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简易肘关节固定器用于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

周莉

关键词:婴幼儿, 肘关节固定器, 头皮静脉输液
摘要: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因其自行拔脱头皮针造成输液失败.鉴此,我科采用胶片制成简易肘关节固定器(下称简易固定器)固定婴幼儿肘关节,防止其拔脱头皮针,经临床应用80例,均顺利完成静脉输液,无1例拔脱.现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年龄段儿童锌钙值比较分析

    目的 了解微量元素在儿童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为及时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 将1 206名儿童按年龄段分为婴儿组(198名)、幼儿组(346名)、学龄前组(359名)及学龄组(303名)四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微量元素锌、钙.结果 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锌异常率分别为33.8%、6.6%、11.1%及7.6%,婴儿组显著高于另三组(均P<0.00714).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钙异常率分别为19.7%、27.5%、33.1%及45.9%.学龄组著显高于幼儿组、婴儿组(均P<0.00714).学龄前组显著高于婴儿组(P<0.00714).结论 婴儿组锌缺乏率高,学龄组及学龄前组钙缺乏率高,护理人员应指导家长遵循儿童生长规律,合理膳食,增加户外活动,定期检测,遵医嘱补充锌、钙,以利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胡嫦;孙海丽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神经内科护理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

    介绍了神经内科护理学多媒体(CAD课件的研制目的 、过程、应用及性能.该课件集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为一体,内容充实,探作简便.交互性好,导航性强,以多样化的形式承载知识点,使学生易于掌握学习,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刘昭君;汪旭;张宏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音乐疗法及推拿技术在头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及推拿技术在头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8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现察组(93名)在头部护理教学中应用音乐疗法及推拿技术.对照组(95名)行常规教学,该项教学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和自设问卷对观察组护生进行头部护理教学改革评价的调查.结果 头部护理4项考核内容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65.6%~90.3%护生认为增加了对护理工作科学性、艺术性的理解.培养了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提高了推拿理论与技术的认识等;90.3%护生认为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结论 头部护理教学中应用音乐疗法及推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崔巧玲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广州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广州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为社区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老年干部学校及6个社区295例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我管理得分75.08±5.65.饮食、运动、用药、自我监测管理4个维度中运动管理得分高(2.27±0.25),其次是用药管理(1.91±0.18).低是自我监测(1.69±0.29).不同情况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比较,饮食管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另3个维度.有住院史和有并发症患者得分显著高于无住院史和无并发症患者(均P<0.01).结论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低,尤其是自我监测意识差,社区护理人员应重点进行自我监测意识的培养和技能的传授,同时带动另3项水平的不断提高,防止和延缓病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翠华;薛耀明;曹瑛;关美萍;罗祥容;孙丹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强化降压治疗预试验的护理配合

    将41例急性脑出血行强化降压治疗预试验的患者分为强化组(24例)和指南组(17例),强化组患者在入组后1h采用口服和/或静脉降压方法使患者收缩压<140 mmHg,维持7 d以上,每例随访90 d;指南组患者收缩压≥180mmHg予静脉降压治疗.护理人员通过认真学习培训研究方案.准确、客观地记录及正确及时执行医嘱,保持与患者及家属良好的沟通.使试验顺利进行.结果 入组1 h平均收缩压强化组153.0 mmHg.指南组167.0 mmHg;血肿扩大几何均数强化组为13.7%,指南组为36.3%.两组均完成全程试验.提示急性脑出血患者强化降压治疗有效、安全,熟练、良好的配合是患者完成预试验的重要保障.

    作者:秦素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薄膜手套在倾倒呼吸机积水瓶中的应用

    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积水瓶内常因为湿化气道,湿化罐内蒸馏水需加温而产生水蒸汽;呼出气体中的水分随呼气管道流人积水瓶内;患者痰多且稀薄,未及时吸净等原因,积水瓶内的水会越积越多.需及时倾倒,以避免积水瓶内的水反流入机器或患者气道内.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移动护士工作站在病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移动信息技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优化医疗护理任务管理和过程控制.方法 基于二维条形码技术、专用腕带、无线局域网、医院信息系统和掌上电脑(EDA)移动数据终端.开发出移动护士工作站并应用于临床护理.结果 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对医嘱执行实行全过程跟踪,保证了护理数据采集、护理任务管理及护理监控的实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 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成功实施.使医嘱和护理任务的执行更为规范合理,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和医院形象.

    作者:张晓华;郭春芳;吕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相关性调查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对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脑卒中后抑郁多模式诊断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及照顾者情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59.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抑郁程度越重,FIM评分越低(均P<0.01);亲属照顾者抑郁发生率及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和轻于护工照顾者(均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抑郁越重生活自理能力越差,亲属照顾可有效预防或减轻抑郁的发生及其程度.

    作者:郝丽;郑玉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PICC换药包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PICC换药包的应用效果.降低换药费用.方法 将110例行PICC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用自制PICC换药包换药.对照组用专用PICC换药包换药.结果 PICC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静脉炙发生率、留置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换药费用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制PICC换药包用于PICC换药安全有效,可降低换药费用.

    作者:郑雪艳;徐继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指导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自我护理指导在提高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患者自我护理与疾病控制能力的作用.方法 将57例住院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在住院期间给予系统的自我护理指导,包括心衰恶化的早期识别、饮食、休息活动、用药及心理指导;出院后通过来院随访并结合电话联系跟踪随访至少半年以上.入组前、入组后1、3、6个月时给予自我护理能力及行为评价,分析半年内的病情稳定程度和再住院等临床事件.结果 自我护理能力及行为.症状控制及稳定评分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心衰复发及住院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细致、有计划、系统的自我护理指导有助于提高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疾病控制状态.

    作者:王国荣;曹癸兰;曹青;李伟;魏宇淼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89例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使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7.3±12.5)个月.89例患者中发生隧道渗血2例(2.2%);导管位置不良4例(4.5%);导管相关性感染17例(19.1%).其中细菌感染12例,真菌感染5例;导管内血栓形成6例(6.7%),上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1.1%);导管cuff脱落3例(3.4%).提出护理上应严密观察伤口敷料情况,严格无茵操作,使用正确的封管方法和封管剂量,督促患者遵医服药和定期复查,对预防、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鄢建军;童辉;韩敏;刘蔚;徐钢;刘慎微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1例静脉滴注克林霉素外漏致局部肿胀的护理

    对1例克林霉素外漏致手背肿胀、手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超短波照射、消炎软膏加乙醇外敷及运动疗法,连续治疗及锻炼6个月后肿胀消失,手部功能恢复正常.提出静脉输液尽可能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免发生渗漏;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反应,一旦发生外渗,立即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

    作者:汪晓攀;何雯;邓闪;谢永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半坐卧位和仰卧位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影响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半坐卧位和仰卧位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影响的机制,比较两者相关研究的结果以及采用半坐卧位的现状.提出仰卧位是VAP的危险因素,但半坐卧位可预防VAP的理想的床头角度尚无明确答案,需进一步从依从性、伦理性和推广性获取佳证据.

    作者:陈妮;程云;孙晓春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AIDS患者压力应对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生存压力及压力应对能力.为实施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和压力应对能力量表对132例AID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AlDS患者压力得分79.26±17.52.压力应对能力总分213.54±21.08;不同性别、居住地、宗教信仰、感染途径、配偶、付费方式压力及压力应对能力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AIDS患者压力大,压力应对能力较差,尤其是男性、城市居住、无宗教信仰、因输血感染AIDS、无配偶及自费患者更甚.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AIDS患者的心理压力及应对能力.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与支持,以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应对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杨付莲;薛芬;梁桂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用一次性输液器包装袋代替弯盘排气

    临床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排气时常习惯将液体排入弯盘内,每次操作完后清洗弯盘,或因为弯盘数量不足而排于地面造成安全隐患.

    作者:熊光彩;简海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自制简易肘关节固定器用于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

    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因其自行拔脱头皮针造成输液失败.鉴此,我科采用胶片制成简易肘关节固定器(下称简易固定器)固定婴幼儿肘关节,防止其拔脱头皮针,经临床应用80例,均顺利完成静脉输液,无1例拔脱.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化疗性口腔黏膜炎防护的研究进展

    对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旨在为护士选择适宜的护理措施.防治化疗性口腔黏膜炎.以保障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邓本敏;石洋;王文欣;罗菊;谭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呼吸监护

    16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呼吸类型呈现中枢性病理呼吸形态和睡眠呼吸障碍两大类.前者表现为深大呼吸、中枢神经过度呼吸、长吸气呼吸、丛集性呼吸、潮式呼吸、共济失调式呼吸、下颌呼吸;后者表现为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呼吸3种形式.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常规监测及护理,做好有创和无创呼吸支持的护理.结果 168例患者在ICU住院3~42(17.0±9.4)d,136例病情稳定转入康复科,6例自动出院,26例救治无效死亡.提出加强呼吸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有效的呼吸支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肺部感染是重症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范湘鸿;朱文芳;郑小茹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心电监护下补钾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以心电监护T波的改变指导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患者补钾的可行性,以预防和减少高血钾发生.方法 将98例HOP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遵医嘱口服氯化钾(10 ml/h)和静脉补钾(40 mmol/h).观察组T波恢复正常时.停止口服补钾并调慢静脉补钾滴速至10 mmol/h;对照组肌力恢复4级时,停止口服和静脉补钾.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钾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钾(>5.5mmol/L)发生率及高钾心电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心电监护T波的改变可为HOPP患者补钾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余秀颜;刘平;金冬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环节管理

    对成立NICU后115例危重症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进行环节管理前发生医院感染16例,占41.0%(16/39);其相关护理因素包括空气、医务人员手及物品污染、侵入性操作、静脉抽血或注射等.进行环节管理后发生医院感染18例,占23.7%(18/76).提出加强人员、环境、用物管理及基础护理是降低基层医院新生儿感染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王桂芝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