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凤玉;郑守华;龚振琴
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卧床患者使用的紫外线防护头罩(下称防护头罩),于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用于危重患者病房空气紫外线消毒,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玉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我科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应用一次性肛袋作为腹膜透析患者和血液透析患者沐浴的保护性器具,效果良好,具体操作如下.
作者:杨丽华;王丽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构建灾难护理学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重点阐述灾难与国外灾难护理学;制约我国灾难护理学发展的因素;构建灾难护理学的设想,包括构建灾难护理学的意义、灾难护理学的教学内容、灾难护理学的师资队伍及培养对象等.以期能为构建灾难护理学提供参考.
作者:赵江;王维利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将41例急性脑出血行强化降压治疗预试验的患者分为强化组(24例)和指南组(17例),强化组患者在入组后1h采用口服和/或静脉降压方法使患者收缩压<140 mmHg,维持7 d以上,每例随访90 d;指南组患者收缩压≥180mmHg予静脉降压治疗.护理人员通过认真学习培训研究方案.准确、客观地记录及正确及时执行医嘱,保持与患者及家属良好的沟通.使试验顺利进行.结果 入组1 h平均收缩压强化组153.0 mmHg.指南组167.0 mmHg;血肿扩大几何均数强化组为13.7%,指南组为36.3%.两组均完成全程试验.提示急性脑出血患者强化降压治疗有效、安全,熟练、良好的配合是患者完成预试验的重要保障.
作者:秦素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生存压力及压力应对能力.为实施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和压力应对能力量表对132例AID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AlDS患者压力得分79.26±17.52.压力应对能力总分213.54±21.08;不同性别、居住地、宗教信仰、感染途径、配偶、付费方式压力及压力应对能力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AIDS患者压力大,压力应对能力较差,尤其是男性、城市居住、无宗教信仰、因输血感染AIDS、无配偶及自费患者更甚.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AIDS患者的心理压力及应对能力.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与支持,以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应对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杨付莲;薛芬;梁桂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安全有效地配合医生分片切除大肠无蒂大息肉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32例大肠无蒂大息肉患者行内镜下息肉分片电切摘除术;术前做好器械、药物及患者的准备,术中配合术者行局部注射及染色、选择套扎点、收紧圈套器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毕及时送病检及交待患者注意事项等.结果 132例患者共192枚大肠无蒂大息肉均治愈.结论 内镜下摘除息肉疗效好,安全、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王芳;李丹丹;李荡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介绍了神经内科护理学多媒体(CAD课件的研制目的 、过程、应用及性能.该课件集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为一体,内容充实,探作简便.交互性好,导航性强,以多样化的形式承载知识点,使学生易于掌握学习,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刘昭君;汪旭;张宏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影响肺出血新生儿预后的危险因素,从护理的角度探讨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 对244例肺出血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归纳和分析.结果 肺出血新生儿凝血机制均异常;治愈62例,死亡182例,病死率74.59%.并存疾病及并发症有20种,按发生率高低排序前5位的为肺炎(95.1%)、呼吸衰竭(78.3%)、缺氧缺血性脑病(69.7%)、颅内出血(46.7%)及代谢性酸中毒(44.3%).显著影响肺出血新生儿预后的因素有低体重、多胎、颅内出血、心力衰竭及败血症(P<0.05,P<0.01).结论 颅内出血、体重低、多胎、败血症、心力衰竭是影响肺出血新生儿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重点监测;注重多重病症对患儿的影响及高发病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张先红;吴序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Oren自理护理模式应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按常规给予药物、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按常规护理模式实施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护理模式实施康复护理,实施1年后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和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6、12个月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疗费用相对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脑瘫惠儿实施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康复效果和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吴艳平;邓晖;胡丽;邹友良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对14例出现抗癫痫药物高敏反应综合征(AHS)的患儿积极治疗和护理,患儿过敏症状均消失,除2例家长拒绝使用抗癫痫药物外,其余均癫痫发作控制满意,无永久性损害.提出对首次使用抗癫痫药物患儿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家属药物使用的健康教育;对已发生AHS的患儿严密观察体温、皮疹、黏膜、小便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可减少抗癫痫药物的损害.
作者:夏元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连续干预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的社会功能扣心理功能维度评分显著提高(均P<0.05),临床疗效及ECG表现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 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痰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周玉珍;宋玉成;郝玉荣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临床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排气时常习惯将液体排入弯盘内,每次操作完后清洗弯盘,或因为弯盘数量不足而排于地面造成安全隐患.
作者:熊光彩;简海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对1例克林霉素外漏致手背肿胀、手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超短波照射、消炎软膏加乙醇外敷及运动疗法,连续治疗及锻炼6个月后肿胀消失,手部功能恢复正常.提出静脉输液尽可能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免发生渗漏;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反应,一旦发生外渗,立即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
作者:汪晓攀;何雯;邓闪;谢永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以心电监护T波的改变指导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患者补钾的可行性,以预防和减少高血钾发生.方法 将98例HOP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遵医嘱口服氯化钾(10 ml/h)和静脉补钾(40 mmol/h).观察组T波恢复正常时.停止口服补钾并调慢静脉补钾滴速至10 mmol/h;对照组肌力恢复4级时,停止口服和静脉补钾.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钾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钾(>5.5mmol/L)发生率及高钾心电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心电监护T波的改变可为HOPP患者补钾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余秀颜;刘平;金冬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微量元素在儿童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为及时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 将1 206名儿童按年龄段分为婴儿组(198名)、幼儿组(346名)、学龄前组(359名)及学龄组(303名)四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微量元素锌、钙.结果 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锌异常率分别为33.8%、6.6%、11.1%及7.6%,婴儿组显著高于另三组(均P<0.00714).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钙异常率分别为19.7%、27.5%、33.1%及45.9%.学龄组著显高于幼儿组、婴儿组(均P<0.00714).学龄前组显著高于婴儿组(P<0.00714).结论 婴儿组锌缺乏率高,学龄组及学龄前组钙缺乏率高,护理人员应指导家长遵循儿童生长规律,合理膳食,增加户外活动,定期检测,遵医嘱补充锌、钙,以利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胡嫦;孙海丽 刊期: 2008年第19期
16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呼吸类型呈现中枢性病理呼吸形态和睡眠呼吸障碍两大类.前者表现为深大呼吸、中枢神经过度呼吸、长吸气呼吸、丛集性呼吸、潮式呼吸、共济失调式呼吸、下颌呼吸;后者表现为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呼吸3种形式.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常规监测及护理,做好有创和无创呼吸支持的护理.结果 168例患者在ICU住院3~42(17.0±9.4)d,136例病情稳定转入康复科,6例自动出院,26例救治无效死亡.提出加强呼吸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有效的呼吸支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肺部感染是重症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范湘鸿;朱文芳;郑小茹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及推拿技术在头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8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现察组(93名)在头部护理教学中应用音乐疗法及推拿技术.对照组(95名)行常规教学,该项教学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和自设问卷对观察组护生进行头部护理教学改革评价的调查.结果 头部护理4项考核内容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65.6%~90.3%护生认为增加了对护理工作科学性、艺术性的理解.培养了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提高了推拿理论与技术的认识等;90.3%护生认为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结论 头部护理教学中应用音乐疗法及推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崔巧玲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食管癌患者配偶陪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为临床护士的护理工作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法深度访谈收集9例食管癌患者配偶的资料.结果 食管癌患者配偶的心理状态主要为震惊与恐惧,否认与接受,怀疑与担心.压力与支持.结论 需要对癌症患者配偶提供医疗性、信息性、情感性支持和经济援助.
作者:王宁燕;姚运红;汤珍瑶;周梅杰;杨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应用移动信息技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优化医疗护理任务管理和过程控制.方法 基于二维条形码技术、专用腕带、无线局域网、医院信息系统和掌上电脑(EDA)移动数据终端.开发出移动护士工作站并应用于临床护理.结果 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对医嘱执行实行全过程跟踪,保证了护理数据采集、护理任务管理及护理监控的实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 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成功实施.使医嘱和护理任务的执行更为规范合理,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和医院形象.
作者:张晓华;郭春芳;吕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对成立NICU后115例危重症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进行环节管理前发生医院感染16例,占41.0%(16/39);其相关护理因素包括空气、医务人员手及物品污染、侵入性操作、静脉抽血或注射等.进行环节管理后发生医院感染18例,占23.7%(18/76).提出加强人员、环境、用物管理及基础护理是降低基层医院新生儿感染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王桂芝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