0%.提出在乳腺癌手术中加强无瘤技术的落实是预防手术中医源性肿瘤播散,提高癌症患者手术效果和延长术后存活期的关键.

    作者:王卫红;朱文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C型臂X线机用于造影取石术的配合

    对40例行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手术的患者在C臂机造影下行术中胆道造影术,实施准确、熟练、默契的手术配合.结果 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90.0 min.术后2周行T管造影,未发现结石残留,拔除T管,患者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4个月,平均2.0个月,无复发.对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患者应用C臂机可以减少组织损伤,缩短手术时间,而适时的护理配合是其保障.

    作者:黄玮;郭海鸥;周玉琼;沈琦;何勇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颞筋膜复合组织瓣转位悬吊矫治面瘫的手术配合

    对13例晚期面瘫患者采用颞筋膜复合组织瓣转位悬吊矫治.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出院6个月后复查,患者静态时口角位置接近正常.提示新的手术方法获得了一条结构上相延续的完整的颞肌筋膜、颅骨骨膜复合组织瓣,而且避免了颞部供瓣区的凹陷畸形,改善了术后颧部的臃肿外观.手术配合当中,护士需对手术过程熟稔于心,术前合理摆放患者体位,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器械护士需备齐手术台上用物,特别是骨膜剥离器及合适的刀片型号.

    作者:马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腔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手术配合

    对50例DeBakeyⅢ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腔内修复治疗.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00~180 min.术后24 h可下床活动,未发生并发症.术后行CT动脉造影复查发现支架位置稳定,假腔无活动性血流.提出术前了解患者特点及手术步骤,对术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情有精神准备和技术准备,术中器械护士掌握各种器械的性能,退回护士做好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敏红;左迪;李艳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口腔护理液温度对口腔移植皮瓣血液循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液温度对口腔移植皮瓣血液循环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口腔护理液的佳温度.方法 将13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32~34℃(A组)、35~38℃(B组)、39~43℃(C组)生理盐水100 ml进行口腔护理,并观察口腔移植皮瓣血液循环情况.结果 B、C组口腔移植皮瓣局部弹性评分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显著优于A组(均P<0.05).结论 采用35~43℃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可促进口腔移植皮瓣局部血液循环和皮瓣成活,有利于切口早日愈合.

    作者:郭三兰;陶学金;李秀云;田思维;陈琼;余雯晖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