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娟;伦丽芳;周柯
内科学,2006,27(5):464.[4]陆凤机,许进福.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5]王亚玲.安全留置针与普通留置针安全性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6,21(21):17.[6]黄桂林,王静.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静脉留置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4,19(13):53.
作者:戴燕妮;桂慧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扩容、输血、抑酸止血、扩张血管等抢救、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好转,住院15 d出院.提出在抢救消化道大出血时要高度警惕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和/或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熟练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准确执行医嘱,全面观察病情,做好预见性护理.
作者:王书秀;朱庆霞;孙凤华;胡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在临床工作中,常选用输液器进行封闭式膀胱灌注术以对某些疾病,如异位妊娠、黄体破裂、膀胱炎、膀胱癌及术后化疗等进行诊断或治疗.由于输液器与尿管出口口径大小不相吻合,膀胱灌注液易从接口处溢出,造成污染.
作者:郭瑞霞;韦亚琴;陆伟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组合型人工肾技术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对42例血液透析中反复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实施组合型人工肾技术,并与常规血液透析进行比较.结果 组合型人工肾技术实施后中分子物质甲状旁腺激素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两种透析方式下患者透析2 h、3 h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能较好地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珍;赵庆梅;赵淑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恶性腔静脉梗阻患者行介入综合治疗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对10例接受介入综合治疗的恶性腔静脉梗阻患者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护及抗凝治疗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4例上腔静脉梗阻术后症状完全消退,6例下腔静脉梗阻分级评分由术前4~5分降为术后0~2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溶栓、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相结合是治疗恶性腔静脉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评估,制订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丰,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邹彦芬;吴鸣;杜端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阐述了吸引教育的本质及其对临床护理带教的启示.提出吸引教育强调通过教育者有意识的、积极的教育行为来激发学习者的潜力.临床护理教学应借鉴吸引教育,通过临床护理教师良好的个人、专业和教学吸引行为来增强学生的实习效果.
作者:肖树芹;李小寒 刊期: 2008年第13期
阐述了推广护理诊断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护理专业的地位,有利于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护理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内涵和质量.推广护理诊断困难的原因在于护理诊断相关理论推行的准备不足及缺乏必要的研究支持,中外文化的差异,NANDA护理诊断引入中国后所表现出的自身缺陷,中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的限制,护理专业整体受重视程度较低,教学与实践脱节.通过利与弊的比较,提出护理诊断对于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护理工作者要科学、理性地面对困境,有的放失地解决导致困难的原因,以改善现状,更好地应用护理诊断,使之有利于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皮雪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综合营养护理干预对管饲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轻、中度营养不良的老年管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综合营养护理干预,包括改进置管方法(选用小管径胃管和延长胃管插入长度),采取抬高床头角度≥30°的管饲体位,成立由医生、营养师、护士组成的营养支持小组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营养计划,掌握管饲的速度和管饲液的温度,进行早期吞咽功能和撮食功能的训练,对管饲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出院前管饲知识和管饲技能培训,患者出院后护士定期上门家访和健康指导等.统计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呕吐、反流、腹泻、血糖和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综合营养护理干预可减少管饲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卢少萍;徐永能;张月华;申铁梅;黄巧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减少或消除供应室安全隐患,以提高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方法 分析影响安全隐患的因素有人员、设备、消毒灭菌物品质量及管理因素等,据此实施针对性防范对策.结果 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后,供应室连续3年未出现医疗纠纷,临床科室对供应室工作满意率达99.0%.结论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预防和控制护理缺陷的保证;狠抓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可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可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
作者:毛喜绒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16 G安全型留置针与一次性内瘘针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76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健康供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选择肘正中处静脉穿刺.观察组使用16 G安全型留王针,对照组使用一次性内瘘针.结果 两组供者采集物中的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计教均这标,且采集顺利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采集毕手臂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留置针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穿刺成功率高,能增加供者的舒适度,且不影响采集效率和效果.
作者:方云;黎纬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为腰椎穿刺术后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体位.方法 选择脑出血行侧脑室引流的患者90例,测定颅内压后分为高颅压组、正常颅压组和低颅压组各30例;腰穿后每组均分别予以垫枕与去枕干预各15例,接受垫枕干预者腰后于枕下垫软枕(厚7~8 cm),并每2小时翻身1次;接受去枕干预者按护理常规去枕平卧6 h,每2小时将手伸至患者背部按摩皮肤.备组均在腰穿前,腰穿后30 min、60 min、2 h、4 h、6 h分别监测脑室颅内压变化.结果 高颅压和低颅压组患者垫枕和去枕对颅内压影响显著(均P<0.05);正常颅压组患者垫枕和去枕对颅内压影响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接受去枕干预者皮肤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接受垫枕干预者(P<0.01).结论 高颅压患者腰穿后采取垫枕位更合适,正常颅压患者腰穿后可以垫枕,低颅压患者腰穿后不宜垫枕.
作者:米凯;杨霞锋;陈团芝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静脉注射阿霉素对处于亚临床阶段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2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从耳缘静脉推注阿霉素2 mg/kg,1次/周,连续4周制成动物模型;对照组按同样方法推注等量生理盐水.于末次给药后4周,再将实验组分为实验1组和2组各6只,分别从耳缘静脉和中心静脉注射阿霉素2 mg/kg;对照组从耳缘静脉推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实验组表现为阿霉素心肌毒性的特征,对照组正常;实验2组心功能指标较实验1组和对照组改变显著.结论 从回心路径短的部位给予阿霉素可导致心脏毒性,使处于亚临床阶段的心脏收缩功能下降.
作者:朱峥嵘;黄霞丽;陈世厚;朱咏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凡士林应用时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肛周皮肤保护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溃疡性结肠炎、肛周皮肤完好的新入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立即涂搽凡士林保护肛周皮肤,并在每次排便后继续使用;对照组在患者肛周出现烧灼痛时涂搽凡士林.结果 观察组肛周皮肤烧灼痛、皮肤潮红、皮肤破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早期应用凡士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肛周皮肤进行保护,能有效减轻肛周皮肤损伤的发生.
作者:刘婷;闫桂环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7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发生心血管事件37倒(心力衰竭34例,心脏猝死3例),脑血管意外7例(脑出血3例,脑梗死4例),感染3例,糖尿病足坏疽6例,营养不良3例,高血钾4例,严重视网膜病变及失明20例.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血糖、血压控制不良等因素有关.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多,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苏默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治疗长春瑞宾渗漏损伤的方法.方法 将家兔12只制作成长春瑞宾渗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A、B、C、D组各3只.A组用盐酸山莨菪碱局部封闭、热敷后外敷复方紫草油;B组用透明质酸酶局部封闭后红外线照射;C组用云南白药加75%乙醇调匀后外敷;D组不做处理.治疗后2 d、7 d取四组局部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20 d对局部皮肤损伤进行分度评价.结果 治疗后2 d、7 d四组局部组织学评价及20 d局部皮肤损伤分度评价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以A组效果优.结论 局部山莨菪碱封闭、热敷配合复方紫草油外敷,具有减轻长春瑞宾渗漏所致局部组织损伤和促进损伤修复的良好作用.
作者:张晓华;白兆琴;董玉兰;齐永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总结 7例肾病综合征并发脑梗死患儿的护理经验,认为采取镇静催眠、抗凝溶栓、降颅内压、扩客利尿、激素免疫抑制及其他对症营养支持治疗,配合病情观察、用药的观察、呼吸道的护理及饮食护理,积极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可取得较好疗效,减少后遗症.
作者:刘惠娟;高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每天都要根据患者病情,临床治疗、护理的需要,向患者告知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如空腹采血、术前灌肠、术前禁食禁饮、餐前注射胰岛素、测量血糖、睡前服药、留取大小便标本、低盐饮食、绝对卧床休息等.
作者:陈先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介绍1例高龄患者因慢性喘息性气管炎住院治疗期间并发念珠菌性食管炎的护理经验,提出对有长期应用抗生素、服用抑制胃酸药物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警惕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发生.做好服药指导、营养护理及心理护理是其护理重点.
作者:王惠贤;李洁;单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屈臂过胸与屈臂过腹测得的腋温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对186名健康青年女性,第1天先屈臂过胸测试腋温5 min,间隔10 min后换屈臂过腹测试5 min;第2天先屈臂过腹测试腋温10 min,间隔10 min后换屈臂过胸测试10 min.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的腋温及受试者对两种测温方式的评价.结果 两种屈臂方法测得的腋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屈臂过腹时诉上肢酸胀费力的受试者显著低于屈臂过胸,更多受试者反映前者更易于夹紧和更易于接受(均P<0.01).结论 屈臂过胸和屈臂过腹测试对腋温均无影响,但要以患者舒适为宜.不论采取哪种测量方法,时间5 min即可.
作者:赵亚珍;岳月娟;邓莉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中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72 h内的舒适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以162例中青年患者为调查对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影响患者舒适的相关因素.结果 中青年ACS患者入院24、48、72 h VAS平均分分别为5.272、4.704、3.957.24 h排在前3位的影响患者舒适的咽素依次为疲倦(60.5%)、排尿和/或排便困难(48.8%)、感到自尊丧失(32.1%);48 h是疲倦(41.4%)、感到自尊丧失(29.6%)、周围环境差(20.4%);72 h是活动受限(34.6%)、担心事业受影响(24.1%),缺乏家属陪伴(17.3%).结论 中青年ACS患者入院72 h内处于轻至中度不舒适水平,且不同时间影响舒适的因素有差异;应重视患者因长时间体住限制引起的疲倦和对自尊的需求,根据不同时间的需求变化进行针对性护理,以提高其舒适度.
作者:邱小芩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