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巢老人家庭护理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宋洁;刘金凤;崔宁

关键词:空巢老人, 家庭护理需求, 基础护理, 康复护理, 健康教育, 生活护理,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的家庭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及自行设计的家庭护理需求状况调查表,对济南部分城乡的111名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的家庭护理需求顺位排列为健康教育需求(52.3%)、康复护理需求(40.5%)、基础护理需求(20.7%)及生活护理需求(14.4%).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空巢老人家庭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患病状况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论 空巢老人对专业家庭护理的需求远高于对非专业家庭护理的需求.政府应对空巢老人家庭护理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家庭护理工作者应重视满足糖尿病空巢老人的基础护理需求,满足骨关节炎空巢老人的康复护理需求;空巢老人家庭护理的重点是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老人.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背静脉的分区使用

    目的 合理使用手背静脉,减少静脉穿刺损伤.方法 将100例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选择手背静脉穿刺;观察组将手背分为外、中、内三区.按左手外区→右手外区→左手中区→右手中区→左手内区→右手内区的顺序进行穿刺.比较两组静脉炎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分区使用静脉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手背浅静脉穿刺操作,有利于保护静脉.

    作者:朱寿美;王颖;张海生;王昴昴;高继敬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室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室人力资源结构状况,为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对福建省102所二级、三级以上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护理人员总数、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及医院病床数调查,并与相关卫生主管部门要求数据进行对照.结果 三甲医院、三乙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总数与病床之比分别为1.44: 100和1.68 :100;102所医院消毒供应室共有护理人员477名,其中副主任护师占1.26%,主管护师35.85%,护师44.65%,护士18.24%;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6.77%,中专78.62%,高中4.61%;102所医院中护理人员平均年龄<35岁8所(7.84%),35~岁34所(33.33%),41~岁44所(43.14%),≥45岁16所(15.69%).结论 福建省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力资源数量短缺,护士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职称比例严重失调,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制约了消毒供应专业的快速发展.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亟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张晓春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杭州市养老机构为老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杭州市养老机构为老服务现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从民政局福利处调查杭州市养老机构现状;采取信函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抽样调查市区17家养老机构及其为老服务现状.结果 17家养老机构床位总数2 436张,平均入住率为75.7%;2006年年床位周转率仅为21.7%.老年人与护理人员的比例为6.3:1,床位与护理人员的比例是8.3;1;护理人员中仅7.5%为护理专业,且为中专学历.养老护理服务没有统一的分级护理标准、没有养老护理操作规范及评价体系、没有养老护理员准入和分级管理制度.结论 杭州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少、入住率高、床位周转率低;养老护理员配备少、学历低;养老机构管理及收费缺乏统一的规范.为促进养老护理服务业的持续有序发展,亟待建立和完善养老护理服务的各项规范,创新养老服务的形式.

    作者:陈雪萍;章冬瑛;倪荣;杨立江;杨佳琦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减少皮下出血的研究进展

    介绍改进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减少皮下出血的研究进展,从注射的部位、深度、角度以及压迫时间、力度和注射点间距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选择脐周腹壁进行注射、捏起皮肤、垂直近针、注射前不排气、拔针后有效压迫3 min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陆伟丽;苏伟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概念与自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概念与自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00例学龄期哮喘儿童,用自编学龄期哮喘儿童自理行为水平量表和儿童自我概念量表(PHSCS)调查其自我概念水平和自理行为水平.结果 学龄期哮喘儿童总体自我概念水平显著低于常模(P<0.01),自理行为水平中以满足健康相关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维度得分低;其自我概念水平与自理行为水平呈正相关(r=0.467,P<0.01).结论 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概念水平较低,提高其自理行为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自我概念水平,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

    作者:杨红红;胡雁;王立波;龚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门诊分诊导语服务的实施

    目的 促进门诊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加强护忘沟通,全面提升门诊护理质量.方法 制定分诊导语的内容、要求、标准,并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在门诊备科室实施规范化分诊导语服务.结果 通过3年的应用实践,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理念增强,护惠关系更加融洽,门诊部满意度由2005年的93.56%上升至2007年的98.83%.结论 开展分诊导语可使患者及时了解所需要的服务信息及就诊流程,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淑霞;玛依努尔·居乃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音乐疗法在结肠水疗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缓解患者在结肠水疗过程中的焦虑、恐惧等情绪.方法 将200例结肠水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结肠水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音乐疗法.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及恐惧、疼痛不适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及恐惧、疼痛不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音乐疗法可明显改善结肠水疗患者的生理状态,减轻焦虑反应,增加舒适感.

    作者:张雪兰;钟灿华;雷力民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婴儿游泳方式的改进

    婴儿游泳是将要儿放入特定水质、水温的水中,按照一定规范进行的一项自主运动,对婴儿各大系统发育及智力、情商方面均有一定益处[1-3].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由于婴儿的个体差异,其游泳的水温、水池深度及水下被动操不应一成不变,而应根据个体差异灵活调节.

    作者:袁亚南;陈小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不同教学方法用于新上岗护士心电图波形识别的效果

    中专护士教学大纲对心电图知识的讲授不作要求,大专护士学习心电图知识的时数仅为12~16学时/年,导致护士不能正确识别心电图波形,对监护重症患者带来困难.为此,笔者采用3种教学方法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培训,以探讨适宜的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燕林;丁莉;陈琴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重建口咽胃内环境预防重症患者内源性感染研究

    目的 探讨重建重症患者口咽胃内环境的有效护理措施,以降低内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将6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监测患者口咽部及胃内的pH值、细菌生长变化及行痰培养.观察组根据各部位pH值及细菌培养监测结果给予相应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酸化胃内容物、选择性肠道去污染等措施清除感染源;对照组予ICU常规护理.结果 护理干预后第3、7天,观察组口咽部及胃内的pH值及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患者入院7 d时.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危重症患者口咽胃内的pH值及细菌变化监测,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防止菌群异位定植与移位,可显著降低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伟权;熊杰;商薇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即深入本科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现场进行观察,同时课后对4名任课教师及30名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征得被访者同意后作访谈录音,并且向被访者承诺保守秘密,收集到的资料运用类属分析法进行归纳,析取出影响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有效教学的因素.结果 影响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有效教学的四大主题为教师的特征(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教学观、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的特点(整合知识、提问的技巧、有效的反馈)、学生方面的因素(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教学环境(教学媒体和物化环境).结论 进行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时应在教师的特点、教学过程的特点、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环境这一框架指导下进行,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的护理专业人才.

    作者:谷青芳;刘晓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社区公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培训

    目的 了解社区公众对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掌握的现状,寻求有效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应急能力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1 003名社区公众进行心肺复苏(CPR)急救知识现场调查,并由5名护理人员对该人群分批进行CPR急救知识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公众对CPR急救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培训后社区公众对CPR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社区公众CPR急救知识水平亟待提高.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群众性CPR急救知识普及,可显著提高其CPR知识和技能,有利于社区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黄翠红;王文均;杨芳;欧瑞燕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医院社区联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就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联合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宜昌市城区7个社区中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教育组和对照组各60例,联合教育组由综合医院联合社区医院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由综合医院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施1年后使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就医行为.结果 研究结束时联合教育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教育组患者年人均综合医院就诊次数和年人均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而年人均社区医院就诊次数和年人均自行购药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医院联合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优化患者的就医行为.

    作者:邓红艳;田玉凤;李平;吴小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空巢老人家庭护理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的家庭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及自行设计的家庭护理需求状况调查表,对济南部分城乡的111名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的家庭护理需求顺位排列为健康教育需求(52.3%)、康复护理需求(40.5%)、基础护理需求(20.7%)及生活护理需求(14.4%).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空巢老人家庭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患病状况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论 空巢老人对专业家庭护理的需求远高于对非专业家庭护理的需求.政府应对空巢老人家庭护理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家庭护理工作者应重视满足糖尿病空巢老人的基础护理需求,满足骨关节炎空巢老人的康复护理需求;空巢老人家庭护理的重点是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老人.

    作者:宋洁;刘金凤;崔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急诊处理流程的制定与实施

    目的 建立并优化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急诊流程,使患者更加安全,就诊更快速、高效、畅通.方法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责任,对原有的急诊流程进行再造.结果 通过2年多的实施,176例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均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其中因躯体疾患住观察室和住院者分别为35例和22例,痊愈或好转后送救助站;无躯体痰惠45例直接送救助站;患非开放性肺结核20例转送至慢性病防治院;精神病患者46倒转送至精神病院;吸毒者8例送戒毒所.结论 本流程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流浪乞讨人员急诊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作者:王从华;廖全全;王立军;邹红梅;廖月红;张文武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血透室护士分层次培训探讨

    目的 针对不同层次血透室护士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方法.方法 对不同时期进入血透室护士进行分层次、阶段化设置,以一对一、集中、交流式培训的方式,设置专科理论、临床技能、能力培养等培训内容,规范培训程序,并通过考核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2004~2007年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及惠者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 对血透室护理人员采用分层次、阶段化、规范化培训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汪婧;徐红燕;杨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患者及家属对男护士的认知与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男护士的认知与态度,探讨影响男护士短缺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长沙市3所三甲医院的288例住院患者及350名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及家属对男护士的知晓率为87.3%,67.7%认为护理行业需要男护士,但11.4%轻视男护士,16.8%不愿意接受男护士的护理;不同性别、学历患者与家属对男护士的接受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认为影响男护士短缺的主要因素为传统观念、社会舆论、家庭压力、性别偏见、社会地位、工作性质等.结论 患者及家属对男护士的态度尚不太积极,建议医院及社会各界改变传统观念,加大对男护士的宣传,吸引更多男性从事护理工作,充分发挥其优势.

    作者:曹岚;唐春炫;蒋冬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血糖水平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与护理对策

    目的 观察血糖水平对冠心痛患者顸后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冠心痛患者116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糖调节受损(IGR)组27例、糖尿病(DM)组44倒和正常血糖(NBG)组45例,随访观察3年,了解其冠心病进展程度、心肌梗死后溶栓再通等情况.结果 三组血压、随机血搪、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DM组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 冠心病的发展与血糖水平有一定联系,高血糖水平冠心病患者较血糖正常者易并发其他心血管疾病,且溶栓再通效果较差.

    作者:王学梅;郭琼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三位一体急救技能培训模式在社区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社区-院前-院内急诊三位一体急救技能培训模式(下称一体化培训模式)培训社区护士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深圳市宝安区15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名护士在综合医院急诊科培训基地进行急救技能培训;首次培训及3个月后行急救理论与操作考试,首次培训后对培训对象就急救技能培训满意度及认知进行调查.结果 首次培训、复训考核合格率均为100%;首次培训优秀率31.3%,复训优秀率75.3%,复训优秀率显著高于首次(P<0.01).100%社区护士对急救技能培训模式表示满意;97.0%认为本次急救技能培训非常必要,并希望定期复训等.结论 一体化培训模式能适应社区护理人员的需求,是提高其急救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廖全全;张文武;王立军;王琴;叶良玉;张友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首次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情绪障碍的调查

    目的 了解首次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情绪障碍的差异,为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84例首次住院和100例多次住院患者的父母采用简易应对量表(SCS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SCSQ、S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首次住院组情绪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多次住院组(P<0.05).首次住院组年龄偏大、收入低、文化程度低、农民、与患者同住、白费以及其母亲情绪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样条件的多次住院组(均P<0.05).结论 首次住院惠者父母情绪较多次住院组差,但虚对方式较积极.需加强对年龄偏大、经济状况差、文化程度低、女性的首次住院家庭的健康教育.

    作者:盛卫月;姚宁;魏红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