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颈骨折患者翻身时的护理干预

陈小花;陈雪娥;张丽;谢锦枝;胡秀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翻身, 改良, 疼痛, 焦虑,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翻身时疼痛程度及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30例股骨颈骨折行保守皮牵引治疗患者翻身时进行护理干预.应用长海痛尺、Zung焦虑自评量表于皮牵引治疗后第1、3、7天评定患者翻身前、翻身时的疼痛程度及焦虑水平.结果 不同时间患者翻身前及翻身时疼痛程度及焦虑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翻身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股骨颈骨折患者翻身时的疼痛程度及焦虑水平.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踝关节保护垫在下肢牵引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减少下肢牵引套牵引患者牵引套的调整频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设计新的踝关节保护垫应用于下肢牵引套牵引患者30例(观察组),与使用传统保护垫的30例患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观察组牵引套每周的调整频率、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改良踝关节保护垫能有效阻止牵引套下滑压迫踝关节,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压疮发生.

    作者:黄金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0例Müller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对10例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患者行Müller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36 h拔除负压引流管,10~14 d拆线,3~5 d扶拐逐渐负重,2周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至1年,人工股骨头无松动、下沉、脱位等并发症,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无菌,及早督促患者循序渐进做好康复锻炼,对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对人工关节的磨损,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大意义.

    作者:莫雪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可调温式输液加热器的研制

    自行设计并制作可调温式输液自控加热器,包括外壳、加热器、自动温控装置、电源4部分,能够满足患者对不同输液温度的要求,并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

    作者:张新颖;唐红霞;毕婉春;王清;伯秀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大型听神经瘤患者显微手术后护理

    对38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结果 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8例饮水呛咳者术后明显缓解,但手术损伤颅神经,发生周围性面瘫3例,结膜炎15例,面部感觉异常8例,偏瘫3例,角膜炎2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除1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术后平均住院20 d,均康复出院.提出术后护理要点为,重视对神志和生命体征的观察,加强脑室引流管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及正确处理.

    作者:易汉娥;詹昱新;乐革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择期手术患儿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预防应激性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缩短禁食禁饮时间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256例非胃肠道疾病行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36例)与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麻醉前6 h禁食、2 h可饮糖水或无渣饮液100~150 ml,对照组麻醉前常规禁食12 h、禁饮4~6 h.观察两组患儿术中误吸及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中均无1例发生误吸;观察组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适当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可有效预防婴幼儿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何小玲;陈惠贤;陈凤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乳腺癌手术中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

    对128例乳腺癌患者实施经典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手术中密切与医生执行无瘤操作技术.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2~3周出院.3年生存率89.8%,5年生存率75.0%.提出在乳腺癌手术中加强无瘤技术的落实是预防手术中医源性肿瘤播散,提高癌症患者手术效果和延长术后存活期的关键.

    作者:王卫红;朱文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四环素眼膏在老年湿疹患者中的应用

    长期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由于大小便失禁或不能自理等原因,其肛周、会阴部及大腿内侧皮肤容易受到大小便的反复污染而发生湿疹.临床常用溶液剂(如碱式蜡酸铝溶液、硼酸溶液,益康唑克霉唑溶液、炉甘石洗剂等)治疗,但溶液剂使用前需稀释,操作繁琐,且不能有效保持患处皮肤干燥,疗效较差.2006年起我科采用四环素眼膏涂于患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莉;吴铁英;张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术后抬臀运动对胆总管探查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后抬臀运动对胆总管探查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后6 h给予半卧位,每2~4小时翻身1次;观察组术后6 h开始进行床上抬臀运动,每2~4小时运动1次,直至肛门排气.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活动时切口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术后抬臀运动能有效促进胆总管探查患者肠蠕动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康复运动方法.

    作者:何凤益;鲁永苗;王映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应用废旧X线胶片制作各种垫片

    临床护理工作中,常使用到一些卡片,如输液观察卡、吸氧卡、翻身卡等,将其挂在输液架、床尾、氧气设施旁,可提供相关治疗信息.因这些卡片大多是一张薄纸,护士在卡片上书写记录时,往往需要移至床头柜上或托在手上书写,费时费力且字迹不清.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废旧X线胶片制成垫片,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贝志红;莫小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护理

    对37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进行集来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结果均手术成功,治疗6个月后病灶总缓解率为92.6%.提出术前详细讲解手术相关内容;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及并发症观察,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提高缓解率.

    作者:臧莉;杨媛;杨慧英;高芳宁;高琰;陈辉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5 ml一次性注射器用于口服碘剂

    甲亢患者手术前后均要口服碘剂,且剂量较小,仅3~16 gtt不等,碘剂一般100 ml/瓶,临床应用中很不方便.为此,我科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帮助患者服碘,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孝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取石球囊用于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患者的护理

    将取石球囊用于38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并予针对性治疗.结果 术后复查总胆红素下降至32~167μmol/L,于5~14 d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4例行胆管造影显示胆管吻合口仍有狭窄,但较前减轻;其余未见再次狭窄.提示借助取石球囊通过胆管吻合口狭窄段时,除了医生精湛的内镜操作技术外,还要求护士有非常娴熟的配合技能,掌握插入导丝的时机,为狭窄再通创造条件.

    作者:时之梅;王书智;黄慧;陆蕊;王淑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社区护理专业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目的 探索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构建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培养面向社区的护理人才,促进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 根据社区护理人才需求及护理人员素质现状,调整现有的护理专业课程结构,构建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并实施教学.结果 社区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及实习成绩均>70分,2002级、2003级毕业后总就业率显著高于临床护理专业学生(均P<0.05).不同专业就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社区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于社区医疗机构的比例远远高于临床护理专业学生.结论 按照社区护理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社区护理岗位的需求;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应开发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培养大量社区护理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杨丽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体外循环下局部晚期肺癌扩大切除的手术配合

    对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在体外循环(CPB)技术支持下施行肿瘤扩大切除术.结果 手术过程均顺利,1例术后18 h并发呼吸衰竭死亡;8例无术后并发症,均临床痊愈出院.随访1~12个月,1例因脑转移而死亡,其余7例仍存活.提示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大血管时,CPB可降低外科手术的危险性,扩大手术的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作者:蒋玮;陈素兰;余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右侧入路解剖第三肝门行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对2例肝尾状叶肿瘤患者行经右侧入路解剖第三肝门肝尾状叶切除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已行区域灌注化疗3个疗程,临床痊愈出院.随访9个月未见复发.提示术前耐心细致地做好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准备充足的血液制品及手术用无菌物品,正确摆好手术体位,加强术中观察和护理,严密认真配合手术进程等,有助于肝尾状叶切除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李桂芳;庞华容;唐丽琴;王国蓉;张丽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山莨菪碱局部湿敷预防肠外营养液对外周静脉的损伤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局部湿敷预防肠外营养液对外周静脉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将接受外周静脉营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输注肠外营养液时,局部使用2%山莨菪碱纱布持续湿敷;对照组按常规输液,局部无特殊处理.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52.5%、12.5%,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分别为(66.2±16.4)h、(106.1±18.8)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山莨菪碱持续湿敷对防护外周静脉效果显著,且可延长静脉置管留置时间.

    作者:李桃云;徐小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巧接单J管

    单J管是泌尿外科常用的一种引流管,主要用于全膀胱切除、肾穿刺造瘘患者,在输尿管中起支架引流作用.临床上没有与单J管匹配的引流管,以往常将单J管尾端直接插入引流管,再用胶布在引流管接头处固定.由于二者不匹配,经常有引流液从连接处渗出造成胶布渗湿发生引流管脱落,易发生继发性感染,严重时引起医疗纠纷.2007年5月我们采用新方法连接单J管与引流管,介绍如下.

    作者:乐丽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反思讨论法在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反思讨论法在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84名本科护生外科护理学教学实习中,采用小组回顾讨论及个人反思日记的实践方法.实习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反思日记的评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79人(94.05%)表示反思讨论法实践教学比其他形式的教学收获更大,认为自己的认知技能、人格特征、自我监控、学科价值观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反思讨论实践法有助于培养护生反思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但需要教师合理的安排和正确的引导.

    作者:李惠萍;吴卫琴;杨娅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多功能气道雾化支架的制作与应用

    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因鼻腔过滤、湿化作用丧失,需对呼吸道进行湿化雾化[1].为意识障碍患者实施雾化治疗时须由护士手握雾化管协助,加大了工作量.为此,我们研制出多功能气道雾化支架,临床应用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萨百艳;黄淑敏;黄丽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例腰椎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1例腰椎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提出早期发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症护理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正确指导各项功能锻炼和落实相关健康教育,是有效控制患者疾病发展、严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熊小凡;厉春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